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官家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95、第 95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5、第 95 章

朝中的局勢對於後宅的這些姑娘們, 相關也不相關, 她們出身於官家,自小就懂得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從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不要問那個之前跟自己玩在一起的女孩和帶她來家裡作客的夫人為什麼不見了之類的問題, 消失了就是消失了,離開了某個圈子, 就代表永遠都回不來了。

馮家特意來了人帶了禮物給吳怡壓驚,劉氏出面禮貌接待了, 又回送了禮物給馮家的女孩們, 女孩們之間小小的爭端就這樣平靜的揭了過去,沒有人再提起這件事。

吳承宗的婚事定下來的很快,是欽天監監正孫大人的嫡長女, 孫大人家裡也是書香世家世代為宦, 孫大人本人官職不顯,其兄卻是聖上心腹, 一品戶部尚書, 孫大人本人專心研究學問,也甚得聖上歡心。

兩家的聯姻不能說是強強聯合,也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吳怡這個時候才第一次見到傳說中很得吳承宗寵的通房丫頭綿雨,是個長得很鄰家女孩的十六歲少女, 有著黑黑的大眼睛跟黑黑的頭髮,是個沒事不喜歡出門的低調的丫頭,如果不是吳怡去吳承宗的院子給他送定親的賀禮甚至都不會見到她。

“給五姑娘請安。”

“你是綿雨吧?”通房丫頭跟普通的大丫環穿戴打扮還是不同的, 比如紫色的裙子,侍書打死也不會穿的。

“奴婢正是叫綿雨。”綿雨衝著吳怡甜甜的笑了,吳怡注意到她旁邊的針線簍子裡放著一個做到了一半的荷包,荷包是石青色的,繡著並蒂蓮,無論是大小還是樣式很明顯是給吳承宗繡的。

吳怡拿了那個荷包細看,“繡工真的不錯,跟府裡哪位繡娘學的?”

“奴婢沒事自己琢磨著繡的。”

“那你可真的是有靈氣了。”吳怡笑道。

兩個人正說著話,吳承宗回來了,“你怎麼來了?”男女七歲不同席,既便是親兄妹,吳怡也沒來過吳承宗的屋子幾次。

“送禮物給你啊。”吳怡指了指侍書捧著的禮盒。

吳承宗愣了愣,馬上就笑了,“你啊,就是鬼靈精。”他又看了一眼綿雨,“還不快去給五姑娘倒茶。”

“是。”綿雨福了福身,轉身出去了。

“端茶倒水自然有小丫頭做,你何必呢。”吳怡看吳承宗的樣子,竟像不是十分寵愛綿雨的樣子。

“讓她知道本份才是對她好。”吳承宗說道,眼底有某種一閃而過的悲哀。

“你這個樣子,我這禮物就不知道該送還是不該送了。”

“當然該送,我這一輩子也就娶這一回妻,訂這一回親。”吳承宗笑道,剛才那個有些傷感的男孩像是沒有存在過一樣,吳承宗這次沒有跟著去山東,吳怡再見到他時,他像是一夜之間長大了似的,不但舉止沉穩了,眼睛裡也開始有東西了。

吳怡送給吳承宗的定親禮物是一對特製的琉璃金童玉女八音盒,“這金童玉女是大齊朝仿製,我看著倒比外國的舶來品精緻些。”

“確實精緻。”吳承宗拿起金童玉女仔細看,“這眉目倒也罷了,嘴角的紋路都跟真的一樣。”

“可不是,我一見就愛得不得了。”

兩個人正說著話,綿雨帶了兩個小丫頭端了一整套的紫砂茶具出來,小丫頭拿了墊子鋪在地上,綿雨跪在地上給他們倆個泡功夫茶。

“綿雨在家時學過茶藝,泡茶倒是可以入口的。”吳承宗說道。

“早知道你這裡有好茶,又有會茶藝的解語花,我早就來了。”吳怡笑眯眯地說道,來了古代這麼久,她早就學會不去關心這些長相靈秀,舉止嫻雅的通房丫頭們日後會怎麼樣了,她們也不需要她去關心,本來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各有各的生存法則,吳承宗身邊通房丫頭的競爭激烈,綿雨既然能透過重重阻礙走到今天這一步,不管外表多柔弱單純都不會是普通人物,吳怡又何必去操那個閒心呢。

她又不是身為男性的曹公,她也是這後宅戰場中的一員,通房丫頭可憐,那些還未出嫁就要替自己的丈夫準備床伴,準備好面對自己的丈夫已經擁有的通房丫頭的“姑娘”們,難道不可憐嗎?

