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重生在豆蔻年華(上部)最新章節列表 > 60、長輩教導 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0、長輩教導 下

王文起見她臉色為難, 心中也有幾分瞭解, 就先問道:“是不是文學創作上,遇到什麼困難了?”

蘇夏默然。她是覺得自己最近漸漸的陷入了一個怪圈之中,特別是出版了《亂城》之後, 親眼看到這本書大賣,並且在各方評價都不錯的時候, 蘇夏感覺得到的不是喜悅,反而是一重重的壓力朝著自己覆蓋了過來。

蘇夏有些恐懼, 有些害怕, 擔心每個認識她的人都追著問她新書準備創作什麼,而她卻頭腦空空,什麼都說不出來, 什麼也都寫不出來。

說真的, 蘇夏還從沒想過自己會一直走在寫作這條路上——雖然現在看來,似乎就是如此。一開始寫《初戀這件小事》和《亂城》這兩本書, 一是因為那是蘇夏的執念, 有些東西有些事情,她不寫出來給大家看,以後就一定會覺得後悔。二也是因為,在當時的那個條件下,稿費無疑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十幾歲小女生, 能夠賺錢的最好手段。

但是現在,蘇夏的家庭也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一窮二白的家了,沈素梅的生意經營的紅火的很, 她並不缺錢花。而蘇夏所知道的,想說的,都在那兩本書中傾吐完了。簡單來說,就是蘇夏的遺憾已經被彌補完了。

毫無疑問蘇夏是熱愛創作的,也想要繼續寫作下去。

那兩本書寫的蘇夏太壓抑,她迫切的想要換一種寫作方式,寫出點輕鬆愉快,但又意味悠長的作品來。比如說她腦海裡現在就儲存著大把大把的題材:什麼穿越啊,武俠啊,玄幻啊,魔幻啊,修真啊……這些隨便一個題材拿出來,都能給當下的社會造成一定的震撼。但是,這些震撼卻不被正統文學所接受。

蘇夏之前創作的那兩本書,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被納入了正統文學作品的範圍,而她本人腦袋上也被扣上了一個正統文學作家的帽子。責任感迫使著蘇夏一直走傳統文學這條路,繼續在批判現實和揭露現實的路上越走越遠,去創造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去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這是多數人希望她做的,也是蘇夏所嚮往的一條路。

但是,蘇夏的內心,卻有些疲倦了。她想要獲得一種輕鬆的發洩方式,想要寫出點另類的東西,卻被頭頂上的責任束縛著,不能去下筆。於是就糾結在內心的渴望和責任感之中,好比兩方打仗,左右搖擺,一直到如今。

現在被王文起問起來,蘇夏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倒豆子一般將內心的種種思緒都給傾訴了出來。她說的特別凌亂,因為太激動了,腦中的兩個黨派又恨不得一下子曝光在太陽底下,都爭先恐後的跳了出來。等到她差不多傾訴完的時候,看著王文起老先生安詳慈和的面容,她突然有點擔心:她剛剛說的那麼亂,老先生能夠聽得懂麼?

王文起聽蘇夏說了半晌話,沉吟了許久,才問道:“你是不是覺得你肩膀上有責任,促使你一直寫出意義深刻,對社會有巨大影響的作品?如果不這麼寫,如果不能超越上一本書的成就,你就覺得是違背了自己的本意,覺得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沒有價值?”

蘇夏點頭。

王文起笑了,寬慰她:“這是每個讀書人都會有的想法。從古至今,如果不是想要青史傳名,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文人致力於科考高居廟堂,或者是著書立說呢?自古文人的出發點總是相同的,只是後來經的多了,走的路子就不同了,結出的果子也就不同了。”然後他又板起面孔,皺起眉頭,教訓蘇夏道:“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只一味的逼自己走這條路,是不是有點功利了?你才多大點的孩子,你能知道多少社會的醜陋面,世界的博大?就算你下一本成功了,下下一本也成功了,但是萬一有哪一天你無話可說了呢?到時候你又要怎麼辦?不要一條路走到黑,否則的話,我真要懷疑你是熱愛寫作,還是熱愛於不平則鳴了。”

蘇夏覺得慚愧的同時,也感覺到心中寬鬆了不少,想了想,又小心翼翼的提出道:“我其實……很想寫點不一樣的東西。”

這次王文起倒是感興趣起來,他問道:“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蘇夏將想法說了。王文起沉思了一會兒,說:“你年輕人心思活躍點,想象力豐富,這很好嘛,沒什麼不好的地方。”

“可是我總覺得……”

“抹不開面子?”王文起睿智的笑了笑,看透了蘇夏的所有想法:“都說文人相輕,你倒輕視起自己來了?我問你,金庸古龍寫的書看過麼?瓊瑤的呢?”

