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百鍊焚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6章丹道來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6章丹道來歷

“小哥且聽老朽訴說一番,要是不滿意再走不遲!” 一直以來,默默地蹲在一旁的一位長鬚老者,緩緩站起身軀慢慢道來。

隨著他的動作,楊立他們看到,站立在他周邊的原先一群人,無不隨同老者的動作而動作。看樣子,這才是丹谷現在的主事人,要是他再不開口的話,恐怕楊立已經走出了眾人的視線。

“我也不是不通事理的人,老人家只要將實情道出,那麼之前的不愉快就一筆勾銷!”

楊立做事也是雷厲風行,既然感覺到了對方善意的交流願望,那麼他也就停下了腳步,畢竟,他還有青木葉的疑團,需要面前的幾位來解釋。最後發聲的老者見狀,嘴唇微翕動,想以傳音秘術,給楊立一人講解丹道的來歷。

楊立擺了擺手,說旁邊的兩頭火焰和大楊立都不是外人,在這裡沒有需要迴避的忌諱,他示意老人家痛痛快快地說就可以了,不需要擔心此事外傳。

長鬚老者點了點頭,默然無語,沉思了一小會兒。當他再次抬頭看向楊立的時候,眼眸當中流轉的盡是複雜的眼神,裡面有彷徨,無奈,敬畏和追憶。在接下來,他緩慢而字字清晰地敘述當中,楊立他們瞭解了丹道的來歷。

說起丹道來,在丹谷當中還真有這樣一號人物,就如同丹道自己以前的介紹一樣,他還真是丹谷的創始人。

很久以前,大約距今有六七千年的時候,丹道便創立了丹谷一門。

不過數千年前,丹道雖然倚仗修為高深活了許久但還是沒有逃過歲月的侵襲,就在數千年前,當丹谷發展為鼎盛門派的時候,丹道闔然仙逝駕鶴西遊,在丹谷中空留下一脈弟子。

為了紀念丹道豐功偉績,為了留下長久的記憶,丹谷傳人找來丹青妙手,依照對先師宗師的印象,先是將丹道的形象生動地描繪於宣紙之上,然後依照宗門秘法,將一絲絲採自於天材地寶的靈氣注入肖像當中,使先師的印象在眾人的注目當中更顯靈動。

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丹谷先後派門中有高修為的傳人,到各地去修習靈氣注入之法,歷經數十年的磨練,這才將丹道圖畫完成。

那一日,當丹谷集和在家上下全部弟子,在眾位長老的帶領之下,一齊集居於丹道峰上。

丹道峰乃是丹谷所在地方的最高峰,雖不甚高聳挺拔,但卻因為靈氣充足,而常年為丹谷一脈創立者丹道據守,因此漸漸地人們把原來該峰的名字給忘記了,直接將它稱之為丹道峰。

在丹道峰上一塊空曠的地面之上,丹谷傳人聚集一起,為的是同一個目的,那就是祭奠和緬懷他們的創派始祖——丹道。

記得那一天風和日麗,飄渺的雲霧在山谷之間穿梭,猶如孩童嬉戲、遊玩於各個山峰之間,當主持祭典儀式的長老說完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天空之中的雲霧,驟然為之一頓,在虛無的空中幻化出丹道的面容,其神采奕奕、面露生機,宛如丹谷存活於世間的面貌。

那一顰一笑,蹙眉凝神的姿態,無不顯示出一派宗師的風範。矗立於丹谷峰上的眾多弟子,無一不在這種驚世駭俗的景象之下倒身下拜,膜拜心中的祖師,祈求祖師常年護佑,時時提攜,保佑他親自開創的丹谷一直昌盛下去,保佑他親傳的一脈弟子無病無災,平安一世。

只在同一時候,畫有丹道畫像的畫軸被弟子徐徐展開,丹道祖師的音容笑貌緩緩地呈現了出來。那個眉眼,那挺闊的鼻樑,無一不在靈氣的浸潤之下顯得栩栩如生。眾多長老看見之後,無一不涕淚橫流,倒身下拜。

因為彼時丹谷弟子眾多,除了少數在丹谷當中地位高的修者矗立在頂峰之上,還有不少弟子矗立在盤旋山道之上,顯然不可能親眼見到前面所發生的事情,但是有弟子將前面眾長老的行為描述傳遞過來,所以後面的弟子也大概知道了前面的一些異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此他們也跟著前面的弟子,毫無來由地倒身下拜,其態度之虔誠,尤勝於眾位長老。

楊立聽聞到此節情形之後,感覺到哪裡有一絲絲的不妙,正在丹谷之內蘊養生發。這種感覺對還是不對,他還是沒有打攪長者的敘述,繼續親耳聆聽不發一聲。

但是聽到了眾人的心聲一樣,自那次以後,丹谷便在丹道畫像的護佑之下,事業蒸蒸日上,弟子門徒日益增多,一時之間在山南修煉界成長為數一數二的大門派。因為能煉製其他宗門所需的丹丸,所以其他門派一般都不想招惹丹谷,巴結奉迎還來不及,哪裡還會與之為敵呢!

