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綜]天生女配最新章節列表 > 第 237 章 安娜·卡列寧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237 章 安娜·卡列寧娜

《每週早報》第一刊發行時間被定在了七月一日。

這個日期是老公爵定下來的,喬安總覺得這裡面有幾分致敬法國《世紀報》和《新聞報》的意思。

好吧,法國不愧是此時俄國人心目中的阿芙洛狄忒。

公爵夫人私下裡還悄悄地對她說:“阿列克桑德年輕的時候,對這兩份報紙可入迷了,當初連載著《三個火槍手》的報紙他一直留著。他現在年紀大了,才對這方面沒了興趣。”

喬安:“我真的沒有看出來……”向來以穩重自居的老公爵,年輕時居然也會追報刊連載。

謝爾巴茨基公爵還不知道妻子已經揭了他老底,這段時間他正忙著與新聞監察機構的審查官聯絡感情。

這些年國內有關新聞書刊方面的發行制度相當嚴苛,不過老公爵看上去不怎麼擔心。畢竟像是《每週早報》這類便士報,與其他型別的刊物相比它的政治性實在是太低了,而且真要是不允許發行,老公爵也有自己的辦法。

謝爾巴茨基公爵語氣輕鬆地說:“莫斯科這邊的審查總委會主席是我同學,多年的老朋友了。”

然後他意有所指地又說:“如果不讓,那我們就先在國外發行,國內這邊暫時擱置一下也無所謂。”

喬安自然能聽懂老公爵的潛臺詞,她知道十九世紀沙俄時期常有刊物採用這種方法來規避審查。

她說:“既然如此,那我覺得該快點定下印刷廠了。”

老公爵贊同道:“定下吧。”

他對女兒說了幾個他印象中口碑還不錯的印刷廠名。

老公爵說:“可以先派人去他們那裡問問。”

喬安記下了這幾個名字。

不過她決定讓律師一同前往,簽約合作的同時再簽訂一份保密協議。

第二天,律師坐著馬車來到了謝爾巴茨基公爵府。

公爵夫婦有自己常合作的律師,那是一個三十五歲左右的黑髮男子,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

他見來接待他的人不是公爵夫婦或者管家,而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子,他猜測對方大概連正式踏入社交界的年齡都不到,眼中略微驚訝,但緊接著就恢復了平靜。

律師回憶了一下,剛剛女僕領他過來時,說是“小姐已經等在裡面了”。他知道謝爾巴茨基公爵有三個女兒,只剩下小女兒還未曾出嫁,應該就是這位公爵小姐。

“公爵小姐,很高興能為您服務。”

喬安說:“抱歉,我父母今天有事外出,希望您不要介意由我來與您商談。”

律師當然不會聲稱自己介意,不過他內心深處還是對此有些顧慮。

然而沒想到真正有些跟不上思路的人,反而是他自己。

當兩人談到保密協議時,他遲疑了一下。

他最擅長的業務是幫僱主處理財產買賣合同,債務糾紛,甚至是貴族夫妻間的離婚訴訟。

他之前起草過的那些商業合同裡,倒也有人會提出要求,讓他在裡面添上部分與保密相關的條款,但還從未有誰鄭重其事地讓他專門擬一份保密協議。

他詢問:“我對這方面的協議比較生疏,請問您是想要限制哪一類訊息的傳播?”

喬安說:“我希望在每一刊報紙未經正式發售前,印刷廠的所有工作人員能對報紙裡提到的內容進行保密,嚴禁向非內部人員透露相關內容。”

這種做法放在後世已經是司空見慣,但她突然想到這點,還是因為大仲馬的經歷給了她一個提醒。

想當初,大仲馬在報刊上連載作品期間,由於他的小說太過引人入勝,以至於有讀者試圖向印刷廠的員工行賄來提前獲知後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僅僅是有人想要得知小說後續情節還好,可是歸其本質,那同樣代表著他能得到整份報紙所有版面上的任何內容。

這樣一想,就讓人輕鬆不起來了。

喬安把自己的想法詳盡地說給律師聽。

律師拿著筆在紙上輕點了幾下,他看著自己剛才記下來的一點筆記思考了一會,然後對著公爵小姐點點頭,說:“我想我明白該怎麼做了。”

……

這段時間以來,喬安已經收集到了足夠的稿件。

雖然有老公爵夫婦幫忙把控報紙稿件質量,但是喬安還是有些不放心。

她考慮了一下,打算把老公爵夫婦已經審過一次的稿件,再核閱一遍。全部看一遍或許不太現實,但只要有空閒,她就會隨手翻看幾篇稿件。

謝爾巴茨基公爵擦擦眼鏡,他笑著問:“是不是覺得我們都是一些思維僵化的老家夥,信不過我和你母親?你也太小瞧我了,從我年輕的時候一直到現在,我讀過的便士報都能裝滿好幾個牛皮手提箱了。”

