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之黛玉為妻最新章節列表 > 108、第108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8、第108章:

乍然看到這筆總數目,包括章夫人在內,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聽著自己給的數目並不算很多,除了章夫人說要按黛玉所賣之物的價錢出銀子,最高的是彭氏,出四千五百兩銀子,最低則是三百兩,沒想到三四十人出的銀子湊在一處,竟有如此之巨。

黛玉臉上一紅,道:“原是我家裡沒錢了,故起意如此,然各位夫人都無我之憂,其實用不著十分破費,若是此時反悔,我便從紙上劃去,畢竟都不是小數目。”

她清楚算計自己夫妻的人不是全部,如今讓她們出錢,倒覺有些過意不去。

當然,她只是覺得這些人裡定有無辜者,不可能人人都心懷不軌,奈何自己始終查不到真正算計自己的人是誰,既反擊章夫人等,少不得也連累了她們。

無論章夫人等心中如何想法,然當著眾人的面,章夫人卻是擺手,道:“縣主守君子之諾,我們難道就出爾反爾不成?幾兩銀子罷了,少置辦幾身頭面衣服就省下來了,橫豎外面有老爺們的俸祿足以養家餬口。就是這麼一大筆銀子,該如何料理呢?”

眾人聽了這番話,先是點頭說明自己不缺這些錢,也不會反悔,然後又問出章夫人的疑問,多是舉薦章夫人掌管。

聞得她們如此,黛玉眸光輕輕一閃。

不愧是平安州節度使的夫人,反應好快!

黛玉早有應對之法,笑道:“既然各位都有此意,我若說不好,倒成我的不是了,況且德高望重當推節度使夫人,我亦有此意。各位看這樣可好,由章夫人掌管總賬,再推選出四位夫人同時監管,最後將銀子放在幾個可信之人的家中,如欲取銀子賑濟百姓,須得五人同時出面,以免出了差錯,咱們都沒臉,若是銀子在誰家裡不翼而飛,也都得由他家賠補,如何?既是我的主意,我自薦監管一職,不知可否?”

眾人面面相覷,思忖片刻,都覺妥當,齊齊看向章夫人,章夫人亦不能說不好,實在是黛玉考慮得面面俱全,無一疏漏,只好笑道:“監管一職縣主當之無愧。我年紀大些,就不謙讓總管一職了,餘下三位監管以及收銀之人須得斟酌後選出來。”

聞言,眾人踴躍自薦,最後選出三位監管,十人存銀,在黛玉暗暗左右下,三位監管中有一位是長泰帝心腹之妻,存銀的十家中有兩家是長泰帝心腹,兩家是衛家舊部。

又聽黛玉說此事沒有不可對人言的,最後皆大歡喜,定下兩日內賣掉御賜之物和黛玉之物,然後眾人再將自己出的銀子送到黛玉這裡,清點登記後,寫明契約,再分送十家,留下一些作暫時的施粥之用,待用盡後再去取錢。

一番忙碌,至傍晚方散。

諸位誥命夫人前腳一走,黛玉後腳就叫人放出訊息,聞得將有數萬兩銀子用來買米熬粥施捨與自己人等,滿城百姓無不欣喜若狂。

章夫人匆匆回府,到家就問章曠何在,聽說他在書房料理公務,章夫人臉上立時閃過一絲怒色,連衣裳都不換地走過去,見章曠正搖頭晃腦地聽幾名歌舞姬人唱歌跳舞,章夫人火冒三丈,冷笑道:“老爺好自在!”

猛地看到章夫人闖入,幾個姬人脂粉之下的臉色忽而一百,忙都退後幾步,跪倒在角落裡,章夫人踹了其中一人幾腳,道:“滾出去!”

幾人魂飛魄散似的滾爬出去。

章曠放下酒杯,皺眉道:“夫人這是在外面受了委屈?誰叫夫人受了委屈?告訴我,我給夫人出氣去,在咱們平安州一帶,沒人能越過夫人。”

章夫人坐在他身邊,道:“替我出氣?老爺拿什麼替我出氣?朝廷才派來的將軍,連同縣主老婆兩口子若在咱們這裡出了事,定會震驚朝野,再引來老奸巨猾之人也未可知。昨兒那計老爺前些日子說必成,說他們年輕,必然無應對之策,勢必破財,結果如何?不僅被人家輕而易舉地化解,而且今兒割了我一刀,白白丟了幾千兩銀子,我竟不能說人家一句不是。”

章夫人越想越怒,臉上滿是戾氣,她原本身形肥碩,容顏醜陋,平時和藹可親時倒還勉強平平可看,如今這一怒,顯得格外猙獰可怖。

章曠嘆道:“誰能想到靜孝縣主小小年紀居然如此聰明絕頂?我想了好些日子才想到的妙計,不想叫她這般輕描淡寫地化解。就是那衛若蘭,心性之堅定亦是罕見。好在那日聽到你說話的大有人在,咱們的人行事機密,他們無論如何都查不到咱們的頭上。”

