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好好學習,天天戀愛最新章節列表 > 87、優等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7、優等生

芝芝看書鬼打牆的問題,其實算得上是複習的最後一關。其他學生還遠遠不到這個程度, 這會兒正面臨另一個難題:知識的整合與重建。

第一輪複習是按照書本走的, 相當於短時間內迅速過了一遍高一高二的內容。但考試不是這麼考的, 得打亂了重來。

比如語文, 文言文是個老大難,語文老師就單獨把這一塊提出來,再過一遍課本上的範文,然後開始專項練習。

歷史亦然。以前古今中外的政治, 古今中外的經濟, 現在就變成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 外國的政治經濟。

芝芝的思維導圖就是這麼在班裡“火”起來的。

但說實話, 很多人借了去抄, 作用寥寥,類似的圖在各種輔導書上都有, 光看完全沒用, 必須自己畫出來才算完。

老師們不會教怎麼畫這個, 用的是最簡單的辦法, 做題。

題海戰術飽受爭議,卻是個非常有用的辦法。

多做多看, 就能找到題感。

啥叫題感?就是看到題幹,就知道要考什麼,把知識點填充進去就行。

說著容易,做著難。

聰明人和笨人的區別就在這裡,聰明人做得多了, 就知道怎麼回事,笨人再怎麼努力,也被題目玩弄於鼓掌。

關知之以前就是笨人,而家長老師則喜歡用另一種委婉的說法:有點小聰明。

什麼叫小聰明?就是她雖然也被題目玩弄,但會總結套路。

高考的大部分內容是基礎知識,只要不蠢,勤奮點死記硬背,多多少少是能拿到分的,再稍微會一點套路,比如英語作文裝個x,語文用點比喻排比,老師們也會儘量給分。

但她依舊是個笨人,因為她沒有掌握真正的學習能力。

假如這麼說還略顯抽象,那麼不妨舉個栗子。

站的簽約寫手千千萬,不開竅的就是怎麼寫都沒有人願意看的,因為摸不著門路,日更一萬也無用。有點小聰明的,就是會選題材、蹭熱點、找套路的人,他們很難成神,但賴以餬口沒有問題,勤勞一些的,未嘗不能上金榜。

關知之過去就是這樣的層次,靠日更和套路,抱上了一本線的尾巴。但她不能成神,因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有能力的人,是看了文(題目)就知道對方為什麼能火(考的是什麼),然後寫出對讀者胃口的大紅文。

莊家明?他更過分了,是那種一本成神,全靠感覺,不分析市場,隨隨便便出版賣影視,還覺得自己沒做什麼的傢伙。

芝芝不肖想能變成莊家明那樣,但經過磨練,她慢慢靠近了有能力的那種。

學習能力有天生的,也有後天培養的。在校園環境下,要鍛鍊出這種能力並不太容易,職場裡卻要明確很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司和同事不會像老師那樣傾囊相授,要學本事,就得自己下功夫學。二十六歲的芝芝,記憶力、體力甚至對知識的消化能力,都不如十六歲的自己,可這種鍛鍊出來的能力,配合她年輕的身體,終於讓她邁上了更高的層次。

離高考不到150天,卷子越發越多,每天的作業就是厚厚一摞。可層次不同,芝芝對於浩如煙海的題目,感受到的不再是焦慮、痛苦或是茫然。

她知道自己可以解決,更希望能夠碰到難倒自己的題目。每找到一道不會的題,就等於是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分數。

刷題,不再是應付,而是挖寶。

她終於有一點瞭解到了莊家明刷題的快樂。

咳,以前不該叫他大魔王的,是智商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老師們很快發現了她的情況,沒有太意外。總有那麼幾個學生與眾不同,沒法和其他人玩到一起,而這種學生,是不能要求他配合其他人的腳步的。

林老師甚至對她說,假如她自己覺得ok,可以上課不聽老師講,自己安排複習,就是作業還得做,沒商量。

芝芝滿臉震驚:“可以嗎?”她居然混到這種層次了嗎?

“可以啊,只要老師講的你都掌握了就行。”林老師溫和地說,“你是個有主意的孩子,大家的複習情況不一樣,你沒必要和其他人一起。”

雖然事實上,芝芝不跟著老師的步調很久了,可被林老師那麼一說,她忽然慌了起來:“那我怎麼辦?”

三年師生下來,林老師一雙慧眼看得清清楚楚,關知之有能力,卻沒有信心,需要鼓勵支援,讓她看到自己的本事,遂笑說:“怎麼,怕老師不管你啊?別擔心,你有什麼不會的,儘管來問,需要什麼幫助,也和老師說,老師給你想想辦法。”

芝芝還真的有一件事。

她問:“老師能給我找點別的省份的卷子嗎?”

