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普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5

何雲霞說:“還是未知數。”

轉眼間,李徵不知從哪兒揀一根竹竿,他用竹竿打著兩邊的樹葉,沿著一條山道朝山上走去。趙菩提和何雲霞就像老熟人一樣,兩人手挽著手,有說有笑地跟在後面。陶寶銘想跟趙菩提並排走,但是,山路太窄,並排走不了三個人,他怕遇到蛇,又不想和李徵並排走,只能跟在李徵的後面,走在趙菩提和何雲霞的前面,時不時地朝後面望一眼。山道正好經過昨晚吃飯的農家小餐館,趙菩提高興地喊起來,“這不是昨天晚上我們吃飯的地方嘛。”

李徵扭著頭說:“你的記性真好!真不愧我們班的學霸。”

趙菩提不好意思地說:“你說啥呀。”

何雲霞接著說:“那你當年是啥呢,不會是學混子吧?”

李徵說:“我只能算個書呆子吧,你說的那個榮耀我可承擔不起。你讓趙菩提說說,是不是?”

趙菩提趕緊說:“他在高中時學習也挺好的,就是不愛說話,沒想到現在這麼能說。”

何雲霞說:“簡直是話嘮。”

李徵嘿嘿笑笑,然後說:“往上的路更窄了,還都是土路,你們小心點,別滑下去了。”

趙菩提問:“李徵,你現在這麼能說,你是怎麼練出來的?”

李徵說:“彙報唄,天天彙報方案,大方案,小方案,不是給小領導彙報,就是給大領導彙報,一次不過關兩次,兩次不過關三次,久而久之,就把嘴皮子練出來了。”

越往山上,風景越好,陶寶銘開啟相機,不停地拍照,當他把鏡頭對準趙菩提和何雲霞時,她倆還伸出手做個調皮的動作。

李徵看他們落在後面了,他喊道:“山上的風景更好,視野更開闊,到山上拍照更好,別把表情浪費完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陶寶銘聽到李徵的喊話又把相機收起來,快步跟上李徵。

再往上走,山坡就比較陡了,李徵把竹竿伸向後面,然後說:“這一段山坡比較陡,以防萬一,你們都扯住竹竿。”

趙菩提和何雲霞都說,你以為我們還是小孩啊,還得讓你扯著。

李徵說:“不讓我扯著也行,陶寶銘走前面,你們兩個女神在中間,我走最後面,保護好你倆是我們的職責。”

陶寶銘結結巴巴地說:“還是我走在最後吧。”

李徵愣一會兒,然後說:“哦,哦,你是不是怕蛇,那還是我走前面,你走最後吧,不過,你責任可重大啊,她倆的安全可交給你了。

陶寶銘不自然地笑笑,然後說:“沒問題。”

趙菩提和何雲霞沒說話,只是幸福地笑笑。接下來,只聽到四人的喘氣聲,誰也不再說話。突然,陶寶銘大叫一聲,嚇得前面三個人趕緊扭過頭,陶寶銘一腳沒踩好滑下去,往下滑兩步後被一棵大樹擋住了,他嚇得臉色蒼白,抱著樹幹直喘粗氣。

趙菩提趕緊問道:“怎麼了?”

陶寶銘喘著粗氣說:“沒事。”

趙菩提說:“還沒事,你都快把我嚇死了。”

李徵把陶寶銘扶起來,然後問道:“傷著沒有?”

“我沒事,不知道相機弄壞沒有。”陶寶銘把相機開啟,試拍兩下,又喜形於色地說,“沒事,都沒事。”

何雲霞對著趙菩提說:“他太逗了。”

趙菩提說:“還是你走中間吧,我們兩個在後面,互相都有個照應,不會有事的。”

山頂一邊突起,一邊比較平坦,普光寺正好坐落在突起的地方。山上綠樹蔥蘢,涼風拂面,讓人賞心悅目。趙菩提抱著一顆楠樹,高興地喊道:“這樹真大!我一個人都摟不過來。”

陶寶銘看著樹上的一個小牌子說:“這棵樹已經三百年了。”

“啊!”趙菩提驚訝道,“已經三百年了。”

李徵站在另一顆楠樹跟前喊道:“你們過來看看這棵,這棵樹更老,它都五百年了。”

趙菩提趕緊走到李徵跟前,望著眼前的樹說:“它都五百年了,比我們可大多了,與這樹相比,我們的人生太短暫了。”

李徵說:“所以說,人不要浪費人生。”

觀音寺前面兩個巨大的樹冠引起了陶寶銘的興趣,他走過去仔細觀看,只見樹根盤根錯節,樹幹有幾摟粗,樹冠遮天蔽日,他大聲喊道:“你們快來呀,你們看這兩棵榕樹多大!”

李徵隨著趙菩提和何雲霞一塊走過去,他說:“這不是榕樹,是菩提樹。”

趙菩提也隨著說:“就是,這哪是榕樹呀,這是菩提樹,你們看,上面還有菩提子呢,我還是頭一次看到這麼大的菩提樹,真好!”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陶寶銘一臉尷尬,李徵趕緊解釋說:“不過,說它榕樹也沒錯,菩提樹本來就是榕樹的一種。”

趙菩提隨口吟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李徵說:“菩提,你爸媽為啥給你取這個名字呀?是不是他們都信佛呢?”

趙菩提微笑著說:“我爸媽都是共產黨員,他們只信共產主義。至於為啥給我取這個名字,我也說不清,我也問過我爸媽,他們說是隨便叫的,只是覺得女孩子叫這個名字比較乾淨,其它也沒什麼特別的寓意。”

陶寶銘被晾在一邊感覺很沒趣,他有意識地喊道:“來,來,我給你們拍照。”

站在觀音山上往周圍望去,大小山峰盡收眼底,山連山,峰連峰,一山一景象,一坳一風景。四個人又是單照又是合影,做著各種和大自然擁抱的姿勢。

拍照一陣子,也都有點累了,都想坐下來休息休息,李徵趁大家休息的時候又侃侃而談起來,他說:“你們知道這座山為什麼叫觀音山嗎?據說,這兒是觀音菩薩去北方普度眾生回南海時越過大巴山時在這兒落腳的地方,當時,這裡乾旱少雨,人煙稀少,觀音菩薩手一揚,隨即,山裡出現了很多溪流,溪流彙集到這裡就成了江,人們為感謝觀音菩薩,就把山麓下的這條江叫普溪江,這座山叫觀音山。後來,巴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人越來越多,在普溪江對岸相對平坦的地方就形成了鎮子,人們就把這個鎮子叫普溪鎮,還在這山上修了一座觀音廟。這觀音山和普溪鎮都屬於普溪縣的地盤,普溪縣也因此而得名。歷史上,這裡的巴人文化相當繁榮,山下還有一處巴人遺址呢。解放前,這裡還是紅軍的根據地呢,據說,紅軍在這裡打了不少勝仗。這裡的風景秀美,在這方圓上千平方公裡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這裡真是美麗富饒的地方。”李徵嘆聲氣,又說:“就是這地下的天然氣中硫化氫含量太高了,等於這美麗的地下埋著一個毒氣庫,我們這些開發天然氣的人是在這毒氣庫上跳舞蹈,弄不好,這福地(世界名著)也會變成災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