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皇后難為最新章節列表 > 50、定名為還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0、定名為還珠

乾隆看樂克不再吱聲,又眼看著眾大臣悄沒聲地倒退著下去了,心下暗恨,既覺得他攪了場,又覺得他這是為自己著想。可畢竟是攪了局了,有心給樂克個難看吧,又不太好,想給樂克出個難題讓他議一下格格的稱號問題吧,又怕這個二桿子弄個不上不下的稱號出來,只能眼睜睜著看著大臣們退下了,留下他自己生悶氣。

想了一回,撿起摺子,挑要緊的事批了,餘下的統統發到軍機處,讓傅恆代閱了。扔下筆,乾隆奔坤寧宮來了,在小燕子這件事情上,乾隆如今是覺得皇后總能有個萬全的主意了。

“噗~”聽完高無庸奉乾隆之命回述的討論現場,鍾茗一口茶直接噴了出來,以前還真沒想過這檔子事兒,可是,沒有了“還珠格格”的稱號,自己穿來的世界還是“還珠”的世界麼?鍾茗糾結了。不過還有一點值得欣慰,乾隆聽到自己的那段經歷可能被拿來說事兒,竟是不再覺得“義女”委屈了小燕子,到底是個死要面子,不想被人指指點點的人,這點性格沒變就好。

又想到自己的蘿莉時代,似乎背過一首《節婦吟》,記得最婉約、最動人的兩句“還君明珠淚雙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真真正正的“發乎情、止乎禮”,一對比,這些“情不自禁”的人,顯得越發不討人喜歡。

當然,心裡想的是不能直說的,否則乾隆怕是要翻臉的。光噴了一口茶,宮女嬤嬤們上前來收拾的時候,乾隆的臉已經很不好看了。鍾茗心說,難道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讓紀曉嵐這個大才子脫口而出一句“還珠”,小燕子可不就是個送信的麼?紫薇才是正經的乾隆女兒。小燕子可不就真是個“櫝”麼?紫薇才是“珠”啊!乾隆把“珠”給撇到一邊兒,倒把“櫝”給留下了!害得那個“珠”費了千辛萬苦,歷經刀砍針扎期間還差點被好色的親爹亂了一把倫,才證明了自己的身份,如果自己像原著裡的樣子,對她狠一點,只怕她的日子還要更難過一些。

鍾茗對小燕子現今是沒啥好感了,心裡頗為同情紫薇,可憐的姑娘,就是因為犯了跟她爹一樣的毛病——“識人不清”,還要經此磨難,也不知道她現在是不是還在為小燕子的安危擔心,是不是還要被柳青諷刺一下了。思及些,鍾茗倒覺得“還珠”二字,真是貼切得緊。又覺得若是聯絡上《節婦吟》,這兩字倒又是被糟蹋了,一時難以斷定。

乾隆還以為鍾茗在想事兒呢,心下雖急,卻也不便催促。以紀曉嵐的文采,尚有個樂克能挑出毛病來,皇后這裡,還是讓她多想想罷。

鍾茗想著想著倒打定了主意,“還珠”就“還珠”,省得再想出別的美名來,倒給好聽的名字抹黑了。“皇上,名號什麼的,倒還可以緩緩的,宮裡的女孩子,哪個不是指婚前後才晉封的?當然,小燕子的情況有所不同,其他格格可以頂著皇女的名位生活在宮裡,可她不行,不給個等級,她便立足不穩。依我說,先定了等級,再定吉祥字號。”

乾隆有些為難:“今天就是說了這事兒,才說到‘還珠’上頭的。和碩格格,紀昀已經分析過了……”

“紀昀也是個糊塗的!一個和碩格格又怎麼了?他雖是漢臣,也該明白咱們家的女孩子,一等是固倫公主,下面是和碩公主、和碩格格、多羅格格、固山格格、公格格、宗女等。小燕子是皇上骨血,宮裡,如果怕是早都心裡有數了,誰敢說三道四?住在宮裡,便是個和碩格格又如何?也漫不過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咱們宮裡有幾個格格?孩子們的教養都是極好的,又有哪個格格會不平?會超然?要我說,單為了她另闢一個格格的品級稱號,才會落人口舌,真是個糊塗東西!”

