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相煎何太急(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99、10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9、105

第九十九章

端然跪坐在柳家正堂內, 君少優低頭看著案几上擺放著的一碗清茶, 嫋嫋的茶香撲鼻而上,雖然沒有自家府中的那種醇香誘人,卻也比時下那些個放了佐料的茶湯來的清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君少優好整以暇的吸了口氣, 耳邊聽見緩緩的腳步聲。轉頭看時,一位白髮白鬚的老者負著雙手徐徐而來。君少優起身見禮, 老者緊走兩步趕到身前,口內謙辭道:“豈敢叫王妃娘娘給老朽行禮, 當真是折煞老朽矣。”

君少優溫文一笑, 開口說道:“柳公因撰寫四經註解而名動天下,天下士子讀書進學,科考入仕, 莫不以柳公的經注為範本認真研讀。少優亦是天下讀書人之一, 自然也研讀過柳公的經注,可謂受益匪淺。今日這禮節, 並不是永安王妃行給柳家族長, 而是學生行給柳公的。”

柳家老爺子一聽這話,心下立刻得意起來。面上卻越發謙辭道:“王妃娘娘嚴重了。老朽也不過是閒來無事,專著於聖人之言罷了。不過這些個經注究竟枯燥,若論起文採斐然,王妃娘娘的詩詞才是傳遍天下, 叫人讀來滿口餘香。”

說著,竟隨意背出了君少優在西北大漠時候隨意寫的一首邊塞詩,雖然此詩流傳甚廣。不過今日在這種場面被柳家老爺子緩緩背出, 君少優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韻味,當下輕勾唇角,瞭然笑道:“看來少優與柳家老爺子算得上是神交許久了。”

柳家老爺子緩緩一笑,看著案几上的清茶,笑言說道:“若娘娘不棄,老朽便稱娘娘為君公子可好?”

在柳家老爺子看來,所謂文人,究竟是要風骨的。何況稱呼一個男人為娘娘,柳家老爺子自覺叫的彆扭,估計對面那人聽著也彆扭。而稱公子便又有不同,至少能證明他看重的是對面這個人,而不是什麼莫名其妙的皇室女眷。

這便是真真切切的示好了。君少優欣然應道:“自然是好。”

於是柳家老爺子轉口問道:“早就聽聞君公子飲茶時不愛新增佐料,遂在家中研製出新的煎茶之法。老朽不曾飲過清茶,但於茶道上卻粗通一二,今日就請公子品嚐一番柳家的蒸茶,可好?”

君少優輕勾唇角,端起茶碗輕輕啜了一口,慢慢品味少時,展顏笑道:“雖然不及煎茶沖泡時能完全透出茶葉的香醇,卻也別有一番風味。柳家果然是文人風骨,單從這飲茶一事上,便能看出柳家家風不入流俗,當真是清直純正。”

柳家老爺子聽著君少優的一語雙關,拈鬚笑道:“聽聞君公子如此厚贊煎茶之美,老朽竟也有些意動。若是他日有幸,老朽必當登門拜訪,嘗一嘗永安王府獨有的煎茶之香。”

君少優輕笑,粲然說道:“若真如此,少優必定準備萬全,掃榻相迎。”

柳家老爺子聞言,一語雙關的笑道:“只希望這煎茶果然比老朽的蒸茶香醇,如此,也不枉費老朽親自動了這把老骨頭了。”

君少優舉盞示意,淡然笑道:“柳公放心,不僅是茶香,永安王府的酒宴也是很豐盛的,絕不會叫老爺子失望就是。”

柳家老爺子輕輕應了一句,展顏笑道:“聽說君公子在京中有一家酒肆,當中菜饌酒水與時下烹製方法多有不同,令京中世家權貴趨之若鶩。老朽聞名許久,可要一飽口福了。”

君少優不緊不慢的飲了一口茶,隨意笑道:“不過京中人的口味與江南人士又有不同,就不知道老爺子能不能適應這京中的菜餚了。”

柳家老爺子捧盞笑道:“老朽年紀大了,願意吃的清淡一些。這倒與公子只喝清茶的口味相似。想來你我二人還是能吃到一塊兒去的。”

“柳公若肯這麼想,便是最好不過了。”君少優笑眯眯說道:“其實這京中的菜餚雖然色香味濃,入齒留香,卻向來以油膩重口聞名,比不上江南的菜餚清淡爽滑。所以老爺子之前聽聞京都菜色如何味美香甜,若真吃入口中恐怕也未必習慣。少優請老爺子過府飲宴,必定會考慮到老爺子的飲食習慣,叫廚子按照老爺子的喜好來做。如此老爺子既能品味到京都美食的可口,又不至於因水土不服而感覺油膩葷腥。不知老爺子以為然否?”

