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之黛玉為妻最新章節列表 > 50、第050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0、第050章:

難得在眾人跟前露臉,寶釵等人知道其中的好處,皆打扮得珠圍翠繞,獨迎春、探春和惜春依然是一樣的釵環襖裙,並無出奇之處。

許是年紀最長的緣故,寶釵最受矚目。

當然,寶釵原生得比別人好,鮮豔嫵媚,更有一種珠圓玉潤的端莊沉穩之美,乃是各家挑媳婦的上等人選,在座諸人不免都叫到跟前問了幾句,待聽到是王夫人之妹皇商薛家的小姐,想起她那個打死人命致她落選的哥哥,便都不大在意了,倒是有幾家高門為庶子留了些意,或是幾個落魄世家中意薛家的百萬之富,暗記在心裡。

寶釵本性聰穎,如何猜不出這些人的心思?那些人家哪比得上寶玉知根知底,又哪裡比得上寶玉體貼愛敬女孩子。因此,她腮上燒得通紅,五臟六腑幾欲焚成灰燼,低頭不語。

趁著南安太妃叫湘雲到跟前說話,姊妹幾個拜見的時候,方夫人便先從年紀最小的惜春開始,一個一個地讚歎,不管哪一個她都能挑到獨一無二的好處,任誰聽了稱讚自己的話都覺得心裡舒坦,贊完寶釵,方夫人最後拉著黛玉的手,一長一短地問幾歲了,素日喜歡什麼。

得知她是衛若蘭嫡親的舅母,想起房的蘭草,黛玉臉上不由自主地多了三分羞怯,然她亦不是沒見過場面,倒是落落大方地一一應答,不見扭捏之態。

說話間,方夫人之婢已送上表禮,姊妹幾個每人都是金戒指一對,玉戒指一對。

姊妹們見了,紛紛屈膝道謝,方夫人只扶住了黛玉一人,不受她的禮,含笑道:“不是什麼好東西,留著你們姊妹賞人罷。既除了服,明兒就往我家裡多走動,家裡倒有兩個和你年紀相仿的姊妹。想二三十年前,你父親和我家老爺可是同科呢,也是有交情的。”

黛玉聽她提起林如海,不覺紅了眼圈,又謝過她之邀請。

別人都看方夫人看著黛玉的目光十分和藹,以為她確實想到了陳麒和林如海的同年之誼,卻不知她正在細細地打量黛玉。

衛若蘭中意,方夫人難免用心,須得打探詳細才好。

這一詢問一打量,方夫人心裡著實滿意。

根基門第不用說了,林家起先雖不如衛家的爵位高,但是五六代下來,林如海從科舉出身,林家成了正經的書香門第,脫離了武將粗野之風,比衛家還清雅,更別說黛玉如今有著縣主的封號;黛玉的人品也是無可挑剔,長泰帝顧忌榮國府沒將黛玉捐那二十五萬兩銀子的事情宣揚出來,可陳麒負責戶部諸事,卻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既心懷慈悲,必定純良;模樣兒自己親見了,雖說略怯弱瘦削了些,但是她剛剛出孝,年紀又小,好生調理個三五年必然就好了,女孩子十七八歲還能長個頭呢,若是此時臉圓體豐氣色好那才容易引人詬病。

根基門第、人品模樣,方夫人只覺得無一不好。若說唯一不好的便是黛玉沒有父母,孃家也無人了,將來衛若蘭得不到妻族之力。不過,憑著衛若蘭手裡掌握的本事東西,娶個有權有勢的媳婦反而不好,容易惹長泰帝忌憚。而且,黛玉不同於史湘雲,賈敏去世時年近四十,林如海也有四十多歲了,不是早逝,只是不長壽罷了。

這麼一想,方夫人臉上的笑容更濃重了些,誰知不等她有所表示,就聽不少人向賈母詢問黛玉的年庚八字。她們想問的當然不是年庚八字,閨閣千金的年庚八字到問名納吉才讓夫家知道,他們這麼問的意思其實就是問黛玉許了人家沒有。

方夫人能想到的,旁人也能想到,何況她們比方夫人想得更多,黛玉可是縣主,誰娶了她誰就平白有了二品武官之職,多少人一輩子都做不了二品官呢。而且,黛玉極得皇后的恩寵,長泰帝也念著林如海的忠心,多少銀錢都換不回來。勳貴之家百年富貴,許多子孫早沒了祖宗遺風,大多是鬥雞走狗之輩,有這樣的好事誰肯錯過?

