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獨孤之後復孤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七章記好才能難成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七章記好才能難成祥

石猛道:“好心去幫別人,別人不領情不說,還責怪這個幫他的人,也就是好心,卻辦成了壞事。正如一心直言進涑、忠心社稷的魏徵,即便被後世稱為一代良臣名相,被李世民引為‘得失銅鏡’,最終還是難逃晚年唐太宗的積恨爆發,以致於墓碑被砸,一段君臣佳話以此告終。”

謝馳看了一眼石猛道:“很多時候,人們都會納悶:明明自己是為了對方好,甚至都放下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去為對方付出,可是最後的結果還是事與願違,於是問題就來了。自己的‘好心’只是好在了‘內心’,而沒有好在‘過程’和‘結果’之上,因此導致了事與願違。”

獨孤通道:“據我所知,魏徵早年曾跟隨魏公李密,參加瓦崗起義,但是不得重用。唐高祖武德元年歸降唐朝,勸降英國公李勣(徐世績),授太子洗馬,輔佐‘隱太子’李建成,獻策平定劉黑闥和山東地區。唐太宗貞觀元年,授諫議大夫、檢校尚書左丞,安撫河北地區。後遷秘書監,參預朝政,校定古籍。又遷侍中、巨鹿郡公,負責門下省事宜。再遷光祿大夫、太子太師,冊封鄭國公。直言進諫,推行王道,輔佐唐太宗共創‘貞觀之治’,成為一代名相,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四位。魏徵在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去世,唐太宗懷其功德,追贈司空、相州都督,特賜諡號為‘文貞’。魏徵曾參與修撰《群書治要》、《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言論多見於吳兢所著的《貞觀政要》。其中最為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是《諫太宗十思疏》,留有《魏鄭公文集》與《魏鄭公詩集》。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戰士死傷數千人,戰馬損失十之七八,他深深悔恨這一舉動,不禁慨然嘆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可見,魏徵無論生前還是死後,都在唐太宗心裡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為大唐帝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本來還臉上流著淚的謝馳,被獨孤信的這番話給逗笑了:“我說獨孤賢弟啊,你是不是讀書讀的少啊?唐太宗不信任魏徵、報復魏徵的事情你是不知道嗎?”

石猛也幫腔道:“魏徵剛剛去世時,唐太宗哭的那叫一個傷心,不但說出了那句‘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的‘三鑑’名論,還親自為魏徵撰寫碑文,同時提出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魏徵的兒子魏叔玉。可是僅僅一年之後,唐太宗就變卦了,不僅悔婚,還派人推到了魏徵的墓碑,前後差距這也太大了!”

獨孤通道:“魏徵生前一直在向唐太宗李世民推薦侯君集和杜正倫,說他們有宰相之才,可以提拔任用。可讓魏徵沒想到的是後來這兩個人竟然擁立太子李承乾,企圖謀反。貞觀十七年魏徵病死,侯君集、杜正倫謀反後,唐太宗開始懷疑魏徵也是太子一黨,他越想越氣,於是便派人推倒了魏徵的墓碑,以示懲戒。晚年的唐太宗因為親信大將造反,身邊又缺乏魏徵這種直言進諫的人才,性情大變,與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別。其實魏徵幸虧死的早,否則因為侯君集、杜正倫一案也必然遭受牽連,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躲過一劫。而且當時唐太宗又得到了一個讓十分他震驚的訊息,那就是魏徵生前勸諫皇帝的奏章,自己都留有底稿,他還把這些底稿交給起居郎褚遂良,讓他記錄在唐太宗的起居注中。唐太宗肯定會心裡犯嘀咕:魏徵這是想踩著皇帝的肩膀留名青史嗎?唐太宗越想越生氣,所以才下了一道聖旨,把公主和魏叔玉的婚姻取消,派人把魏徵的墓碑推倒。不過,在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親征高麗返回的路上,他又想起了魏徵,他說:‘如果魏徵在,他一定會勸我’。這時唐太宗讓人把魏徵的碑墓碑重新立起來,也算是對逝人的表錯態度。一個皇帝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也算不錯了。”

謝馳嘆道:“獨孤兄弟果然是忠厚之人啊!”

石猛也讚道:“也只有獨孤兄弟這樣的人,才能做到只記得別人的好處。”

獨孤通道:“記住一個人的好,總比記住一個人的壞處要強一些吧。記住一個人的好,到哪裡都會對人友善,一生都會懷著感恩的心,如果只記得一個人的壞,那麼到哪裡都會和人作對,一生都會佈滿陰霾。”

獨孤信的話一出口,謝馳和石猛二人立刻豎起了大拇指,他們以前還對獨孤信不怎麼心服,為什麼獨孤信比他們年紀小,卻成為天下第一大幫的幫主。想為天下漢人謀福利,找回榮光的“武穆軍”,竟然讓他當了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以前的謝馳和石猛二人自視甚高,他們雖然在獨孤信的帳下聽命,但是自始至終都有一種老大哥的心態,在獨孤信發號施令的時候插上一兩句,在獨孤信給將士們做戰前動員的時候,他們也會在旁邊冷笑幾句。

曾經的獨孤信也確實年輕,也確實沒有什麼帶兵打仗的經驗。他也從來沒有跟那兩個兄弟計較過什麼,就連後來他與劉克仁在襄陽城血戰的時候,石猛和謝馳沒過來幫忙,他也沒有怨恨。

多年的病痛和被劉克仁軟禁的苦悶,早就把石猛和謝馳稜角給磨光了。他們在這幾年裡,想過很多事情,也反思過自己的所作所為。他們年紀越大,越覺得獨孤信非同尋常,越覺得這個兄弟不得了,他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事情,世上的路有千萬條,他偏偏走最難的,他偏偏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謝馳道:“人,永遠是這樣:別人扶了你一把,也許你很快就忘記;別人踩了你一腳,也許你會永記心中。我們記住了,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別人慢待我們的地方。於是,便耿耿耿於懷,越看這個人越滿身缺點,越看這個人越不可理喻。這樣長此以往,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好的結果。還不如放下仇怨,放下偏見,盡力去記住別人的好,用一顆感恩之心去生活,才能看淡瑣事,放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