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小農女的桑野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41、雙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1、雙喜

開張那日, 張大娘帶著幾個兒媳婦來捧場, 給幾個小孫子買了些糖果,其他孩子看見,也嚷著讓爹孃買糖, 大小媳婦兒看見繡線的分色比墟裡的多,相約以後都在張記雜貨鋪買, 還不用等趕集呢。

雜貨鋪的生意不算非常好,但也不壞。張家村有百來戶人, 需求很足, 銀錢回返的很快,每個月鋪子能賺一兩,而張德只需要每月去隆慶城販貨兩次, 這實在是一門來錢的好生意。

鍾家大哥聽聞小妹又開了雜貨鋪, 不日就拖運了一車貨物來。據說是陳年的舊布,邊城的富商很多, 陳布與其放在自家店賣拉低顧客水平, 還不如放在妹妹的村子賣,這樣更能賺錢。

張德手頭只有三兩,而且這三兩是用作活動資金,要他一次性收下這批布還真困難。鍾全敬知道妹夫憨直,提出一個成本價, 讓張德代賣,多餘的錢就是他的勞務費。

鍾彩心覺得既然大哥每個月都運一批布來,不如把雜貨鋪的其他東西也一併賣給她們, 還省了自己去販貨的麻煩,而且比起自己去販貨,大哥批發的價顯然更便宜。

就這樣,張記雜貨鋪的東西更全了,而且那些陳布得確很吸引大娘嬸子的目光。陳布雖舊,但花色樣式比普通的染布要好看多了,價錢只比普通的染布多幾文,大夥兒也樂意到張記扯布。不知張記雜貨鋪有陳布出售的訊息是如何傳播出去的,近來越來越多外村的人專門來買,甚至久而久之,大夥兒都知道陳布運來的時間,那一天,張家小院簡直人山人海,不僅布匹能賣出去,連其餘的東西順帶也銷出去不少。

每月十四是雜貨鋪統一賣陳布的日子,比每月的趕集前一天,這是鍾彩心提議的。暖寶也提出一個買多少送多少的主意:買貨物超過五十文,送發繩一條,超過一百文,送木勺子一個,超過二百文,送木碗筷一雙。

這木勺子和木碗筷都是暖寶做的,張德對暖寶會木工很好奇,邊替她打下手邊問:“暖丫頭怎麼會做木勺子?”

暖寶早就編好一個藉口,以前她只有八歲,而且天災人禍接連不斷,沒時間也不敢做太突出的事情,現在好不容易安穩下來,她以後可是要接續做木工活的,若是突然能雕刻出繁複的作品,別人豈不是把她當妖怪,所以她就想著先從容易的東西做起,那樣幾年下來大家都會習以為常了,最多隻會讚歎她有在雕刻上有天賦罷了。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有個大叔會這門手藝,他在教小徒弟的時候,我經常過去玩,看多了也懂一點,而且這勺子和碗筷容易的很,多練練就好。”

張德點頭,“那也是,只要知道道理,一通就明了,明兒我上山砍些木料回來,你慢慢做,做壞了也不要緊,反正這不賣,算是添頭送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做木工不比做木雕,這活計很傷手,暖寶手肉上細膩的皮膚磨出一層繭,心疼的鍾彩心直呼受罪。不過,她才不怕呢,為了以後能順利在她們面前展示她的雕工,她要從低做起,也當是長久不做後的練手。

十月時候,張大娘收完大豆和苞米,把土地深耕翻作了一遍,又施過一層肥,終於把地交回張德手上。臨近年關,雜貨鋪的買賣更加昌盛,由於暖寶和小福是農家女,並沒有不見外人的規矩,所以四人都在草棚裡守店,鍾彩心翻找貨物的時候不停低頭彎腰又抬頭墊高腳取貨物,一高一低間眼前一片暈眩,跌在旁邊的暖寶身上。

這一跌,倒跌出個喜事來。小叔叔回來已經有一年了,小嬸嬸再次傳出懷有身孕,四歲的滿頭終於要有弟弟或者妹妹了。

除了張德,小福是最開心的那個。她抱起小不丁躲在牆角,悄悄問道:“滿頭,你要有弟弟妹妹了,要是大家都喜歡小弟弟或者小妹妹,那你也會喜歡嗎?”

