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老關家的六零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33、一年又一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3、一年又一年

這一學期結束, 明子就小學畢業了。再開學,就上初一了, 還是跟老姐一個班,十歲的初中生。

初中要到興隆鎮裡去上了, 高中也在興隆鎮上,兩個學校離著沒有半里地。家裡的腳踏車平時明子爹不用的時候,就是大哥帶著三姐上學時騎的。這下子明子上初中了,三姐就沒有順風車坐了,肯定得先可著明子。

初中是面向全興隆鎮的學生招生的,十二個大隊呢。初一有三個班,每個班三十多學生。開學的那天, 恨不得全學校的老師學生都來初一二班參觀明子, 明子坐在班裡,真成了動物園的動物了。

二班的班主任嚴老師四十多歲,有點兒顯老,帶著眼鏡, 穿的衣服上打了好幾塊補丁, 還稍稍有點駝背,看著比明子爹還要年長。老先生很和藹,據說是興隆鎮中學教學的頭把交椅,一見到明子就眉開眼笑的。等上了幾天課,提問過幾回明子之後,對明子就更滿意了,明子平常總逃課去初二蹭課聽, 他也不說。

老師們都特別愛提問明子,好像明子回答問題的樣子能讓他們特別滿足似的。

這一年,剛好有個教育回潮,學校裡教學不再只是做個樣子,糊弄糊弄,大部分時間都是搞各種運動啥的。終於開始教點兒真正的知識了。開了物理,化學課程。不過都是初二才開的。明子不記得這種制度能持續多久,□□還有兩年多才能結束呢,估計也就是曇花一現的事兒。所以,她總是想辦法去蹭初二的物理和化學課。老師們都很樂意教她,一個愛學習的小神童,誰不樂意教啊。

說起來,明子是真不擅長理科,前世她那物理化學就學得很讓人崩潰了,好在,這時候教得粗淺,不然,她那神童的人設,真是分分鐘就要崩塌。

之所以非要蹭著物理化學課學,是明子真不知道恢復高考的時候,都考啥。也沒想好到時候,她要學哪一科,只能在自己的弱項上多做些準備了。

這時候的初中課程,真心是不難,都沒有後世小學三年級的奧數題難。明子還可以應付。但是也不能像過去那麼輕鬆了,在學校要認真聽課,回家也得做作業了。

秋天的時候,生產隊地裡的收成越發的不好了。大地裡的玉米苗,有的兩棵中間能隔上一兩米去,下糞肥也下得少,誰都不積極的幹,那糞肥都故意的灑到外面去了,還有路上的。都被各家撿回去下到自家的自留地和開荒地裡去了。

高官屯的大地產量相比於別的生產隊來說,是特別的低,因為都顧自家了,自留地和開荒地的產量可是高呢,比產量最好的生產隊都高。

高隊長因為是糧食產量上不去的問題,被大隊裡批評了好幾次了。他也沒辦法啊。這積極性的事兒,沒法整。

實在是沒招兒了。秋收結束之後,全屯子的老少爺們兒一合計,把地分了吧,分到各家各戶,大家夥一樣的幹活兒,既不浪費地,也不浪費人工。

於是,屯子裡的地,按人頭平分,有一個算一個,不管大人孩子,一人一份兒。說是分地了,其實只是劃分各家該負責的區域,種什麼糧食還是生產隊裡統一安排,只是秋收的時候,各家的收成就算是自家分到那一片的。對外也是要絕對保密的。不管誰來問,肯定都是統一口徑,就是大家的積極高了唄,上面的宣傳做得好唄。

明子聽爹回來說分地的事兒,都驚訝得不行不行的了。這才七四年哪。高官屯這也太牛,太敢幹了。後世的人,誰不知道小崗村呢,那可是里程碑似的地方。她這種死宅,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都知道包產到戶。雖然說她不記得是哪一年,但肯定不是這麼早就是了。

明子是越來越覺得,高官屯真的是開掛了。從她穿過來,這麼多年,她一直就覺得高官屯是這時代的bug,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感覺一直就沒減少過。

不管了,只當是穿越人士的福利吧。

明子娘入冬之後,咳嗽得越發嚴得了,到縣醫院看了,說是氣管炎,肝也不好,要住院調理。那就住吧。二姐在醫院護理了半個月。大姐抱著孩子回孃家,一邊兒帶孩子,一邊兒照顧家裡。一直到進了臘月,娘才出院回家。

明子娘這一病,又花了兩三百塊錢。家裡今年又還不完三姐住院欠下的債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向北的園子裡這一年出產了兩千五百多斤地瓜。大豐收了。明子分到了兩百六十塊錢。

