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宮女為後最新章節列表 > 39、文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9、文惠

十二月二十八那日隆慶帝早早就醒了來, 他如今是睡得越來越多, 醒的時候越來越少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這一日他實在是心中沉悶,無論如何也無法安眠。

這一日,便是護國公主“出嫁”的日子。

被封為護國公主的卓文惠自由聰明伶俐,是他的長外孫女, 是他早逝長女唯一的孩子。

他如何不疼她呢?

皇后那日哭得難受,他又何嘗不是。

可他是九五至尊, 他是帝王,哪怕心裡頭滴血, 也不能流一滴眼淚。

他少時倉促繼位, 父皇母後伉儷情深, 只給他留下兩位年紀幼小的弟弟。可兩位小皇叔一位身體不好,如今唯一的世子才剛十八,另一位子嗣倒是不少,不過卻沒個女兒,最大的孫女才十歲。

榮氏實在是沒有合適的女孩了。

他知道前朝有帝王把大臣家的女孩封為公主用以和親,可他做不出來這樣的事。

他榮氏是皇族, 享大越四方百姓歲供, 理當護萬民之安危, 如今不但保護不了黎民百姓, 還要用平民女子和親以換取喘息時機,實在不是君子所為。

如果可以,他不想用女子單薄的性命換取大越平安,可路已經走到了盡頭, 除了踏著屍骨翻山越嶺,實在也別無他法。

年根底下,冬日深漫,百姓也想過個安安穩穩的年景。

是以在前思後想許久以後,隆慶帝還是決定和親了。

這事在告訴王皇後之前,他其實是先問過卓文惠的。

十八歲的外孫女面容肖似母親,有著長公主那般俏麗的容顏,她穿著緋色祥雲紋錦緞襖裙,腰肢纖細得彷彿蒲柳。

就是這樣一個羸弱的、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孩,定定站在大殿裡,同他講:“皇祖父,我身為皇室郡主,榮氏血脈,今若能以一己之力換大越百姓平安,惠心甘情願,絕不生怨恨之心。”

少女嗓音幼嫩,說著擲地有聲的話語,可她顫抖的雙手依舊出賣了她內心的忐忑。

她怎麼能不害怕呢?

北地荒蕪,韃子野蠻,她一個外族公主去了絕不可能有什麼厚待。

可她卻不得不去了。

她的祖母出身琅琊王氏,她的母親是大越長公主,她滿身榮華錦繡,快快樂樂過了將近二十寒暑。哪怕幼年喪母,但在皇后宮中長大的她也沒有受到任何欺凌薄待。

至今她都記得幼時被皇祖父背在身上逛御花園的情景,即使她不姓榮,也是帝后放在心上疼愛的小郡主。卓文惠想著那些天真快樂的幼年時光,最終給隆慶帝磕了三個頭:“皇祖父,惠此番一去山重路遠,有生之年怕難以再回中原,遙遙北地,惠會以誠心祈福,願我大越繁榮昌盛,願皇祖父皇祖母康健長壽。”

隆慶帝狠狠閉上雙眼。

他揮了揮手,讓護國公主出去了。

孩子一席話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人都說帝王無情,可他到底有沒有情,便只自己心知肚明。

他緊緊攥著手,閉著眼,沒有叫自己流下一滴眼淚。

只唇邊溢位的鮮血染紅了錦被,染紅了他斑白的鬢髮,那彷彿是帝王血淚,無聲而沉默。

隆慶帝慢慢睜開雙眼,他愣愣看著飛著金龍的床幔。

關於公主和親一事,他是詢問過幾個兒子的。

老三說:既父皇有意和親,便是再好不過也再英明不過,以和親換取幾年平安,等大越休養生息再起兵平亂才是上策。

老四說:史書多有記載和親之事,只要尋了朝臣千金封為公主,便就能成事。

老六說:父皇、父皇已允,便可。

老七說:二姐三十多了,雖說駙馬已經沒了,也萬萬不能叫二姐去。

老八說:如國庫能以支撐,則應以火鳳衛除夕急攻潁州,先用火器破陣,攻烏韃措手不及,再用騎兵與重步兵壓陣。如父皇允諾,兒臣願往。和親終不是久計,今日烏韃要糧藥布匹牛馬,要大越公主,明天說不定就來要長信宮了,父皇。

最後一句父皇,幾乎是壓在嗓子裡說的。

而老九年幼,隆慶帝壓根就沒有問。

其實三皇子說的跟他想法一致,但老三說這話時斯文有禮,一點都不像家國被侵之人,而他字字冷酷,不過因為和親之人不是他自己。

老四是書生意氣,老六話都沒說利索,老七……只想著他的三哥和二姐,倒是老八說到了他年輕時的一腔熱血。

烏韃不除,北疆不平,是他心中最惦記的事。

老八說的其實很對。

烏韃的野心太大了,只要大越一步步退讓,早晚他們就會殺到上京,要來拿整個大越的千里沃土。

然而老八還到底還是年輕氣盛,他敢於自己親至戰場,卻不想他不過束髮年紀。他既沒親手殺過人,也沒上過一天戰場,他自己是打不了勝仗的。

且說大越今年天災不斷,宮中儲君未定,臨近年關百姓們也都想過個好年,熬過一年便是一年,大年根下的實在不易動武。

就連烏韃都老實下來,再沒有其他的動作。

幾個兒子裡他原先是在老二和老三之間遊走不定的。老四性格實在呆板,之於國事俗務一竅不通。老五身子不好,去歲還是沒了。老六生來有口疾,是不能立儲的。老七孩子心性,有些隨了蘇蔓性子,坐都還坐不穩當,更何況別的了。老八和老九都比前頭的哥哥們小上許多,其實一開始他是並未想過的。