蘇夏點點頭:“當然看過,電視劇我都看過不少呢,有的一本書能被翻拍好幾遍,我也都沒拉下。”

王文起點頭說:“他們這些書,文學價值是不高,可你能說他們影響力不大麼?其他的不說,金庸寫的書其中一點我就佩服的很——現在的小孩子都不喜歡看傳統的文學作品了,白話小說都懈怠去看,更何況是那些古籍。甚至連你們這代人大為喜歡的西遊記,想來很多人都是只看過電視劇,原著的書皮都沒摸過。現在呢,小孩子們都喜歡看武俠小說,打打殺殺的情節場面看起來是不好,又暴力又不教人向善,但是如果那書中講著家國大義,能潛移默化的影響看書的小朋友們,也是件好事。”

蘇夏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詢問道:“那王爺爺的意思是,不必侷限於這本書講的是什麼故事。只要書裡面有好的一面,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別人,就是好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文起微微嘆了口氣,說:“我只是希望你不要過於追求文學效果,最後得不償失。”

他站起身,拍了拍膝蓋,對蘇夏道:“你跟我來。”

蘇夏跟著王文起進了一間屋子,是老式建築的那種格局,全木質的傢俱。玻璃窗裡透進來多縷陽光,蘇夏都能看到陽光中的浮沉,而順著明亮的光線看過去,這房子的三面居然都放著大型的書架,而書架上,則擺滿了書,一眼看過去根本不知道這有多少本的書——是幾百本,還是幾千本?

蘇夏被眼前的這一面震撼到了,久久反應不過來。

王文起立在她的身前,微微佝僂著背,但精神上的身姿卻分外的挺拔,他沉聲道:“這些書,只是我收藏的一部分。”

蘇夏聽的膛目結舌,就這麼滿滿一房子的書,還只是一部分?!

“我愛看書,更愛收藏書。這麼些年,自己買的,朋友贈的,別人送的,收藏的書差不多兩三間屋子都有了。只是六幾年的時候,都被人沒收走了,然後燒的燒散失的散失……到八三年,國家做主退還了我一部分的書,這些年我又積攢了些,才湊夠了不到原先的三分之一。”

王文起的語氣有些沉重,蘇夏的心裡也不輕鬆,她當然明白王爺爺指的是什麼。文革十年,何止讓國家經濟倒退了十年,就連文化……怕都從那時候開始喪失了不少。

王文起指指蘇夏面前的一個架子,問她:“這些書,你看過多少?”

蘇夏走上前去,細細的看排書架上的書籍。卻發覺這些書絕大部分自己都沒見過,僅有的一些,也是成年了之後才透過網路聽說過而已……這些書幾乎上沒有簡體中文版,多是各種外文版本的,還有繁體版的,不用看內容,僅僅看這些數目的名稱,就讓蘇夏覺得一陣的膽戰心驚。因為這些書,在這個年代和更早的時候,是被禁止傳入大陸的。

沉默了許久,蘇夏說:“基本上……一本都沒看過。”雖然她是看過一些的,但那也是在後世成年後,透過網路等途徑看到的了,在現在,她哪怕說自己看過,也是沒人相信的。因為這些書籍根本很多就沒傳入過大陸。

“這些書……”王文起語氣淡然,卻又幾分沉痛:“多是我那些朋友,或者是朋友的弟子,從國外捎給我的。有國外出版社出版的,也有香港大陸出版的。從五幾年開始,我就收到這樣的禮物……雖然中間中斷了十幾年,但是我很慶幸,現在我還在這樣接受著別人文化上的饋贈。而不是跟很多人一樣,被固步自封著,限制在了怪圈裡。”

“你們這些孩子,精神上,太貧瘠了。”王文起嘆聲道:“有些話我不能夠說給更多人聽,只能講給幾個人知道。其實,你們需要的不是一遍又一遍,跟灌輸洗腦一樣的教育,而是精神上的引導。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不信仰神佛的,我們信的是禮儀,是道德。但是在現在……唉。如果不是精神世界乏味的可憐,現在的小孩子們怎麼會去喜歡那些打打殺殺的電影,喜歡那些舶來的連環畫呢?那些再膚淺不過的東西,成了你們日常接觸最多的東西,甚至成了很多孩子的精神支柱,丟都丟不到。而這些……”

