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鑑寶我有面板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 “古董”炸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四章 “古董”炸彈

看著攤主將那玩意遞過來,楚河連忙退了好幾步,雙手不斷地擺動,好像看到了很驚悚的東西一樣。

這一幕,讓所有人都很意外,搞不懂楚河的意思。

段穎她們也不例外,驚訝地望著楚哥:“楚大哥,你沒事吧?”

楚河明白,自己的反應有點太大。不過,那東西,他是真的要遠離,不想碰。

“老闆,小心點!那是炸彈,你怎麼弄回來的?”楚河被嚇了一身汗。

然而,他的話一出,這回所有人眼中流露出震驚的神色,望著攤主手裡的東西,反應和剛才楚河一模一樣,全都立即後退一段距離,警惕地看著攤主。

攤主傻了眼,呆呆地望著自己手裡的東西。

這玩意是什麼,他也還沒弄清楚,也是從廢品場帶回來的,感覺有點歷史,或許能賣一點錢,所以一直帶著,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

要是讓他知道,這是一枚炸彈,早就不淡定了。

此時此刻,他頭皮發麻,感覺手裡的東西燙手,艱難地咽了口口水:“不會吧?這是炸彈?”

說著,就要丟掉,不管是不是,現在他心裡發毛。

圍觀的幾個人連忙阻止:“別丟,小心點放下,千萬,千萬不要用力。”

尼瑪呀!這可是炸彈,誰知道會不會忽然爆炸?要是一不小心,大家都要被波及。別說什麼炸彈,哪怕是手榴彈,這麼大的,附近十多米的範圍,估計都要遭殃。

剛才還沒注意,但經過楚河的提醒,他們發現,那玩意還真像是炸彈。

這時候,已經有人拿出手機報警。

攤主拿著那東西,都快要哭了。另外,很僥倖,得到這玩意的這些時間,它也沒有爆炸。不然,自己恐怕死得不明不白。

被自己淘來的一件“古董”炸死,這恐怕會成為前無古人的奇談。

出現炸彈的訊息,很快在古玩街散開,病毒一樣蔓延。即便大家都害怕,但好奇心還是遮蓋一切,不少人來圍觀,遠遠盯著被安放在地面上的一塊鐵疙瘩。

看上去,確實很像是炸彈。

此時,攤主已經把自己的行當都收拾,遠離那地方。而周邊的攤位,也避開瘟神一樣,留下一個巨大的空白地方。

古玩街有人把炸彈當古董賣,這也是奇聞,儘管那攤主不是有意的,但聽著挺有意思。

事實上,挖到炸彈這種事情早就不新鮮,經常有新聞報道。我們國家,畢竟是經過百年戰爭的國家,打了那麼久的仗,遺留一些炸彈埋在地下,實在是太正常的事情了。

不要說地底下的,一些出海捕撈的漁民,甚至還能撈到沒有爆炸的魚雷等。

沒多久,警察就來了。接到報警,發現炸彈,這還得了?他們馬上出警,另外聯絡炸彈方面的專家前來鑑定。

不管有沒有暫時爆炸的危險,都必須將這危險品帶走,遠離人群,到沒有人的地方引爆銷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場已經被控制住,攤主正在和警察交涉。

警察需要瞭解,這玩意怎麼來的。他們需要追查下去,說不定還有,必須把危險都遏制住。

炸彈專家來到,馬上就認出那是一枚三四十年代的炸彈,看造型,應該是RB的。

“引爆裝置已經被開啟,沒有爆炸,說明這是一枚啞彈。不過,以防萬一,還是帶走銷燬比較好。”炸彈專家建議道。

果然是炸彈嗎?

攤主冷汗都流下來,自己也太大命了。一枚炸彈在自己身邊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沒發現,還好沒有爆炸。

剛才,他也交代了這玩意怎麼來的,已經有警察趕去他說的廢品場,準備順藤摸瓜,找到挖掘點。

楚河他們只是圍觀了一會,沒有繼續看,沒什麼意思了。

他們離開之後,段穎等女才重新將注意力放在楚河手裡的銅鏡。

“楚大哥,這面銅鏡不會也是古董吧?”

其實,她們一直有個問題,到底多長時間的文物才算得上古董?五十年?一百年?還是更長?

在她們認知裡面,阿拉伯數字傳入中國就是一百多年左右。

如果百年的東西能算古董,那麼這面銅鏡也不是不可能成為古董,只要是古董,那就值錢,楚大哥出錢買下它,也就能解釋通了。

楚河微笑點頭:“嗯!有近千年的歷史,應該是唐朝末年的物件。”

周雨桐驚呼:“阿拉伯數字這麼早就傳入中國了嗎?”

這時候,楚河才和大家解釋,阿拉伯數字其實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古印度人發明的。

公元七世紀時,阿拉伯人在征服印度時,發現這種從零到九的的計算方法簡單又實用,所以廢除了他們一直使用的複雜又繁瑣的計算方式而採用了印度氏的計算方法。

雖然阿拉伯數字是由印度人發明的,但卻是由阿拉伯人發揚光大的,所以人們就稱其為阿拉伯數字。

而公元七世紀,大概就是隋朝和唐朝的時候。這個時候,阿拉伯國家早就和中國有商業上的接觸。

那麼,阿拉伯數字傳入中國,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過,這種數字,真正被中國歷史記錄,是在宋朝。可並不妨礙,阿拉伯數字在唐朝已經存在的事實。

而且,那時候中國已經有了自己非常成熟的數學系統。那時候的唐朝人,根本不屑外來的文化,不可能拋棄自己創造的東西,用外來的替代自己一直沿用的文化。

於是,阿拉伯數字雖然很早就傳入了中國,但並不能普及開來。

“唐宋的時候就傳入中國了呀?”段穎詫異。

“或許更早,隋朝的時候已經進入中國,只是那時候還沒有人注意到,更沒有被史書記錄下來。”

講完這個問題,楚河才和大家說一說他手上的這面古銅鏡。

歷代銅鏡的鑄造工藝、銅質、紋飾、銘文等無不反映特定的時代背景,反映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學、藝術及風俗習慣等。

要給一面古銅鏡斷代,需要從好幾個方面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