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奉旨成婚最新章節列表 > 17、第十七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教誼女趙冶說典故,事件終王府落泥塵

且說那賈雨村接了王子騰的信後,卻沒將兩人往來的信毀掉,反倒是藏在一個隱秘之處。另一面,賈雨村又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官位,卻是想到自己教過的女學生——林黛玉。

自林如海去後,黛玉便一直在趙家守孝。無事時便讀些書,練練女紅,一應熱鬧皆不參加。倒是有人想要巴結未來王妃,只是黛玉已閉門謝客,除了與黛玉是閨閣密友的駱姑娘,基本不見外人。

自賈雨村想透過黛玉化解自己的危機,便派了信任之人,帶著禮物和自己的書信前往趙府。

賈雨村早前經歷過一些事情,卻是磨掉了一身的恃才傲物,為人變的圓滑很多。在林如海的喪禮時,哪怕身在金陵,也是派了人來拜祭。若非官員無故不得離開自己的任區,賈雨村只怕會親自過去。

黛玉年僅十一,卻是名副其實的才女。早年林如海便是將黛玉當做男兒教導,不僅請了西席,空閒時更是親自指點一二。

趙冶此前便聽自己的夫人誇過黛玉文采,某日見黛玉在看書,便考了一考,隨後便起了惜才之心。倒是如林如海一般,親自教導黛玉。更是時常可惜黛玉是女兒身,若好好雕琢,必是狀元之才。

趙冶雖是文人,卻並不迂腐。相比於古人的女子無才便是德,趙冶覺得女子便該如自己夫人一般:讀百家書,知千家事。雖於閣內,行為處事卻不熟男子。

賈雨村的人來時,趙冶正巧在教導黛玉讀書。趙冶不在金陵亦不在官場,對賈雨村並不熟悉,只知他時應天府府尹。

“玉兒,你可認識?”

“誼父,在玉兒去京城前,父親曾請他做過玉兒的西席。父親仙逝時,此人也派人前來拜祭過。”

“既是玉兒的西席,便請過來吧。”

若來的是賈雨村本人,因著賈雨村身上的官位,趙家是要開大門迎接的。不過區區僕人,卻是不需要如此。雖說宰相門前七品官,但賈雨村到底只是應天府府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小人見過趙老爺,見過林姑娘。”

“先生讓你過來,不知有何事?”

“大人說,此前多受林侯爺照顧。便讓小人過來看看林姑娘近日如何,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黛玉謝過先生關心。”

“林姑娘客氣,這是大人寫給姑娘的信。姑娘這邊要是沒有旁的事情,小人就回去回覆大人。”

待人走了,黛玉並沒急著看信。而是讓幽蘭先將信收起,便和趙冶繼續教學。今日趙冶給黛玉講的,卻是“染指”的典故。

“玉兒以為如何?”

“染指”典出《左傳》又見《史記·鄭世家》。趙冶今日講此典故,還是此前賈母的一封信。

那是賈璉剛剛從揚州回賈家時,賈母讓人送來的。因為路途關係,前幾日才送到。因著此前的事情,黛玉對賈母倒是沒有以前的親近,甚至有點兒寒心。何況,還有一個趙氏做對比,相比較之下,更是能知道誰是真心。

賈母的信,開頭便表示著自己的悲傷、表示著對黛玉的想念和擔憂。同時信中也暗示,趙家和她到底沒有血緣關係。若是受了什麼委屈,可告知自己這個外祖母,外祖母定然會幫黛玉討回公道。

這些話,黛玉自是瞞著自己的誼父母。自家本就沒有受任何委屈,又何必讓兩人徒生氣。

最重要的還是信的最後,在信的最後,賈母提到了賈元春。這也是賈母這封信最重要的目的,竟是想著讓黛玉出面,借由雲澤幫元春恢復官位,或者獲得更高的位置。

此事,黛玉不知如何處理,卻隱隱覺得不妥。便去請教了趙氏,趙氏自是和黛玉分析了其中利害關係,但還是不太放心。黛玉年僅十一,一不小心,便會被人利用了去。於是當晚,趙氏就和趙冶說了此事,便有了今日一講。

“誼父,玉兒以為一切皆因禮。”

兩人又談論了一下,黛玉閱歷尚淺,一切觀點雖正確,但不全面。卻也是讓趙冶有一些收穫,有時孩童所看到的東西,卻是大人看不清的。

“玉兒可知,誼父今日為何要將此典故?”

“玉兒明白,玉兒只是一個小女子,有些事並非玉兒所能為。”

“玉兒明白便好。此話現在說尚早,但玉兒你記住,王妃身份雖尊貴,靠的也是王爺。”

待趙冶離去,黛玉才拆開賈雨村的信,信只有短短一頁。

……

吾與汝相處時日雖短,卻有師生之誼。吾聞汝受誼父母妥善照顧心甚慰之。

金陵雖路途遙遠,汝若有需,皆可託人而來,吾必幫之。

……

然吾一時之過,罪於朝廷。日後恐無法照顧與汝,汝必當保重。勿擔憂與吾。

……

賈雨村一封信下來,情深意切,說自己有罪於朝廷,卻又未求黛玉出手,似乎寫信只是為了讓黛玉保重身體。此信比於賈母,卻是高明很多。

這件事最後的結局卻是出人意料,那賈雨村竟早就讓人備好王家在金陵的一切罪證。當著王子騰的面,直接呈了上去。

最後賈雨村只是官降一級,卻是將整個王家拉下了馬。罪行昭昭,就連一直護著老臣的太上皇,也覺得要嚴懲。

“皇兄,這賈雨村卻是個狠角色。”

“此人太過忘恩負義,斷不可留於朝廷。”

“皇兄言之有理。臣弟倒是沒有想到,此次收穫如此之大,也不枉臣弟將人從江南帶入京城。”

“你準備準備,朕打算再過兩個月便南巡。父皇和母后也想看看你未來的王妃。”對此皇上沒有什麼看法,倒是想到了另一件事。

“皇兄,你不是說真的吧?林姑娘還在熱孝,衝撞了父皇母後就不好了。”雲澤想到黛玉在賈家住了三年多,又想了一下賈家的規矩,覺得這事還是阻止的好。

“你倒是知道護著。”

“不如皇兄賜弟弟個恩典。”

“你看上誰了?”

“弟弟看著,母後身邊的湘竹就不錯。”

“湘竹是母后身邊伺候的,母後要是同意,朕也準了。”

“臣弟謝過皇兄恩典。”

“老九,你又輸了。”一子落,白方卻是敗局已定。

“弟弟的棋本就是皇兄教的,又哪裡勝的過皇兄。”雲澤倒是不以為然,這圍棋,他本就不是自家皇兄的對手。敗著敗著,已經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