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成語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3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4

可蔡琰就是喜歡劉軒,不知道為什麼,直接就撲了過去。

全場所有人都被震驚住了,接著蔡琰一吻定情。

劉軒懵了,這是什麼情況?不過,為什麼親著的感覺這麼熟悉?

荀彧震驚的是:這老大真對胃口,雖然有點不太對,但我自己也不對法家和兵家有任何牴觸。

蔡老丈的震驚是:就是TMD震驚。

馬欣怡震驚的是:老公,你咋不忍著點呢!現在好了,後宮又添一位。

衛公子已經嚇住了,然後轉身離去。

在這震驚之後,劉軒他們提出了離開,向倆位大能提出了去荊州上任的邀請。倆位欣然同意。在第二天就出發去往荊州。

隊伍又走了三天,已經深入潁川地界了。夕陽西下,天邊現出一片紅霞,劉軒抬頭了,對身邊的趙雲說道:“明天又是一個好天氣,不急著趕路了,今天早點休息吧。”

趙雲指了指不遠處的山坡,那裡有一片房屋依山而建,在荒野中特別顯眼。趙雲說道:“大哥,這些天全是在野外宿營,我們不打緊,只怕女眷們有些受不了,要不去那裡借住一晚如何?”

劉軒說道:“怎麼,捨不得弟妹了。”

趙雲俊臉一紅,不好意思地說道:“大哥休取笑,我是擔心大嫂和小侄兒累著了。”

劉軒笑道:“呵呵,那就聽你的,叫過人過去,那裡是個什麼人家。”

須臾,一騎快馬飛奔而來,馬上的親衛朝著劉軒拱手說道:“回稟主公,那裡不是村莊,是一處書院,叫做潁川書院。”

聽了親衛的報告,劉軒大吃一驚,沒想到竟然走到潁川書院這裡來了。潁川書院是大大有名的,曾經出過很多非常牛叉的人物,曹操手下許多謀士,像荀彧、荀攸、郭嘉、戲志才、程昱等人都是從潁川書院走出來的。

劉軒的性子一直有些懶散,所以他過去每作一次大案,對自己的犒勞就是長時間休息,去遊山玩水,這也是他來到這個時代,總想著投靠別人,而不是自己去奮鬥的原因。

這些天在路上,行軍安營的事都不用他操心,劉軒反而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自己的未來。這是一個強權的時代,為了更好在保護自己的家人,他只有不停在向前、向前、再向前。劉欣已經做好了與曹操、劉備、孫權一爭天下的打算。爭奪天下不是憑嘴說的,那是需要實力的,實力往往體現在自己的手下有多少人才,現在既然到了潁川書院,劉軒當然想要去看一看。能培養出水鏡八奇的地方。

考慮到那裡是讀書的地方,劉軒並沒有帶太多的人過去,只帶了荀彧和典韋這個保鏢,其他人都留在了原地等候。

走到近前,劉軒仔細觀瞧,赫赫有名的潁川書院,沒有高大的圍牆,沒有燙金的匾額,沒有黃銅的獸面門環,低矮的圍牆刷得雪白,一扉顯然年深日久的木門半掩著,正門的上方掛著一塊黑

漆紅字木匾,上面書著大大的四個字潁川書院,落款是水鏡先生,字型遒勁有力,沉穩而凝重。

這時,典韋已經推開半掩著的木門,大聲問道:“請問裡面有人嗎?”

這時,一個清瘦俊朗的少年走了出來,問道:“荀師兄!不知兩位先生想要找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軒瞧了瞧這個少年,只見他年紀不大,身材瘦弱,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臉上透著自信。劉軒只了這少年一眼,便對他頗有好感,於是走上前去,說道:“敢問這位小哥尊姓大名?我等路過此地,想要借宿一晚,不知道能否行個方便?”

那少年見劉軒氣宇不凡,顯然在倆個人裡面是個主事的,待人卻彬彬有禮,叫人願意親近,於是說道:“我姓郭名嘉,是這座書院的學生。現在新年剛過,書院裡只有我和師兄二人,後面房舍眾多,你們想要投宿也無不可。不知道你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劉軒聽說他就是郭嘉,更加吃驚了,知道此人是曹操手下第一謀士,不由動起了心思,開玩笑道:“原來是郭小哥,劉某這廂有禮了。我等是從來處來,往去處去。”

郭嘉盯著劉軒上下打量,摸了摸腦袋,似乎在認真思考劉軒這句話。

荀彧見狀笑道:“郭師弟,這位是新任荊州牧劉大人,是從洛陽往襄陽去的。”

郭嘉平日裡十分清高,並不重對方的身份地位,他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只與心目中的仁人志士來往,聽了荀彧的話並不吃驚,說道:“原來是劉公子!要想借宿那就裡面請吧。”郭嘉說完,便仔細觀察劉軒臉上的變化。

劉軒聽郭嘉沒有稱呼自己大人,而稱自己為公子,絲毫不以為忤,拱手道:“那就多謝小兄弟了,只是我等人馬眾多,能否讓我們先進去可好安置?”

