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奉旨成婚最新章節列表 > 62、第六十二章(捉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2、第六十二章(捉蟲)

自進門起, 紫晴就未向黛玉行禮, 甚至沒有看黛玉一眼。自進門起,紫晴的眼淚就沒有停過。這樣的紫晴,讓黛玉想到了甄若蓮。

她忽然有一點不喜紫晴, 因為她看向雲澤的眼神。那眼神,並非是丫鬟看主子的, 而是看向愛慕之人的。可是,她不喜歡又如何, 這個紫晴定然是雲澤身邊的老人, 在雲澤的心中也定然有一些分量。

“你也是本王身邊的老人,雖已放出府中,這點情分還是在的, 有何委屈本王自會為你做主。”雲澤見紫晴如此, 就開口說道。

“王爺,奴婢本以為回到家中便可闔家團圓, 前幾年奴婢身上還有些錢財, 兄嫂對奴婢也很好。只是今年,奴婢身上值錢的東西都被兄嫂掏空了,他們竟然要……竟然要將奴婢賣於一個七十多歲的商人做妾。”

“全德,你陪紫晴去一趟。”

“奴才遵命。”

雲澤說完就站了起來,而後溫柔的對黛玉說道:“不是累了嗎, 我們回家吧。”

雲澤的手並未放開黛玉的手,紫晴自然也看到了兩人相交的手。她的臉上依舊有淚水,眼睛的目光卻帶著深深的嫉妒。

雲澤忽然轉頭看向紫晴, 眼中全是警告,那眼神看的紫晴一驚。紫晴趕緊低下了頭,不敢再看向黛玉。

雲澤自上了馬車就不再說話,而是不停的把玩自己腰間的玉佩。黛玉有些擔憂的看向雲澤,她不知道出了何事讓雲澤如此,但是顯然和剛剛那個紫晴有關。

“王妃,你說我這個主子是不是當得太仁慈了?”

“那個紫晴背叛了王爺?”

“她已經不是我的人了。”雲澤嘆了口氣說道:“最近你也小心一點,院中若發現了釘子,便拔了吧。”

“王爺,可是出什麼事了?”

“無妨,只是最近皇兄的身體有些差了,本王那些侄子怕是坐不住了。最近你也多進宮陪陪母後。”雲澤說話間眉頭越蹙越緊,而後他抓住黛玉的手又加了一句:“你也小心點。上次的事情,不會只有一次。”

“玉兒會好好保護自己的,王爺務須擔心。而且,他們既然想要拉攏王爺,自然不會真的害了玉兒。”

之後幾天,黛玉倒是時常去陪陪太后。也時常在太后處遇見幾位分位比較高的后妃,就好像特意等著她過來一樣。 那些妃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兒子皆已經長大了。

黛玉年紀輕輕,閱歷方面哪裡比得上這幾位。第一次兩位貴妃兩位妃子四人在太后處相遇時,黛玉才真正認識到言語的殺傷力。別看那四人一口一個姐姐妹妹的叫的親熱,她們說出來的話可都暗藏殺機。

“說起來,本宮的母親前幾日進宮來看望本宮時,還說要多多管教弟弟。這要是變成了紈絝,在酒樓裡調戲別人家的夫人可就丟人了。”

說著話的人乃是牛貴妃,她雖未點名說的是何人,但在座的都是人精,哪裡不知道她指的是慶妃的弟弟在酒樓調戲黛玉的事。與此事不相干的人自是看向慶妃和黛玉,看她二人作何反應。

“姐姐說的對。”慶妃聽了牛貴妃的話說道,臉上還是一派笑容,就想說的不是她的弟弟一樣,而後她對著黛玉說道:“妾身的幼弟衝撞了妹妹,妾身在這邊替弟弟給妹妹陪個不是,還望妹妹不要見怪。”

慶妃說著竟是要起身給黛玉行禮,黛玉趕緊阻止了她:“姐姐莫要如此,當日令弟也找王爺請過罪了。”

