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綜]天生女配最新章節列表 > 第 191 章 西遊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191 章 西遊記

“造紙”這個念頭,不是喬安的心血來潮。

早在她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初,她就隱隱有過這個想法。

事實上,但凡是能夠改善目前生活環境的方法,她都或深或淺、或粗或細的考慮過。

喬安的看法從最初到現在都沒有改變過,高家現在的生活質量是真的很成問題。

也不能責怪高家人不努力奮鬥,問題的根源完全不在高家人身上。

喬安不是沒有在古代生活過,她的古代生活經歷甚至佔據了她整個穿越人生的二分之一。但“古代”這個時間範疇實在太大了,《西遊記》的故事背景放在了唐太宗時期,但她以往生活的“古代”還要在這基礎上,再往後推個幾百年到一千年不等呢。

那個時候的市場經濟與現在相比是何其發達,乃至於資本主義都悄悄萌芽。這百千年以來,光是從海外、西域引進的瓜果蔬菜的品種,就不知比現在豐富了多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現在,喬安才剛剛把曲轅犁在高老莊推廣開,僅僅靠售賣曲轅犁得了一筆微薄的錢財,要想真正享受到曲轅犁給整個高家帶來的改變,少說也要再等上小半年,等到下一次播種期來臨的時候了。

同樣是沒電沒網的古代,差距就是那麼大。

高母帶著喬安來到了鎮子上,雖然翠蘭說她不要鐲子,只想看看高父以前買紙的地方,再在鎮上逛一逛。

但高母哪能真的就什麼都不買,讓兩人空手而來,再空手而回?

她一邊感慨,翠蘭長大了,知道幫家裡省錢了,一邊還是狠下心給翠蘭買了個首飾,不過不是鐲子,而是一副銀鎖。

那銀鎖下綴流蘇,尾懸鈴鐺,鎖身繪有捲雲蓮花紋,玲瓏精緻,但它是空芯的,價格比起銀鐲子要便宜一些。

喬安之前還真沒佩戴過這種飾品。她的眼神中,不由得帶了幾分新奇。

嚴格來說的話,她所知的歷史裡,唐朝時還不該有形狀發展的如此“成熟”的吉祥鎖,這時候的人們,脖子上戴的那叫瓔珞。但誰讓《西遊記》的作者不是唐朝人,她所掌握的很多歷史也就拿不得準了。m.

俗話說“莊稼是別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家的好”,高母看著自家姑娘脖子上掛著別緻漂亮的吉祥鎖,趁著臉蛋上都多了幾分福氣,那真是越看越讓人心生歡喜。

高母心中滿意極了。

然後她拉著小女兒,用剩下的銀子,去各個店家那購置了一些家居用品。

喬安亦步亦趨的跟在高母身邊,她把所到之處的一切都收入眼底。

高母領著她來到高父慣常裁紙的地方,她掃視一圈店內的紙,在掌櫃的允許下,還親自上手摸了摸。

她對當前年代的造紙水平又多瞭解了一分,心裡有了成算,便象徵性的買了半刀紙,然後就同高母離開了此處。

造紙技術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還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不過到了明朝,就已經可以光明正大的把詳盡的步驟寫入《天工開物》中了。

即使各家造紙坊都有自家的秘方配比以作不傳之秘,然而喬安本身有著二十一世紀的知識見解,對土法造紙的竅門卻是知之甚詳的。

麥秸、稻杆、樹皮、竹穰等都可以作為造紙的原材料。

這幾樣在高老莊是樣樣不缺。

想原著中豬八戒在高家“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家立業”,說白了,這高老莊就是一季種水稻,一季種麥子。

然而如今還未到收割糧食的季節,沒有麥秸、稻杆供她揮霍,她就把目光放在了後兩者身上。

高老莊兩面鄰山,山上植株茂密,想要樹皮實在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而莊南側臨近的山腳下,生長著一片清翠挺拔的修竹。每日清晨薄霧迷濛至極,那玉似的葉片染上幾分溼氣,真真正正的蒼翠欲滴,清風拂過時竹影婆娑,颯颯作響。

然而為了造紙,說不定就要犧牲一下這如畫景緻了。

喬安隨高母回到家中時,正巧高父也外出歸來。

高父看著自家翠蘭頸戴吉祥長命鎖,他這小女兒日常說話行事有條有理,今日被這喜氣洋洋的銀鎖一壓,倒顯示出幾分平日未有的天真稚氣。

這些時日因著那曲轅犁家裡多了點進項,連他在高家莊裡說話的分量都比往常更重了幾分。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高父這些天走路都是帶著風的。

