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嫡女成長實錄最新章節列表 > 6、機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機靈

嬤嬤奶奶在堂屋坐了很久,到了半下午才抽身出來,進後院和三姑娘打了個招呼,便出了院子。

“我讓六醜送您回去!”到底還是個孩子,脾氣是來得快去得更快,善桐臉上已經全沒有了委屈,只除了眼睛仍有些紅腫之外,看著還是那樣沒心沒肺不知天高地厚。“眼看天色就黑了,地上又滑,沒個人給您打燈籠怎麼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說二太太也安排了人要送自己回家,但話裡的關心,哪裡比得上妞妞兒的誠摯?

嬤嬤奶奶就順了順善桐的額髮,“不必啦。”她笑著說,“六醜這丫頭還沒有我老人家走路穩當呢,一會兒天就黑了,要是她回來路上摔著了可怎麼好?你甭為嬤嬤擔心,這條路,嬤嬤是走得慣了!”

善桐這才罷休,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又低聲和嬤嬤奶奶訴苦,“剛才被大姐數落了一頓……”

好像是無心之言,又好像在為自己的紅眼圈,找一個合理的說法。

嬤嬤奶奶眼神一閃,心裡就又有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疼。

她一手帶大二老爺,又親自將善榆和善桐拉拔長大,老人家心性,總是不由分說,就偏寵起了自己帶大的孩子。

就算妞妞兒年紀小,行事有些沒了分寸,以子女輩的身份去斥責庶母,那也是那個什麼二姨娘不對在先。二太太這算什麼……妞妞兒可是嫡親的小女兒!從前在西北,就算做錯了事,連老太太都捨不得動她一根手指頭,她倒好,一回楊家村就摔了巴掌。自己半條腿才跨進門就恰好瞧見——妞妞兒捂著臉奔出來的時候,臉上分明就掛了淚珠!

她小時候出風疹,渾身上下癢得不成又不能抓,一般孩子早都哭成淚人兒了,妞妞兒呢?一滴眼淚沒有掉!這孩子性格強成這樣,卻還要被二太太訓出了眼淚,二太太也實在是太苛刻了。

唉,可閨女畢竟還是護著娘,就剛才還委屈成那個樣子,現在就曉得為母親遮掩了……是懂事了!知道這件事若果被老太太知道,二太太肯定就更不討她老人家的歡心了。

這孩子真是大得快,二太太說得沒錯,雖然人是倔的,但勝在靈慧機變……

嬤嬤奶奶就又輕輕地將善桐的瀏海撥到了一邊,親暱地道,“怎麼還留著瀏海呢?都十歲了,也不能老綁著一條大辮子就算完。過幾天等嬤嬤得了空兒,就把六醜接回去,教她給你梳雙丫髻,梳小螺髻……”

善桐就依依不捨地將嬤嬤奶奶直送出了院門,又走了十多丈,待得到了巷口,才目送著嬤嬤奶奶轉過了彎兒。

楊家村雖然以村為名,但其實本身規模並不比一般的鄉鎮更小,它背靠岐山,以山腳下的祖祠為中心,周圍一圈圈屋舍構成了縱橫交錯的阡陌小巷。越是內圍,說明族人資格越老地位越高,這些年間當然也不斷有人遷出。也不斷有人分家後往外圍築屋居住,一百多年下來,當年的小村落已經儼然成了氣候,甚至擴張到了岐山腳下渭水兩條支流之畔,大有以這兩條河水為天然護城河的意思。

人多了,當然各種店鋪也是應有盡有,什麼綢緞鋪小吃店,雖然限於族中規定,無法在內圍開張營業,但在外圍,多年來也已經有十多間鋪子陸續開張,以滿足楊家村眾人在生活上的需要。甚至有些有臉面的老家人,也會在外圍建屋居住,嬤嬤奶奶一家人的屋子,就在外圍靠邊的地方,善桐小時候當然經常過去玩耍,只是一眼她就瞧出來了:嬤嬤奶奶走的方向,根本不是回家的路,她反而是朝著祖屋去了。

善桐眉宇間頓時就添了幾分心思,她怔怔地站在巷子口,心中有了些忐忑:嬤嬤雖然疼愛自己和大哥,但和娘之間關係倒是平常,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二姨娘這件事,自己是想要捂住,免得娘受到祖母遷怒的,但嬤嬤卻未必會這麼體貼孃親。

