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最新章節列表 > 168、16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8、168

王琬凝臉上帶著淺笑, 道:“這個計劃不錯, 可以先從淮陽試起。”

陶鵬飛聞言,知道王琬凝也認為這步子邁得太大了,心中說沒有不滿那肯定是假的。不過自己計劃還是被肯定了, 而且一旦淮陽試驗成功的話,往全國推廣還會遠嗎?!這麼一想, 陶鵬飛又立即變得幹勁滿滿起來。

“淮陽一共有十五個縣,加上淮陽府, 就一共可以找十六家書店合作!”陶鵬飛說完, 看到王琬凝點頭同意,散會之後立即飛奔回去寫更加詳細的計劃書了!

二月二十日,陶?然的木匠們竟然將水車給趕製出來了!

彼時陶?然正在跟邱裕、王君浩商量重建軍營的事情, 家中小廝突然來報, 陶?然和邱裕的激動得直接站了起來!

“太好了!如今才過了午時,今天就把水車給裝上去吧!”陶?然讓小廝回去通知木匠們。

邱裕也連忙道:“大人, 不知下官能否前去觀望?”

“可以呀, 王大人要來嗎?”陶?然轉頭看向王君浩。

王君浩在寧安待那麼久,什麼水車沒見過,並不稀罕道:“下官還是先帶人回去丈量土地吧。”

陶?然這次重建軍營的野心不小,可不是簡單地蓋幾間房子這麼簡單。他是想要建一座設施完善的軍事基地,必須地把所有的土地丈量完, 才能開始規劃。

陶?然也不喜歡跟王君浩相處,點了點頭便放行了。而後帶著邱裕直接帶到了木匠園。

此時木匠們正在給水車的元件裝車,邱裕看到園內擺放著形狀不一的木片, 眼睛瞬間發亮,連忙對陶?然問道:“陶大人,這可就是水車?”

“是呀,辛虧趕上了,否則棉花田那邊不知道要被耽擱成什麼樣。”陶?然說著,也是松了一口氣。雖說人工提水也可行,但終究沒有水車效率高。而且既然水車這安裝在小沂河,那這周圍的農田就都能受到福澤!這一舉兩得的好處,損失了著實可惜。

邱裕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如今才這般激動。雖然王君浩有帶水車的圖紙過來,但奈何沂州樹少,木匠更少,根本找不到人和材料來做這水車。所以陶?然的這一架,可是沂州第一架水車,這讓邱裕怎麼能不激動!

陶?然和邱裕一起出現在小沂邊,立即引起了沂州城百姓的圍觀。特別是看到木匠們在有條不紊地組裝水車,百姓們對那些體型巨大的木板全都好奇得不得了。

這些木匠都是熟練工,只花費了半個時辰就搞定了。

當這個兩米高的龐然大物在水流的衝擊下緩慢轉動起來的時候,圍觀的百姓皆是發出了一陣驚呼!而邱裕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水車緩緩地轉了一圈,到達最高點的時候,將水倒進了管道預設的盛水臺上。然後水流開始不急不緩地沿著管道,往棉花田的方向流去。

陶?然心念一動,跟著水流往前走,邱裕連忙跟上。而其他看熱鬧的吃瓜群眾不明所以,也跟在身後。

五里的距離,其實也就兩千五百米,陶?然步伐雖快,但也走了將近四十分鍾。等他到的時候,管道下方新建的蓄水池已經灌了一半的水了。

這蓄水池有五立方米,在底部、一米高處各有一個出水口。如今一米高的出水口被木塞堵住,而底部的出水口十分小,正在緩慢地將水源流入棉花田中。

平時棉花田只需要小部分澆水的時候,可以將底部的出水口塞住,使用木桶來承接一米高處出水口流出的水。而當蓄水池水滿的時候,也能將管道開頭的盛水臺給收回,這樣便不會再有過多的水流進來。

這個設計雖不算巧奪天工,但也是別具匠心,考慮到了日常農田用水的種種情況。

圍觀的百姓也是第一次見這麼精妙的東西,各個都瞪大了眼睛,似乎要將這個新奇又實用的東西印在腦子裡一般。

而百姓中又有大膽,當即喊道:“大人,這個東西著實有用,什麼時候能給其他農田也裝上一個啊?”

聞言,邱裕也不惱,似乎平時跟百姓們就是這麼近距離地相處,他只回道:“你可知那管道造價幾何?就是把你們家的田全賣了,也造不了一里的管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聽到知州這麼說,圍觀的百姓是倒吸一口冷氣。

這麼精貴的東西竟然用來給這片田澆水,這裡種的到底是什麼奢侈的玩意兒?