滿頭是個安靜少話的娃,但並不代表他笨,相反人家可是很大氣的,反問小福:“小姐姐,滿頭當然喜歡弟弟妹妹,難道小姐姐不喜歡嗎?”

小福見滿頭一點兒也沒吃醋,不禁反問自己,難道姐姐說自己小氣是真的。果然,小孩子什麼的最討厭了,二牛只會對她一個人好,哼哼。

鍾彩心二十五歲懷上第二胎,張德比第一次更為緊張,立刻勒令妻子在屋裡歇息並看顧滿頭,暖寶和小福在外面賣雜貨,而他就忙田地的事情。

暖寶的口算不錯,坐在凳子上一邊刨木一邊算錢,小福好動,有人來買東西她樂的忙前忙後,還對來人一頓大姐大哥的喊個不停,不少五六十歲的婦女最喜歡來逗趣她,暖寶覺得她們就是為了小福那一句:“唉喲,幾天不見,大姐又年輕漂亮了,連小福都認不得咯。怎樣,糖冬瓜來上一斤?”

—————————我是成毅哥哥的分割線——————

大雪飛舞,淺灘,溪流,草地都被冰雪覆蓋,這樣的天氣夷國的大部落最喜歡前來挑戰,就算不為搶回糧食,也爭個面子圖個愉快。

夷國和雍國自上一朝皇帝時期打過一次仗,太平年間已有幾十年,而夷國也承諾退兵遷土幾千公裡,相方互不侵犯,甚至還有雍國商隊進入平原互通坊市,夷人也不遠千里前來售賣貨品。

若不是這一次大雍皇帝心存貪念,這和平也許還能持續長久些。

秦成毅正好每四天帶隊巡邏邊境,每隊人馬十五人,每人配上一匹戰馬,一把弓箭或者長矛,隊長秦成毅隨身攜帶狼煙,由南至北方向逐漸移動。

邊境處不乏過路夷國商人,夷商有的是部落貴族,也有的是遊散平民,相較於貴族,平民更能得雍國士兵的歡心。所以邊境上出現了不少駐地平民夷商,專門為對面的敵國士兵提供優質禦寒皮毛,奇特功效的雪原植物等。

秦成毅橫視駐紮的大小帳篷,一望無際的雪原上遍佈星星點點的白帳,他想著,趁著這個冬,他要把積存的糧食布匹藥草都換成皮毛,因為今年八月他將要期滿回家了。

來到這裡的第一年,春夏秋日除了練兵就在草原上打獵,獵的肉自己吃掉或者和營裡的人換糧食,低等皮毛賣給過路的雍國商隊。第二年,他發現把低等皮毛全換成糧食,然後存到冬日拿去和夷人換草原,高山裡的雪貂和紅狐皮毛更值錢。這三年,他換回來的皮毛都塞到來時放置衣物的黑布囊裡,只等著五年一過,他便能在集隊回京的時候一次賣光。少了中途的層層剝削剋扣,相信這批上等皮草一定能賣上好價錢。

隊伍越過一頂頂帳篷,其中滿臉深紅溝壑的老人,頑皮稚嫩的小童穿插其中,他們頭頂水壺,手捧竄碗,身上裹著臃腫的各色皮毛,和雍國的老百姓不同,夷人彪悍野蠻但也不失善良熱情,特別是這些無辜的平民,生活在最底層仍面露笑容。

這些平民夷商中,有一個出名的藥醫,聽說本是雍國人,後來不知何故做了穆連家的女婿,從此定居在夷國。夷人很少懂藥,因為雪原的藥草不多,他們信奉天神,認為天神帶給他們一切,而疾病,死亡等一切汙穢都是天神懲罰犯錯的下民,誠心懺悔後透過巫醫的治療可得救,若依然死亡則是罪過無法使得天神原諒。但這藥醫的出現,無疑拯救了很多急熱,風寒的病人,所以大家以他為首,很是崇敬。

遠遠就聽到一婦人急切的喊聲:“阿耶,阿耶!”