她不禁又有幾分煩躁地嘆了口氣——娘畢竟是離開楊家村太久了,根本就不明白祖母的性子。膽敢在今冬浪費糧食,又是個妾室,按祖母的脾氣,恨不得是抓過來當眾打幾十耳光的。這件事要傳到了祖母耳朵裡,到時候三哥就更難以自處了。

說來說去,還是怪她太莽撞了,大姐說得對,能說二姨娘,她和娘早就說了。大家都不說,肯定是有緣由在內的,自己真是傻,看到了一點,就看不到第二點……

她站在當地出了一回神,才要轉身回去,又聽到了遠處傳來了孩童們天真的笑聲。

善桐面上一亮,幾乎是本能地衝出了幾步,又躊躇起來,回身看了眼巷尾半開半合的院門。她又猶豫了半晌,才一咬牙,往前奔了幾步,轉過一個彎高聲叫道,“瞧,是誰回來了!”

頓時就有七八個聲音叫道,“三妞!妞妞兒,你總算出來了!”

還有善榆結結巴巴的聲音,“妞妞!你、你、你沒事了?”

巷子裡頓時就響起了孩童們天真童稚的笑語,還有些少年人的打趣聲,“本來就是官家小姐,現在更了不得,四品大員家的三姑娘,架子大了!回來了幾天,才出來找我們!”

“誰說的,是家裡管得嚴了!”善桐不服氣地辯白,“這一次娘也回來,哪裡能隨便出來玩呀!”

她和夥伴們站了一會,忽然又有了些不安,“我……我得回去了!免得娘找不見我,又要挨說……”

小夥伴們頓時鬨笑起來,“野丫頭也怕娘!”

“榆木疙瘩怎麼不怕娘來著,一出門就是半下午!”

善榆正蹲在地上和兩個七八歲的小夥伴搭積木,聞聽此言,倒是也驚惶起來,站起身期期艾艾地道,“我……我忘了!”

眾人越發一陣大笑,倒還是有人明白事理,道,“三妞大了,今年都十歲了,也不該一出門就是一下午,還是快回去吧!”

頓時就有人反駁道,“我今年都十二歲了,還不是老在外頭跑——”

“那是咱們家沒出官嘛。”那人就靜靜地道,“你看十三房的大妞,才九歲家裡就不讓她出門了,人家家裡也就是出過一個六品官……”

善桐忽然覺得有些尷尬,她摸摸頭傻笑起來,“才不是這話!”

又稍微有些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是我今兒不乖,被娘數落了來著……”

善榆也道,“那、那咱們快回去!免得大大大姐又說你!”

善桐本人會不會撒謊說客氣話,那是難說的事,可指望善榆一道幫著圓謊,那就是痴人說夢了。小夥伴們果然都哈哈一笑,催著兩兄妹快些回家去,“免得榆木疙瘩又要替妹妹挨板子。”

善桐小時候當然也難免淘氣,不過老太太疼她,善榆又捨不得妹妹受罰,往往以身代過,雖然次數不多,但此時提起來,善桐心裡也是甜甜的,她握著善榆的手,和他肩並肩往巷子裡走了幾步。便又問善榆,“下午不上學麼?”

善榆甕聲甕氣地道,“下午先生有事,就、就不上學了。”

他和妹妹單獨在一塊的時候,說話倒是流利了許多,竟不大結巴了。“我走後,大姐、姐又罵你了麼?”

提到下午的事,善桐又是一陣心煩,她搖了搖頭,強笑著道,“沒有!姐其實人很和氣的,你別怕她怕成那樣……她知道了,又要傷心。”

善榆微微一笑,卻沒有答話。善桐注視著他的側臉,忽然間又感到了一陣強烈的心酸。

要是不說話,誰看得出來他其實……就看他的長相,竟是有十分的機靈!

要是哥哥稍微機靈一點兒,就只是一點兒就好……

“怎麼不把二哥、三哥帶出來玩呀?”她抽了抽鼻子,只覺得自己又要掉眼淚,便忙問哥哥,“他們都沒有回來過,不比咱們倆熟門熟路的,認識的人多!”

善榆道,“我叫了,可二弟要讀書,說沒空出來。三弟又把自己關在屋裡,我怎麼喊都不應!”