人的立場果然是在變的,吳怡現在自己也到了要嫁人的年齡了,想法自然不會像之前在現代看電視劇或者小說時那麼單純了。

這些通房丫頭,現在是解語花,以後未必不會是孫姨娘——提起孫姨娘,她好像很久沒有看見過她或者是吳柔了。

吳柔回京之後禮佛更加的虔誠,除了每日在家唸經之外就是去廟裡換個地方唸經,沒有劉氏的召喚,輕易不出院門,有人甚至傳說看見過她穿著居士服,一副馬上就要出家的樣子。

吳柔會避世出家?把吳柔打死吳怡也不信,她們雖沒有什麼交情,可是以她對吳柔的瞭解,吳柔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型別,可不是受了點挫折就避世的型,吳怡相信吳柔的休息,是為了日後的一鳴驚人。

吳承宗發現了吳怡的心不在焉,也沒有說什麼,他是男子,關於婚事考慮的不多,左不過世代書香名門之女長相不會太嚇人,舉止性情不會太離譜,合得來當然是琴瑟合鳴甜甜蜜蜜的過一生,合不來也自然有人排著隊做解語花,關於愛情這回事,從來沒有人教過他們,他們也不認為有什麼重要的。

他們能這麼對侍別人的女兒妹妹,卻不希望別人這樣對待自己的妹妹,他找藉口跟沈思齊認識了,在一起吃過飯,打過獵,下過棋,也算是不錯的朋友了,沈思齊配吳怡還是可以的,除了人還是有一些天真的地方,沈思齊做他妹夫很合格。

吳承宗此刻卻不能對吳怡說,沈思齊人不錯,你就放心嫁了吧,這也太逾距了,就算是親兄妹也不能什麼話都說啊。

劉氏和歐陽氏一起擬定著下聘的禮單,劉氏特意不瞞著歐陽氏,把長子的禮單也拿了出來,除了比照辦理之外還象徵性的減掉一兩樣,顯示長子跟次子的不同,歐陽氏出身世家,小時候拿明珠當彈子玩的,自然不會在意這些身外物,又很體貼的酌情把劉氏減的加了回去。

“這府裡的事情多,人事又繁雜,雖在我回京已經半旬有餘,這回倒是咱們娘倆頭一回單獨相處。”劉氏語氣溫和地跟歐陽氏說著話,歐陽氏卻有些緊張,她知道婆婆不會無緣無故的跟自己這麼說話。

“可不是,我們家大奶奶也是極想念太太的。”阮嬤嬤見歐陽氏有些反應不及,趕緊接過了話。

“你這老貨就是嘴甜,怕我生吃了你家姑娘不成?”劉氏笑啐她,歐陽氏嫁到吳家快四年了,兒子都虛歲三歲了,只不過她們婆媳相處的時間不長,又長時間的分開罷了。

“阮嬤嬤你快別在這裡礙事了,快去看看年哥兒醒了沒。”她說的是歐陽氏的長子劉氏的長孫實歲二十二個月的吳伯年。

“可不是,年哥兒若是醒了就抱過來。”劉氏笑道,“這日子過得真快,年哥兒都會跑會跳了。”

“他啊,煩人得很,除了睡覺的時候能消停會兒,一整天就是淘個不停。”歐陽氏眼裡滿是幸福的笑意。

“他這個淘勁兒像他爹。”劉氏笑了,婆媳倆聊著孩子,生疏感一點一點的也就沒了。

“五妹今年十三了吧?”

“可不是,她生日大,過了年就十四了。”劉氏說道,“唉呀,不算孩子們的年齡不知道,這一算啊,我是一天比一天老了。”

“太太不老,太太長得年輕。”劉氏在她同齡的貴婦人中間,確實是保養得好的,到現在眼角也沒有什麼皺紋,只是氣質隨著年齡越來越好了。

“別人說的都是假的,孫子都滿地跑了,能有多年輕。”劉氏笑道。

“瞧我,竟把正事給忘了,我家三妹巧娘跟五妹同齡,也要尋親事了,我父母寫信讓我幫著相看相看,可是這事提起看人我怎麼能跟太太比呢,這事說到底還得麻煩太太。”