什麼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眼前就是。

黛玉今兒才除服,在場就有這麼許多世交人家親口詢問了,再過幾日,其他得到信兒的人家還不得聞風而至?趨之若鶩?

面對如此景況,黛玉是羞得滿臉通紅,忙忙地和姊妹們告退避開了。

賈母卻是容光煥發,心中十分喜悅,雖說兩個玉兒不能結為姻緣,但是憑著眼前,她就知道能給黛玉挑個四角俱全的親事,笑道:“玉兒這孩子的事兒,我們不能十分做主,總得瞧著上頭的意思,玉兒身邊的劉嬤嬤說過一回,皇后娘娘說要給這孩子做主呢。”

聞得皇后二字,眾人恍然,對黛玉得到皇后恩寵一事愈加瞭解了。

方夫人心道不好,這麼些人惦記著黛玉,能讓衛若蘭拔到頭籌麼?結親講究父母健在為上,比起這些人家的子弟都有父母做主,衛若蘭到底差了些,有母出家,又無父親。

回來跟衛若蘭一說,大冷的天,衛若蘭登時急出一頭汗。

這不是著急就能解決的事情,衛若蘭很快就冷靜了下來,沉吟道:“那些人打的什麼主意,誰心裡不明白?當別人是傻子不成。憑皇后娘娘疼林姑娘的那份心意,絕不會同意那些人家的求親,也由不得賈家做主。我雖沒有多大的本事,但總比他們強些,在陛下跟前說得上話,皇后娘娘總不會撇下我,去挑那些不如我的人家。”

非他自負,亦非自傲,而是他明白皇后和黛玉的性子,看似極柔,實則極剛,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會任由別人挑三揀四,也不會隨意定下黛玉的終身。

如此一想,衛若蘭就覺得自己有勝算了。

自從那年在鐵網山見到黛玉,他可沒忘討她歡喜,總比那些沒見過的人強。

方夫人點頭道:“倒是有幾分道理,你是怎麼打算的?我瞧著這門親事竟好得很,雖說林姑娘有些弱,但是誰家千金小姐不是這樣嬌生慣養出來的?比她生得弱且又年長幾歲的我見得多了,她有五六年的時間可以調理呢。好笑的是,今兒有人既中意林姑娘的身份,卻又嫌棄林姑娘生得單弱,虧得她只是嘀咕了兩句,除了我之外,沒旁人聽到。”

衛若蘭道:“舅母說的對,林姑娘年紀還小呢。”

所以說,拿黛玉之弱和寶釵之豐相比並不公道,畢竟黛玉比寶釵小了整整三歲,尚未長開,加之六七歲起始就開始守孝,沒能好生調理。

方夫人聽了,就知道衛若蘭是拿定了主意求娶林黛玉,想到衛若蘭曾經得到林如海的指點,捐的銀子也是林如海借了銀子給他做本錢,討了長泰帝的歡心,方夫人心裡就有些瞭然,她卻不知衛若蘭早和黛玉有一面之緣。

“既然如此,你是怎麼一個打算?”方夫人問道,無論是登門求親,還是請長泰帝賜婚,都得先有個章法,賜婚之前得到賈家的同意更好。

衛若蘭想了想,道:“請舅母先跟母親說一聲,母親同意後,才好說後面的。”

方夫人不禁一笑,道:“你倒是個伶俐的。我知道了,一會子就去找妙真,瞧瞧她是什麼意思,倘若她也覺得好,明兒就請和賈家交情最好的王妃誥命登門作保,你也好生留心,以備相看。若兩家都滿意,想來聖人和皇后娘娘都沒有反對的道理。”

喜得衛若蘭立即長揖道謝。

按他的意思,就是先得黛玉的同意,然後再去請長泰帝賜婚。黛玉那樣的人物,本就不同於俗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在她身上實在不妥。

比之世俗規矩,情投意合再結為百年之好豈不是更妙?

