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八章為將切忌學李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八章為將切忌學李廣

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瞭解敵人的同時,必須瞭解自己。知道敵人的優缺點和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是同樣重要的,任何時候都不能馬虎。

戰爭是最沒有規矩、規律可言的,單看兵法紙上談兵,無法變通,其結果必敗無疑。那些青史留名的名將,無不是融會貫通,靠實戰贏得戰爭的。

獨孤信長長的嘆息了一聲,然後對眾人說道:“我現在只是一個幫主,還不算是一個將軍。將軍是獨自帶軍鎮守一方,或有權指揮一支軍隊的人,關鍵在下達命令,在一支軍隊中起指揮作用。軍人是那些受過有素訓練的人,體能、技巧等都高於常人,每一個軍人都是一份戰力,多份戰力組合在一起就是軍隊。軍人的有素訓練,不止體現在技能上,更體現在服從命令上。其實軍人的有素訓練,不止體現在技能、技巧等之上,最關鍵的是服從命令。一個個體或小的團體是難以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的,這就需要有指揮才能的人去引導這些個體,將軍就是這個指揮者。將軍一死就無人指揮,軍人就會無所適從,也難以發揮個體優勢,去改變整個戰爭的局面,所以將軍的命很重要。這就是將軍身邊總會有所謂的‘親兵’、‘護衛’一類軍人來保護其性命不受威脅的原因。戰爭中,將軍是全軍的重點保護物件,越高階別的將軍越是如此。因為一旦將軍戰死,軍隊裡又不能立即任命出新的將軍,整支軍隊就會指揮不靈,這也是為什麼將軍不能戰死的首要原因,士兵的保護起了決定性作用。所以將軍的指揮中樞要嚴密設防,儘量不能讓對方找到破綻,而交戰中需要抓的一個重要機會就是去攻擊敵方的指揮中樞,一旦打破指揮中樞斬殺或者俘虜對方的將軍基本就可以宣告本次戰鬥勝利了。在一場戰鬥中,將軍的任務是合理配置自己能掌握的資源,以儘量小的代價完成戰鬥任務,不一定要用個人武力來體現自己的能力,而且一般來說指揮排程比起打架來要困難得多,所以不會因為將軍打架不夠厲害士兵就不服。所以,將軍不容易死只是相對士兵而言。”

楊逍道:“但是,還有一些將軍,如張飛、趙雲等等,他們的象徵意義和領頭意義很重要,指揮作用則遠小於前兩者,起指揮作用的另有其人,如孔明、曹操等。有過人的本領才能做將軍,武藝高超,一人能敵百人,他們可以帶頭殺人以提高士氣,以展示高超武力的方式發揮個人魅力,感染己方士兵震懾敵方士兵,是為榜樣。我們都知道有了玩命的將,相應地就有了玩命的兵,這樣的軍隊是非常有戰鬥力的。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謝馳道:“關羽、張飛、西楚霸王這樣的將軍雖然非常勇猛,但是為將者如果身犯險境,根本沒法帶領好自己的部下。”

獨孤信也非常贊同謝馳的說法,因為他曾經也像楊逍那樣天真的以為只要為將者足夠厲害,有萬夫不當之勇,就能夠帶領麾下軍隊橫掃千軍,打敗一切敵人。

這只義軍裡有很多人身懷絕技,武功高強,論武功,無論內力還是招式,他們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可是到了戰場上,個人的武力根本無法得到發揮,一個人面對千軍萬馬,任你如何勇猛,任你如何衝殺,也不會起到多大的作用。

任何一個帶兵打仗的將軍都想像李廣那樣,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樣英雄蓋世的事蹟。可是,“飛將軍”李廣的帶兵方式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學的來的。

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太史公司馬遷專門用了一段話來描述李廣的帶兵方式,而且還是用了一種對比的方式,對比的物件是當時與李廣齊名的將領程不識。

李廣行軍無嚴格佇列陣勢,靠近水草豐盛的地方駐紮軍隊,紮營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安排打更警戒,軍中簡化各種文書。但李廣會遠遠的佈置哨兵,警戒做得非常好。程不識對隊伍編制、行軍佇列,駐營方式都要求嚴格,夜裡一定會打更警戒,文書考績都一絲不苟,軍中人人都忙碌的得不到休息。

當時李廣和程不識兩人的經歷相似,職務也相同,都被認為是漢朝邊境的名將,所以漢武帝甫一即位,就將這兩位有著豐富邊境對匈作戰經驗的將領召回長安,目的就是考察二人的能力,同時年輕的漢武帝也是為了向兩位宿將學習對匈奴作戰的經驗,所以才有了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兩人的帶兵方式的記載和比較。

程不識對李廣和自己帶兵方式也做了簡要的評價:“李廣帶兵簡便易行,但是如果敵人突然襲擊,他就無法抵擋了。但是因為他的寬簡,所以他的士兵都很安逸快樂,也都心甘情願為他去拼命。而我的軍隊雖然大家都很辛苦,規矩也多,軍令繁瑣嚴厲,但是敵人卻不敢輕易侵犯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後世的人往往在真正打仗的時候,寧可學程不識,也不學李廣。因為在漢朝,人們都知道程不識是一位名將,因為他戰不敗。而李廣呢,不是大勝,就是大敗,就好比在賭場賭錢,不是大贏,就是大輸。程不識則能夠不斷地積累著勝利,積小勝為大勝。

李廣、程不識代表了兩種指揮管理的典型,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這兩個人之間難作必然的好壞評斷。就親和力與團結力來說,李廣軍隊的五千人,可以頂五萬人來用,而程不識的一萬人,則永遠是一萬人,但是也不至於輕易被打垮的。程不識指揮軍隊的風格在歷朝歷代都被模仿著、學習著。

李廣將軍武功高強,愛護下屬這當然是好事,可軍隊是一個講紀律的地方,萬萬不可讓他們自由散漫。獨孤信對此有些切膚之痛,因為與蒙古騎兵交戰之時,若是他麾下的人願意聽從號令,做到令行禁止,傷亡一定會大大減少。

獨孤信頗為失落地向大家做了一個總結:“我們這些人,在自己看來是義軍,是義士,練過幾天武功,但是在真正百戰餘生的軍隊面前,我們屁都不是。甚至都不能算是敵人,而是一群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