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乾隆廢后翻身記最新章節列表 > 18、塞上江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塞上江南

銀川鳴翠湖,湖畔蘆葦蕩中,微風徐徐,波光粼粼。不遠處,魚兒躍出水面,激起一朵朵水花。

一條小船吱吱呀呀搖晃著,順著蘆葦中間的小路,緩緩前行。

船上,一少年邊划船,邊問前面中年漢子,“先生,看來,今年這葦杆長的不錯呀!”

前頭黑瘦精壯的中年漢子點頭,“你也瞧出來了?蘆葦不錯,說明水氣足。今年葦杆兒,又能給老百姓帶來不少銀子”

船上兩個隨從裝扮的人賠笑,“那是因為劉先生和主子,您二位教導的好。誰能知道,這尋常的蘆葦杆子,還能賣錢呢?”

劉墉聽聞,微微頷首,“賣蘆葦杆子不用像種莊稼一樣,得天看著,只要時候到了,割好捆好就是。只是,這樣其實賺不了多少錢。要是按照精緻的花樣,編成涼蓆、涼墊子,拿到京城等大地方去賣,才能賺的多。”

十二笑著搖船,“先生說的是。我已經捎信給十一哥。他現在看著戶部,有什麼賺錢的法子,他肯定幫忙。過兩天,大概就有人來幫著收這葦杆兒了。”

劉墉點頭,站在船頭,透過葦杆兒往外看。一條條船來來往往,穿梭不停。捕魚的,割葦杆的,忙忙碌碌。

與小船擦肩而過之時,認識的,都樂呵呵地打招呼。有的還扔過來兩條魚,活蹦亂跳的,向外撲騰著水珠,“劉先生,中午加菜吧!”

劉墉微微點頭,“好!”

十二笑著對那船上人說:“多謝!”

兩條船錯身而過,那邊船上,飄來對話:“劉先生家的公子真和氣!又知書達理,要是咱家有閨女,一定叫人去提親!”

“美的你,人家是大家公子,說不定,家裡都有不止一個呢!”

一船人笑著劃遠了,十二反而鬧了個大紅臉。劉墉在船頭聽明白,轉身坐到十二身邊,隨口問:“眼看你也十八歲了,婚姻之事,你父親怎麼說?”

十二低頭冷笑,“還能怎麼說。不把這裡變成塞上江南,不準我回去。就是娶,八成也是科爾沁、巴林的貴女吧。”

劉墉皺眉,“這怎麼行?”娶博爾濟吉特氏,擺明了是剝奪十二皇位繼承權。

十二聽劉墉不悅,反而釋然,“先生不要為我擔心。能娶妻生子,已經是我的幸事。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親大人。也不知道,她日子過的怎麼樣。十一哥有沒有暗中照顧她。等我成家後,能不能把她接出來,跟我一起住。唉!”

劉墉聽了,拍拍十二肩膀,“有心就能事成。走吧,去那邊看看稻子怎麼樣了。”

銀川氣候較之江南,寒冷一些,然而,託賀蘭山與黃河等水系之福,比起塞上其他地方,還是很溼潤。加上湖泊眾多,灌溉便利,以前就有漢民百姓嘗試著種稻子。劉墉來了以後,瞧出稻穀精耕細作,雖然一年只能種一季,但因產量多,能養活更多人口,就帶著當地漢民推廣種植。去年因為方法不當,致使稻穀產量不高。今年初,從江南請來了種田能手,改進了耕作方法,再過十來天,就能收割了。

江蘇來的王老漢,頂著一張醬紫色的面龐,站在稻田裡,望著一塊一塊的稻子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手裡搓搓稻穗,嘿嘿笑笑。稻田裡,大兒子王大吆喝,“爹,你看,是不是再過幾天就能打稻子了?”

王老漢剛要回話,劉墉領著十二就走過來,笑著說:“真是不錯。王老漢,這一年辛苦你了!”

王老漢急忙躬身見禮,“劉大人切莫如此說。老漢在南邊兒,沒地沒啥,淨給人掏力,一年到頭,一家老小連個溫飽都顧不上。更別說如今,這家裡頭一人五畝地,教會了鄉親們種田,還能到衙門裡領工錢了。”

劉墉聽著笑了,“這麼說,不後悔從南邊兒來到這兒了?”

劉老漢頭搖地撥浪鼓似的,“不後悔、不後悔,當初是草民愚鈍,要不是您,草民這會兒還正在為今年交完租後,怎麼過年發愁呢!”說著,嘿嘿笑笑。

劉墉陪著笑笑,扭頭看一眼十二。見十二面色似有沉思,略微點頭,轉回來,和王老漢父子幾個,繞著稻田轉了幾圈兒。幾百畝稻田,除了十來畝因為地勢高,沒能及時灌水,稍微有些晚,其他的,不出十天,就能收割了。

劉墉搓搓稻穗,很是高興,跟王老漢商量好,等開割那天,一定過來動第一把鐮刀。王老漢等人急忙應下,說到時候,一定提前去衙門裡請官爺。

不多時,已經日上正午,王老漢家裡小孫子到田裡喊爺爺回家吃飯。不遠處村莊裡,嫋嫋炊煙,逐漸升起、散去。眾鄉親還有人從家裡拿了炊餅、端了釀皮、抓著大塊燴羊肉骨頭,圍上來,嘴裡喊著,“大人,到我家吃吧!”

