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千金填房最新章節列表 > 60、出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0、出手

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只要薛家二叔沒把薛明遠開出家譜, 薛明遠就還得帶著若水回本家拜年。倆人上了馬車後,若水輕聲問道:“你說二叔今天能當眾挑明這事, 命令你關掉鋪子麼?”薛明遠笑道:“不管他們怎麼說,咱們該怎麼做還則麼做。不過我也不能一直接招,這次咱們就先出手讓他接著。”

回到本家的時候,薛家二叔就像沒看見薛明遠和若水似的。祭祖結束之後,二叔今年的臉拉的比往年都長,開篇還是亙古不變的生意不好做啊,分紅少。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可是今年二叔的話一停, 薛明遠就直接當中問二叔道:“二叔,本家的生意是大家的,就像您去侄兒家說的一樣咱們都姓薛。人家都說親兄弟明算賬,這麼多年來分紅咱家一直也沒有個明細。每次我們都是拿到錢數, 這錢到底本家賺了多少, 我們又分了多少大家都不知道。

你看今年是不是也賬目拿出來讓大家看看,要是賺的少了,咱們分紅也就少拿點,不能讓二叔一個人受累不是麼?再說大家看看哪家鋪子生意不好都一起出出主意,這也是個辦法。二叔要不我陪您去拿一下賬本?”薛明遠關切的聲音開口問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薛家三叔和六叔兩家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出聲反對幫二叔說話。牽扯到自己利益的時候, 大家都很聰明。薛家二叔在一旁虎著臉瞪著薛明遠,薛明遠卻一臉的正氣凜然的模樣端坐在那裡。

半響,薛家二叔開口道:“老三一直在學院裡教書,老六又醉心於畫技,我想著你們都是熟讀聖賢書的,不想打理這些。那麼我作哥哥的就替你們操心著黃白之物,讓你們每年只到時候只領分紅就好了。你們跟明遠不一樣,我要是把你們的鋪子給你們,你們還能棄文從商麼?”

薛明遠微笑道:“叔叔們也沒說要把鋪子拿回去,就是想看看鋪子經營的情況罷了。”薛家二叔惡狠狠的瞪著薛明遠,三叔看不下去了,還口做和事老和稀泥道:“我們確實也看不懂賬本,二哥替我們打理著也挺好的。再說……”三叔還要說下去,被三嬸暗地裡掐了一下,一個眼刀掃過去,閉上嘴不說話了。三嬸輕聲道:“明遠說得也在理。”

薛明遠是看熱鬧不怕亂子大,扇陰風點邪火這事做好了就是坐山觀虎鬥。看架子架的差不多了,薛明遠很不厚道的打算撤了,反正最後不管怎麼樣也沒有自己的好處可拿。薛明遠對二叔是很瞭解的,鐵公雞一隻,讓他不擇手段的收錢他可能做出來,拿錢出來比登天還難。

三叔他們不知道這裡面有貓膩麼?怎麼可能,只是以前有些事情只是互相都有所顧忌,一層窗戶紙不願捅破而已。如今自己幫他們挑明了,你們就慢慢理論去吧。薛明遠微笑著說道:“各位叔叔,侄兒家裡那邊還有事,這就先走了。”也沒有人挽留,薛明遠笑笑就帶著若水大搖大擺的就從正門裡走出來了,倆人隱約聽見倆人走後,正堂裡大聲爭吵的聲音。

按照古老的演算法,薛浚今年就三歲了。薛浩和薛淵有時候回來就會帶著浚哥在院子裡跑一跑,玩一會。若水看這院子裡的青藤下浚兒開心的笑臉,覺得自己已經可以平靜的告訴父母親這個事情了,並且可以真的放下以前的一些想法,全部為家族著想而沒有任何怨言。於是若水跟薛明遠提出來想回家看看。

薛明遠想了想,便也欣然同意。他知道若水每個月都會給家裡寫信,他有時候也會跟著看看。一般都是若水的三哥給若水寫的,有時候是她母親口述,她三哥代寫。大多就是尋常的家信,不過薛明遠卻也發現確實官宦人家的通訊,薛若颯經常說一些京裡發生的大事情給若水聽。

