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鑑寶我有面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刮目相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刮目相看

德叔的朋友,五湖四海的都有,比如粵省的楊老,西北的張老,京城的陳老,四川的收藏家胡老,藏族的巴桑大爺等等,楚河一一打招呼。

作為女孩子,蘇雅琪甚至收藏了兩塊玉作為見面禮。

一塊是西北的張老送的和田玉,另一塊則是收藏家胡老送的翡翠,價值都是幾萬的樣子。這可把蘇雅琪樂壞,很開心自己厚著臉皮跟過來。

西北戈壁灘的張老,一張馬臉,腦袋有點長,讓人一看就忘不掉的型別。

據說,他在西北有一座玉石礦,算是玉石商人,也就難怪,見面就送玉。

剛才,雖然德叔鄭重介紹了楚河,但張老還是沒把楚河真正重視起來,完全就是看成後輩、晚輩。

“老馬,這次,你看中什麼?”張老詢問道。

“一件紫砂器,你呢?”

張老也不隱瞞:“崔白那幅兔子圖。”

見蘇雅琪一臉懵懂,顯然不知道崔白是誰,楚河只好在邊上跟她解說,不然的話,她在這裡會很不自在,大家談的話題,她完全聽不懂,會顯得格格不入。

“崔白是宋朝的畫家,活躍於宋神宗前後。是開始發揮寫生精神的畫家,他依靠超越前人的觀察研究及描繪能力,探索花木鳥獸的生意,擺脫花鳥屬裝飾圖案的遺影,開創新的發展方向。

最後,他成為北宋畫壇的革新主將,數百年來頗受畫壇尊崇。”

其擅花竹、翎毛,亦長於佛道壁畫,畫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絕倫,尤長於寫生。手法細緻,形象真實,生動傳神,富於逸情野趣。

宋神宗熙寧初年,東京相國寺因坍毀重修,需繪製壁畫。崔白應詔參加了這次壁畫重繪活動。此間,在這他的繪畫過程中,崔白展現出自己疏朗放逸的獨特畫風,讓人眼前一亮,風頭出盡。

聽到楚河對人物的解說,張老高看了一眼,暗道:記得挺詳細。

不過,也還是沒有覺得多厲害,記憶力厲害的人,多得是,張老就見過幾乎過目不忘的人。

大家聊著聊著,拍賣會就要開始。

首先進入大家視線的,是一枚佛頭,據說是當初RB人在一座寺廟割下來,準備帶回RB的,可是被國人偷偷截留。

這時候,不懂行的人,就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國內的拍賣會上,經常只看到佛頭?

在很多的外國,他們的佛像都是健全的,大部分的佛像都是頭身一體的,一般在鑑定佛頭的時候,也會觀察身子,這樣鑑定的結果更準確。

然而,在中國出現了很多的佛頭,而且在很多的拍賣會上,一般大型的佛像只有佛頭,沒有身子。

其實,在清之前國內的佛像幾乎都是完整的,可是到了清朝年間,因為國力衰弱,列強的入侵導致中國境內很多的文物被掠奪,被破壞。

不僅是在民間流傳的小型的珍寶,他們還將深山中很多的石像進行了破壞,他們的破壞並不是將整個石像搗毀,而是將佛頭砍下來運走。

於是,國內一些石窟,佛像都遭了秧,頭都被砍掉,只留下一個身子。

這恐怕連佛都沒有想過,下場居然這麼慘的吧?

因此,造成這種現象,幾乎都是清朝的罪過。不得不說,滿族統治的清朝,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一個朝代,中華民族彎下的腰脊,到現在都站不直。

“這是洛..陽石窟的一顆佛頭,經過鑑定,來自唐朝,至今已經快兩千年歷史,大家不妨先看一看,雕琢相當精湛。”拍賣師介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佛教正是唐朝的時候大舉入侵,成功在中國興盛起來的。

這個時期,大唐的大地上,到處都興建佛教場所,佛像也就非常多。

楚河等人也稍微上前觀察,德叔也不知道是考究楚河對佛像的瞭解,還是故意做給張老看,讓老張對胡楊刮目相看,只聽見他開口:“小楚,這顆佛頭說說看。”

楚河沒有多想,看了大約半分鐘,開始有條不紊地分析:“唐朝是一個漢人文明高度自信的時代。

哪怕是神、佛,到了唐朝,都要按照唐朝的習俗去做。

佛像進入唐朝,唐人就要求佛像頭形飽滿,臉頰輪廓富有彈性。佛造像史上從未有過比大唐還雄渾莊嚴的開臉,時代精神體現的非常徹底。無論是龍門石窟還是天龍山的佛頭都刻畫成了威嚴感,而並不全是人云亦云的佛之微笑。

唐代佛像的嘴巴相對北齊北周更具刻意的張力,緊閉之感很明顯。

眉毛與眼睛的上挑氣勢達到頂峰了,有的幾乎觸及了髮髻邊緣。

發中髻珠開始大量出現,這個珠子的大小其實也是隨著時代的更迭而變化。珠子越大時代越晚,越靠近晚唐以後,宋代出現了非常碩大的髻珠。

眼前的這顆佛頭,從風格上看,確實是唐朝的,而且還應該是中唐時期的風格。”

楚河認為,工匠對於細節的自由發揮能力,賦予了更多的時代美術精髓,更有創造性,更具活力。對一件雕塑作品而言,這其實是殊為可貴的。

之後晚唐五代的佛頭大體上也延續了唐代的特徵,不過氣勢上已經逐漸減弱了,一直到宋代;種種原因導致了宋代以後佛造像的精神風貌就再未能出現像唐代的豪邁,一直到元明清,越來越趨向於世俗化。

雖然工藝水準一直在延續,但屬於漢唐魏晉的風骨已然遠去,一千多年前的那種浩瀚動人的民族精神,已經永遠的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

對著一顆佛頭評頭論足,這要是讓佛教信徒看到,還不得被破口大罵?

不過,在場的人,似乎都沒有這方面的忌諱,有說有笑,對佛沒有半點敬畏之心。

張老有點吃驚,沒料到這個年輕人觀察這麼細緻,分析得真好,頓時刮目相看,是個有料的人。

德叔笑道:“怎麼樣?小楚可以吧?老張,以後這個年輕人會給你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他是我見過最有鑑定天賦的小夥子。”

張老沒想到,老馬對楚河的評價居然如此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