章夫人諷刺道:“人家是查不到,可是人家直接將所有人一網打盡了,以此報復。”說著就將今日黛玉之一言一行悉數告訴丈夫,臉上猶有怒色憎意。

章曠一呆,低頭沉思片刻,抬起道:“這麼說來,他們倒是不好拿捏。”

章夫人嗯了一聲,道:“叫咱們的人都謹慎些罷,免得他們看出什麼端倪。平安州一帶的兵力都在你手裡掌管著,倒不怕衛將軍如何,但是他們是當今的心腹,不可不防。”

章曠喝下美酒,又挾兩箸小菜吃了,道:“夫人不說,我心裡也知道,我已經吩咐下去了,暫且停下一切舉動,橫豎咱們不急。衛若蘭昨今兩日都去軍營與人交接,軍營裡都是我的人手怕他怎樣?成大事者可不是靠功夫的好壞。”

章夫人道:“賈家和衛家都有舊部在平安州,他們念著舊情,未必不會偏向衛若蘭,倘若和衛若蘭暗通款曲該當如何?”

章曠一聽,側頭凝思,隨即搖頭。

看到章夫人一臉不解之色,章曠笑道:“那兩家的舊部還剩幾個人?老東西早就死得差不多了,沒死的也都解甲歸田,幾十年裡不斷有新兵更替,新將士早就被我籠絡住了,不然衛若蘭來了,賈家不說,衛家的舊部豈有不去拜見的道理?放心罷,衛若蘭除了和柳湘蓮交情好一些,別的誰敢違背我的意思和他好?你且瞧著,早晚有他知難而退的時候。光說剿匪,剿匪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些年朝廷派了多少人來,全部鎩羽而歸,死傷無數。”

章夫人眉頭舒展,不住點頭道:“老爺所言極是。咱們在這裡一手遮天,經營了這麼些年,可不能叫外來的人破壞了咱們的大事。這位靜孝縣主真真是人精子,聽她化解那事兒的作為和今天賣東西的言語,連我都想不到。”

不僅聰明伶俐,而且風流標緻,便是平安州最美貌的女子到了跟前也黯然失色,章夫人越發妒火中燒,偏生對面說話時又不得不笑顏以對。

章曠笑道:“畢竟是榮國公的外孫女,當年那賈敏何等金尊玉貴?風範甚佳。林如海那老東西死是死了,但死後影響深遠,可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我原本想借賈赦之手在京城做些事,可惜,可惜這賈赦膽小如鼠,又不能做榮國府的主兒,竟是來信拒絕了我。也罷,他是無能之輩,咱們再選其他人做事便是,不是找不出人來。”

章夫人想了想,正欲言語,忽聽有人來通報說苗老爺來拜,章夫人忙嚥下未竟之語,說道:“來得好,靜孝縣主那幾件東西我沒耐心料理,叫苗老爺瞧瞧中意不中意,若是他中意就給個價錢拿走,免得我再費心思。”她從衛家出來時,就帶上了那幾件珍奇之物。

章曠笑道:“夫人放心,料想是苗通聽到了風聲過來替夫人解憂的。”大糧商苗通就是託庇在他的門下,才有今日在平安州一帶的生意,向來孝順得很。

章夫人一笑,起身出門避開,而章曠則命人撤下酒菜,叫苗通進來。

留意到苗老爺出入章家,早有人通報給黛玉知道。

衛若蘭不在家,便稟告給黛玉,因知賊匪中有人出入苗家,衛若蘭和黛玉進城後就叫人盯著他們,可惜他們行事謹慎,至今沒有發現什麼蛛絲馬跡。衛若蘭和黛玉到現在也不確定劫匪和章家是否有所勾結,畢竟像苗家這樣託庇達官顯貴的事情極是常見。

黛玉聽完記在心裡,命他們繼續打探,單靠這些暫時理不出頭緒。

因此,黛玉沒有耗費心思,靜待兩日後章夫人將五萬兩銀子送來,其中三萬兩是賣掉御賜之物所得,一萬兩是賣掉黛玉之物所得,餘下一萬兩則是章夫人捐出來做善事的。

黛玉倒是一呆,她這六樣東西能賣到兩萬幾千兩就不錯了,沒想到竟是四萬兩。

按先前約定,各家夫人親自來了一趟,送來銀子,又簽訂各樣契約,如約料理,留出五千兩銀子採買糙米、白米和細面、粗麵等混在一起用來熬粥蒸饅頭,既便宜又容易果腹,另買柴炭鍋籠等物,黛玉早命人在街頭巷尾搭棚堆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五千兩銀子能用很久了,畢竟滿城百姓比起城外各縣村百姓來說,數目並不多,城中居住的達官顯貴人家哪怕是下人都不會來吃這些粥食。