例如當朝國丈彈劾誠謀忠勇公張京張家二子張瑞安張瑞陽一文一武有把持朝政的嫌疑,加上張瑞平也在吏部認知,向皇上描述民間有民謠說二張吃盡天下草,請皇上裁奪。而後張瑞陽不甘示弱,馬上反擊國丈說是外戚干政,陷害忠良。

皇帝是兩邊做好人,一面是說大家不要懷疑國丈,國丈也是一心為國,卻同時削弱了一部分兵權以示外戚不盛。同時另一面說張家幾代忠良,不可隨意誣陷,卻也收歸了張家的一部分的兵權以示保護。皇帝把一部分的兵權握在自己手中,朝廷的兵權成三足鼎立之勢,不,這些都是皇帝的兵才對。

又例如皇帝登基前只有一個侍妾產下一子卻不幸暴病去世,而後太子妃產下嫡子才一掃後宮陰霾。但皇帝登基後,皖貴妃連生兩子,頗得皇帝寵愛。還有湘妃娘娘和穎嬪的皇子接連出生,中宮卻再無音訊。甚至有人傳言,皇帝想立貴妃的兒子為太子,不過皇家的新文向來都是民間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像姚若颯無聊時給若水寫寫而已。

不過薛明遠勸說不急著動身,等六月過了,收完這半年的帳,好好地準備點進京的禮品,給若水長長臉。最好等八月份,把暑氣避過去,初秋的時候在動身。這邊鋪子都有大掌櫃,安排好離開幾個月也沒事,再說還有薛明軒在家看著。如若這樣,若水要是想在望京多待一段時間,或者在那邊過年也不是不可以的。

兩人打算的挺好的,薛明遠甚至跟若水一起列了一張紙,寫上要帶進京的東西。薛明遠想好這是第一次回若水的孃家,他想讓以前欺負過若水的人都看看,若水現在過得非常好。他希望自己能給若水張臉,讓別人看見自己之後對若水投去羨慕的目光。

於是薛明遠在六月剛過的時候,就非常勤快的跑到各個店鋪收賬。大掌櫃們最開始也有一些些差異,怎麼東家年中的時候過來查賬拿錢了,問明了原有之後都笑呵呵的把賬本拿出來,並勸薛明遠店鋪裡的事不用擔心,多陪二奶奶的在京裡住一段時間也行。

薛明遠收完台州的店鋪之後,又親自去杭州一趟,幾個大掌櫃高興的恭維著薛明遠成藥在杭州賣的好,幾個月店鋪了賺了好幾倍於普通藥鋪的盈利,而且這成藥特別方便,很多人家都是買點藥在家備著,一些小毛病也不去藥鋪看了。薛明遠拿著錢回到了台州,決定把這筆錢全部用在若水此次回娘這趟上,讓若水風風光光的回家。若水看著薛明遠興致勃勃的幫自己安排回家的種種事項,自然是既高興的。天天圍在薛明遠身邊噓寒問暖,溫柔如水。

可就在薛明遠打算好好的破費一次,準備大筆花錢的時候,杭州那邊傳來訊息,店鋪裡出事了!薛家的成藥吃死人了!

下人說那邊掌櫃解決不了了,只好請東家出面,於是快馬加鞭連夜就趕過來了。薛明遠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正在和若水說著玩笑話,頓時覺得一盆涼水從頭澆下,手裡的茶杯一下就摔倒了地上。開藥鋪最重要的就是質量問題,藥不必其他貨物,事關人的生死,所以薛明遠向來對於進貨的渠道是嚴防死守,從來不敢大意丁點。就連這成藥作坊裡面都專門僱了看著這做工的程式,就怕出問題。怎麼會吃死人呢?