這幾十年來,他見證過的事物多如繁星。他目睹過那駛入莫斯科的第一輛火車,旁觀過雅各比為尼古拉一世演示電傳打字機,他還會在沙龍上與人討論《物種起源》是否為異端邪說。

有的時候躺在床上回憶往昔,不得不承認他現在的生活已經與小時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值得慶幸的是,他並沒有被飛速發展的時代甩在身後。

喬安的確是有一定這方面的考慮,但更多的是擔心稿件內容在不知不覺間陷入這個時代黃/色報刊的慣有套路。

如果真落入俗套,即使有著謝爾巴茨基家的財力支援,也不過是勉力維持下去,終有一日會走上那些倒閉的便士報報社的老路。

她解釋道:“畢竟是第一刊,慎重一點不是什麼壞事,我還想著讓它一經發行就直接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

老公爵肯定地說:“絕對會的,你太小心了。相信我吧,它絕對會成為人們交際時必不可少的談資,而你將會成為社交場上最亮的那枚新星。”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說了,喬安清楚父母看待自己寵愛的兒女時總會不自覺的偏愛,但她還是選擇相信老公爵的話。

而讓她相信的理由,則要歸功在這些稿件的質量上。

比如說社會新聞方面,一開始時,她的確提供了她理想中的新聞稿件模板,但在她最初的設想中,這不過是給新聞撰稿人一個粗疏的模仿方向,讓他們儘可能朝著這個方向靠攏。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大部分稿件成功的模仿了個六七成像,甚至有個別撰稿人已經敏銳地抓住了雅俗共賞的本質。

她將後者的名字一一記下來,然後客客氣氣地寫信詢問,是否願意籤訂合同長期合作。

沒過多久,她得到了表示同意的回信。

現如今,新聞撰稿人還算不上一個穩定有前途的職業。

有見識的人不願屈尊紆貴向一家還未正式創辦的報社投稿,家境不凡的人則青睞於在知名報紙上高談闊論……

而很多自認身負文采的人,哪怕是被諸如《現代人》這等文學巨頭報刊拒之門外,被迫為便士報供稿,往往也只會著眼於連載小說,期待能夠複製巴爾扎克、歐任·蘇等人的經歷。

所以她收到的這些稿件的撰寫者,大多家境一般,但又對自己的水平有著清晰的認知,他們在得到一份能夠補貼家用的邀約時,哪會狠得下心拒絕。

喬安想著,等《每週早報》正式運作起來後,她還可以順勢提出信息費制度。如果有人願意向他們報社提供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一經採用,即付一定的報酬。

但真正讓她驚喜的是分類於文學版面裡的一份小說稿。

這篇尚未完結的小說,一開篇就以反傳統的敘述角度吸引了喬安的注意力。

從人物塑造到外界環境描寫都隱隱透著一種病態般的緊繃感,作者毫不留情地把人物置於種種對立衝突中,對情節高/潮的設定恰到好處,酣暢淋漓。

這種對情節的把握度,對節奏的掌控力,再配上那尖銳的文字,喬安只能用驚豔這個單詞來形容。

她立即看向剛剛被她完全忽略過去的作者姓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喬安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他是現實主義的代表,是成功在文學史上留下了自身耀眼光輝的文學大家。

當這位大師的名字映入她眼中的那瞬間,之前她隱隱感到有些熟悉的創作風格就串珠引線般得到了解釋。

果然非陀翁莫屬。

哪怕是曾經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多次嘲諷的納博科夫,都稱讚過“他對高/潮和懸念的設定把握近乎完美”。

非凡的人生經歷,磨礪出非凡的文筆。

喬安記得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青年時期,他曾因反對沙皇被判處死刑。就像是一場鬧劇般,在即將行刑時他又被改判為服苦役,然而這一切其實都不過是沙皇的慣用手段。

後來他又參加兵役,在成為少尉後,終於擁有了難得的喘息時間。

服役結束後,他前往彼得堡與兄長團聚,合作創辦雜誌,但是他並沒有由此走上人生巔峰。他的雜誌因為刊登了他人的一篇敏感性文章,從而遭到查封。

事業失敗,他的家人又相繼去世,債務纏身。

從時間上來算,這幾年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落魄時期。

這樣一看,他會來供稿也有了理由。

只是不知道這位未來的文學巨匠,到底是公爵夫婦中的哪一位請到的。

這份小說稿件的到來,讓喬安有了些其他想法。

等第一刊報紙發行後,她準備以這份稿件為中心來實施一些營銷手段。

老實說,她最初並不打算針對小說版面進行營銷。

主要是因為如果沒有質量過硬的稿件,營銷很容易失控,最後不過是自取其辱,這個時代的文豪們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現在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坐鎮,這一切都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