而且,便是算上城外各村的百姓,十來萬石白米足夠吃到秋收。

平安州匪患橫行,並不是一二年間的事情,已有一二十年了,平安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北旱路來往必經之地,手裡有錢卻沒權沒勢的早遠走他鄉了,一些黎民百姓實在種不起地也大多投奔親戚,下剩人口雖也不算少,但比之風流富貴之地少了一半不止,吃不上飯僅佔兩三成,概因其他七成百姓都是大戶人家的佃農,劫匪沒有去搶劫,日子勉強過得。

這已成通病了,達官顯貴良田甚多,都賃給百姓耕種,定量收租,而百姓手裡有地的卻是寥寥,便是有幾畝薄田也不夠餬口,唯有賃地來種。

施粥時黛玉和章夫人等商議,各家都出一個管事,相互監督而為之,又通報城外各村,酌情施粥。所謂酌情,即家裡不缺吃喝依舊前來白白佔便宜的一律不給,黛玉另外派了人管這件事。同時,黛玉又命諸管事僱了不少乾淨爽利的男女百姓熬粥蒸饅頭,畢竟各家的下人都沒辦法出面,也沒人願意做這些事情,百姓則不然,只要管飽,許多人都願意做活。

事情好容易告一段落,衛家業已在平安城站穩了腳,黛玉行事如魚得水,名聲如日中天,衛若蘭索性一力降十會,也在逐步掌控軍營。憑他的能為,意欲全部掌控尚需一些時日,但得到部分心服口服之兵士的心,衛若蘭已可將之集結訓練,以備剿匪。

進了軍營他才知道,這裡的兵力除了柳湘蓮管的一千個兵,其他人簡直是不堪一擊,若遇匪襲民變,勢必如土雞瓦狗一般,一敗塗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到朝廷每年撥下大筆餉銀養出這樣的兵,衛若蘭心中暗恨,越發替長泰帝不值。

忙碌之餘,夫妻都沒忘了柳湘蓮的婚事。

柳湘蓮定於六月十二下聘,因他家和陳家都是尋常人家,柳湘蓮雖大賺了一筆卻都置了房舍田地,所以聘禮嫁妝都不算多,又因陳家無親眷在此,柳湘蓮孑然一身,只有一些同僚和手下兵士過來,成親那日預備的酒席也不多。

下聘過後就是請期,定在六月二十八成親。

六月極熱,晴雨無常,都說六月二十八的日子好,誰知五鼓時分就下起了瓢潑大雨。

黛玉聽到雨聲起床,呆呆地道:“這樣大的雨,若是不停,該如何是好?”她和迎春出閣時都沒遇到這樣的風雨,未免有些驚心。

衛若蘭跟著下床,拿起一件衣裳給她披上,道:“我們成親時是天公作美,可惜二郎成親老天爺不賞臉,少不得就辛苦轎伕和轎伕了,至於迎親送親的人們自然熬得過這一日。再說,柳家和陳姑娘現住的宅子極近,不過是兩條街的距離,倒是減了好些煩惱。”

想起自己出嫁那一日的場景,再聽窗外雨打芭蕉之聲,黛玉不禁莞爾,說道:“屈指一算,我們成親也不過才兩個多月,像是過去了幾年似的。”

衛若蘭一笑,滿心都是柔情蜜意。

既是柳湘蓮的好日子,他們都早早梳洗打扮過去陳家幫忙,柳湘蓮告了婚假,衛若蘭卻是正逢休沐,倒也巧了,而送嫁的陳也俊沒有領差事,萬事隨心。

到了出門迎親的吉時,大雨猶不止息,沒奈何,柳湘蓮只好披蓑衣打雨傘迎著風雨出門。

黛玉和英蓮陪陳蕊坐在房裡,添過妝後,為了寬慰陳蕊,黛玉和英蓮兩個齊齊笑道:“一輩子都忘不了,這樣大的雨,這樣大的風。”

陳蕊無奈地道:“晴好與否都是老天爺做主,咱們能如何?”

大風大雨中出閣,對於陳蕊來說,也是一件奇事了。

這麼一來,別人倒不好深鬧了,柳湘蓮一來,看門的陳家家丁沒為難他就開啟了門,趕緊請進門,諸般禮數行完,陳也俊揹著陳蕊出門,前後左右都是黛玉身邊的丫鬟婆子打傘,饒是如此,也都淋得溼透,令人看了都覺忍俊不禁。

陳家所請賓客雖然不多,但陳家身份猶在,十分顯赫,陳也俊來平安州這些日子也沒閒著,好些人都請他去吃酒,故而前後擺了十來桌酒席。

黛玉自然坐在首席,大半堂客都認得,就是無甚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