慶妃請罪的態度極好,黛玉又明顯不再計較,原本還想再挑撥幾句的人也不好再說什麼。要是再說下去,反而會讓黛玉覺得,她們在刻意挑撥兩人的關係。

她們看著黛玉年輕,本以為黛玉是個好拿捏的,看了黛玉剛剛的反應,倒是知道她們小看了這位安順親王妃。此後和黛玉說話時,態度倒是有一些變化,竟是將她擺在了同齡人的位置上。

皇上的病情一直好不了,年長的幾個皇子皆有奪嫡之心,為了兒子,也為了日後的富貴,她們在太后面前更是不遺餘力的打擊著對方。

那些話雖不是和黛玉說的,黛玉也靜心聽著,甚至會在心中將她們的話過幾遍。幾句話下來,黛玉更心驚,這些妃子哪一句話說出來,不是有多個陷阱等著其他人去鑽。

也是因為如此,黛玉在面對後宮妃嬪時更加的小心謹慎,不管是她們說的話,還是自己說出去的話,都要斟酌再三。

雲澤最近事忙,經常是兵部、皇宮兩頭跑,竟是連沐休都沒有,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晚。

“幽蘭,王爺可回來了?”

“回王妃,王爺剛回來不久,回來後就直接去了書房。”

黛玉幾次見到雲澤,都覺得他十分疲憊,隱隱有些擔心。聽雲澤回府了,就帶著幽蘭等人直接前往雲澤的書房。

“王妃請留步,王爺的書房向來是不允許她人進的。”

黛玉到達雲澤書房門口時,就打算向往常一樣直接進去。守在書房外的奴才自是知道自家王妃進去是不需要通報的,自然不會阻攔。可是,黛玉還是被人攔了下來。

那時一個女子的聲音,聲音黛玉不久前剛剛聽過,正是當初在茶館遇到的紫晴。此時,紫晴剛剛從雲澤的書房當中出來。

“大膽,王……”

“幽蘭。”幽蘭呵斥了一句,就被黛玉阻止了,黛玉被攔下來也不惱直接說道:“王爺既不允許人隨便進入書房,便勞駕這位替本王妃通報一下。”

黛玉說話間雲澤的房門就被人開啟,全德從裡面走出來,對著黛玉恭敬的行禮:“全德見過王妃,王爺請王妃進去。”

“偏勞全公公了。”

黛玉說完就直接走了進去,幽蘭等人自覺的留在了外面。從全德出來開始,她就未再看紫晴一眼。一個奴婢而已,還是雲澤親口和她說過不是他的人的奴婢,她本就無需在意。

黛玉進去以後,書房的門就被人關了起來。隔著房門還是聽到外面全德的聲音,大概是不想擾了雲澤,全德的聲音並不重。

“王妃怎麼過來了?”

“玉兒見王爺這幾日很累,每日回來也是直接進的書房,有些擔心王爺的身體。”

“本王沒事。”

雲澤說話間卻是拉住了黛玉的手,而後一個用力,就將人拉到自己的懷中。他兩隻手將黛玉圈在懷中,而後將下巴抵在黛玉的肩膀上。

黛玉心中一驚,而後臉就紅了。她又想起這裡是書房,外面全德還在訓人,隨時都可能進來,便開始掙扎起來。這樣的姿勢,怎能讓別人看見。。

黛玉的力氣根本比不過雲澤,要哪裡能掙脫雲澤的懷抱。只是她現在整個人都坐在雲澤腿上,再這樣掙扎下去卻是要擦槍走火了。

“別動,讓我歇一會兒,一會兒就好。”

聽著雲澤疲憊的聲音,黛玉真的不再掙扎。她的身體向後仰,靠在了雲澤身上,而後雙手抬起,搭在了雲澤的手背上。多了一會兒,雲澤才重新開口,說的是關於那個紫晴的。

“紫晴是本王回來時遇到的,便帶回了府中。本想著晚些時候和你說的,不想倒是對你無禮了。”

雲澤沒有說為什麼將人帶回來,也沒有說怎麼安置紫晴。雲澤既然不提,黛玉自也不問,結合在茶館時候的事情,黛玉其實也猜了個大概。

黛玉想著雲澤這幾日的疲累,還是關心的提醒了一句:“王爺將人放在身邊,也要小心一切。”