為了這個外甥,方夫人沒回家,腳下不停地乘車去了道觀,開門見山地問道:“妙真師父,如今蘭哥兒是你的嗣子,他的婚事你有什麼章程?”

妙真最近亦在盤算此事,聞言道:“這事關乎蘭哥兒終身,總要看他的意思。”

方夫人眼睛一亮,就聽妙真不好意思地道:“起先我也有些痴心,想著孃家有幾個內侄女兒都生得好體面模樣兒,若能結親,豈不是更加親密了?”她不知方夫人聽到這句話時心驚肉跳,續道:“後來想一想,何苦來哉,難道不娶我孃家的侄女兒,蘭哥兒就不和我親了不成?因此,蘭哥兒的婚事,就由他自己做主,他可是早早求了當今聖上,婚姻自主。”

妙真吐露心思時,臉上都是笑容,平和之極。

方夫人笑罵了衛若蘭一句刁鑽古怪,正色道:“雖說蘭哥兒有婚姻自主之權,但這婚姻大事也得經過父母長輩,他小人家哪裡懂得其中的繁瑣?又不能親自登門去看人家姑娘如何。不過是咱們瞧好了人家,再問他的意思,他若不願意就作罷,他若願意就結親。”

妙真聽得通體舒泰,莞爾道:“聽嫂子的這些話,好似嫂子已經看準了人家?說來我聽聽,倘若我也覺得好,再去問問蘭哥兒的意見。”

方夫人直言道:“我今兒去榮國府觀禮,你說靜孝縣主如何?”

妙真一呆,旋即道:“是個好孩子,賈家幾個女孩子個個都好,這孩子尤其出挑,我原本還感嘆過,不知道哪個有福的得了去。嫂子怎麼就看中她了?”妙真在櫳翠庵裡見過黛玉好幾次,十分愛惜她的人品,倒是沒想過擇她為媳。

方夫人笑道:“初見我就喜歡上了。你不知道,真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場面,我今兒才算見到了。這邊剛除服,那邊就有人家問年庚八字。”

妙真頷首道:“好女兒本該如此,更顯尊貴。”

方夫人便知她對黛玉的印象極好,忙問她怎麼看待這樁親事。

妙真垂頭凝思,半日後方猶猶豫豫地道:“實話與嫂子說罷,我實在是拿不準。若說毛病,我擔心林姑娘身子弱,子嗣上不大順,我們這一房只蘭哥兒一個子嗣,開枝散葉全都靠他了,總想著娶個體格豐壯高大身材的媳婦。”

方夫人撲哧一笑,道:“天底下身嬌體弱的千金小姐都不用嫁人了。你想得倒好,可咱們蘭哥兒最是個眼高於頂的,他能相中體格豐壯高大身材的媳婦?指不定就是一雙怨偶。”

說得妙真自己也笑了。

過了一會子,妙真道:“我說笑呢,哪能真這麼想。若真這麼想,我成什麼人了?我算是明白了,人生百年,沒有事事如意的。我喜歡林姑娘,極清極雅,偏又不是那種只講究風月不知經濟的清高之人,堪為一家主母,比乖僻的妙玉強了幾倍。她今年才十二歲,好生調理六七年,什麼天生的不足都給補全了。問問蘭哥兒的意思,倘若他心中願意,咱們就請個保山過去說合,再帶他去讓人家相看相看,我就不信,天底下還有比蘭哥兒強的人物。”

說到最後,妙真一臉自得,頗為驕傲。

方夫人這才說已問過衛若蘭了,他自己也願意,就是怕母親不同意。

妙真心性豁達,不在意這些小事,既然方夫人和自己都看中黛玉,衛若蘭自己也有心,次日便請表姐北靜太妃幫忙。聞得是做媒,兼北靜太妃昨兒也見到了黛玉,撫掌稱好,乃曰天造地設,等不及第二天,急命人備車去榮國府,叫妙真在家裡等著自己。