王文起指了指眼前的書:“這些書籍,才是你們真正該看的東西,它們能給你們展現一個全新的世界,雖然接受或者是反駁的經歷會給你們的心靈世界製造一些陣痛,但是堵不如疏,眼界大了看的多了,心中才能有天地。但是卻因為各樣的原因,你們是見不到了。而我這個老頭子,要不是還有一些故友生活在世界各地,或許現在的眼界還不如你們……”

閉關鎖國,是不會帶來進步的。可是鎖著了就是鎖著了,螻蟻之力安能撼動大象?蘇夏沉默的想,或許王文奇先生,就是在感慨這個吧。

她原先只以為這位老先生是位國學大師,文學上的泰斗,沒想到卻是她狹隘了。不先在眼界上和心志上成為真正的巨人,王文起又如何傲視文壇呢?

她突然想起一句話來:“老師給我們講課時說過,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王文起推了推老花鏡,和蘇夏對視了一眼,都“哈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王爺爺。”蘇夏戀戀不捨的看著這間屋子裡的書,問道:“這裡的書能借幾本給我看看麼?”

王文起笑眯眯的說:“當然!想看什麼就自己選吧,不過要記好是從哪個架子上拿的,只有一點,看書的時候要愛惜。”

蘇夏重重的點了點頭。

王文起又說:“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其他的不用顧忌。少年人,誰沒一個輕狂的時候?”

蘇夏笑嘻嘻道:“原本我雖然很糾結猶豫,但也存著破罐子破摔的意思——要麼一條路走到黑,要麼就把以前的都丟下,重起一條路。但是聽王爺爺一席話,我突然想魚和熊掌兼得了。”

王文起說她:“人小鬼大,貪心不足。”忽然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來:“老劉說出版社有事找你,打電話去了a市只聽說你來了北京,他覺得你來這裡後肯定要來看我,就託我讓你這個‘小難請’也主動聯絡他們一次,不要次次都被催著趕著才肯出現。”

蘇夏心裡恍然大約是要談新書的事情,但她現在心中是有了點頭緒,但卻還沒動筆,所以就苦著臉在想見到出版社的負責人後要怎麼去敷衍。

一老一少兩人泡在書房裡,蘇夏聽王文起老先生細細的評說自己的文章,從內涵到故事再到文筆上面,只覺得對方說的犀利非常,幾個字就能讓自己汗流浹背恍然大悟,不由得對王文起老先生由佩服到仰慕,只差拜下去口呼大神了。

而王文起也對蘇夏愛護的很,大概是看她年紀小,卻懂事,更有一番向上的心,所以言語中多加提點,儼然把她當做了一個正經的後輩弟子一樣去教育指點。

蘇夏只恨自己過不了幾天還要回a市去繼續學業,她真想從此常住在王家附近,把老爺子一肚子的墨水都掏到自己肚子裡才心安。王文起看她這副樣子,卻是笑眯眯的,應承了她以後能常來信,有什麼問題都盡情詢問。

談的時間長了,竟不覺得餓,就是肚子不知什麼時候突然咕咕的叫了起來,蘇夏才發現似乎已經到了飯點了。

正巧這時,門簾子被人挑開了,劉奶奶繫著圍裙,站在門口笑眯眯的問:“肚子餓了麼?都在外面聽你們爺倆絮絮叨叨一個早上了!”

蘇夏摸摸肚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對劉奶奶說:“中午要在您家蹭飯了。”

劉奶奶笑說:“蹭飯的可不止你一個呢!你們兩個快收拾收拾出來吃中飯吧,小文他一大早就來了,知道你們兩個在書房裡談話,也沒去打擾,可是被風吹了一早上呢!”

王文起一聽,手心就忍不住發癢,幾步走到門前出了房門,說:“讓他先跟我下盤棋!”

劉奶奶嗔怪道:“孩子都還沒吃飯呢,你就知道下棋!”然後招呼蘇夏出去先吃著,不用理他們兩個。

蘇夏跟著出了房門,猛然看見棗樹底下的石墩上坐著一個悠然閒適的身影,側著身子看著石桌上的棋局,手裡捻著個棋子,正在左右手對弈,自娛自樂。雖然穿著是現代的打扮,身姿氣質卻古雅隨意極了,跟這個老院子無一處不搭,似乎每個角度都可入畫。

聽見房門的聲響,那人也笑著轉過身來,還未說話,就看見了蘇夏。兩人隔著不遠對視著,愕然不已的同時,心中忽然都起了一種奇妙的感覺:這個世界,到底是太小了,還是太有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