郭嘉試探了一下,見劉軒不但沒有生氣,還更加有禮了,對劉軒不由生了幾分敬意,改口說道:“那就請大人隨我進來吧。”

進了大門,是一條青石板路,正對面一間大屋,屋宇方正,青磚砌就,屋子中央擺著一個大大的香案,黃銅香爐中插著幾枝香,嫋嫋香菸緩緩上升。穿過旁門,就是讀書的地方,矮幾上滿滿都是書卷,坐墊分散四周,一張造型精美的古琴擺放一邊。再往後便是書院學生們住宿的地方了,一處小院,兩排十數間廂房。

這時,一位相貌平平的年輕人從廂房裡走了出來,問道:“荀師兄,這幾位是什麼人?”

荀彧說道:“韓師弟,這幾位是來借宿的。這位年輕公子便是新任荊州牧劉大人。”

那位姓韓的青年聞言,慌忙朝著劉軒施禮道:“小民韓戲見過大人。”

劉軒也還禮道:“韓公子不必多禮。我等前來借宿,多有叨擾了。”

韓戲說道:“哪裡哪裡,大人能夠下榻書院,是潁川書院的榮幸。不知道大人那裡還需不需要人手,在下願意毛遂自薦。”

郭嘉笑道:“韓師兄,你想當官想瘋了吧,才從京城的失意歸來,還不吸取教訓。”

劉軒不以為然地說道:“郭兄弟這話我不贊同。所謂讀得聖賢書,貨與帝王家。既然學得一身本事,總要有用武之地,為百姓,為國家做些事情才行。如果空負才學,鬱郁終老,那與鄉野村夫有什麼區別?”

郭嘉不禁陷入了沉思,卻聽韓戲興奮地說道:“這麼說,大人願意接納在下了?”

劉軒想了想,這位韓戲既然能在潁川書院讀書,應該也不是無能之輩,反正人才又不嫌多,他自己送上門來,哪能拒絕呢,於是說道:“韓公子既有此意,劉某是求之不得。”

韓戲頓時呆住了,他雖自負才華,卻因家境貧寒,相貌一般,多次求仕都被拒之門外,沒想到今天回到書院小住,卻喜從天降,一時竟回不過神來。

倒是郭嘉有見識,說道:“韓師兄,還不快叫主公。”

韓戲這才醒悟,趕緊行禮道:“韓志才參見主公!”

劉軒也突然明白了,原來他就是戲志才,原來還以為戲志才姓戲,沒想到他姓韓,戲是名,志才是字,這倒是個意外收穫。

當晚,女眷們都安排住進了書院。劉軒、沮授、田豐、蔡邕則和荀彧、韓戲、郭嘉在他們讀書的地方一席長談。劉軒其實非常想將郭嘉也一起帶走,但又不知道他的學業完成沒有,搞不好拔苗助長就壞了,歷史上的一個大才就被自己廢了。

劉軒再一次施展了自己的才華,那就是比他們多了一千八百年的見識,他侃侃而談,從天文地理說到社會發展,從百姓疾苦說到民族大業。雖然劉軒說的許多東西都浮淺得很,但放到這個時代那都是相當前衛的,不要說蔡邕、韓戲,就連跟隨他時間最長的沮授、田豐也從來沒有聽他說過,年紀最小的郭嘉更是聽得頻頻點頭,歎服不已。

次日清晨,劉軒集合隊伍,再次準備出發。郭嘉拉著劉軒的手依依不捨,幾番欲言又止。

劉軒忍不住說道:“郭兄弟,你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郭嘉猶豫了一下,說道:“劉大人,其實我也想隨你一起去荊州。只是有件事叫我十分為難。”

劉軒心頭暗喜,說道:“郭兄弟,你要是願意去荊州,我是歡迎之至,有什麼為難的事,你儘管明言,只要劉某能夠辦到的,絕對沒有問題。”

郭嘉說道:“劉大人,我一直有個打算,就是出外遊學,如果隨大人去了荊州,遊學自然就不能成行了。”

劉軒只要他能夠心向自己就滿足了,並沒有想要他現在就去為自己效力,於是拍著郭嘉的肩膀笑道:“原來是這件事啊。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遊學是件好事,我支援你。等你遊學歸來,我在襄陽為你設宴接風。”

郭嘉卻說道:“讓我為難的並不是外出遊學。其實遊學的打算我早就有了,只是因為一件事才拖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