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姑娘我姓富察氏最新章節列表 > 35、兩個世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5、兩個世界

康熙四十七年, 成為了康熙王朝中最為動盪的一年。首先是四月份的時候,困擾了康熙幾十年的朱三太子終於被抓到了, 康熙將其凌遲處死,朱三太子的幾個兒子全部被斬。康熙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文武之道, 一張一弛,處理朝廷大事也是一樣,緊張過後就是放鬆。眾人見把朱三太子終於抓到了,開始慶祝吧。宮裡有宮裡的慶祝,朝廷有朝廷的慶祝,有些有文采的大臣願意拍馬屁的就趁機上一本歌功頌德的摺子。康熙不像乾隆,好大喜功, 但是是人就沒有不願意聽好話的。

這個朝廷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過了兩個月, 康熙聽了一陣,在八月份的時候揮揮衣袖,帶著幾個兒子出去打獵玩了。十二回家照例跟語蓉彙報一句,他們出去玩了, 又沒帶我。語蓉把弘昆往十二手裡一塞, 咱們不跟他們玩,咱們自己玩自己的。

沒過多久,十二就恨不得在菩薩面前磕頭,感謝蒼天大地,幸虧這次沒有去。從康熙所在的行宮時不時能傳回來一些訊息,雖然只有隻言片語,但是每一條訊息都足夠讓人心驚膽戰的, 一條比一條驚悚。整個京城又從一片祥和安寧的氣氛中,變換成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狀態。

無他,正是第一次廢太子事件而已。九月初四在布林哈蘇臺駐地,康熙召集諸王公大臣等齊集行宮前,命皇太子跪地,垂淚開罵,訴說太子深夜窺探皇帝的行為等諸端不良行徑。

九月初七,康熙決定不再追究宦侍在此次中的行為。令人深味的是同一天命八阿哥為內務府總管事。終於康熙於九月十六日回京,帶著被看守的太子。同一天康熙帝召集諸王貝勒、滿漢文武大臣於午門內,宣佈廢斥皇太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清朝第一次廢太子事件正式發生了。眾大臣都傻眼了,晃晃不知所措。一些人認為幾十年的父子情不可能說斷就斷,以康熙從前寵愛太子的架勢來說,此事未必沒有轉機。另一些人則覺得太子的政治生涯已經到頭了,此時正是他們建立從龍之功的好時候。

康熙正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之中,沒有管已經像是一群無頭蒼蠅一樣亂撞的群臣。自己一會兒親作告天祭文,一會兒又把太子脖子上的枷鎖拿了下來。一會兒把廢皇太子事詔告全國,一會兒又訓斥大阿哥對太子不好。總之九月份皇家的事就是一鍋粥,沾上邊的就都別想乾淨。

十二原先都是隱形人了,沒理由這時候出頭啊,所以別管外面朝廷裡是如何風雨飄搖,十二阿哥府裡依舊鳥語花香。八阿哥現在總管內務府,十二阿哥每天去打聲招呼就可以走了。在眾人想破腦袋分析康熙種種舉動的時候,十二在專心致志的研究他兒子的種種古怪行為。

三歲的弘昆已經開始會說話會四處亂跑了,可是弘昆並不好好走道,要不就得抱著,要不撂地上就在撒歡裡撒歡一圈一圈跑。還有個奇怪的愛好就是跟自己的弟弟說誰也聽不懂的語言,倆人對著“啊,啊”的亂叫,叫一會就開始倆人大笑。

語蓉穿越以前沒有弟弟,更沒有養過孩子啊,不明白孩子這種行為代表什麼,在她的眼裡這兩個孩子的行為就像是外星人一樣奇怪。

語蓉現在恨不得穿越回去,多讀幾本育兒書,更好的瞭解自家的這兩位小祖宗。誰說養包子都是可愛無敵的,那是少數表現好的時候,她家孩子怎麼就不能從小就各種懂事、各種會說話、各種會討喜呢?

這天,語蓉和胤?又目瞪口呆的看著站在門廊下,看著弘昆一圈一圈跑。這已經是弘昆每天下午的常規運動了,剛開始的時候害怕他摔倒,曾經下人們跟著在後面跑。後來這孩子摔倒了就自己爬起來,然後接著跑,每天都要跑二十多圈。最後語蓉一揮手,派兩個人站在對角看著就可以了,不用跟著了。

倆人看了一會兒,胤?憋了半天,終於忍不住問道:“你說,他跑什麼呢?”語蓉想了一會兒,開口道:“我聽養狗的人家說過,養大狗每天就得放出去讓他跑一會,他運動量夠了,就舒服了。你說……”