“瞧瞧你,本來是咱們娘倆談心,怎麼又給我派上差事了。”劉氏笑道,“我離京的日子久了,差點連兒女的婚事都耽誤了,承宗的親事訂下來就是承業和怡丫頭,哪有心思再替幫人尋……不過你既然已經有話,我必定把這事放在心上就是了。”

劉氏這麼說了,歐陽氏也下面的話也就沒說出口,她替自己三妹看中的是安親王府的四子永祥,本來她以為永祥跟吳怡的婚事已經有了默契,誰知道劉氏他們回來之後聽吳承祖說正在跟沈家暗中商議婚事,要定親,這幾年歐陽家在朝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將女兒嫁入皇室,正好能表示歐陽家的忠心和皇室對歐陽家的信任依舊。

劉氏這一耍太極,倒讓歐陽氏心裡有些沒譜了。

歐陽氏回到自己的院子裡時就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吳承祖見了她的樣子,自然知道她有心事,“你怎麼了?太太數落你了?”

“沒有。”歐陽氏笑了,“太太最慈善溫和,怎麼會無緣無故的數落為妻。”

“你們沒事就好。”吳承祖搖搖頭,“我昨日去喝酒,聽別人吐了好久的苦水,都說夾在媳婦跟媽之間難做。”

“你啊,想必是不會有那麼一天的。”歐陽氏嗔道,心事卻未曾減輕一分,“相公,你在外面有沒有聽說聖上要處置歐陽家?”

“你在哪裡聽說的?”吳承祖一愣,“我若是聽說了,又怎麼會瞞著你呢。”

“沒有,是我多想了。”

“是為了三妹的婚事?”

“太太不肯出面做媒。”

“太太必然是事情太多了。”吳承祖心裡打了個突,臉上還是帶著笑,“我早說了這事讓你三叔出面,直接跟安親王府談,聖上想必也是樂見歐陽家跟皇室聯姻的。”

“可能是我想多了。”歐陽氏勉強笑道,所謂功高鎮主,更不用說歐陽家孤懸海外鎮守一方,若是失了朝廷的信任……

劉氏回京必然要去拜訪姐姐安親王妃,安親王妃現在已經是四個孫子孫女的祖母了,身邊伺侯立規矩的三個媳婦都是規規矩矩的樣子,也都是規規矩矩的美人。

皇室的媳婦跟平常人家的媳婦還是略有不同的,別的不說規矩森嚴程度就遠超一般家庭。

姐妹倆個聊了一會兒家常,安親王妃譴走了媳婦們,“你們都下去吧,我跟你們姨母有話私房話說。”

劉氏笑了,“你啊,就是怕我說出你小的時候的事,讓你在媳婦們面前失了臉面。”

媳婦們都配合的笑了笑走了,劉氏的表情一下子嚴肅了起來,“我家大兒媳讓我給她三妹做媒,讓我給推了,若不是有你跟父親提醒,我又捲進這事了。”

“唉,你是推掉了,可是聽我家王爺說聖上也有那個心思,我怕是也推不掉了,你我姐妹都是操心的命。”

“罪不及出嫁女,就算是歐陽家自立為王,聖上也不能到弟弟跟臣子家裡抓拿已經出嫁的姑娘歸案。”

“話是這麼說,到時候總是瓜田李下,難免煩心。”安親王妃說道,“不過歐陽家也不會立時就造反,也許到那個時候我已經兩眼一閉再不管這俗世上的事了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姐就是愛亂說話。”劉氏說道。

“唉,別人我能不管,二妹怎麼樣也不能不管,當初父親把她嫁到歐陽家時私下裡跟我說對不起二妹,二妹這一走跟昭軍出塞差不多。”

“二妹夫是個忠的,要不是有他勸著,也不能太平這些年,聖上明察秋毫想必也不會太為難他們。”

“我們在這裡說什麼都是虛的,歐陽家有那麼多的戰船,到時候人馬上船一走,到哪裡去追去,留下的還是咱們這些親戚,早就拴在一根繩上了,跳也跳不開。”

“要說沾親,歐陽家跟皇室聯姻也不是一兩樁了,聖上自己還跟歐陽家沾著親呢,二妹的婚事聖上也清楚,不會拿這事為難咱們的。”

“聖上清楚,別人呢?我現在一看見我的那幾個侄子頭就疼,倒是太子憨憨的可愛。”

姐妹倆個相對苦笑,太子憨憨的可愛可實在不是什麼好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