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超級李白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2章 離別匡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12章 離別匡山

與司馬恆告別之後,李白快馬加鞭,五日後便回到闊別幾年的昌隆縣。

此時的昌隆縣較李白上大筐山修道之時變化很大,縣上行走的武林人士多了很多,街頭比武打鬥比比皆是,李白心情很是複雜,他既痛恨這武林的爭霸打鬥,又盼望能借平定這些爭霸來建功立業。

走著走著,不經意間已到了家門之前。

李白父親叫李客,為任城尉,在昌隆算是富戶,故李家府第建得甚是別雅,三落院舍,花園涼亭,水榭樓臺。

看著熟悉的家,想著馬上就能見到爹孃,李白心裡盡是激動,快步上前,推門而進。

一進家門,眾家丁認出李白,興奮之極,趕忙跑去稟報李客與夫人。

李客夫婦正在內堂休息,聽到離家多年的兒子歸來,心裡無比高興,即刻出門相見,卻見李白已是奔至內堂。

一見雙親,李白連忙雙膝跪下,拜倒在地,口裡道:“爹孃在上,不孝兒李白回來看望……”言未罷,已是淚流滿面。

李客夫婦把李白扶起,也是淚流不止,說不出話來。

良久,李客問道:“李白,你上大匡山修道三年,有何收穫?”

李白滿是自信地道:“爹,孩兒修道三年,收穫良多,不僅學得縱橫之術與帝王之術,還偶得天緣,修成了太上老君的天技‘凌雲踏’!”

“縱橫之術、帝王之術、凌去踏!好……好啊!”李客不斷地點頭。

這時李白又把武秀才令牌拿了出來,道:“爹,孩兒現已考取了武秀才,日後還打算考武舉人!”

李客一聽更是高興,把武秀才令牌拿過手中,細細觀看,激動地說道:“兒啊,看來你真是為我李家爭光啊!”

少頃,李客慈祥地望著李白,問道:“對了,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李白回答道:“爹,孩兒已定下抱負:定武林、安社稷!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李客聽得是頻頻點頭,欣慰之極。

末了,李白又給雙親跪下,說道:“爹、娘,孩兒不孝,為了遠大的抱負,近日會再度離家,開始遊歷四方,以增加自我閱歷,求將來之大成。”

李客上前扶起李白,道:“李白,大丈夫志當高遠,我為你驕傲!儘管去吧,男兒遊歷四方,本是理應!李家永遠支援你!”

說罷,李客回房取來一把青褐色寶劍,遞與李白,道:“李白,現為父贈予你李家家傳之寶劍,助你披荊斬棘,建功立業,揚我李家家聲。”

李白雙手接過寶劍,只見此劍劍鞘青褐,有著一種歷史的厚重,劍柄處雕著一條龍,伴有祥雲,並刻有“龍淵”二字。

李白一把抽出劍身,頓時一陣耀眼的白光散出,如閃電般耀眼,如霜雪般亮白,劍刃挺削鋒利,寒光閃閃,劍氣迫人,好一把世間罕見的寶劍。

李白一陣歡喜,問李客道:“爹,這劍叫什麼?”

“龍淵寶劍!”李客回答道。

“好一把龍淵寶劍!”李白忍不住興奮,就在內堂舞起劍來,劍光閃閃,白衣飄飄,如雪飄至,如仙起舞,看得李客驚嘆不已。

良久,李白停劍而立,歡喜之極,問李客道:“爹,我們李家何時有此寶劍,為何我一直不知?”

李客慈祥地看著李白,柔聲說道:“兒,此劍乃李家祖輩相傳,之前你年紀尚小,又未立遠志,故為父沒傳予給你。但今日見你已有所成就,又修得天技,更是立下雄心抱負,此劍自然要傳之於你!也好讓你遊歷遠遊,手有所持。”

李白聽得眼泛淚光,輕輕把劍插回鞘,雙手捧起,仿如捧起家族之重責,然後跪倒在地,重重地給爹孃叩了個響頭。

……

因為此次遊歷,不知何時再歸,所以之後的一個月裡,李白天天陪伴在爹孃身邊,盡心孝道。

反倒是李客,一直催促李白儘早成行,不要猶豫遲疑。

李白心想也是,成大事者自應不受羈絆,猶猶豫豫何以成事?於是便馬上收拾行裝,告別爹孃,正式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李白騎上馬,出了昌隆縣,遠遠眺望大匡山。