胤?嘖一聲,笑罵道:“這能一樣麼!”不過皺著的眉頭卻鬆開了,好像是想明白了。弘昆跑了一會累了就不跑了,跑到奶孃身邊乖乖站著喝水,讓奶孃給他擦汗。然後跟在旁邊曬太陽的弘是玩一會,就是說一會話兒,倆人傻笑一陣。然後開始自己轉到一邊,默默的刨牆……

相比於弘昆每天跑圈的行為,在牆上挖個洞並且越挖越大的行動,語蓉已經覺得非常正常了。小孩子總是對於小洞、小窟窿什麼的好奇。三歲就可以進行啟蒙教育了,弘是和所有小孩子一樣,對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一天就認個數什麼的,然後就坐不住了,開始不耐煩了。

語蓉覺得自己的孩子距離天才的標準遠了去了,於是對於弘是不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了。就在十二阿哥和語蓉糾結自己孩子為什麼泡個不停得時候,府外面卻是天翻地覆。一片疾風驟雨,雷電交加。

進入了十月份,康熙先是相信了三阿哥胤祉的稟奏,相信大阿哥胤?與蒙古喇嘛合謀魘鎮於廢太子胤?,下旨把大阿哥關了起來。然後居然召集滿漢文武大臣,他老人打算立另一個皇太子,問大家意見,你們覺得誰好,好好考慮,過幾天給我答案。

到了上交答覆的那天,馬奇身為當朝第一重臣率先而至,大學士張玉書後入。康熙陰沉著臉問道:“眾意誰屬?”馬齊就把八阿哥推出來了。

康熙其實當時是想讓眾人接著保舉胤?,然後自己借坡下驢,誰知到這時候八阿哥竟然橫空出世。康熙自然以前也是知道八阿哥在群臣中名聲不錯,那麼正好這次能看清到底有誰站在八阿哥的隊伍裡。

誰知第一個出來竟然是馬齊,康熙在上面陰沉著臉,望著在下手恭敬的站著的馬齊,開口道:“你是老十二的岳父,回答難免偏倚,這事你就不要參與了。”張玉書在後面滿臉黑線,竟然這把這事能扯到十二阿哥的身上,這藉口也太爛了吧。馬齊領命退出。

馬齊保舉八阿哥訊息很快就傳出來了。十二阿哥聽說後,想了一想,到底要不要去跟自己的岳父談談。自己都知道這時候應該明哲保身,歷經各種風浪的馬齊會不知道麼?再看富察家其他人,要是反對馬齊的舉動,那麼他們這時候也應該有所動作表明自己的立場。

但是富察家眾人依舊閤家住在一起,富察家裡沒有任何訊息傳出,看來馬齊的這個行為是富察家全家認可的了。十二阿哥思量了一下,決定保持沉默。

自己雖然是皇子,得到的訊息卻不一定比當權的世家多,而且既然是家族做出來的決定,那麼必然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考量在裡面,別人還是不要插嘴的好。至於語蓉,十二阿哥覺得還是不要告訴她了,白白為家裡擔心而已。

後來果然有眾人聯名保舉八阿哥,康熙按下不發,這事拖拖拉拉一直持續到康熙四十八年。在四十八年的年初,康熙終於爆發了,在正月就召集群臣厲聲喝問究竟是誰牽頭保舉胤?的。

這時候眾大臣當然噤若寒蟬,不敢多說一句話。康熙追問眾人,最後老人家自己就下了決斷就是佟國維和馬齊最先提倡保舉胤?。一等侯巴琿岱替馬齊申辯,說是漢大臣先保舉的。康熙居然想起來問當時和馬齊一同奏對的大學士張玉書來,你來說到底是誰牽頭的。

張玉書心理琢磨這究竟是讓不讓說實話啊?不說吧,問自己幹嘛。說吧,您老人那天不都親耳聽到了麼,幹嘛還得我再重複一遍。合著您是覺得我要不和富察家全家磕起來,您老看不過去眼是吧!張玉書一咬牙一頓腳朗聲對答道:“回皇上,是馬齊。”

於是康熙罵道:“豈有此理,如此大事,馬齊尚懷私意,謀立胤?,難不成往日都是如此專行麼?”當天罵完就把人都放了。第二天康熙覺得昨天罵的不過癮,於是繼續罵道:“馬齊為官已久,朕意欲保全之。故昨乃拂袖而出,但為人臣子居然作威福如此,實罪不可赦!”

不知是八阿哥牽連了馬齊,還是馬齊害了八阿哥,就在當天康熙說出了著名的那句:“胤?乃縲紲罪人,其母又系賤族。”康熙當庭直接就宣佈將馬齊及其弟馬武、李榮保下獄,朝廷眾臣當場譁然,皇上這又是演的哪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