乾隆回過味兒來:“是啊!和敬是固倫公主、十格格將來必是封的固倫公主,除開她們,蘭兒、晴兒是和碩公主、四格格快指婚了,也是和碩公主,餘下的……都不會比小燕子低啊!哪會在品級上計較!”

鍾茗黑線了,你才想明白呀!又對乾隆道:“光有個好聽的名字有什麼用?不定下品級,以後要孩子如何自處?不定下品級,一應用的東西,要內務府如何按規矩置辦東西、安排伺候的奴才?!和碩格格也是格格,公格格也是格格!你竟是真心要認她呢?還是要把她弄個小姐不小姐、丫環不丫環的,不尷不尬、不上不下?依我說,別的不要管,先定下個品級才是真的!”

“那就和碩格格?”乾隆猶豫道,“要如何解釋……”

“義女啊!”鍾茗不明白了,“譬如民間有義子、養子的,比親生的孩子遠一層,小燕子雖是親生的,可不能明著認,咱們心裡有數,給她個說法上能給的最高品級,不行麼?若皇上心裡真過意不去,給她指個可意的額駙,也使得!”

你是乾隆本尊麼?或者說,你這殼裡的瓤兒沒給換了吧?不是叫et附體了吧?種-馬男都不會犯這樣的常識錯誤!或者,您老人家一還珠就腦抽了?唔,有可能,抽得女兒被冒認了也不管,被戴了綠帽子還能原諒……

乾隆彷彿大夢初醒:“對對,正是這樣!”找皇后商量事情真是找對人了。

鍾茗低頭喝了口茶,藉機掩住亂轉的眼珠子:“那在老佛爺回來之前,小燕子這些日子在宮裡的稱呼呢?咱們能直呼其名,難道讓奴才們一直新格格新格格的叫著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乾隆沉吟道:“小燕子這個名字,確是有些不雅,可那是她額娘起的,是雨荷給她留下的念想,朕不忍心讓她另改個名字……”又想到那個‘買櫝還珠’,“原本已經起好了稱號的,現在看來大大地不妥!”

“要說宮務,我還能有點兒辦法,這文學上頭,實是有限,皇上也不宜再勞師動眾的,否則,等不到老佛爺迴鑾,咱們就要遮掩不下了。況且,咱們只在宮裡叫著,誰還管著不成?一句話,可以這樣解,也可以那樣解。皇上只說,是不是覺得‘滄海遺珠’又回來了?”鍾茗懶得費力給小燕子想稱號——古文水平又一般,萬一自己想出的名號犯了忌諱,真是自己找抽了——反正這個“還珠”很適合她!

乾隆大力點頭:“正是!這麼著,咱們便在宮裡這麼稱呼罷!宮外的事兒,讓樂克去議一下和碩格格的規儀!”

“再說了,這還珠還有另一個意思呢,皇上不記得‘合浦珠還’了?”(此處鳴謝提到合浦一詞的abc、李)

乾隆心下暗忖,這“合浦珠還”一詞用在這裡有些不倫不類,自己又不是貪官,弄得雨荷離自己而去,不過總歸是個好詞吧?一面有些哭笑不得,皇后在這文學上頭,還真是沒謙虛,真是不怎麼樣。

然而總不好讓小燕子被奴才們“新格格”、“新格格”地叫著,誠如皇后所言,為了她另闢一個格格的等級實是不妥,對小燕子也不好。可和碩格格前面是沒有吉祥字綴的,親生女兒不能封個和碩公主,乾隆覺得已經對不起小燕子了,便破例給她一個別號以示恩寵,誰還能說些什麼麼?乾隆心裡還是覺得“還珠”一詞頗得自己心意的,女兒別稱就是“掌上明珠”,明珠歸還,叫還珠,也還使得。文字上的事,真是正說一個理反說一個理的。《詩經》裡的“竹苞”都能解為“個個草包”,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只要皇上不覺得有什麼,那就沒什麼了。

乾隆想開了,猶豫著對鍾茗道:“唐立去辦差,沒什麼紕漏吧?不會再讓樂克參一本吧?”