百姓們心中猜測紛紛,但也不嚷嚷著要給自家田裡也弄這麼一出了。

水源配齊了,十位農民也不等三日後,第二天就抄起傢伙開始播種。

如今春耕已經接近尾聲,不少閒下來的百姓,都紛紛過來圍觀這神奇的調水工程,還有那神秘的作物播種。

對此陶?然喜聞樂見,又讓邱勤業鼓動圍觀的農民幫忙播種:“大家聽我說,大人說了,等明年這片田的棉花種出來後,會將種子分給大家一起種,每畝田還能得到補貼!與其到時候啥都不懂,不如現在練練手,將來也不至於把自家的田給種壞啊!”

百姓們也不是隨便一忽悠就能無腦獻出自己勞動力的蠢蛋,但一聽邱勤業說種壞了不用賠,還能積累經驗,明年不會讓自家的田有損失,立即就有蠢蠢欲動的人上前了。

邱勤業也不挑人,說了播種的要點後,就讓農民們自由發揮了。現在這個棉花種植估計全國都是頭一回,陶?然說了有耗損是探索之路的必然投入,不如讓更多的人親自動手試試,說不定還能得出更多的結論。

於是在熱心的圍觀百姓幫助下,五十畝田竟然在短短五天就播種完畢了!

而邱勤業也兢兢業業地記錄下了所有人播種時的異同,以便後續研究。

來沂州的一等大事終於走上正軌,陶?然松一口氣之餘突然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預感,自己好像忘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當他回到書房,看到書房內矗立著的黑色身影,腦袋一個蒙,菊花一緊,卻還是佯裝淡定道:“暗三好久不見啊,你來沂州做什麼?”

暗三從懷中掏出一疊足足有十釐米厚的信件,遞給陶?然後,道:“主子沒收到公子的信件,擔心公子有不測,派屬下前來查探。”

“嗯……我沒什麼事,你先去休息吧,順便幫我把回信帶回去。”陶?然接過那一疊信封,只覺得手裡有千斤重!

他原本是打算一到沂州就給戚博翰寫信的,但是一來到就急忙忙地搞了這麼多事情,每次想起戚博翰的時候都是在深夜,也不好爬起來寫信,所以就……

總感覺自己回到京城之後,會半年下不來床。

陶?然渾身一個激靈,連忙將那一疊信認認真真地看起來。

這足足有四十五封信!從陶?然離開京城後開始,一天一封,戚博翰將自己一整天做的事情,巨細無遺地全都寫了下來,這彷彿不是信,而是一封封日記。陶?然細細讀下來,彷彿是陪戚博翰度過了這一個多月。

這四十五封信,陶?然看了兩天才看完,隨後心中又升起了濃濃的愧疚感。寫回信的時候,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下筆。

遠在京城的戚博翰,現在是一天都待不住了,恨不得直接衝到沂州去找陶?然這個負心漢算賬!

但他還是硬生生地憋住了,而憋住之後只能找別的發洩渠道。

如今世家已經被收拾得如履薄冰,未免他們狗急跳牆,戚博翰暫時不打算對世家下手。而且一想到陶?然在沂州那邊關地帶,戚博翰就恨不得帶上百萬雄師,將匈奴踏平了!

於是乎,京城的軍事學院的學生和士兵軍官們的末日到了。

戚博翰直接下令,軍事學院每月進行一次軍事演練,分隊隨機抽籤,演練輸的一方,下個月加訓一倍!

而京城的軍隊分為兩營,一營是皇宮的禁衛軍,這是戚博翰的親兵,由寧安跟過來的一批精銳擔任,有一千人。另一營則是守城的兵馬,有一萬人。

這兩營的日常是巡邏和守衛,訓練的時間比較少。特別是守城的兵馬,如今是王靈均的父親在掌管,並沒有推行新的訓練方法,戰鬥力並不高。

於是戚博翰將禁衛軍分成了十組,每組一百人,輪流去給守城的士兵當教官。

當然,這教官也不是這麼容易當的。每天訓練之前,守城的士兵可以派出一百人跟禁衛軍幹一架。

幹贏了,今天教官陪自己一起訓練,而且訓練任務比自己多一倍,幹輸了,則訓練任務加倍!

一開始禁衛軍還能輕輕鬆鬆獲勝,但當守城士兵學會了新的訓練方法後,比賽將會無限趨於勢均力敵!

京城軍營被戚博翰鬧得人仰馬翻,王君浩也收到了戚博翰下的命令,要想盡一切辦法加強軍隊實力。

雖然戚博翰沒有明面上點出來要保護陶?然的安全,但王君浩又怎麼會猜不到他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