五三里有真題,也有模擬題,卻都是打散的,她想試試做整套的,看看能不能適應外省的套路,轉換轉換思維。

林老師同意了,叮囑說:“你想多做點題,當然沒問題,但是各省的水平和題型都不一樣,你別走偏了。”

芝芝謹慎地應下:“好。”

林老師說到做到,回頭就搞了幾套卷子給她。

芝芝轉手抄了給莊家明,順便告訴了他“上課不聽”的特權。

莊家明說:“早該這樣了。”

“你早就不聽了?”她吃驚。

他點頭。

“什麼時候的事啊?”

“高三開始沒多久吧。”莊家明想想說,“老師講得太慢,我就自己看了。”

芝芝吐槽:“我可是認真聽了,就怕之前有漏了的,你也太膽大了。”

莊家明反駁道:“高一高二我都認真聽了,總不會比那個時候講得更細。”

芝芝:“……”膝蓋給你。

“這個卷子沒有答案,我們一起做了,然後對一下。”莊家明說不出的高興。他不會為了和同學進度一樣,就放慢自己的腳步,可獨行必然是寂寞的,有時候上課看到大家都在看同一道題,自己卻在做別的,難免生出幾分孤獨感。

現在好了,他找到了旅伴,別人怎麼樣都行,只要她在身邊,他們在一個世界,一切都不成問題。

他覺得和她更親密了。

芝芝也是。她脫離了原來的圈子,走到了他的身邊,這種感覺很新奇,代替了離開舒適區的惶恐和不安。

我有莊家明呢。她想,他行,我當然也能行,就算不行,跟他學唄。

“好啊。”她點頭應下,“你是什麼安排,和我說說。”

莊家明不是個藏私的人,對青梅兼心上人更是恨不得把一件事掰成兩件說。但他的辦法還是從芝芝那裡學來的,無他,列計劃表。

學校下發了教學大綱,高考的範圍就框死在了裡頭。他就按圖索驥,一邊複習一邊做題,快是快,不失穩當。

而芝芝的困惑,他也有。

自己看書有盲區,正好借互相出題的辦法,換換思路。能做題不代表真的掌握,但能出題,就真的八-九不離十啦。

芝芝的事提醒了林老師。她細心觀察了一番班裡的情況,又發掘了幾個進度超過班級平均水平的學生,同樣允許他們上課可以不聽(僅限數學課,其他科目還要看任課老師是否同意),自己複習就行。

這時候就顯出實驗班的優越性了,老師們並不死板,基本都通融了。像芝芝這樣刻苦自律的,連作業都允許不做。

芝芝從小到大都沒得到過這樣的殊榮,雖然沒啥用——因為自律允許不做作業,難道她還真的會不做嗎——但仍然有點興奮。

我也混成了優等生。她想。

而在他們這幾個尖子生的刺激下,原本開始疲軟的學生們,又有了新的精神面貌,主動性大大提高。

春日易困,上課的時候,有學生主動站起來聽講,免得打瞌睡。還有兩個學生要求坐到講臺邊上,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督促自己好好聽講,不要開小差。

老師們都允許了。

然後就出現了更加稀奇古怪的要求。尤其是換座位,理由千奇百怪:同桌上課喜歡找我說話,影響我學習了;窗邊會有柳絮花粉飄進來,我有點過敏;請求和某人同桌,互相輔導功課,等等。

咳,因此撕x也多了起來。

被指控影響同桌學習的女生直接吵開:“誰影響你學習了?你沒找我說話?我還沒說你影響我呢我就說我影響你?要點臉吧!”

“就是你找我說話了,上課的時候老問我,害我分散注意力。”同桌不甘示弱,振振有詞,“反正我不要和你坐一起。”

要求做同桌的兩個妹子是商量好的,但其中一個的同桌不同意。她不想搬到後面去:“是你們要搬,不是我要搬,我坐太遠看不見黑板。”

順利交換的也有,有人拒絕坐窗邊,有人主動申請呼吸新鮮空氣。

林老師最初比較寬容,說好了都同意的就允許換,後來發現多了很多雞毛蒜皮的爭執,發了通脾氣,禁止調換座位,一刀切了。

消停了。

沒隔多久,學校又出了個新規定,高三教學樓的燈亮到十點半,熄燈時間延長到十一點。

“你們天天躲在被窩裡打手電,眼睛不要了啊?”林老師在班會課上苦口婆心地說,“學校叫你們十點鐘睡覺,是保證你們的睡眠時間。不過你們既然要努力,我們當然也要創造條件,九點半以後,想回去的可以回去,想繼續留下來的就留下來,都行,不過不準吵鬧,知道沒有?”

“知道了——”

在明亮的教室裡看書,總比躲被窩裡打手電束縛,因此,這個政策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芝芝和莊家明商量了下,都決定不上最後一堂自習課,按時回寢室。

寢室十一點熄燈,他們就有一個半小時的空餘時間,能夠慢悠悠地吃個夜宵,洗洗衣服,聊聊天。

高三壓力大,來點精神撫慰是很重要的。

芝芝也不敢像前兩年那樣,說什麼你以後一定會成功什麼的,生怕給他壓力,改換成畫大餅。

[少年,你有什麼夢想嗎?]

作者有話要說:  7.21存稿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請勿考據。

三更完畢,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