“去我家吧,香酥雞剛做好!”

王老漢也急忙請劉墉等人到家裡。

劉墉笑著擺擺手,“家裡也做好了,不吃浪費了。”說著,帶著十二等人,坐車而去。

村裡人見了劉大人不肯吃飯,知道這位官爺向來清廉,也就四散開來,回家吃飯。

回到縣衙後院,廚房飯菜已經熱了兩遍。劉墉與十二對坐著吃完飯,便到前頭衙門裡升堂問案。

解決了一些雞毛蒜皮小事,劉墉看看天色,剛要退堂,便聽衙門前頭有人擊鼓鳴冤。叫衙役帶上堂來,一問,原來是一家回回族人,和一家漢人。兩家本是鄰居,如今鬧矛盾,鬧到公堂上來。

劉墉坐在正堂主位主審,十二坐在一旁旁聽。兩人對視一眼,十二心中疑惑,不過是些個小事,怎麼就至於鬧到臉紅脖子粗呢?

劉墉則皺皺眉頭,若是回回人與回回人吵架,或是漢人與漢人吵架,都沒什麼難的。可惜,這兩家是兩個民族吵架。處理好了,皆大歡喜;處理不好,瞅瞅在大堂外,擠的那兩撥涇渭分明的回回人與漢人,沒準兒都能打起來。要知道,這裡東靠中原,西邊兒,可就是回疆呢!

十二畢竟年輕,沒往深處想,扭頭看劉墉皺眉沉思,便悄聲問:“先生,這事情不過是鄰裡糾紛,值得先生如此為難嗎?”

劉墉皺眉,低聲把顧慮說了。十二想了想,往堂下細看,只見一個回回少女,蒙著面紗,立在人群裡,焦急地往堂上望。她身後三步開外,一個漢家少年,小心護在少女身後,力圖不著痕跡地幫女孩擋去外人,免得回回族少女給人碰到。忙著照顧回回族少女的時候,漢家少年也不住張望,看到堂上漢家一方時,難免憂色。

十二偏頭,把自己的觀察悄聲對劉墉說了。劉墉斜眼一看,果然不錯。對著堂下衙役吩咐,“來呀,把堂下那一男一女帶上堂來。”

衙役領命,當即就去抓人。自古官家辦事,哪裡管你什麼冤枉不冤枉,拉著人就往堂上拽。漢家少年一面護住回回族女孩兒,一面護著自己,拉拉扯扯間,二人上得堂來。

堂上回回一方,與漢家一方一看,頓時氣壞了。回回族家長阿凡提登時就跺腳,“朵以,你怎麼來了?回家去!”

朵以以紗蒙面,低頭不語。

漢家家長常安則對著兒子笑笑,“成啊,回去再跟你算賬。”

常成低頭,“父親,這裡人太多,兒子擔心朵以妹子。畢竟,她們族規太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墉冷眼看朵以跟常成之間暗流湧動,心中有譜,故意沉下臉來,將阿凡提、常安訓斥一番,當即扔批子,“一人二十大板!”

衙役們上來扒下褲子,摁在地上就要打。朵以跟常成嚇壞了,跪在地上求“大老爺開恩。”

劉墉凌然喝問:“你二人還有臉說。你們的父親捱打,都是你二人不孝。打完他們,就是你們,不用急,等著吧。”

朵以含淚不語,低聲啜泣。常成則是磕頭辯白,“大老爺,我們兩家不和,只是因為生活習慣不同。並無深仇大恨。更不是因為我們晚輩不孝。懇請大老爺明察!”說著,把兩家吵架原因,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十二在一旁聽了,捂著嘴暗笑。“不吃豬肉,還不準鄰居殺豬?這是哪門子規矩?這阿凡提一家要到是住到京城,那滿城的滿洲人,還不都跟他們結仇?哪家滿人不吃大肉的!”

劉墉一拍驚堂木,“阿凡提,你自己不吃豬肉,那常安家又沒逼著你們吃,為何砸了常家鐵鍋?”

阿凡提滿腹委屈,為了女兒閨譽,又不好說出來,只得不住喊冤。常安在一旁看堂上大老爺似乎偏向自己,趕緊爬起來,跟阿凡提對著喊。

阿凡提見常安一點情面不講,也急了,脫口而出,“常老頭兒,你別得意。今天你贏了官司,我也不會把朵以嫁給你兒子。呸,前天剛到我家提親,還沒定下來,就在家裡殺豬,想叫朵以嫁過去跟你們觸犯族規,你做夢!”

十二低頭憋笑,看看劉墉,也緊緊抿嘴,望著堂下兩家人。

誰能想到,本來是漢家為了娶媳婦招待媒人的豬頭肉,竟然成了“棒打鴛鴦”的罪魁禍首呢?

十二透過人群,望望遠處賀蘭山。皇額娘說的沒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到銀川,他不知道這裡還有塞上明珠、北方湖城。不來審案,他怎麼會知道,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也會給鄰里親家,帶來這些個麻煩。怪不得,外頭回回人、漢人圍上來看,這件事,確實要小心巧妙處理,方能安定各方的心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