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倚天]逆命之宋青書最新章節列表 > 67、轉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7、轉變

這世上最不缺乏熱鬧的地方就是江湖。繼“峨眉派新任掌門人與武當派不得不說的二三事”後, 江湖上最火爆的訊息莫過於——少林派定於端陽節召開屠獅英雄會。

青書和衛璧胡鬧了一夜,及至次日正午才收拾得當走出門來, 便聽到這麼個訊息,於是衛璧的臉色便由紅轉白, 又由白轉黑了。

堂堂少林寺,身為佛門淨地竟然召開個什麼屠獅英雄會——而且屠的還是他明教的金毛獅王,這不是光明正大地打明教的臉面麼!

“金毛獅王曾殺人盈野,犯了江湖眾怒,為明教計,這仇怨終歸要讓他自己一力承擔。”青書淡然說道,言下之意是不怎麼想管金毛獅王的事了。

衛璧微微皺眉說道:“話是這樣說, 明教自然不能替謝遜背這個大黑鍋, 但少林派如此公然地拂了我的臉面,要是應對不當,豈不是讓明教教眾心寒?”其實關於金毛獅王這事衛璧也想過了,最好的方式莫過於當眾揭開成昆的陰謀, 然後就讓謝遜自盡贖罪也好, 留在少林派當和尚唸經超度亡魂也罷,總之那些個陳年舊怨也就牽扯不到明教了。

說實在的,謝遜又不是衛璧的義父,他衛璧才沒那個閒工夫去救人呢。然而謝遜畢竟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如今少林派開這個屠獅英雄會,衛璧身為教主那是必然要出席的——最重要的是,現在謝遜還是他明教的人, 該怎麼處置自該由他這個教主來決定——就算要殺要剮也該等他把謝遜逐出明教再說吧?少林派這麼做,實在太不給衛璧面子了,絕對不能容忍,否則還不知道明教教眾會怎麼想呢。

青書微微眯眼,想了一會兒,才漠然說道:“這事情背後恐怕不簡單,之前大哥萬安寺一役挽救了各大派,眼看著江湖勢力已然有凝聚的趨勢了,如今先是峨眉派和武當翻臉,現在連少林派也公然和明教叫板,江湖上最大的幾個教派互相攻訐……究竟是誰比較得利?”

衛璧心下一凜,詫然說道:“竟是這樣……是我想得太過簡單了,我只當這是成昆針對明教的陰謀,少林派此時怕是已在成昆的掌控之中了……卻沒想到背後還有其它牽扯。”

青書低聲嘆道:“成昆早與汝陽王合作多年,兩人一直各取所需——成昆想毀滅明教,汝陽王則是想盡殲江湖大勢力,撲滅反元義軍。然而光明頂上成昆計謀失利,反倒是日益分裂的明教有了新教主,重振威名;汝陽王府一手安排的萬安寺事件也被大哥破壞了,江湖各派雖然削弱了,卻反而聚攏在明教周圍,反元勢力更為浩大了——他們眼看形勢越發不利,定會再想後策,這一次……大概有什麼殺手鐧也都會使出來了。”

衛璧稍有些不安,但抬眼看到青書,便鬱氣全散,頗為自信地笑道:“好了,青書也不必多想,這其中說不定也並無許多內情,就算真有,只要我們兩人總在一處,便也沒什麼事能難倒我們了。”

見他這樣說,青書不接話鼓勵贊成,反是轉而問道:“離端陽節尚有近兩月,倒是不急著去少林碰壁,大哥可有其它打算?”

衛璧沉吟片刻,眸光微沉說道:“明教各路義軍攻城拔寨已得了近半天下,是時把那些該消失的人都打發了,我打算親自去處理……相比之下,謝遜之事其實算不得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青書聞言終於展顏一笑,頷首說道:“大哥能這樣想是最好不過了,成昆掌控少林派充其量也不過是想得到‘武林至尊’的稱號,順帶著打擊明教罷了,且不提那斷成兩截的屠龍刀還在我們手裡,便是他們真能得到,難道就能‘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了嗎?不過是愚昧的妄想而已。我們真正的敵人是那統領大元精兵的汝陽王察罕帖木兒,要爭的是這中原的大好河山,與那些四處湊熱鬧的江湖莽夫早已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了。”

衛璧眼神一亮,頓時只覺得豁然開朗——他自到這倚天屠龍的世界以來,總也跳不出這個江湖紛爭的框框套套,然而到了今天這一步,雖說少林武當峨眉的勢力也頗為重要,但充其量只不過是些江湖門派,又如何能似明教義軍那般左右天下大勢?

其實說真的,明教和明教義軍的概念其實是大有不同的。明教總舵也算是個江湖門派,但明教各路義軍發展到今日,幾乎已然相當於割據四方的軍閥了,雖然還掛著明教的名號,其實很多大頭兵都和明教沒什麼關係,便是高層將領也與江湖無甚瓜葛。

原著裡張無忌雖然貴為明教教主,但其實他真正能掌控的也只有明教總舵的左右使、法王、五散人、五行旗等勢力而已,而且由於他手段不夠果決,教務也大多由楊逍等人打理,到最後幾乎除了個武功高強的教主名頭,就什麼也沒有了,更別提明教各路義軍的掌控權了。

如果只把他當作一本武俠小說的男主角,張無忌的一生也算得上是波瀾壯闊了。最後他攜美遠遊,歸隱海外,似乎也挺逍遙自在的。

可若是從明教教主的身份來看,張無忌明顯是不合格的。明教各路義軍只是表面上尊他為首領,實際上是各自為政,互相勾連抑或是打壓,劃分地盤,爭霸天下,失去教主二十餘年的明教總舵早已失去了對義軍的掌控力。

想想也是,在這明教義軍連連告捷,幾乎佔領了大半江山的時候,張無忌卻是幾度遇到危險近乎喪命——不是出海被波斯人欺負,就是險些做了荒島野人;結個婚還中途跑路,差點又被趙敏她爹給咔嚓了,最後還要靠趙敏以命威脅才得以逃脫;更別說屠獅英雄會了,差點給周芷若戳了五個窟窿不說,還要和少林派三個老和尚作對,幾度生死關頭——這哪裡是個義軍首領、未來帝王的樣子?

