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都市小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科技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科技園

說說出差的金科路科技園,也叫張江科技園。

這可是個了不得的地方。

首先,各種科學家命名的道路。

其次,各個全國,全世界知名的企業入駐。

例如微軟,三星,愛立信,博通,htc,惠普,盛大等等。

當然這只是列出了幾個和it行業相關的公司而已,還有好多知名的但不是這個行業的公司。

上海的科技園看起來就比小x原來所在的深圳南山科技園更高階一些。

有這麼多高科技的公司,自然也有很多高科技人才了。

這些人才自然會相互比較,相互裝x了,當然也許不是裝x,而是確實就牛x。

你說你一個月掙三萬,那個就是一個月掙五萬。於是有人謙虛說,我才掙一萬,……,然後補一句,公司是發美元的。

這當然可以看成一個笑話,但很多人就是這樣愛比較的。

也因此心理,可以擴充套件到在海外拼搏的高科技華人們,為了所謂的面子,在google,facebook等等公司死撐,最後落得個跳樓自殺的下場。

其實這些人如果放下這些,回到國內,就是大牛,不見得比在海外的企業差。

但也許因為眾口鑠金,騎虎難下的環境,逼迫這些人走上了不歸路。

從公司發展歷程來說,有不少大起大落的高科技企業。

拿盛大舉個例子,最初看起來是個很成功的企業,靠著公司研發的遊戲平臺,還有從韓國買過來的遊戲代理權,一度叱吒了中國it遊戲業界。

可惜後來,公司再沒有創新,最後逐漸走向了沒落。

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產品,只會坐吃山空。

再舉個例子,像柯達這樣的百年企業。

柯達在上海這個科技園也是有點的。

如此百年巨頭企業,因為守舊不創新,堅持傳統的膠捲之路,忽視電子照片的發展,最後轟然一聲倒下,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中國還有另一類企業,靠模仿海外的技術過日子,這有點像寄生在大樹上的藤蔓,依賴別人的企業才能過日子。

舉個例子,武漢有家某某搞資料庫的公司,硬是把自己開發的資料庫介面,寫成了和oracle一模一樣的樣子。

這也許是個好的設計方案,畢竟可以用之替代海外的oracle資料庫。

換成它的,基於oracle開發的應用程序幾乎就不用修改,直接就可以上馬了。

這確實節省了不少開發成本。

但問題是,你只能跟在oracle的屁股後面走,你不是一個獨立創新的東西,別人變了,你得跟著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是不能用拿來主義。

只是拿來的,是別人好的東西,要直接拿來用的。

但是如果想不依賴別人,就必須自己創新了。

要不然,想要所謂的生態鏈,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

回頭看看張江科技園的這些企業,有幾家有自己創新研究出來的東西?

也許有,但不會很多。

大部分都是製造為主。

即使有研發,也是海外為主,中國這邊做些邊緣的東西。

比如乾乾漢化,美化介面之類的體力活。

在創新方面,確實應該要好好誇一下華為。

雖然小x沒有去過華為工作過,但華為在國產化創新方面,確實走到了很多國內公司的前面,算得上行業的標杆。

但即使如此,任總也意識到,華為不是萬能的,它也沒有一套完整的生態鏈,也要受治於人。

所以,張江科技園貌似發達,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重的民族發展重擔要背。

如果張江科技園很多企業都有自主創新的高科技產品,那麼中國的科技生態鏈就可以指日可待了。

中國已經從一個製造大國,正在向一個創造大國轉型。

小x也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在國產晶片上出人頭地,甚至能趕超海外的高通,博通,三星之類的大公司。

但現實是,我們還有不少差距,路,任重而道遠!

小x出了這趟差,看到了張江科技園的如此多的高科技公司,有了上面的一些感慨。

只有等公司真正牛了,公司裡的人才是真正牛了。

不要去比那些工資多少了,比一下公司的創新多少了。

這,才是真正牛x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