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無視之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卷,萬年孤獨 (上)——終焉之歌 第264章 史蒂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卷,萬年孤獨 (上)——終焉之歌 第264章 史蒂夫

浩瀚的宇宙中,一顆一顆星星閃爍著,它們來自遙遠的世界,這一束光的傳來已經是數百年前的事情了,時間的跨度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多麼的渺小,當你凝視一顆星星時,這顆星星也在幾百年前凝視著你,30萬千米在地球上遙不可及,在宇宙中,卻只不過是一段十分渺小的距離。

一個宇宙飛船飛在宇宙中,它的外型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擁有光潔規整的表面,有看起來就很高科技的外設裝置。它像一枚子彈,就是地球上的那種子彈,它渾身上下都是黑色的,原因是因為所有的光都被它吞噬了,它就像一個微型的黑洞,就算是光也無法從它的吸引中逃離,它是絕對的黑暗,因為這裡沒有光明。

它在天空中飛行著,以五分之一光速緩慢飛行著,身邊的星星依舊閃耀,似乎是在告訴它它並非獨處孤身。宇宙是死寂的,黑暗森林法則是懸在每個文明頭上的一把劍,沒有生物敢於觸碰,無論它們是多麼先進的文明,但依舊只敢盡力掩飾自己的一切。

“子彈”內部空空如也,操縱這架宇宙飛船的生命是一個像是大腦的東西,這個文明內部的一切生物都進化成了這樣的生物,它們的身體就是一架架宇宙飛船,內部連結了一個大腦,一個巨大的大腦,這個大腦的大小比人類世界中的一棟樓都要巨大,應該說之所以飛船內部留有這麼大的空地都只是為了儲存這個巨大的大腦。

它叫“史蒂夫”,這只是一個音譯,事實上這個名字也是別人給它取的,沒錯,是一個人給它取了這個名字。它們“子彈文明”根本不需要語言。語言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極其低效的傳輸資訊方法,人類創造了語言或者是其他用來傳輸資訊的方法,但它們這個文明卻能透過一種被命名為“阿爾斯亞”的能量直接進行交流,與大腦的意識進行交流,像是心與心的對話,浪漫而又令人費解。

它漫無目的的遊蕩在哈勃宇宙中,五分之一光速對於它而言是一個很慢的速度,雖然它可以將自己的速度降到10

的負一萬次方奈米每秒,但同樣,它也可以在一瞬之間加速到光速,不過光速對於它而言依舊是一個緩慢的速度,雖然這裡是哈勃宇宙,一切的物體都要遵循它們的規則,不過它依舊有方法規避這種規則,畢竟就算是“哈勃宇宙”也只是它們眼中的一種低層次宇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個男人悄然出現在了宇宙飛船的內部,他突然出現在了這裡,穿著一身像是死神斗篷一樣的黑衣,嘴角帶著慵懶的笑容:“史蒂夫?我來了?。”

“老師。”它恭恭敬敬地說,雖然它可以透過“阿爾斯亞”直接和黑衣人交流,但為了尊重眼前這個男人,它還是願意學習人類語言與他進行交流。一個人出現在了黑衣人的對面,他穿著一身黑色西裝,擁有一張歐洲人的英俊的臉,就像是聖子來到人間。

“你學不像那家夥的。”

“老師,我知道。”他站在了黑衣人的面前,他知道眼前這個人並不存在,這並不是什麼所謂的全息投影,我再次重申一遍,全息投影這種技術對於它們而言依舊太過低效了,眼睛需要反應,大腦也需要反應,而它們透過“阿爾斯亞”進行模擬,對黑衣人的大腦神經進行了微調,他的眼前什麼也沒有,視覺神經卻已經有了它的樣子。黑衣人甚至可以觸控他,他知道自己的感覺、聽覺、嗅覺也早就被它干擾了,不對,應該被稱為被“阿爾斯亞”調整過了。

“我和那家夥有一個有意思的想法,這個想法可能能夠幫我們贏下那場戰爭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機率,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傢伙,他可能可以成為第二個我或者他。”

“老師,這毫無意義,我們遇到的對手是完美的,就算是您也無法戰勝它,您與他已經站在了三維的頂端,甚至可以對四維進行模擬觀察,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您與他是不可複製的,是上帝失敗了,創造了另外兩個上帝,但就算再多一個上帝,我們對於這場戰爭的勝率依舊是百分之零。”

“對呀,這毫無意義。”黑衣人罕見的嘆了

口氣,他對於那個他們要戰勝的對手也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他聯絡了很多全宇宙中的文明,那些最為強大的文明都同意派出自己一部分最頂尖的生命來與他一起送死,他明白,對於那些將“追尋多維宇宙真諦”作為終身目標的文明而言,這是對於他們的最大的榮耀,它們已經探索完畢了整個宇宙,那個傢伙可以輕鬆干涉它們,但它卻不能這麼做,比那個傢伙更為偉大的生物干涉了他的操作。那些文明很興奮,也很高興,它們可以儲存這場戰役的資料,這足以讓它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無數生命爭先恐後的想要加入這場戰役。但對於中低等文明而言,它們只會逃離,它們不願意送死,就和那些地球上的同族一樣。

“老師,您所需要的“原子痕跡復原技術”我已經研製出來了,這裡的物理規則與我的世界有點不同,因此我稍微花了一點時間。”

“完成了就好。”黑衣人一副喜笑顏開的樣子,他自己當然也能把這東西研究出來,不過那樣浪費他太多時間了,現在有了“史蒂夫”,地球上的很多事終於不需要他親自動手了。“原子痕跡復原技術”的掌握相當於他已經擁有了整個哈勃宇宙的歷史,他不但可以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現在也能夠將它們復原了,地球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是三維世界的中心,他需要這項技術,即使目前為止這項技術的完成率只有不到百分之十。

“老師,“阿波菲斯”將要撞擊地球了。”

““阿波菲斯”?它不是2036年4月13日才撞擊地球嗎?”

“似乎地球發生了什麼事,引力波將它加速了,現在它已經以光速撞擊了太陽的核心,太陽已經毀滅了。”

“把它處理了吧,戰役沒到來之前,地球還不能毀滅。”

PS:我就開個玩笑,沒想到傳說中霍金預言,無數物理學家證實的2036年世界末日還真在4月13日爆發,傳說“阿波菲斯”要撞擊地球呢,好吧,誰信誰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