他自己留了五百斤,剩下的錢,足夠他的花銷和第二年買種苗的錢了。明子與他說好,之後,不再分他的收成。

顧向北當時沒說什麼。明子只當他是同意了。

老姐因為這一年沒再幫著幹活兒了,明子分給她錢的時候,死活不要。小文哥看老姐不跟著分錢了,他也不要。

明子沒辦法,跟娘說了,明年家裡所有孩子的學費都她交了。這年頭兒學費一年就幾塊錢,五個人加起來才二三十塊錢。娘也知道她手裡有錢,就同意了。但是娘也跟明子說了,讓她把錢收好了,別亂花。

過年的時候,明子買了布給家裡每個人做了一身兒的確良的衣服,也包括了大姐一家三口的。娘和大姐二姐都批評她亂花錢,明子只是嘿嘿笑,也不反駁。

七五年的夏天,三姐士敏和士安大哥高中畢業了。

這時候上大學,得推薦。關家哪有那個背景能讓孩子被推薦上大學啊。畢了業,倆人就回家了。第二天,拿著鋤頭就上地鋤草幹活兒。

三姐還好說一點,雖然幹活慢,但是身體沒毛病啊。大姐英子結婚之後,又是二姐接的婦女隊長,帶著三姐幹活兒,也沒什麼,再說,地都分了,幹多幹少的,也沒人管了。

大哥自小體質弱,雖然一直也沒生過病,但就是看著弱。可是也是他長得太白淨了,一米七五的身高,又瘦,看著就不結實。從小就是家裡長輩的眼珠子,也沒幹過啥重活兒。家裡哪捨得讓他就回家種地啊。

大哥本人也是不想讀了十多年的書最後回去掄鋤頭的。所以,七月份,部隊下來招兵的時候,他就報名了。這個年代,農村孩子,想要離開土地,當兵幾乎是唯一的機會。

大哥報名參軍也沒跟家裡說,爹孃和爺爺都不知道。

“嫂子,你家大兒子去兵哪時候走啊?”還是一個表出去三千裡的表親,在鎮上的磚廠上班的牛江,路過高官屯,正好明子娘在院子裡摘豆角,就問了一句,明子娘才知道大哥報名的事兒。

“去啥兵啊?”明子娘還不知道啥回事兒呢。

“你家安子呀,我前兒去縣裡辦事兒,看到他在招兵站報名呢,今個兒是體檢吧?咋地?沒過呀?”牛江還以為大哥體檢沒過呢。

“啊,沒有。沒事。老弟,你這是上哪啊?”明子娘轉移話題。

“我上草場子去買點兒草料,廠子裡養的馬沒草料了。這不我跟木王堡熟嘛!”語氣挺得意的樣子,四五百人的大廠,能被派出來辦事兒,那說明他受領導器重唄。

“屋裡歇會兒,吃了飯再走吧?”明子娘就邀請他到家裡坐,以前他也沒少到明子家蹭飯吃。

“不滴了。今兒著急。趕明兒有功夫地吧。”牛江沒多停留,騎上腳踏車走了。

明子娘轉身拿著豆角筐就進屋了。

“明子,去,把你叔叫回來。就說我有急事兒。”娘進屋就開櫃門兒找外出的衣服,一邊兒叫明子去地裡叫爹回家。

明子正放暑假呢,哥哥姐姐們都跟著上地了,就她和明子娘還有姥姥待在家裡呢。姥姥在打麻繩,明子在做功課。

“咋了,嬸兒?”明子一臉懵圈,怎麼出去摘個豆角,回來就跟房子著了似的。

“你大哥要當兵去,我得去給他抓回來。”明子娘邊說邊換衣服。

“啊?當兵不是挺好的嗎?為啥不讓大哥去啊?”明子更懵了。

“那可不行,你大哥那體格兒,能吃了當兵的苦嗎?我可不能讓我大兒子去遭那個罪去。”明子娘可有理了。隔壁於家的大兒子去兵三年多了,一次都沒回來探過親,寫回來的信裡都說訓練得苦。

明子默……

就沒有這樣地,您這心疼兒子,也不能不讓他上進呢。回家種地就好了?

“快去啊,愣著尋思啥呢?”明子娘看她還不動,又催她。

“嬸兒,我覺得,當兵真挺好的……”明子還試圖再勸。

“小孩子家家的,你知道什麼,快點兒去給你叔找回來去。”明子娘瞪眼。

“好吧……”明子見勸不動,只好去找爹,希望路上爹能勸動,或者,見到大哥的時候,大哥能說動她吧。

然而,明子想錯了,娘不同意大哥當兵的想法非常堅決。他們到縣裡的時候,大哥的體檢結果都出來了,大哥是合格的,當兵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到底還是讓娘給拉回來了,死活不同意大哥去當兵。

士安大哥是個孝子,看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捨不得他遭罪,只能算了。

那就回家種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