他一高興,直接把小女兒一把抱了起來,在半空中轉了一圈。

高母忙說:“你等會兒要是沒勁了摔著她,我非得跟你急。”翠蘭又不是兩三歲的小家夥了,別看她人長得不胖,但好歹是個大活人,這分量再輕又能輕到哪裡去。

高父對喬安說:“你瞧你娘小心的。”他嘴裡這樣說著,但還是把喬安慢慢放了下來。

然後詢問她今天去鎮上感覺怎麼樣。

尋常高家莊的孩童去鎮上這麼一趟,看外面的人與事自然是滿眼的新鮮,在這種興奮之下,能把今日去了哪些店鋪、買了些什麼東西一個不落的複述出來就不錯了。

喬安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反而藉著今日的所見所聞,向高父詢問了一下一些這個年代的“常識”。

說來也是好笑,在今天之前,她都不知道本地的衙門在哪。

別看她穿越到高老莊的時間不短了,哪怕她熟記《西遊記》原著的內容,又有著高翠蘭的記憶,很多事情她仍處於一問三不知的狀態,甚至都找不到話茬主動詢問。

這個世界雖以唐朝為基礎,但在各方面上其實早與她記憶中的唐朝有著或大或小的差異了。

那種剛一穿越,就有小丫鬟或是老爺爺一臉驚喜地撲過來,說什麼“姑娘你終於醒了”,然後就把朝局實事、民間野聞都一股腦說出來,並將如今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制度都事無巨細的介紹清楚的好事,她是從沒遇見過的。

幸而她性子穩重,也經驗豐富,安全不心急。

高翠蘭的年齡不大,正處於對很多事情半知半解的年紀。如今離開高老莊,去了一趟鎮子上,看見那麼多新奇的事物,回來後多問些“為什麼”十分的合情合理。

就怕高父高母來句“小孩子哪來的那麼多問題,乖啊,自己到一邊玩去”,真要這樣她也只能無言以對了。

高父想著,翠蘭可是要招贅婿的,這以後要當家做主的人,自然要什麼都懂一點,這樣才顯得更厲害些。於是但凡喬安所聞,高父都回答得極其耐心。

喬安哪曉得高父這異常有“遠見”的心路歷程,她把今日的零碎瑣事都說了出來,其間夾雜著不少問題,最後說道:“爹爹,我見家中的紙快用完了,就又買了半刀回來用。”

高父點了點頭,“的確該補一下家中的紙了。”

提到紙,高父就順嘴問了高母一句:“我聽人說紙漲價了?”

高母說:“貴了三文。”

喬安聽高父高母提到紙價的問題,她就知道時機到了。於是她將自己的想法直接對父母吐露了出來——如今紙這麼貴,我們還是試著自己造紙吧。

造紙的過程絕對不是什麼小動靜,喬安一開始就沒有把這件事向高父高母隱瞞的想法,當然也隱瞞不過去。

高父聽到後沒放在心上,只當小孩子的童言趣語。

想他讀書識字時,也曾異想天開的想過,要是自己會造紙就好了。他還為此冥思苦想了好幾天,現在回想一下,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他想起自己回家時,捎了幾兩肉回來,就對喬安說:“你去和玉蘭把我掛在外面的那塊肉收拾一下,晚上我們吃頓好的。”

喬安聞言,就應了一聲去找二姐了。

她原本就沒指望父母立馬相信她的話,她這樣說出來權當是來做一下報備。這幾天要是見她忙裡忙外,可千萬別驚訝,她那是在忙著造紙。

她是個行動極強的人,當她將心底的計劃仔細補充完整好以後,就決定把自己的想法化為實際行動。

古法造紙主要利用的是植物纖維,然而不同的植物造紙的難度乃至紙張的質量都會有所不同。

喬安在選擇原料時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利用竹子,原因無他,她就是覺得若是要是用樹皮造紙的話,她更想用楮皮、檀皮,然而高老莊附近沒有她想要的樹種,與此同時,她對於用那些雜七雜八的樹皮造紙又興致缺缺。

於是喬安就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竹子,竹紙能在宋元明清時成為主流,又怎麼會一無是處,難度雖比樹皮紙大,但還不足為懼。

砍竹子是個體力活,以她現在的體力值,估計砍不了幾下就氣喘吁吁了。

於是高才再次被她抓了壯丁。

高才不知道翠蘭又要做些什麼,思及高太公對她百依百順的樣子,他認命的在喬安的拜託下去給她砍了一根粗細適宜的新竹回來。

一根竹子,其實造不了多少紙。

喬安的想法很簡單,就像當初的曲轅犁一樣,只要能造出一張紙來,能讓高父高母相信她的確是會造紙的,剩下的事情自然有如順水推舟。

甚至於,她連自己懂得這麼多的理由都找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後面還有一章,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