善桐心裡頓時一緊,難受得說不出話來,卻又怕哥哥看到了空自著急,面上還要維持若無其事,她又尋出了些瑣事和榆哥唸叨,“我記得就是咱們去京城的時候,族學不是還挺好的?怎麼我聽娘的意思,現在族學已經是鬧得不成樣子了?”

榆哥一片訝然。“是嗎?我……我不知道。”

他臉上現出了失落,肩膀也垮了下來,“反正我也都不聽。”

榆哥雖然笨了些,但卻從不說謊,他不說自己聽不懂,卻只說自己不聽。善桐不禁微微發噱,“在祖母面前可不能這樣說,不然,你又要——”

她比了一個手勢,榆哥縮了縮肩膀,略帶渴望地道,“不要緊,現、現在咱們不住在一起,我不會說走嘴的!”

說話間,兩兄妹月已經進了院子。西北天黑得早,雖然距離晚飯還有一段時間,但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善桐見主屋內只有東次間亮著燈火,她猶豫了一下,便鬆開善榆的手,掀簾子進了東次間。

王氏果然正在東次間炕上歪著,她正和望江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閒話。“老八房也送帖子來了,真是病急亂投醫,還說擇日上門拜訪……”

見到善桐進來,她的動作一頓,又別開眼去望向了手中的大紅飛金拜帖,並不搭理女兒。

善桐磨磨蹭蹭地靠近了炕頭,又略帶祈求看了望江一眼,望江不禁一笑,她站起身來默不做聲地退出了屋子,又將東次間門口的厚門簾放了下來。

東次間是王氏日常起居之所,炕盤得大、火燒得旺,屋內自然而然要比外頭暖和得多,善桐先耐不住,脫了斗篷,又解了外衣,還要脫褲子時,王氏已經淡淡地道,“現在脫得這麼乾淨,一會兒出去準著涼。”

“娘!”善桐再忍不住,一下就撲到了王氏懷裡,猴在她身上期期艾艾地認錯,“妞妞兒……妞妞兒錯了!您別生我的氣!”

到底是親生母女,王氏就算有再多的氣,被善桐這一泥,早也已經冰消瓦解,她唇邊掛上了一抹淡淡的笑,語氣卻還是很平靜。“誰生你的氣了?”

又拉下了善桐的手,望著她慢慢地道,“你大姐剛才來過,把你們的話都告訴我了。”

見善桐臉上掛起紅暈,扭扭捏捏,一臉的心虛中又帶了愧疚。王氏一時真是百感交集:女兒大了,懂事了,明白了娘的不容易。這一刻對於所有父母來說,都值得為之百感交集。

“說你,是為你好。”她又道,“就算今天是大姨娘出了錯,是楠哥出了錯,是梧哥出了錯,是榴姐、榆哥出了錯,你都不能那樣高聲二氣地去堵別人的嘴。怕的不是今天你得罪了二姨娘,得罪了梧哥,娘怕的是你養成了‘得理不饒人’的習慣。”

她頓了頓,又道,“若換作是你姐姐,得了三分的理,知道你做錯了事,便滔滔不絕地數落你,數落個沒完。你心底雖然不說什麼,但日後未必會對她再掏心挖肺。久而久之,兩姐妹之間就這樣疏遠了。親姐妹尚且如此,一般人更不必說了,得理不饒人,是個最壞的習慣。記住了沒有?”

見善桐臉上的愧意又多了三分,王氏便不再提起這話,而是將女兒拉進了懷裡。

“三妞,”她的聲音輕的幾乎像是一聲嘆息,“咱們娘幾個日子也不大容易,一會你好好向二姨娘陪了不是,梧哥那邊,如果和你提起這事,你也趕快把不對攬在自己身上。這句話你記在心裡:識時務者為俊傑。有些事,現在忍了,將來你未必要忍。你的委屈,娘心裡都明白的……”

善桐從來未曾從母親口中聽到這樣軟弱的語氣,一時間居然大為恐慌,有了些手足無措,只是一疊聲道,“妞妞兒明白,妞妞兒聽話!”

她又羞怯地加了一句,“妞妞兒長大了,能幫娘的忙了!”