可巧黛玉五更天進宮給皇后請安去了,賈母聽了北靜太妃的來意,心中固然遂意,卻不敢擅自主張,總得問問黛玉自己的意思,嘴裡只好笑道:“難為太妃抬舉玉兒,蘭哥兒確是無可挑剔的人才,只是這件事還得看皇后娘娘的意思。”

北靜太妃道:“我知道,就先來問問老太君,怕別人捷足先登了。這門親事老太君細想想,千萬別先答應別人,有了準確的信兒就打發人告訴我,咱們約個好日子,先叫老太君看看那孩子是個什麼模樣性情,若滿意,等換了庚帖,再讓兩個孩子相看相看。”

賈母滿口答應。

旁邊王夫人亦是大喜過望,恨不得立時就代賈母答應了,總算她知道顧及著宮裡的皇后娘娘和黛玉,不敢隨口應承。王夫人之所以如此滿意,不為別的,就為了衛若蘭在長泰帝跟前的體面,兼黛玉在皇后跟前的體面,對元春必定大有好處。若說給了別人家,別人家的公子多是依靠祖蔭,哪有在帝后跟前說得上話的體面?壓根兒幫襯不到元春。

北靜太妃才離開榮國府,皇后就得到了訊息,聞得是替衛若蘭做媒,忍不住看了黛玉一眼,笑道:“那個衛若蘭,你還記得不記得?”

黛玉臉上一紅,幾乎和火狐毛兒同色。

握著臉,黛玉輕咳一聲,低聲道:“怎麼不記得?這二年秋圍,都是他拔得頭籌。”而且,自己撿到了他的金冠,他又送了蘭花致謝,他手裡還有亡父留給自己的銀子,最是清楚自己的底細,比寶玉他們知道的都多。

皇后道:“可不是,你身上穿的火狐皮斗篷,都是他打回來的火狐,今年又打了好些銀狐紫貂,等臭氣散了,給你做幾身大毛衣裳。”

黛玉忙道:“衣裳已經多得穿不了,用不著再做,我還在長個兒,明年穿就短了。”

“那就等皮子硝好了給你,你想什麼時候穿新衣裳就什麼時候做,橫豎硝好的皮子能放幾十年。”皇后很懂得變通,沒有一味強求,復又笑道:“你知道北靜太妃替衛若蘭做媒的事兒了,你怎麼看?事關終身,你在我跟前不必害臊,咱們孃兒倆的話不會叫外人知道。”

聞言,黛玉低下了頭,半日不曾言語。

皇后催了好幾回,黛玉方抬起頭,正色道:“娘娘問我,我自然不用隱瞞。說句不怕臊也不怕娘娘笑話的話:終身大事,關乎一生一世,實非兒戲,倘若遇到個無情無義負心薄倖的人,反倒不如一輩子都不成親,落個清淨潔白的自在。”

張生負了鶯鶯,何嘗不是影射世人?真正能做到一心一意的又有幾人。

皇后呆了半晌,失聲道:“你的意思是?”

“先父遺命,叫我尋個情投意合且待我一心一意者方可結為夫妻,遇不到這樣的人,那就不必畏懼流言蜚語地勉強自己,作踐自己。如果不如心意,哪怕他權勢滔天、富可敵國、才學蓋世,我也是不願意的。”黛玉淡淡一笑,竟給人一種漂渺之感。

皇后半日不語。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皇后輕嘆道:“是我誤了,竟大誤了,你說得有理。”說著,皇后不禁可憐起衛若蘭來,他心心念念地想娶黛玉為妻,做的那些事哪裡瞞得過她和長泰帝。

“該!”皇后突然吐露此字,見黛玉眼露好奇,她轉了轉眼珠,伸手輕輕地拍了拍黛玉的肩膀,唯恐天下不亂地道:“玉兒,你說的那些話,真真是讓我刮目相看。我原以為自己的見識已經高人一等了,不曾想,你卻高過世人百倍,若作奇女傳,你當居首位。倘若人人都如你這般看得透,哪裡會出現那麼些痴兒怨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黛玉抿嘴一笑,道:“娘娘不笑話我痴心妄想,我就心滿意足了,哪裡當得起娘娘如此讚譽?我也不敢與古往今來的奇女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