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章讀書可使武技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章讀書可使武技漲

獨孤信這樣的人,世間難找,楊逍跟隨他大半年的時間裡,學了很多,懂了很多。

剛剛認識獨孤信時,楊逍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可是打了一次擂臺,比試了一次武功,他慢慢地感覺到自己與獨孤信的差距越來越大。

因為他曾經以為獨孤信僅僅是比自己年長幾歲,如果他到了獨孤信這個年齡,肯定有著比獨孤信更為高深的武功,有著比獨孤信更為穩重的心態。

可是在近距離接觸過,仔細地研究過、對比過之後,楊逍才明白一件事,在江湖上立足,不僅僅是要靠高深的武功,更要靠高尚的德行,武德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好多人認為立足江湖,選對師父才是最重要的。“虎父無犬子,名師出高徒”,“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苦練十年不如名師一點”等武林諺語,充分說明了師父的重要性。

江湖上至今仍然流傳著一些各武術門派至今密而不宣、看似過時、實際上至今還在暗中流傳使用著,鮮為人知的拜師學藝、尋師訪友必備的行話密語,規矩及過去武林各派挑選承襲、指任培養重要傳人、掌門人的基本條件。這些東西或許對熱愛武術的人習武尋師、訪友交流、印證武功、切磋提高技藝有所啟示或幫助。

因為自古老師教徒弟某些特殊技藝時,都必須在祖師爺的神像前上供燒香,按實際上這些古老,看似過時的陳規舊俗,行話言語,象密功絕技一樣,即便是若大一個武術門派,真正知道掌握的也是極少數人。

正可謂“習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若想從老拳師手裡學到真正的上檔次的真東西,還真離不了這些陳規舊俗。可老師一般會要求徒弟磕頭、賭咒、發毒誓之後才肯教他的。

試想平常人在神像前燒香、磕頭、賭咒、發誓、許願,還想著說話算數,何況是武林中人,再說誰也不願意、不敢犯咒呀。

如何才能學到真功絕技。常言道“人從三師武藝高,苗經三水長得好”,“拜名師、訪高友”又曰“投師不如訪友”,究竟如何“拜師訪友”,“一處投師、百處學藝”怎樣才能學到、練到、得道真正的武功絕技哪。師雲:“拜真師尋真徒自古卦理,卦子門出青卦聖人規矩”。

獨孤信從小到大所遇到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教了他一些東西,若說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足以讓他在江湖上揚名立萬的,還是大儒柳貫先生。

以前的那些師父,如陸無雙、程英、耶律齊、張伯恩老爺子,他們主要教獨孤信練武功,也零零碎碎地教了他一些做人的道理,和為人處世的準則。

遇見柳貫先生之前,獨孤信僅僅是以自己的初衷去做事情,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俠,什麼是德,什麼是家國天下。

跟隨柳貫先生那幾年,獨孤信讀了很多書,明白了很多的道理,而且把以前的所學的武功招式和內功心法更深刻地理解了一番,融會貫通之後再去修練,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練武和讀書一樣,會練武的人,雖然練武時間短,但是進步非常快。會讀書的人,雖然年紀並不大,可是知識卻非常淵博。他們有一個相通的地方,那就是悟性高,又捨得下功夫。

牽牛要牽牛鼻子,功夫是肯定要下,一定要下的,但是一定要下對了地方,不能盲目地去努力。獨孤信遇到柳貫先生之後,雖然短短幾年時間,卻把常人十幾年甚至二十年讀不完的書給讀完了。

在書中,他發現了一個特別奇特的現象,那就是讀完之後一定要反思,要總結其要旨,要把別人的書變成自己的書。

練武功也是,把所有練過的武功融會貫通起來,讓它們成為自己專屬的武功,這才是人們練武功的訣竅。

可是練武的目的呢?是好勇鬥狠嗎?不是!是揚名立萬嗎?更不是。練武是為了更好地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學以致用。

跟隨柳貫先生那幾年他學會了思考,學會了琢磨。他明白了傳統哲學特別重視心性的修養,以倫理為本位。

無論是儒家的盡心、知性、知天、養浩然正氣、重義輕利;道家的法天、法地、法自然;“無己”、“無待”逍遙之遊,均以高尚情志為根本。

儒家一貫主張“君子務本,本立而到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他們認為每個人背後有一種比利益動機更起作用的、更高尚的、更為人們推崇的“責任”。這種責任影響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對俠士而言,他的個人行為是代表著一個家族、一個門派、甚至是代表著國家的利益,他有責任維護其整體的名譽和地位,因此講究禮儀,崇武尚德是他們義不容辭之舉。俠士們更是“先天下之憂為憂,後天下之樂為樂”,總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原則。

在獨孤信看來,武德應是以自律和武技為前提的。被迫地遵循戒律和武技上的無能者都是談不上武德的。武德不應當成為懦夫的遮羞布。因此任何一種並非出自自由意志的行為,都不是真正的武德,此外一個格鬥意志上的弱者面對強者也談不上什麼武德。武德是強者的恩惠,也只有最終的成功者才能光明正大的宣揚武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德服人的前提,是你自己必須擁有讓對方臣服的實力,若是你都被別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了,你還在講武德,豈不是很滑稽麼?

跟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和沒有品德的人講品德,都是很滑稽的事情。人們常說“止戈為武”,有止戈的能力,才能稱之為武,武是一種實力的象徵。

而武德更是實力的象徵,有武德,不光是指要有品德,更是指要有超強的實力。

跟隨柳貫先生的那幾年,雖然獨孤信練武的時間很少,可是他對於武功的認識,對於武德的理解,卻比任何時候都要深刻。他打心底裡認同“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這句話。人們常說的常說:“武德武德,武中看德,先有武,後有德”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