若水連忙握緊薛明遠的手說道:“夫君別急,咱們現在馬上就去杭州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沒事不惹事,來事不怕事。出了問題,咱們一起想辦法解決。”薛明遠蒼白著臉點點頭,莫非自己每次相處賺錢的法子都不可行麼,不會的!這次自己不會再質量上出問題,一定有其它的原因。薛明遠給自己鼓著勁,聽那邊若水已經吩咐下人開始做準備了。

“唐嬤嬤你留在家裡,孩子們的飲食起居一定要照顧好了,浚哥我會請大嫂幫忙照顧的,奶孃你也辛苦了。素心,你抓緊收拾出門的東西,二爺剛拿回來著這些錢也帶著,以防萬一。”若水這邊有條不紊一一吩咐著。

薛明遠也定了定神,開口說道:“叫成藥作坊的負責監管的東城和採購藥材的黃平一起去杭州,我去大哥那邊一趟,問問這邊有沒有精明的師爺跟著咱們一起去一趟,畢竟最後萬一真要打起官司來,咱們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懂。”

夫妻倆人分頭行動,當天下午就走水路出發,順風順水第二天下午就到杭州了。到了杭州之後,直奔藥鋪,只見藥鋪門口擠得裡三層外三層都是人,隱隱聽得裡面有人號啕大哭之聲,“黑心的藥鋪啊!你還我嬸子啊!你們賺錢不要良心啊!”只聽嚎叫的聲音粗狂,幾人走近一瞧,出聲的是一個披麻戴孝身形健壯的漢子。

藥鋪店門緊閉,門口搭著一個建議的喪棚,一副棺材停在裡面,裡面躺著一個衣衫簡樸的老婦人。周圍幾名披麻戴孝的親人或坐或跪,一對夫婦跪坐著互相靠著眯著眼,全然不顧旁邊這個男的大嗓門的嚎叫。這個男的嚎叫的慘烈,卻不見有幾滴淚水,只是因為嗓子過於用力,把眼睛憋紅了。

薛明遠看了一眼,每吱聲從後門悄悄進了藥鋪。大掌櫃一見薛明遠來了,大松一口氣,沒有抱怨反而先是道對不住東家,說道:“小的無能,讓東家費心了。”薛明遠擺擺手,安慰道:“掌櫃不要過於自責,事情發生了咱們解決就是了,快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掌櫃嘆了一口氣,一五一十的描述道:“事情前天發生的,這個老婦人據說是在家咳了許多天,鄰居家看老婦人就一個人居住,行動不便,就好心給了一丸咱們店裡的久咳丸。老婦人吃完後說好了不少,鄰居家又給了一丸,老婦人說想第二天吃,誰知當晚就去世了。她家姑娘就拿著那一丸藥,說是吃咱們家的要吃死的。不論我說什麼,她們都一口咬定老婦人就是吃藥吃死的。不論我提出什麼樣的解決辦法,她家都不同意,我讓她家解決條件,她說要五千兩銀子了事。”

若水一聽,瞪大了眼睛喊道:“什麼!她家姑娘瘋了!訛咱們五千兩。咱們請仵作驗屍,到底是怎麼死的,吃要吃藥吃死的總要又中毒的表現,不然什麼藥能一晚上置人於死地呢。”

大掌櫃無奈的說道:“我說了,可是她家那些人在地上一邊打滾一邊叫罵,說是不讓老人家入土為安,死了也不讓人消停。小的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不得已才把東家請來的。”

這邊兩人說話的時候,薛明遠站在門口,觀察者門外諸人,輕聲問道:“你說老太太是一個人住,她就只有一個姑娘麼?”大掌櫃道了一聲是,薛明遠皺眉道:“那幾個體型健碩的漢子口稱老婦人為嬸子,可是我看那姑娘和姑爺,還有老婦人都是滿手的老繭,肯定是常做地裡的活計。這幾個男子手裡的皮膚一看就是養尊處優,他們跟這老婦人究竟是什麼關係?”

大掌櫃道:“就知道他們管這老婦人叫嬸子,這棺材就是他們抬來的,棚子也是他們扎的。這三天老婦人的姑娘和姑爺倒是不太出聲,該吃吃該睡睡,也不痛苦大喊。就是這幾個漢子,就他們喊得最大聲。”

薛明遠冷笑道:“這怕是有人故意跟咱們過不去吧,咱們這生意太紅火,搶了人家飯碗裡的飯,終於有人看不過去,出手了呢。”成藥賣的多了,一些小病人家不抓藥了,自然別人家的患者就少了,而從這成藥的收益來看,估計減少的不止是一成兩成。大店可以挺,可以想別的辦法,專供世家也是一條出路。可是有一些小店,估計就比較難了。估計這是有人狗急跳牆,出陰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