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二章 大清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二章 大清洗

第四百零二章 大清洗

三格格莽古濟和皇太極是親家,皇太極長子豪格,娶的就是莽古濟長女。莽古濟的大女兒嫁給了大貝勒代善之子嶽託,可見這位三格格在後金八旗中的地位之高,兩個女婿可都是權高位重,手握重兵的,正藍旗要謀反就離不開她的支援。

深夜,姐弟兩人對坐房中。

莽古爾泰說的舌頭都幹了,百般引誘:“老八要削咱正藍旗的兵,為什麼沒能成,我估摸著老六老七心裡是向著咱的,是幫著咱說了話的,代善那邊你先穩住他,等事成了把那老東西圈起來,讓嶽託去領兩紅旗,這不就成了麼!”

莽古濟初時大吃一驚,捂著耳朵不敢聽,慢慢卻被親弟弟說動了。莽古濟心中又驚又怕,卻也心動,這也是個不甘寂寞的女人,這位三格格十一歲就嫁到了哈達部,嫁給了老實人吳爾古代,可說是一手顛覆,收服了哈達部的功臣。姓愛新覺羅的女人,那都是玩和親,搞顛覆的高手,玩了一輩子的權術。

讓三格格心動的是,莽古濟的籌劃是可行的,極有說服力的。

老六老七兩個人立場搖擺不定,態度含糊,一幫小的敢怒不敢言,真正支援皇太極的只有大貝勒代善的兩紅旗。然而兩紅旗,代善是可以被取代的,其中有個關鍵人物,就是莽古濟的大女婿嶽託,嶽託和這位三格格,岳母關係極為親近,平日和正藍旗,莽古爾泰也素有往來。

倘若能將代善關起來,用嶽託穩住兩紅旗,手中握住兩紅旗兵馬,那皇太極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這個計劃的可行性極高,野心勃勃的莽古濟便心動了,她再婚嫁的是蒙古敖漢部首領瑣諾木,然而那個死鬼不爭氣,押送軍需竟死在喜峰口,又讓這位三格格成了寡婦,玩了一輩子權術的三格格,心中空蕩蕩的不塌實呀。

倘若親弟弟做了大汗,那她的地位自然便完全不同了。

咬了咬牙,三格格便將心一橫,平靜道:“三日後,我設宴將老八請到家中,你可將兵馬準備妥當。”

莽古爾泰大喜過望,恭維起來,姐姐果然還是親的好,這出鴻門宴唱好了,大事可成。按說這個計劃是極有可能成功的,然而卻不慎走漏了風聲,走漏風聲的是莽古爾泰的兒子額必倫,告密的是額必倫的老婆,莽古爾泰的兒媳婦,並且告密的還不只一個。

後金內亂,密謀叛亂失敗的莽古爾泰,正藍旗被皇太極狠狠的清洗了,因為這次案件牽連的人十分多,因為抓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連監獄也不夠了。然後,皇太極下令將自己的姐姐,三格格莽古濟千刀萬剮,受凌遲之刑而死。皇太極心狠,手黑,他的長子豪格也不含糊,回家一刀砍死了自己的原配老婆,豪格的原配就是三格格莽古濟的長女。

莽古爾泰之子額必倫坐死,餘子由黃帶子降成了紅帶子,正藍旗上下一千餘口株連,砍頭,戮屍,並取消了正藍旗,連嶽託也被牽連了,圈禁,削爵。正藍旗一口氣被砍了一千多個腦袋,戰功顯赫實力極強的正藍旗,從此被皇太極掌握,可也實力大損。一場內亂,讓喜峰口慘敗,莽古爾泰成為大金的禁忌話題,無人敢提。

然而皇太極下令將親姐姐,三公主莽古濟千刀萬剮,活活被剮了三百刀,是史上第一個被凌遲處死的公主,如此殘暴的行為還是列入了傳記,在開原傳的沸沸揚揚。給建虜匪類立傳,在民間宣揚這是倪元璐的創意,馬城很滿意,這便相當於後世的政治宣傳,效果極佳。建州匪類那是畜生,那是人麼,那是一群披著野豬皮的禽獸。

六月,開原。

天氣轉暖,時間過的飛快,開原也越來越繁華了。

靖安堡,遼東伯府。

馬城穿著短衣躺在躺椅上,看著陝西來信,傅宗龍在陝西叫苦不迭,今年陝西又是大旱,饑荒愈加嚴重,加之疫疾肆流,死民甚多,傅宗龍說“草木盡、人相食”,而內閣還要從陝西徵糧,下屬官吏搜刮、催徵更甚,終於鬧出民變來了。

時白水農民王二,種光道等,聚集災民數百,插旗起義於白水縣,起義軍操刀械,以墨塗面為志。起義軍首戰於災荒嚴重的澄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至澄城縣城下,王二疾呼:“誰敢殺知縣?”

眾齊聲應道:“我敢殺!”

連呼三次,眾皆同厲聲。王二知軍眾齊心,即率眾攻入縣城,誅殺了知縣張鬥耀。開倉濟民後,恐官軍合圍,退至白水縣洛河以北。在洛河北,隨軍饑民漸多,聲勢日大,遂轉戰渭北各地,攻城奪寨,處斬惡吏,打富濟貧,百姓擁戴。

王二起義軍迅速壯大,傅宗龍緊急調動陝西新軍圍剿,內閣卻派了一個兵部侍郎楊嗣昌到陝西,奪了他的兵權接過指揮大權,兵敗白水城下,損兵兩千,此時,很多饑民和明王朝的一些逃兵,也紛紛加入起義隊伍,起義軍擴充到數千人,韓城、蒲城、宜君、洛川、白水等地皆亂。鬱悶的傅宗龍是滿腹牢騷,說陝西新軍兵卒每人月領兵餉銀五錢,不足買米一斗,軍心渙散了。

馬城默然收好來信,早不出意料,亂世來臨了,陝人反了。

為什麼總是陝人造反,馬城也是做過研究的,陝西這地方並非傳統的農業省份,它是一個半農半牧的地區,缺乏對外貿易物資,如絲綢,茶葉等。而農業生產也只能維持部分的基本生活需求。

但是陝西在明朝前中期,卻擁有絕對的對外陸上貿易口岸的優勢地位,貿易主要是以茶葉換取馬匹,貿易流程來說,就是四川,湖廣地區的茶葉經過販運到陝西地區集中,然後在邊境管理官員監控下進行互市交易,以換取牲畜和金銀等貴金屬,貿易必定要使得服務業昌盛,也就是說很多金銀會被當地所吸納。

陝西是明末最先經濟崩潰的省份,又不產糧食,田畝出產僅夠陝西百姓勉強果腹,如今京畿遭災,朝廷要從陝西徵糧,這一徵糧就徵出民亂了,就算陝西巡撫傅宗龍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挽救破產的陝西。陝西這地方又是傳統的商埠,一旦破產就有了大量閒人,也就是造反的主力。

陝西大亂,欽差楊嗣昌接過了陝西軍權,又在嚷著以撫為主,以剿為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