王氏心頭真是甜苦交加,她露出一個乏力的微笑,想要說什麼,又將話頭咽了進去。只是揮了揮手,叫道,“望江,把三姑娘帶過去吧。”

望江就掀起簾子,進來為善桐穿戴好了,又將她帶出了東次間。

這一次,善桐雖然還有些不自在,雙唇猶自緊抿,但舉止卻很配合,表情也沒有露出太多的破綻。她順從而主動地跟著望江出了屋子。

王氏隔著窗子,望見那小小的人影跟在望江身後沒入了倒座抱廈,不禁又長長地噓了一口氣。她半坐起身子,漫不經心地拿起美人拳來,為自己敲打著大腿,一邊敲一邊想心事。待一會兒望江進了屋子,才掀了掀眼皮。

“事兒辦完了?”

“嗯,三姑娘很得體,一進屋就拉著二姨娘的手道歉,說自己也是吃煩了牛羊肉,這才發了邪火,請二姨娘別往心裡去。”望江恭敬地道,“二姨娘一開始還不說話,後來不知怎麼,又想轉回來,笑著說自己也是不知道村子裡都難成這樣了,自己也有不是。兩邊倒是演了一出好《將相和》。”

王氏的笑容就有了幾分冷澀,她沉思了片刻,又道,“讓人買些洞子貨回來,晚上各屋都加一個醋溜黃瓜片兒,大家開開胃。我看幾個孩子,這一向胃口也不大好。”

都是從京城過來的,誰吃得慣西北的東西?不過也就是二姨娘會把不滿外露,別人都儘量將就罷了。

望江不動聲色,“這就去辦。”

她猶豫了一下,又道,“只是老太太那邊知道了,難免要犯嘀咕?”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三年濁知府,所入豈不是不計其數?二老爺外放州官時,就是因為周旋財務料理後勤拿手,才被提拔回京,職務所在,分潤自有。二房又怎麼可能缺錢?之前幾天不買洞子貨,那是因為老太太持家勤儉,王氏生怕自己的做派,引起老人家的不滿……

王氏的笑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全斂了去,她又沉思了片刻,才徐徐道,“買不買洞子貨,老人家對我也不會有什麼好臉色。今兒你是沒有跟到祖屋……這件事我心裡影影綽綽有了別的辦法,不能這樣辦,還是要換個法子才好——”

她話沒有說完,又收住了道,“妞妞兒回自己屋裡去了?”

“去找大姑娘說話了。”望江忍不住要笑,“這孩子明白事理也真是快,一經開竅,什麼事都恨不得問出個子醜寅卯來,又不敢來煩您,豈不是就只有大小姐遭殃了?”

她猶豫了一下,又道。“榆哥是在外頭玩了一個下午,剛剛才回來,楠哥讀了一下午的書……梧哥這一下午都把自己關在屋裡不出來。”

王氏就又露出了那略帶天真的甜笑,她沒有搭理望江的話茬,反而道,“榴娘說得對,妞妞兒其實人靈慧得很。我看,這幾年也該好生調.教調.教她了。從前是我沒想到這一層……沒準咱們家的幾件煩心事,還要著落到妞妞兒來和我一起辦……”

她話說到一半,只聽得外頭吱呀一聲,院門卻又被推了開來。一個打扮整潔面容刻板的中年媽媽進了院子直趨上房,禮數周全地給王氏請了安,口稱,“奴婢見過二太太!”

王氏忙給望江使了個眼色,望江忙上前笑道,“張姑姑可別這麼客氣!快請起來!”

這一位張姑姑也是老太太的陪嫁丫頭出身,卻不曾做過養娘——她一輩子忠心耿耿服侍老太太,迄今未嫁,家中人都呼為張姑姑而不名,也是老太太身邊數一數二的心腹。性格又耿直,禮數一絲不苟,雖說望江開了口,卻依然跪著不動,直到王氏也笑著叫了聲張姑姑請起,張姑姑才起身昂然道。“二太太,老太太發話,讓請三姑娘過去陪她老人家說話解悶兒!”

望江神色頓時一變。

老太太也實在是沉不住氣,才聽到這二姨娘的事,就迫不及待地把三姑娘叫過去問話了?

她又有了些埋怨:王嬤嬤怎麼說都是二房兩代的養娘,怎麼這麼快就把二太太給賣了……

王氏的動作也不禁一頓,她眯起眼微微沉思了片刻,卻又欣然一笑,吩咐望江,“還不快把妞妞兒領出來,來,張姑姑,坐!”

這語氣裡的歡悅,是瞞不了人的。

這一下,不要說望江,就是張姑姑,都不免有些訝異地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