只這些年年紀越來越大,精力不濟,朝廷裡面亂成一團,這才發現再不立儲君就要壞事了。

然而老二將近四十的人了卻有勇無謀,只是個莽夫性子,他想磨鍊他一番送他去了朗洲,卻失去了這個長子。

老三……這陣慢慢看來,比他哥哥還不適合。

他自己的兒子,哪怕不是日日帶在身邊教誨,他也多少是瞭解的。

老三面上一團和氣笑臉迎人,實際上背地裡卻冷淡的很。他對旁人無憐憫之心,甚至一家至親骨肉也很疏離,沒什麼人能被他放在心上去。

這樣的人,是不能做一國之君的。

大越幅員遼闊,黎民百姓數萬萬之眾,如君不能心懷天下之民,又何來家國永安之日?

隆慶帝做了四十幾年皇帝,對那把冰冷的龍椅再熟悉不過。

再熱乎的人坐在那個位置也要被凍到了心,可那不過是高高在上的風吹來的寒,不能是原本心就涼的。

這個時候,老八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這個彷彿並不出色的最普通的小兒子,一言一行都出乎他的意料。

到底是沈氏教導出來的孩子,跟旁的總是不一樣的。

隆慶帝病弱寂寥地躺在龍床上,再一次回憶起元后沈婉的音容相貌來。

四十幾許過去,他已經遲遲垂暮,她卻依然鮮活在他的記憶裡。

沈氏是傳承數百年的世家大族,他們家出過名聞天下的大儒也有過戰無不勝的將軍,到了沈婉這一代裡,最出色的便是她堂弟沈長溪。

沈家出了個大將軍沈長溪,還有早逝的元後和如今後宮主位淑妃,按理說隆慶帝應該坐立不安忌憚沈家才是,但隆慶帝卻對沈家一直撫照有嘉,從不薄待。

隆慶帝想起那些人挑撥的嘴臉,不由冷笑出聲。

現在政事已經被分至安和殿和三省共八位閣老手中,最大限度地削弱了宰相專權帶來的弊端,而軍務方面則是東南西北四方都設立將軍鎮守,軍報行動需呈報內閣和兵部,幾方人馬是相互制衡的。

他不需要去限制誰抬高誰,只要他們自己鬥來鬥去最後求得平衡,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如果平衡一旦被打破,就如同沈長溪以身殉國這樣,形勢才微妙起來。

再說沈家一向忠心不二,保家衛國三十幾載,他又何苦寒了軍民的心呢?

為了保持平衡,他便把同沈家有關係的老八放到了兵部,這一下四方都安穩了下來。

他原本只是想以老八的身份鎮住那些人,然而老八卻是實打實在兵部歷練過了,他認真跟著學了軍務和兵法,甚至學了最安全的單發火銃,這一點又超出了他的預期。

隆慶帝緩緩閉上眼睛,他聽著宮外隱約的鑼鼓聲,知道那是送卓文惠遠行的“歡慶”。

金枝玉葉的皇室公主,如今就要遠離故土,背井離鄉獨自面對異族風雨。

烏韃不除,何以為家?

和親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隆慶帝輕輕出聲:“谷瑞,召周文正、張之亭、趙樸之和端王。”

周文正是當今內閣首臣,張之亭是起居舍人,趙樸之是兵部尚書,而瑞王則是隆慶帝的小皇叔,如今皇室輩分最高的親王。

谷瑞一聽這四個人,一向笑眯眯的臉也維持不住了,他努力壓抑著直打顫的腿肚子,退行出去。

“寧之鶴,請皇后。”隆慶帝又吩咐一句。

這兩句說下來他便覺胸口悶痛,彷彿有什麼壓在心上,沉甸甸的。

他努力深深吸了口氣,卻被滿宮的苦藥味嗆了嗓子。

“咳咳,咳咳。”

隆慶帝咳得滿面通紅,嘴裡充斥這腥鹹的血味。

一雙柔軟白皙的手伸過來,幫忙撐著他慢慢坐了起來。

待喝了藥順了氣,隆慶帝才勉強睜開昏黃的雙眼看清來人是誰:“蔓兒,你怎麼來了?”

他這話說得平淡極了,沒有往日的纏綿繾綣,也沒有年輕時的溫柔多情,只是平靜地問:你怎麼來了?

彷彿她不該來,哪怕她只是想瞧瞧他身體如何,也是不行的。

蘇蔓哽咽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 江林無湖、溯光而聚的地雷~

那個想說下,這本書明天的更新會設定防盜,有50%訂閱率就不用管啦,不夠50%的需要等48小時重新整理,要是訂閱後顯示不出來可以清快取,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援,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