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千金填房最新章節列表 > 34、張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4、張家

周夫人關心的問著若水一些小事, 並且說如果有什麼事情都可以過來找自己的,自己這邊一定盡力幫忙。並且隱約透露了八月份周大人就要進京述職了, 可能全家又要搬家了。

若水想了想,沒有特別的事情需要周夫人幫忙的。開口道:“家裡一切都好, 勞夫人掛念。就是我家這三個孩子都大了,要進學堂讀書了。明年我那個大兒子就要進學堂了,您也知道白馬書院入院制度,所以能不能勞煩周大人給白馬書院的山長寫封薦書?”

周夫人想都沒想就說道:“多大點事還值得你一說,沒問題,白馬書院的山長跟大人是好友。明年索性讓你兩個小兒子也一起入學,孩子們在一起也有個伴。反正就差一歲也不算差。”

若水笑著謝道:“若如此就太好了, 那就多謝夫人了。”

周夫人笑著說道:“說這話就太見外了不是, 我們也會跟下任知府交接好的,放心好了。”

若水這邊跟周夫人親親熱熱的嘮著嗑,薛明遠那邊也是如魚得水。有了周大人特意的提攜,眾人也都跟薛明遠親近了起來。薛明遠第一次受此待遇, 倒是有些喜出往外了。不過有些事就是面上情, 薛明遠也明白。但是商人就要有把面上情變成裡子情的能力。

薛家幾人回家之後,若水就笑著把讓孩子們提早進學的事情學了一遍。薛明遠正在興頭上,又聽到了這個好消息,覺得真是有雙喜臨門的感覺。白馬書院是台州第一大書院名聲更勝官學一些。官學找學生入學的時候確實都是按成績來的,才華文學是第一位的。

但是歷年卻都是白馬書院最後科考考上的人數多一些,原因無他,就是白馬書院招收的大都是世家有才華的子弟。有了世家子弟這一身份, 等到最後進京科考時,白馬書院的學生都能挖門盜洞在望京認識一些大人物小人物,擴大一些自己的名聲。

這個讓主考官還有那些大人物知道自己還是很有用的,要不然怎麼每到趕考的時候,學子們都提前幾個月就啟程進京了呢,京裡住的貴吃的貴,在家複習不是更好麼?原因就是希望能在京裡混出一點名聲來,為自己的科考增加一筆砝碼。而白馬書院的學生這筆砝碼都是帶在身上的。

退一萬步講,總是最後沒有考上,但是你的同窗總有考上的,這就是人脈資源。在這時候,同窗、同科、同年、同門情誼是非同一般的,大家互相都是個依靠。所以台州的家長都儘可能把孩子送到白馬書院讀書,如果白馬書院只靠錢就能進,那與其他的書院也沒什麼不同。為了保證自己書院的名聲,就形成了成績之外的推薦制度。這就是若水想要周大人薦書的原因。

薛明軒把自己兒子弄進去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薛明遠有三個兒子,都弄進去有些費力。要是進一個若水心中期望的肯定是薛浩,但是怎麼跟薛淵解釋呢,再有沈暮煙為了薛汀肯定會不要命的鬧,所以乾脆三個孩子都去吧。

薛明遠笑著說道:“先不用告訴孩子們,小孩子出去亂嚷到顯得咱們輕浮,所以等到他們該入學的時候再告訴她們。”若水自然是無可無不可。

轉眼到了元宵佳節,薛明遠實現自己的承諾帶三個孩子還有若水出來看花燈。滿街的攤位好不熱鬧,若水跟在薛明遠的身後,帶著孩子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場。三個孩子一人手裡拿著兩個花燈高高興興的回了家。

就在猜花燈的時候,恰巧碰到了薛浩和薛淵的先生朱秀才。朱秀才和他的幾個朋友也出來逛,見到薛明遠客氣的打了聲招呼,然後就看著若水的身影又痴了。此時眾人正站在一個美人花燈的前面,這個花燈裝裱的足夠精緻,吸引了很多人的圍觀。

朱秀才想在若書面前表現一下,看了一眼花燈的謎面,就開始拼命的猜。幾個孩子也喜歡這個花燈的精巧,拼命的在旁邊猜,不過自然猜的跟正確的答案差得很多。若水看了一眼,伏在薛明遠的耳邊,小聲說出了答案。薛明遠毫不懷疑的就把話複述了出來,眾人先是驚奇然後對著燈面思考轉瞬齊聲叫好。

薛明遠四下拱手致意,從店老板手裡接過了花燈,放到若水的手中小聲道:“都是美人,拿著吧。”若水瞪了一眼薛明遠,開心的把花燈接了過來。

剛才那一整幕都被朱秀才看在了眼裡,朱秀才恨鐵不成鋼的語氣低聲嘀咕道:“一個大丈夫竟然要靠女子,真是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看著若水的背影有時留戀又是憤慨,心理無比的糾結。此等美好的女子為何偏偏配了如此粗鄙不堪的人呢,暴殄天物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從元宵佳節之後,若水倒是開開心心的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薛明遠因為對於沈暮煙的彆扭勁還沒有過去,所以也一直沒有到沈暮煙的房裡去,若水每天就教教兒子,晚上在跟薛明遠嘮嘮嗑,有時興致好了還能陪薛明遠小酌兩杯。若水對自己這種悠閒生活的狀態真是滿意極了。

轉眼又到了夏天,若水到了台州已經有一年了。周大人的任期稽核據說也下來了,都是優,原本就等著回京交接一下工作然後拿上印到另一個地方走馬上任就成了。這時候周大人迎來了他在台州知府任上最後的一項大任務,迎接剛剛打了勝仗歸來的遠征將領。

遠征的主帥正是誠謀忠勇公張京之子張瑞陽,不到三十歲的張瑞陽此次出征的勝利,正式宣告大雍把在西面跟大雍隔海的呂宋正式收歸入大雍版圖。張瑞陽帶領八十萬的海軍組成了無敵艦隊,耗時三年收歸了一直跟大雍叫囂的呂宋,此次勝利歸來,除了張瑞陽一直的作風搜刮了大量的金銀珠寶之外,還把呂宋的國王擄了過來,不,不能說是擄,應該是請,請到望京做客,朝見皇上。

按理說張家軍上岸應該是在離呂宋較近的汕頭泉州才是,但是張瑞陽堅持要在台州上岸。立下了如此汗馬功勞的主帥別說要在台州上岸,就是把台州扒了蓋個港口,估計皇帝也會答應。於是皇帝接連幾道聖旨飛速的傳入台州,整個台州的官場都行動了起來,準備迎接張家軍。皇帝不僅讓台州不用考慮錢的問題來辦,還特意讓太子代天子遠赴直沽迎接。

張瑞陽大大咧咧的坐在主戰船的甲板上,看著手裡的信說道:“小小的呂宋,讓你丫以後得瑟,這回我刮地三尺,看你們以後還敢不敢叫囂!”周圍的人對於名門出身的大帥這種無賴模樣已經習以為常,全都板著臉默不作聲。

張瑞陽有看向下一封信,復又嘆了一口氣道:“那麼一個大美人,嫁不成太子嫁我也行啊。這次我倒要看看這叫薛明遠的能不能配上我的好妹妹!”

沒錯,張瑞陽從台州上岸,不為別的,就為了他從小看著長大的若水,那個讓他覺得集合了女子優秀的品德於一身的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