大家回首望著雪地中央的帳篷,這時帳篷中走出一個魁梧的壯漢,灰鼠毛皮的圍脖把臉都蓋住,只剩餘一雙眼睛和一個鼻子在外,只見他虎虎生風往聲音的來源走去。

秦成毅一群人也被喊聲引去,走近一看,才發現是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兒被他母親抱在懷裡,小兒的右臉和脖子上皆被燙傷,起了一個個大水泡,緋紅一片。

名喚阿耶的男子讓女人把孩子放下,他抬高小兒的頭檢視傷勢。

那婦女不等問話,把孩子的情況說出:“剛圍著火塘燒水,沒看見青原在旁邊,轉身倒水卻撞上青遠的臉,阿耶,這下該怎麼辦好?”

穆連耶把孩子的在外的皮毛大衣脫下,幸好有皮毛的遮擋,熱水滲透不進裡面,身體這才無礙。

“先拿件衣服來穿上,不然受寒也是糟糕。”他又吩咐跟在後面的妻子:“貞兒,把藥櫃第二層的止燙膏和包紮紗布拿來。”

秦成毅騎在高頭大馬上,俯視底下跪在褥墊上的男子,這聲音好像有些熟悉。

穆連貞小跑而來,旋開蓋子將膏藥遞給丈夫。

穆連耶把膏藥塗在小兒傷處,冰涼的感覺使孩子的啼哭停止,那婦女哭著向他道謝。

“阿耶,小兒無事吧?這傷要是留下疤痕怎好?”

“無事。小孩子長的快,這藥加了活血的功效,疤痕大了就變淡,妹子不必著急。這藥每日塗抹一次,清洗的時候記得要小心,洗完要包紮好,等水泡的水流出來就好。”

說著,將一卷紗布順開,圍著小兒的脖子繞了三圈輕輕打上小結,剩餘的紗布剪出一塊,貼在小兒的右臉上。

秦成毅不錯眼的看著名喚阿耶的手,他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交界處有一道深深的傷痕,看其形狀和大小皆與已過世父親的疤痕相似,只是手背上更多了些細微的刻y。

穆連貞看見丈夫醫治妥當,牽起他的手,兩人慢慢散步回去。

開春氣溫回升,夷商避過寒冬,又要大規模遷徙,他們需要向北挺近深原,雪化後那兒的自然資源更豐富,來年冬他們才會帶著交換貨物再回來。

在遷徙大隊離開的前一晚,秦成毅約見了穆連耶。

第二日清晨秦成毅騎著一匹馬獨自賓士到草原上,遠遠的看著他離開。

“再見了,父親。”

七月的大草原仍然早熱晚寒,不過這片領土卻發生重大的變化。夷國不堪雍國士兵幾年的深入挺近騷擾和阻斷兩國經商,終於同意與雍國皇帝簽訂朝貢合約,每年上繳皮毛,良馬等。徵派的士兵終於能拔步撤營,離開束縛了五年的邊境。

金秋九月,全部人馬於邊境外圍登記解散,秦成毅簽上生還書,背起包袱朝京都趕路。他二十二歲了,再也等不及了,只希望暖寶也在等著他。

順利在京城分點銷賣幾十件上等皮毛,兌換成輕便銀票,到馬市買了一匹馬踏上回家的征途。

而遠在張家村的鍾彩心也在八月的時候誕下一名男嬰,嬰兒百日過後陸續有民丁返鄉,張家村又經歷一輪悲喜。秦成毅終於在百日前來到暖寶家門前,笑意盪漾的敲響張家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