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六章人世悲歡寄月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六章人世悲歡寄月光

石猛說完,兩手抱在胸前,仰著頭看著天空,是啊,人在望月,月也在望人。人在望的,是山,是水,是鄉愁,是故人情。而月在望的,是滄海桑田,是萬物之逆旅,是百代之過客。

一是楊逍年紀太小,二是他沒有經歷過生離死別,根本不懂望月懷遠、望月思鄉、望月思親的那種感受,雖然他也曾經一字一句地背過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可箇中滋味,他無從體會。

獨孤信不自覺地背了一闋詞,是大文豪蘇東坡謫居黃州東坡,處境十分落拓時所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在又瀟灑、又豪邁、又古道熱腸的蘇東坡心裡,天上哪有什麼好?天上萬年壽,不如人間一團圓。比起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闕《水調歌頭》,《卜算子》令人窒息、令人心疼。每一個夜晚,月亮的臉都在悄悄地改變。這變化太多、也太快,彷彿命運的悲、歡、離、合。

同一個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場合,看到相同的、不同的月亮,都會有不同的感想。不同的人,雖然看到的是同一輪明月,月光在他們心裡卻映襯出了不同的風景、不同的心事。將月亮的圓與缺,和人生的悲與歡相關聯,這是古代文人多情的一面。但如果只是這樣理解月亮,就太淺顯了。體現了更高的望月境界的人是蘇東坡:“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既然自古難全,那就以平常心接受吧,只要我們都健康平安,就算遠在千里,不也是共賞這輪明月嘛。

獨孤信不知不覺間說出了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話:“有人因月亮不能長圓而恨;有人因今時月不是從前月而傷;有人看懂了月亮盈虧之間的辯證法則,向月亮學會了平靜;有人用月光照徹生命,獲得了陪伴與支撐。你如何看待它,它就如何回報你。月亮如此,萬事萬物大概都是如此吧。”

說完,獨孤信沉默了,楊逍沉默了,石猛也沉默了,連不停鳴叫的蟲兒們似乎也識趣地沉默了。三個年輕人,全都在外漂泊,一個有家沒有回,另外兩個人甚至連家都沒有。

石猛一看大家都沉默了,氣氛似乎有點過於悲涼,他便率先打破了沉默:“晉朝名將劉琨,永嘉初年擔任幷州刺史,後轉戰晉陽,被胡兵團團圍困。時值中秋,在皎潔的月光下,劉琨走上高高的城樓,望圓月而長嘯,思鄉之情瀰漫於長嘯聲裡。胡兵在城外聞之,也望月懷鄉,悽然長嘆。半夜時分,劉琨又在城樓上奏起了胡笳,聲音悽美,動人心弦,胡兵聞之,許多人都忍不住流涕痛哭,思鄉之情愈加濃烈。第二天清晨十分,胡兵便棄圍而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逍知道劉琨這個人,就是成語聞雞起舞的主人公,他興奮地接著說道:“劉琨與祖逖一起擔任司州主簿時,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都有著建功立業,成為棟梁之才的遠大理想。一次半夜,祖逖聽到雞叫,叫醒劉琨道:‘此非惡聲也。’意思是,這是老天在激勵我們上進,於是與劉琨到屋外舞劍練武。《晉書》將劉琨與祖逖同列一傳,並在其中給予了非常中肯的評價:劉琨善於懷撫,而短於控御。一日之中,雖歸者數千,去者亦以相繼。然素奢豪,嗜聲色,雖暫自矯勵,而輒復縱逸。劉琨少負志氣,有縱橫之才,善交勝己,而頗浮誇。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氣相期如此。”

獨孤通道:“是啊,劉琨和祖逖二人為了建功立業,能夠聞雞起舞,堪為後世楷模,且後世對其評價褒貶不一,但有一人之言非常中肯:‘琨乃以孤立之身,遊於豺狼之窟,欲志之伸也,必不可得;即欲以頸血濺劉聰、石勒,報晉之宗社也,抑必不能;是以君子深惜其愚也。’大丈夫立足於天地之間,不幹出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怎麼對得起來世上一遭。埋骨何處,無需糾結,只顧戮力向前!”

石猛讚道:“獨孤賢弟有魏晉人的風骨,實乃天下之福。《晉書》贊劉琨道:‘越石才雄,臨危效忠,枕戈長息,投袂徼功,崎嶇汾晉,契闊獯戎。見欺段氏,於嗟道窮!’劉琨處晉室式微之日,而能鳴劍從王,舞衣憤義。雖事功不成,志氣過人遠矣。獨孤賢弟比起劉琨,也不遑多讓。”

獨孤信自知哪裡比得上劉琨,連東晉權臣,就是說出“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的桓溫,比起劉琨來,也是自慚形穢。桓溫自認為雄姿英發,是司馬懿、劉琨一類的人物,卻被人比作大將軍王敦,因此他很不高興。有一次桓溫北伐歸來,帶回來一個老婢女。這老婢女曾是劉琨的家伎。老婢女一見桓溫,便潸然淚下道:“公甚似劉司空。”桓溫聞言大喜,整理好冠帶再問老婢女自己哪裡像?老婢女答道:“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桓溫大為掃興,抑鬱了好幾天。

劉琨精通音律,創了《胡笳五弄》(包括《登隴》、《望秦》、《竹吟風》、《哀松露》、《悲漢月》五首琴曲),在傳統的琴曲中加入北方遊牧民族的音調,描寫北方歷經戰亂的景象,抒發了思鄉愛國之情。

他的詩文激昂悲壯,充滿對戰亂中的流民的同情和抵抗敵人的決心。被囚後所作的《重贈盧諶》是其代表作。後人贊其為亂世之忠臣,華夏之孤忠,在五胡亂華時,不肯隨波逐流,而是逆流而上,力挽狂瀾,一心想著光復中原。

劉琨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著所有文人的通病,卻也有著普通文人不具備的勇氣和毅力,在猶如黑夜的亂世中堅守自己的原則保衛國家,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最終昇華成了一個大寫的人,得以名垂史冊,或許在九泉之下的劉琨,看到他的意志影響到後來的愛國志士,也會有些許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