“皇上不說,我不說,哪個混帳敢洩漏?”

“很是!”乾隆又狠掃了一眼底下的奴才,“敢洩漏出去,朕活烤了他!”又說樂克,“怎麼他到哪兒都能給朕添堵啊?!不當御史了,到了禮部還能礙朕的事兒,偏朕又捨不得他!”

“傳話下去,從今便改了口罷,別再新格格的叫了,誰又是舊格格呢,”鍾茗吩咐完,又橫了乾隆一眼,“你就知足罷!若是這會兒他還是御史,朝上朝下怕都知道小燕子的事兒了,怕老佛爺要從五臺山下派人下來問你的話!”

“怎麼?”

“他要是御史,頭一個要參圍場大臣,怎麼讓人突出圍場還闖到駕前的,若是個刺客會怎麼辦!再一個要參隨駕的侍衛、大臣,就讓人輕輕易易被皇上問話了!然後是查小燕子的來歷!皇上要認女兒,他怎會不說要慎重?現有的,戶籍黃冊、當年老人、街坊四鄰,一番查下去,什麼臉面也沒有了。”

乾隆打了個寒噤:“他還是呆在禮部罷!原想讓他去治河修海塘,可一想康熙年間于成龍的事兒,還是罷了,可……”乾隆把樂克定位為不能惹的人。

小燕子就這樣,名分已定,成了還珠格格。

鍾茗道:“這兩天忙三忙四的,也該去看看這‘還珠格格’了,皇上難道不要一起麼?告訴她這個好消息,也好讓她心裡有數,有個奔頭。順便啊,咱們也跟她說說家常,知道她的性情,也好指個可意的額駙。皇上就不想知道她這麼些年是怎麼過來的麼?”

乾隆笑道:“正是,前幾天她還沒好利索,朕不願擾著了她,如今她可大好了?”

“放心吧,奴才們回說,在御花園裡看到令妃帶著她逛園子的來著,還跟永琪、福爾泰一起喝酒聊天的。既能逛園子了,可見是大好了的。”

“那麼,便一起去罷。”

“眼瞅著已是申時了,不如召了她來罷,說完了話,一塊兒用膳。正好讓她一路過來也舒展一下筋骨,用膳也用得香。再者,也讓永d見見這位姐姐,他一直吵著要看妹妹長大的樣子。”

“什麼姐姐妹妹的?”乾隆有些纏不清楚。

“永d聽著宮裡傳說,還珠格格長得像你,又看著十格格很像你,便覺得十格格長大了差不多該跟還珠格格長得很像了,他呀,等不及看妹妹長大,非要先心裡有數兒才成!這心急的小東西!”

“噗~”乾隆忍不住笑了,“以前他倒老實,現在越發古靈精怪了。”

鍾茗笑道:“以前也是拘得狠了,現在啊,我都是把他放養著,自然活o些。”

乾隆滿意地點頭:“不如竟把四格格一起叫過來,阿哥們,練完騎射,歇一下,也一起罷。你多費費心,安排一場家宴。”

“好,竟或把幾個小格格也抱來罷,皇上也看一看。忻嬪她們……”

“她們就不要了,越發弄得陣勢太大了,格格們還小,十格格本在坤寧宮,也還罷了,其他人,年紀小的就不要了,免得吹了夜風。”

“也好,剛好可以賀一下永琪喜得貴子。”

鍾茗看乾隆高興得只管樂了,便笑道:“那我便打發人宣還珠格格過來了,其他人那裡,待說完了話再傳,阿哥們正在用功,先說了怕他們分神,和嘉倒是可以先傳了來,她們都是姑娘家,正好可以親熱親熱。索性,一發的宣大公主進宮罷,她年長幾歲,正是長姐。且有這樣的事情,不事先告訴她一聲,臨了讓她跟旁人一起知道,可不大好。”

“好!”乾隆答得乾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