這便是在敲打自己聽了二皇子的片面之詞,便有意為難永安王府,結果自己陷入輿論紛爭之中,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柳家老爺子自嘲一笑,暗中眨了眨眼睛,一語雙關的道:“真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啊。老朽自以為若論品味美食,絕不遜色於旁人。今日聽了君公子的南北論調,竟忘了這水土不服之事。倒讓小友見笑了。”

聞聽柳家老爺子的語氣越發親近,君少優展顏笑道:“柳公若不嫌棄,直呼少優名姓即可。”

又見柳家老爺子痛快的改口,君少優謙辭幾句,開口笑道:“柳公學識淵博,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小子便是拍馬也不能及。不過有些事情,乃是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的事情。小子相信以柳公之明察秋毫,定能分明是非曲直。何況區區菜色乎。之前柳公嚮往京都菜色之美味,不過是聽了人云亦云,心有所動罷了。如今嘗過了京都菜餚的滋味,若覺得不可口,不妨如小子一般,將菜色入了自己的口味重新調製一遍。聖人有云飲食男女,不過如是罷了。”

“小友果然高見。”柳家老爺子靜靜聽著君少優一番言論,不覺撫掌而笑。頓了頓,徐徐地道:“久聞少優不僅精通詩詞,書畫更加。老朽有幸,家中藏有一卷前朝輔相王中君的《將軍令》。少優若有興趣,不妨一同去書房,鑑賞一二可好?”

君少優眼睛一亮,這王中軍乃是前朝的輔相,雖是文人出身,卻是文武雙全。前朝洪武帝三年,北匈奴進犯中原,時前朝邊關武將節節敗退,潰不能敵。戰況危急,轉眼匈奴大軍長驅直入,便到了王中軍駐守的雁城。兵臨城下之際,王中軍一介文官之身,帶領城中兩萬大軍固守城池,血戰近半月,堅持等來援軍救援,並趁此機會將北匈奴三萬大軍包了餃子,一戰成名。

之後王中軍的戰績便入了當時還是九皇子的孝文帝的眼。孝文帝禮賢下士,趁著洪武帝派遣他去犒賞三軍的機會拉攏了當時不過是縣令之職的王中軍。此後王中軍便為九皇子出謀劃策,最終以從龍之功被封前朝輔相,官居一品。

而這《將軍令》,便是王中軍在固守雁城時所留的“遺書”。就算後來王中軍並沒有身死報國,但這《將軍令》依舊隨著前朝大軍的勝利傳遍大江南北。而今柳家老爺子拿著王中軍的將軍令說事兒,頗有一種雖陷重圍依舊巋然不動的意味。恐怕更有自封柳家能安邦定國,輔佐明君的深意在裡頭。這當中柳家的投誠之意不知有幾分,但示好之意卻能叫人看得分明。

君少優暗暗偷笑,面上少不得恭維兩句,方跟著柳家老爺子進了書房品書論畫。

一老一少一來一往,說的熱火朝天各執一詞,但從詩詞歌賦一直談到前朝各項政令等等,卻都有默契的沒提及前兩日的口水大戰。不過在種種詩詞論戰當中,一老一小兩個狐狸也在交鋒中變得心照不宣起來。所以當日君少優用罷午膳,吃過茶果離開柳家的時候,氣氛一直都是其樂融融的。

至晚歸家時,莊麟打量著君少優神情愜意的逗弄著床榻上的小寶寶,不覺挑眉笑道:“怎麼今兒這般高興,你將柳家那老頭子解決了?”

君少優回過頭來,看著灰頭土臉的莊麟,開口笑道:“有什麼話等會兒再說,你先去洗漱一下,瞧這滿頭滿臉的灰。”

莊麟嘿嘿一笑,即刻吩咐下人預備熱湯沐浴。又衝著君少優懷中,不斷張著胳膊,“啊啊”要抱的寶貝兒子說道:“寶寶乖啊,先在你娘懷裡等著,等爹洗漱完了立刻來哄你頑。”

君少優不顧形象的白了莊麟一眼,冷哼道:“誰是娘,誰是爹,我才是孩子的爹。”

莊麟也不跟君少優犟嘴,順著君少優的話火速認錯道:“都是爹,都是爹。”

言畢,立刻進了內室旁邊的淨房洗漱,又換了一套乾淨的家常衣裳,頭髮還溼漉漉的就走了過來,伸手抱過君少優懷裡的兒子拱了拱,開口笑道:“咱兒子是越長越精神了,瞧瞧這眉眼兒,跟咱倆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這回倒是不敢說只像他自己了。君少優撇了撇嘴,伸出一根手指引著寶寶來抓,另一只手則搖著撥浪鼓,眼睛盯在兒子變化多端的臉上,口內則漫不經心地說道:“柳家的事兒基本上是解決了。接下來就輪到海關衙門了,咱們得給嚴嵩找點兒事幹,別讓他成天把眼珠子盯在咱們身上。至少也得折騰到你牢牢抓住江南水軍了才行。”

莊麟有些不敢置信的挑了挑眉,開口問道:“之前水火不容的罵了兩三個月,你就去了柳家一趟,什麼事情都擺平了?”

君少優回頭笑道:“也不算是擺平。只能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了罷。你別看柳家前兩個月叫的歡,其實這些個世家比誰都精,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們才不會做。何況柳家跟咱們永安王府作對,除了吃虧哪佔到便宜了,還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全力以赴的爭奪海關衙門的利益,他們早煩了。如今我親自登門給了他們個臺階下,估計他們抗不了多久。”

莊麟立刻追問道:“那建造船廠的事情呢?柳家同意了嗎?”

君少優略略沉吟片刻,開口笑道:“茲事體大,少不得要給他們抬三分顏面,做足了戲碼,方能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