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窗外雨夾雪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章

去梅花島鄉要從b市走半小時高速公路,到達梅花島鄉所屬的櫪縣後,再有十分鐘的車程可到達櫪縣的客運碼頭,再換乘渡輪,半個小時後便可以登島。

程氏一行六個人,b市政府有一位陪同的副秘書長和櫪縣縣長,再加上秘書司機等有十幾個人。車隊直駛碼頭時,才發現櫪縣派出的一艘快艇一次根本裝不下這麼多人,縣長說可以再往返一次。程中謙考慮了一下說不用了,雙方協商了一下,最後確實只有櫪縣縣長陪著上島,副秘書長和其他人員留在櫪縣縣城。

一行人凳上快艇,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鍾,快艇就到達梅花島碼頭。

此時已是陽春三月,相比b市的溫暖,島上仍顯得有些春寒料峭。

“這裡夏季的平均氣溫比陸地要低三到五度,但到冬季又反而會高幾度,只是春脖子長,氣溫沒有陸地升的快,是典型的海洋型氣候。”櫪縣的縣長介紹說。

快艇靠近碼頭後,一行人依次登上岸,以璨的臉色有些蒼白,腳步也有些發軟,跨出船舷後一個踉蹌差點跌倒。

“暈船?”程中謙手快忙拉了她一把將她拎直了。

“嗯。”以璨答應著,心裡卻知道並不是這麼回事。

主要是快艇太小,開動後像是貼在水面上飛,身側一眼望去便是深不見底的海水,她非常害怕。但她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是第一次坐船膽子小,只好順水推舟承認是暈船。當兩腳踏到堅實的土地上時,她才覺得一顆懸著的心落了地。

梅花島鄉政府離碼頭不太遠,四十多歲的鄉長帶著鄉政府那兩輛半舊的普桑已經停在那裡等候。程中謙揮揮手讓把大家將行李放上車,請鄉長帶著一行人徒步做環島考察。

梅花島鄉所在這個島實際上叫梅蕊島,陸域面積不到五平方公里,人口有一千多人,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幽雅、安謐,生態環境保護很好。由於位處b市的海上門戶,有關部門對海島的開發一直持謹慎態度,因此島上的旅遊業並不發達。陳晉南主政市政府後,力主完成了包括風力發電等基礎工程建設,但是由於旅遊資源仍處於保護中,整個島上還處於原始狀態,島上的漁民也基本處於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存階段。

一行人沿著海岸線徒步迂迴行走,只見石子小路曲折蜿蜒,岸邊或岩礁交錯,或沙灘整潔,沙質細膩,給人以安詳遼闊的感覺。

程中謙著一身深色休閒裝,由鄉長帶路走在最前面,身後是櫪縣縣長,一邊走一邊給他做梅花島的由來及歷史演變情況介紹。

這位縣長是櫪縣人,已經幹了兩屆父母官了,從四十多歲幹到五十多,頭髮差不多全白了,因為梅花島開發問題和市裡打了許多交道,但市裡始終不鬆口,這次聽說程氏準備大手筆投資,將整島列入開發規劃,實在讓他喜出望外,人也一下子精神了許多。

“看這山上,植被保護的非常好,近幾年又引進了適宜這裡土壤氣候的梅花品種,目前島上已經成活了一千多株梅樹,能從早春開到三月中。特別是飄雪時,泡溫泉賞梅花,是島上一景,一定不辜負了梅花島的盛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縣長極力鼓吹著,程中謙卻一直默不作聲,彷彿有些漫不經心的樣子。

一行人繞著整個小島的海岸線轉了一大圈,用了兩個多小時,回到住地已是正午了。

一行人被安排在島上唯一的招待所,條件非常簡陋,但就在溫泉邊上。

“請各位休息十分鐘,馬上開飯。”站在招待所院子裡,鄉長笑容滿面的說著,然後親自去餐廳檢視飯菜。

“條件實在有限,但好在晚上可以泡個溫泉澡。”縣長笑著給這些客人解釋說。

以璨穿的是一雙牛津底牛皮休閒鞋,雖然走的腿痠,好在腳不疼。而劉曉非則是一雙低跟矮腰靴子,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崎嶇小路,只覺得腳又腫又漲,已經快癱下了。