此時的大匡山在陽光下蒼蒼鬱郁,美景如畫。

李白心裡不由想道,不知師傅近來如何?大明寺的僧人又是否別來無恙?想起過往求學修道那些難忘歲月,他不禁唏噓不已,一時間感觸良多,詩情大發,張口吟來:

(別匡山)

曉峰如畫碧參差,

藤影風搖拂檻垂。

野徑來多將犬伴,

人間歸晚帶樵隨。

看雲客倚啼猿樹,

洗缽僧臨失鶴池。

莫怪無心戀清境,

已將書劍許明時。

吟著吟著,李白體內已是二重之境的內力,又開始變得異動不停,這是內力又要突破的先兆!李白頓時興奮不已,連忙就地盤坐,修練起來。

他這一練,足足練了一天一夜,當他再度睜開眼睛時,一道紅色亮光從眼中閃過,內力已達三重之境!

李白感受到體內澎湃的內力,心中興奮無比,不由得施展起凌雲踏,一衝上天,竟直上了十丈之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耳邊是呼呼風聲,底下是蒼茫大地,遠處是莽莽群山,李白十分感慨,這一走,不知何日是歸期?

正想著,忽然遠處傳來一陣陣老鷹的叫聲,不一會兒,一白一黑兩隻老鷹從遠處山涯迅速飛來。

李白定眼一看,竟是自己在大匡山修道時經常餵食的兩隻老鷹,心中一陣驚喜,連忙雙手一伸,口裡大聲道了幾聲“諾”。

兩鷹聽到李白招呼,歡叫不已,瞬間飛至,圍著高空中的李白不斷盤旋,最後齊齊落在李白的手臂上。

一人兩鷹彷彿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親暱之極。

“你們知道我要遠行,特來送我吧?”李白呵呵笑道。

兩鷹時而溫順地“咕咕”叫,時而“唳唳”地長嘯,似乎在回應著李白的話。

正當他們歡快地“交流著”的時候,腳下忽然傳來一聲驚歎:“啊!神奇呀,神奇呀!”

李白一聽,不由得向下望去,只見此時地下已站著數人,齊刷刷仰頭看著自己,都一臉的驚愕。

李白連忙使起凌雲下,帶著兩鷹,下得地來。

只見地上站著五人,為首一人一身官服,後面四人侍衛打扮,原來是朝廷官員。

見李白手立兩鷹,如仙下凡,這官員驚歎無比,道:“敢問這位仙人是何方神聖?”

李白一聽,不由得呵呵一笑,道:“大人,我只是大匡山上一個小小的修道之人,並不是什麼神仙。”

“不是神仙?”官員一怔,繼而滿臉欣賞地說道:“修道之人能修到如此境界,絕非易事!我是綿州刺史於慶宗,我看你不僅能飛天,還能指揮猛禽飛鳥,實屬天賦異稟。且你正當年少風華,何不報效朝廷,成就一番事業!”

李白一聽,從懷裡拿出秀才令牌,“謝謝大人抬舉,其實我已是唐明閣秀才,也有成就事業之抱負,只不過現在武功尚低,處世經驗不足,故打算先去四方遊歷,增長見聞,修成武功,以創更好之功業。”

於慶宗聽李白如此一說,心中更是佩服,道:“好,年輕人知不足,求上進,實屬難能可貴,我看你日後定有大成。你姓甚名誰?”

“我叫李白。”

“李白!”於慶宗點了點頭,又問道:“你是哪裡人士?”

“正是綿州昌隆青蓮鄉人士!”李白說道。

於慶宗一聽,欣喜地說道:“果然是我綿州之子弟,好,李白,你以後若想報效朝廷或遇有困難,可來找我,我自會鼎力相助!”

李白一聽,連忙放飛老鷹,作輯拜謝。

接著兩人又寒暄了一陣,便相互告辭,各自離去。

於慶宗走後,李白跳上馬鞍,再次回頭看了一眼昌隆縣,大聲嚷道:“世道漫漫,從此踏上。別我匡山,遊歷四方。”

說罷,便策馬直奔峨眉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