舉例來說,當時張無忌和趙敏逃婚後遇到王保保和汝陽王,差點兒就喪了命——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他明教義軍和汝陽王的軍隊正打得如火如荼,結果他們的教主反倒孤身被敵人包圍了,還要靠和敵人之女的那點兒女私情來活命,真是令人無語凝噎。

這件事只要是隨便換個人,都會選擇先打下了蒙元江山,登基建立新朝,然後再去考慮兒女私情——到時候就是納了趙敏又如何?新朝帝君納前朝皇族的先例一抓一大把,用得著以身犯險又是私奔又是打副本最後連天下都拱手送出去嘛?

簡而言之,那成為明教教主的張無忌最多算是江湖豪傑,根本不是天下一霸,甚至連爭天下的資格都沒有,也無怪乎朱元璋會把他這個有名無實的教主給逼走了——要是張無忌手上有兵權,朱元璋也不會用那麼小兒科的手段玩笑一般地就把他給打發到海島上做野人了,怎麼也要陰謀詭計一番吧。

衛璧想到這裡,不由得搖頭苦笑——笑他自己竟也不自覺地就陷入了江湖的迷障裡。

此時衛璧才是明教教主,他甫一上任便開始著手收攏權力,及至此時他所培養的心腹都安插進了各路義軍做了中層將領,幾大首領中彭瑩玉和常遇春都是他的人,其餘幾人雖有些小心思,但也都能聽從調令指揮,形勢真是大不相同。唯有一個朱元璋,野心初露,此時已漸顯尾大不掉之勢,是時候除掉了——之後只要集中兵力攻克元大都,將蒙古人趕回草原老家,這衛璧登基為帝也就水到渠成了。至於再以後的全球攻略,那大可以等以後再慢慢談。

衛璧和青書每日都會收到各地的飛鴿傳訊,不是決策戰局,就是打理政務,然而衛璧卻總是把身為義軍首領的他和身為明教教主的他分成了兩個人,從不把江湖與朝堂勢力混為一談——可現在轉念一想,真是覺得太有些偏頗了。

及至此時衛璧才終於把身份的重心從明教教主轉移到了義軍首領上,與此同時他考慮問題的角度也大不相同了。

青書見衛璧陷入了思索之中,神情上也有了幾分歡喜之意——衛璧從一開始的目標和行動步驟都沒什麼大問題,可重要之處在於做皇帝和做武林盟主那絕不是同一個概念,要是混為一談,必然會出大問題。

其實在光明頂事件之前的五年裡,青書就已經和衛璧一起打好了義軍勢力的基礎,也培養了不少心腹了。而後衛璧去爭取明教教主的身份,也無非是為了要順理成章地把明教義軍納入他掌中而已。眼看著一切都很順利,義軍勢力已逐漸收攏,江湖各派也受了衛璧的大恩。這時要說衛璧想要武穆遺書以便逐鹿天下也就罷了,出海一趟收穫不小,青書也覺得頗為值得,再加上風險也不大,便隨他去了——但現在一聽到屠獅英雄會,眼看衛璧居然還有種想要親自出手去對付少林那三個古董老和尚的意思,青書真是連頭都大了幾分。

這倚天屠龍的攻略雖然好,終極目標卻不過是個武林盟主。如今他們分明已然拐彎進入了逐鹿天下的部分,身為呼聲最高的未來帝王,衛璧哪還用得著親自上陣去打江湖副本?萬一有個好歹,那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真正說來,如果實在不行,就是調集大軍把少林派給踏平了也不是什麼難事,最多是名聲不怎麼好,令江湖人士離心——可等到新皇登基,看誰還敢亂說話?朱元璋施手段擠走張無忌成了明□□,還用得著管你江湖人怎麼罵嗎?直接下令禁止明教,你就是天下第一也蹦q不起來了。

江湖草莽,又豈能與正規軍隊爭鋒。

按青書所想,這次少林派的事大概有幾路人馬在裡面搞小動作,但汝陽王必然也沒多理會這件事,他正忙著四處打仗呢,哪有這個閒心?不過能稍稍破壞一下江湖各大教派的關係,挑撥內鬥也是不錯的,估計也是放手給王保保去負責了。

成昆和陳友諒師徒肯定是費了最大的功夫,丐幫勢力被青書不著痕跡地瓦解掉了,現在他們也只能寄希望於“武林北斗”少林派了。不過估計他們師徒之間的最終目的就有不小的分歧,註定成不了大氣候的。而趙敏應該也施了些手段心機,但青書已然不想費力去猜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此時衛璧早已今非昔比,堂堂正正的陽謀就足以打破敵人的一切佈置,他們再怎麼蹦q也蹦不出江湖那盤菜,大勢已定了。

所以那所謂的屠獅英雄會嘛,湊個熱鬧撿點兒便宜還行,上場打擂臺這麼掉價的事,還是算了吧。

衛璧能想通這些道理,不再時不時地四散王霸之氣親自打怪了,青書才真是松了口氣。

現在該好好想想的,是怎樣不留後患地除掉朱元璋——這才是真正的如芒在背,如鯁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