“我的腳肯定起了水泡。”她原沒想過老闆這麼狠毒,下船就做環島徒步,她下意識以為這島上起碼也應該有個環島公路什麼的,卻沒想到一直走的是石子路,鞋跟雖低,但走起來卻非常吃力,雙腳受足了折磨。

以璨笑。

劉曉非雖然強勢,但形象上卻一直走的是淑女路線,打死不肯穿球鞋棉布褲,和以璨完全相反的風格,到了這荒山野島只能吃苦。

以璨看劉曉非坐下不動,便先去異常簡陋的衛生間洗了把臉,擰開水籠頭,熱呼呼的水還冒著氣兒,倒是出人意料。

“咦?怎麼有股子硫磺味兒?”以璨驚叫道。

“是溫泉的水。”劉曉非進到衛生間抽著鼻子聞了一下說道,“應該是硫磺泉。晚上可以泡個湯,對皮膚很好,排毒解毒呢。”劉曉非有些興奮。

劉曉非看了眼以璨腳上的那雙休閒鞋,氣餒地揉著腳趾頭自語道:“淑女風度害死人。”

早知道她在市內現買雙軟底鞋帶著,何苦受這個罪。

以璨忍住笑,自顧換了件衣服準備下樓吃飯。

“你帶的衣服夠嗎?我們可能要在島上呆幾天。”劉曉非提醒她。

“差不多。”以璨不知道了這個呆幾天具體是幾天,但她沒有一天換幾套衣服的講究,剛剛換下這套衣服是因為剛剛出汗有些不舒服。

等她和劉曉非下樓到了餐廳,看到其他人都在圍坐在餐桌前坐好了,只空了兩個兩個位子留給她們二人,一桌的鮮香特別誘人食慾,倆人忙偷偷咽著口水坐下。

以璨算是在海邊長大的孩子,從沒想過漁家飯菜是這樣的:三四種貝類加調料用水煮過後大盤大盤直接端上來用手剝殼吃,魚也有三四種,鹹的燜的清蒸的各種做法味道各異卻異常鮮美,當然少不了島上的特產鮑魚海膽螃蟹海螺等等。因為海物都特別新鮮,所以做法都很簡單,保留了這些海產品的原始鮮美。

以璨特別喜歡那盤蘿蔔條燉鹹魚,加上玉米麵餅子極香,吃了差不多半盤子仍覺得沒吃夠。直吃的程中謙盯著她橫了兩眼,才不得不收回筷子。

“這道菜是我們島上特色,愛吃再來一盤子。”

鄉長大約看出以璨喜歡這一口,笑著向裡面招招手吩咐了一下,果然過了一會兒,一個圓臉寵,身材壯實的姑娘又端著一盤蘿蔔條燉鹹魚送上來了。

“鹹,少吃。”程中謙板著臉,撇了她一眼說道。

“我餓了,這魚下飯。”以璨頭也不抬,伸筷子又夾了塊鹹魚,就著餅子邊吃邊說道。

大約還放了辣椒,吃起來特別可口。她早已經被貼上吃貨的標籤,才不會在乎別人怎麼看她。

劉曉非本來是捉住一隻螃蟹在啃,聽她這樣一說,筷子也伸了過來,嘗了一口後面露喜色,也悶聲不響地很快吃了不少。

“吃吧吃吧,這個管夠。”鄉長笑的臉上皺巴巴紋路多了好幾道,卻是真心的歡喜。

“程先生,你們下午想看什麼?”縣長大約看到程中謙臉色不太好,便適時轉移話題。

“下午我們上山。”

