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文學玩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挑選作者(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一章 挑選作者(下)

飯桌上的笑聲止息之後,李帶這才注意到坐在角落裡的最後一位作者,這個男生看起來比其他作者都要年輕,二十來歲的樣子,他坐的位置似乎是刻意跟旁邊的人隔開了幾個,抱著頭正在思考什麼,直到大家已經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他還渾然不覺。

也許是空氣沉默了太久,陳豎又咳嗽了幾聲,他這才如同大夢方醒般回過神來。

“你好,我是《破壁》雜誌的編輯陳豎。很高興認識你。”

“一樣。”

@未命名的男青年:【啊。思路被她打斷了,剛才想到什麼地方來著。】

【等等,回想一下。哦,我想起來了。】

【在大綱裡面,哈里和尼克這對主角,雙雙出於人生十字路口的關鍵時刻,一個在老東家任勞任怨多年被炒了魷魚,另一個因為不屬於自己的機遇突然飛黃騰達走上了新的崗位。】

【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接下來的正文中,要怎麼寫出這兩個人物在遭逢不同際遇之後的變化,揭示人物的核心呢?如果中間再安排一個插曲,寫兩個人相互試探,互道家常,並在無關緊要的問題中,漫不經心而又刻意地詢問對方處境的場景,全書的節奏感會不會更好些?】

眼前這個滿頭亂髮,睡眼惺忪,有著嚴重黑眼圈的男青年抬頭說道。這兩個字說完,又默默低下頭去,一副有什麼事情還沒有想明白的樣子。

“你出道很早呀。現在你應該有個二十六,二十七歲?”

“二十五。”

又是只有這麼幾個字,像是神經釋放出的訊號脈衝流經大腦,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的心思完全沒有放在眼下的對話上,這人到底在搞什麼呢?

陳豎自己也是作家,後來又是編輯,身邊的作家絕對不少。

他知道,大部分作家都有些怪癖,有的人就是口若懸河,好為人師,當然也有靦腆害羞,不善言談的那種型別。不過像這個人擠牙膏似的半天擠不出幾個字來的作者還真倒挺少見的。說起來像這種沒什麼表達慾望的人,真能寫出好小說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未命名的男青年:【不不不不,問題解決的路徑太簡單了。】

【如果從場景入手的話,還可以再複雜一些。】

【就比方說哈里這個角色吧,失去工作後,他再也無法漫不經心,甚至是怡然自得地走在家附近的那條小路上了,他早上早早出門,裝做自己還是在上班的樣子,實際上是來到全網咖最廉價的、煙霧繚繞的機位,上一早上的網,找一早上的工作,然後註定一無所獲地回到家中。他小心翼翼繞過女兒上的私立幼兒園,繞過隔壁父母居住的小區,繞過隨時可能出現在附近的親朋好友,繞過妻子工作的辦公室,在下午兩點半這個無人的時間回到家裡,把早餐、中餐和晚餐合成一頓不加荷包蛋的泡麵。】

【在回到家之前,我要重點描寫這條他走過千萬次的道路,這條他從孩童時期,到成年之後完完全全熟稔於心的城市,從未如此危機四伏。然而他回到家之後——】

“你還沒告訴我你的名字呢。”

“周助。”

@周助:【誒,又打斷我。怎麼回事這人?我記得編輯老師跟我說,只要過來簡單吃個飯就好了呀,怎麼還揪住我問起來了。我今天的四千字還沒有寫完呢,是怪我昨天晚上熬夜整理細綱,現在有點撐不住了,一會我去喝杯咖啡接著寫吧。剛才寫到哪了?】

【哦。在哈里試圖避開家人的同時,同一條路上,哈里的好朋友,小說的第二位主角尼克也走在這條路上。他迫切地希望把自己身上的好運與朋友分享,於是整個人像喝了假酒似的飄飄忽忽,晃晃蕩蕩。尼克的快樂作為背景,這樣才能像電影導演一樣,寫出小說的景深。】

“所以這是在填人口普查表嗎?姓名?年齡?接下來是,職業?”

再次得到兩個字的回答,陳豎不禁有點想笑。

周助也笑了。

“職業是習作者。”

“什麼?”

“已經說過了。”

“習作者?有點意思。我聽過有人寫個三百字文案登了報,就敢說自己是作家的,還從沒聽過寫了三百萬字,卻說自己是習作者的。”

陳豎說,

“我之前沒有見過你,不過聽到你的名字就馬上想起來了。周助對嗎?我看過你的小說。”

@陳豎:【我好像有點記起來了,這個人應該是比我晚幾年出道的後輩,不過真正寫作的經歷他比我長,聽編輯說他在出版第一部作品之前,好像寫了將近三百萬字的廢稿無法出版。被業內資深出版人怒斥,這不是小說,只不過是想寫小說的人傳達出來的妄念罷了。】

【寫過三百萬字之後,他的寫作生涯,似乎也沒有因為這樣高強度的刻意練習,而有了太大的變化,沒有一夜成名,沒有屠神證道,沒有走上人生巔峰。只是繼續默默耕耘。

【有的評論家在私下裡偷偷討論過說,願意寫三百萬字說明這個作者有熱情有毅力,能寫完三百萬字說明這個作者已經有了必要的文筆和情節架構水平,但是寫完三百萬字還在寫,並且仍然沒有火起來。那只能說明這個作者沒有天賦,缺乏好的創意了。】

@陳豎:【我記得自己當時因為覺得這個評價不公平,還特地買來了周助這個作者的小說來看。故事的結構非常完整,整體來說也沒什麼大問題,但無論是作為讀者還是作為同行,亦或是作為編輯,這本小說總讓人覺得有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感覺。】

用今天的話說,這本書不是仙草,不是糧草,雖說也不是毒草,但也只不過是乾草而已。

@陳豎:【唉。雖說我們兩個是同行的時候,你這樣的作者會讓我覺得想要伸手幫一把,但是等到角色轉換,自己真當了編輯,還是希望找更有腦洞的作者,對不住啦。】

她在心底抱歉了一會,還是決定把這位叫做周助的年輕人,列為候補的備選作者。

只要前面幾位還算小有名氣的作家願意接這個約稿就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