“王妃放心好了,本王還不至於被她算計到。”雲澤倒是笑了笑,當年他不知道紫晴背叛時,都沒有被她算計了去,何況是現在。

此後兩人都沒有再說話,書房當中靜悄悄的,卻有一股溫馨流露在其中,圍繞在黛玉和雲澤周圍。

過了一會兒,黛玉側頭看著雲澤,就見雲澤閉著雙眼,呼吸平穩,像睡著了一般。只是他的眉毛卻是蹙起的,似乎有什麼煩心事一般。

黛玉抬起一隻手,只想去撫平雲澤眉間的褶皺,就發現雲澤的眼睛忽然睜開。再一次睜開眼的雲澤,倒是放開了自己的圈著黛玉的雙手。

黛玉感覺到圈在自己腰間的手鬆開,也順勢站了起來。而後轉身,對著雲澤的方向。臉上倒是一切正常,唯有耳根還是紅的。

“王爺也莫要太過憂心,一切總歸會過去的。”

“本王還有一些公事要處理,王妃若是沒什麼事情……”雲澤說到這裡就停了下來,只看著黛玉不說話。

黛玉心領神會,便打算對著雲澤說上一句,玉兒先告退了,就離開書房。黛玉才說了一個“玉”字,雲澤又開了口:“王妃若沒有,就在此處看。”

看著黛玉錯愕的表情,雲澤忽然就笑了。很開懷的笑了,倒是將心中的煩心事掃去了一些。

門外處理完一切的全德正打算推開門進去,忽然聽到雲澤笑容,放在門上的手又收了回來。最近王爺因為奪嫡的事,多煩心。難得如此開懷的笑,自己還是不要進去打擾王爺和王妃了。

如此想著,全德便也守在了門外,將書房中的溫馨,留給了黛玉和雲澤兩人。

雲澤拿起案上的文案便繼續處理公務,黛玉倒是真沒有出去,而是坐在一旁翻看著一本手札。雲澤偶爾從文件中抬頭,就看見黛玉坐在不遠處看書,心情又更加好上一些。

七日後,賈母和王夫人、邢夫人忽然上門求見黛玉。自嫁給雲澤後,黛玉也許久沒有見過這個外祖母,如今瞧見,卻是比上一次見面要憔悴很多。

“老身見過安順王妃。”

黛玉身份上比賈母還要高上一些,雖是長輩卻也要向黛玉行禮。邢夫人和王夫人見賈母如此,也跟著行了禮。

“外祖母和兩位舅母請起,黛玉初入王府,很多事都要學習,卻是未尋得空去拜見外祖母和舅舅舅母,還往外祖母不要見怪。”

若在此的是趙氏,在準備行禮時,黛玉便會將人扶起來。可惜,此時面對的卻是已經沒有什麼親情的賈母等人,黛玉自是等三人行了完整的禮,才叫了起。

“玉兒既嫁入王府,一切自當以王府為重,怎可為了去看望老婆子就放下王府的事務。”

王夫人和邢夫人皆坐在那裡不說話,賈母倒是一副非常體諒黛玉的樣子。黛玉見三人表現,便知三人今日怕是有事求到自己頭上,而且還是大事。否則自己的外祖母和二舅母絕不會是如此表現。

“玉兒多謝外祖母體諒。”

“老婆子此時來也無別的事,只是前些時日給玉兒送了請帖,現在壽宴卻是要取消了,便來和玉兒說一聲。”賈母直接開口說明了自己的來意,這來意自然只是為了挑起一個話題。

“玉兒和王爺本打算一同出席外祖母的壽宴的,倒是可惜。”賈母如此說,自然是希望黛玉問一句為什麼,而後引出下面的話。黛玉本就不想幫榮國府的忙,自時不會去問,反而說自己和雲澤打算一起去。

“若非逼不得已,老婆子也不會將八十大壽取消。”賈母本來都想好後面要說的話了,可惜黛玉不接話茬子,也只能繼續找機會說。

“外祖母既然是情非得已,想來其他的受邀的賓客也不會體諒外祖母。”

聽了黛玉的話,賈母也知黛玉不會主動問自己原因,便直接說了:“玉兒在榮國府也住了三年,想來也知道榮國府的情況。偌大一個榮國府要維護,又哪裡有那麼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