因此在這樣一種既無外患,又無內憂的情形之下,丹谷發展壯大了。不僅將周邊的小門小派吞併後為旗下所用,而且創造性煉製出幾種新的丹丸。在山南修煉界,提起丹谷,沒有一個不是懷著崇敬之心,心嚮往之的。

可這種太平盛世的發展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每年在丹道祖師的生辰忌日,丹谷眾長老,都要帶領本門重要弟子,一同參拜丹道祖師的畫像。每次參拜,都要在畫像的靈位前,放上本門本派煉製出的最好丹丸。

此等丹丸的煉製,無不窮盡丹谷一脈的全部力量,從挑選天材地寶,到派遣弟子專人煉製,再到看護凝練丹丸,每一個階段,無一不凝聚了眾多弟子的心力。因此這種丹丸是敬獻給祖師爺的專供丹丸,其效用可想而知。

也不知是從哪一天起,由長老發覺供奉在丹道畫像面前的丹丸,在每一次祭拜之後,都會慢慢地變小,直至最後消亡,供桌之上連一點渣滓都沒有留下。第一個發現這種異象的弟子,欣喜若狂地將這種看是好的現象告訴了長老,眾長老因此還率領大家又祭拜了一番,說是丹道祖師顯靈了

而且這還不算完,因為有了祖師顯靈的異象產生,丹谷門派加了一條規矩,規定無論長老還是普通傳人,不僅每日要參拜丹道畫像,而且每逢重大時節的時候,比如丹谷開谷的那幾日,都要有專人駐守在丹道峰,一有不同尋常的變化,都要向長老的報告。

丹谷掌事的人因為有了丹道畫像的事情,所以也不敢自稱掌門人,因此有事都是各位長老一起拿主意,而這位在楊立面前講述的人,只不過是被稱為大長老的執事者。不過外界因為無法知曉丹谷這一節事情,都將他稱之為丹谷掌門人。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隨著時光的慢慢推移,隨著丹谷傳人弟子在丹道畫像面前虔誠地禮讚,他們發自內心的崇敬之情整日縈繞在丹道畫相之上。

久而久之,這幅畫像便吸收了眾人的信仰之力,在以前不俗靈力注入的基礎之上,加上一年當中有不少丹丸靈力的補充注入,這幅畫像便產生了靈智。

如同婆羅火焰和湛藍火焰靈智初開一樣,起初他全是無意識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信仰之力,來維持他平時運轉的些許損耗,在更多的時候來幫助他晉級為更高深的靈體。

剛剛楊立他們所見到的,自稱為丹道的靈體,就是這樣緩慢在歲月當中修煉而成的。他不是丹道本體,更沒有丹道的一絲分魂在身體裡面醞釀盤旋。

因此你可以說它不是丹道祖師,雖然他同丹道的面目是如此的相似,說話的語氣也是如此的相似。但是他的思維和丹道祖師相差甚遠,因此在他能開口發聲之後,便隨心所欲地發出了一系列荒唐的掌門令。

最開始,眾長老還是依言而行,後來發覺這個靈體並不是他們所崇敬的,那位祖師爺的靈魂,因此便常常陰奉陽違起來,聯手將他的命令扼殺在搖籃當中。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丹道畫像的命令不可能出離祭拜他的祠堂。那個時候,他也就說一說過一過嘴癮,大家在下面諾諾稱是就是了,沒有哪個去真正地當一回事。

譬如有一次,這個傢伙竟然要眾人去山門外抓一些童男童女來供他吸食,也不知道他的內心深處是受了怎樣的蠱惑,連這樣有違道德的事情也說得出口。

但是因為他長了一張祖師爺的臉,又在祠堂裡面比比劃劃,為了維護弟子心目當中祖師爺的光輝形象,眾長老不得不暫時關閉了祠堂的祭拜,這一關便是好幾十年。

說到這裡的時候,那位長鬚老者不覺又沉默了下去,好久好久低頭不語,似乎還沉浸在那段荒唐的情景當中,而不能自拔;或許是因為對丹道祖師的追思和追思,反正他是陷入了沉默。

楊立看著,然後仰頭長長的嘆息一聲說道,“是不是後來那個自稱丹道的畫像,又做出了什麼叛經離道的事情?這才將尓等一併囚禁於此地?”

長鬚長者驀然從沉默當中醒來,彷彿是被人當胸捶了一拳,身體搖擺著晃了晃,以一種不確定的眼神,愣愣地看著眼前的少年,似乎感覺到智者身上才有的威壓,不覺脫口說道:

“小哥這等天才聰明,想必也猜到了後面所發生的事情……更詭異更恐怖了。”

“願聞其詳” 楊立還是想聽當事人親自將這一段過往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