程中謙接過話頭,仍不忘記瞪以璨一眼。然後一邊剝著螃蟹,一邊問起山上的情況,見以璨的筷子又伸到鹹魚的盤子裡,便伸出胳膊用筷子一擋,將手裡一隻剝好的蟹足隔著兩個人扔到她的碗裡。

以璨面不改色縮回筷子,拿起蟹足兩口就吃掉了鮮嫩的蟹肉,然後捧起碗喝了兩口玉米面糊糊。

“下午爬山,步行時間應該比上午要長,請大家做好準備,晚上開飯時間可能會晚點。”縣長掃了幾個人一眼,又提醒道。

以璨想了想,伸手抓了兩塊玉米麵餅子在手裡道:“我帶上乾糧吧,別到時體力不支倒在山上下不來餓肚子。”

看她緊張的樣子,惹得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鄉長笑道:“島子只有這麼大,一會兒就回來了,想吃飯隨時可以。”

以璨想了想,仍是將餅子放在一邊準備帶上。她這種吃貨可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吃永遠是第一位的,她也從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丟人。

“王鄉長,如果明天天氣沒問題,就安排去另外幾個島上看看。”程中謙問鄉長,“交通沒問題吧?”

梅蕊島離另外幾個島都隔海相望,要上島只有乘船,這和陸地上搭車不同,需要做好提前準備。

“鄉里有一艘快船留下來給你們用,往返接送很方便。”王鄉長痛快地說道。

“好。”程中謙點頭。

生態保護的結果,便是島上經濟欠發達。條件實在是差,看看這鄉政府的條件就知道了。考察一個島至少需要大半天時間,分組會更快一些。拿回資料還要綜合分析,然後才會出臺方案,一週的時間對他來說已經很奢侈了。

下午這一行人沿著山脈走勢,穿過全島陸地,最後爬上了全島最高的山峰,其實海拔也不過二百多米。但由於沒有路,幾個人爬到山頂時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

李總早已經氣喘噓噓了,滿頭大汗步履蹣跚;那位姜助手大概長年缺少鍛鍊,也是掐著腰身揮汗如雨;黃瑞鑫要好些,雖然喘息的重點,但仍是精力充沛的樣子;劉曉非最慘,上了山頂後一屁股坐在一塊石頭上,大有死活不起來的架勢,然後竟然將鞋子脫掉,給腳以暫時的解放,完全的不顧及淑女的形象。

以璨因為年輕加上鞋子輕便,雖然覺得累,倒是比這些人好一些。只有程中謙及那位縣長和帶路的王鄉長只是額頭稍稍冒了點汗,完全的臉不紅,氣不短。

此時程中謙迎風挺立在山頂,身上的外套敞開了釦子,被飛吹的鼓起來像是長了一雙翅膀,一雙漂亮的黑眸水洗過般幽深,面孔冷峻地俯視著全島,大有一攬眾山小的氣勢。

從山頂往遠處望去,湛藍的海面一望無際,潮水退後的沙灘上有群群海鷗飛翔,小小的碼頭上,捕魚歸來的漁船上依稀有漁民在忙碌。在向陽的坡地上,有一大片梅林已是花期,粉白豔紅交相輝映,遙遙看去是一片花海,仍帶著涼意的海風送來陣陣清香,沁人心肺。

“真漂亮。”以璨由衷的讚歎。

在全國旅遊熱的今日,在離城市這麼近的地方還保留這一處天然的小島,真是難能可貴了。

程中謙明顯很興奮,他看了眼喘息平緩下來的李總,頗有深意地問了一句:“怎麼樣,李總?”

“水邊籬落忽橫枝,人間仙境梅花島。”本來國語說的半生不熟的李總忽然咬文嚼字地來了這樣一句,竟然引得程中謙破顏一笑。

“這裡可是一張白紙樣乾淨,就等著李總你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了。”

“一定會的。”李總信心十足的樣子,一掃剛才的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