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同人之黛玉最新章節列表 > 115、定州城裡遇親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5、定州城裡遇親戚

一行人一路向北,向著齊州出發。林黛玉這是人生中的第二次遠行,第一次是從揚州回京城,自己沒有來到這個世上的不算,那時候自己有多大?

大概八歲的樣子吧。然後就一直呆在京城裡,直到結婚生子。

沒想到這次出遠門,竟然是這個樣子。

臨危受命,還不知道幾年能夠回來,孩子也不得不放在京裡。

林黛玉還沉浸在和翌兒分開的離愁中,一路上哪有心情看到了哪裡。水軒心裡發苦,他也不想和自己的兒子分開,可是到了齊州還不知道情況是如何的,怎麼能把翌兒帶過去呢。

自己和玉兒是要同生共死的,可是翌兒還小,留在京裡是最好的選擇。

但願玉兒能早日想明白。

如今已經到了夏末,越向北天氣越乾燥,林黛玉在馬車裡呆的悶熱,這出門在外不比在家裡,出行的時候還可以放置幾塊冰,所以都有些受不了。

這個時候林黛玉才有些慶幸沒有把翌兒帶出來。慢慢的對水軒也有了好臉色,水軒自然是欣喜異常,這麼長時間玉兒都不理自己,如今可算是看見曙光了,殷勤指數直線上升。

林黛玉也覺得夫妻兩個不可能一直這樣相互不理睬,以後還是要一起生活的,本來水軒就是臨危受命,去齊州的情況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呢,若是自己還和他鬧彆扭,肯定會影響到他。事情已經無法改變結果,那麼就向前看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齊州幫他打理好家,就是對他的最好的支援了。兩個人同心協力,才可以更快的把事情辦好,爭取早點回京城。

這次去完全走的是旱路,因為上面沒有公開秦王要去齊州的事情,林黛玉一行人又比較低調,帶去的人少,很多人都留在了京裡,只帶了一些夠用的人手,箱籠也是撿著夠用帶,所以一路上也沒有地方官員迎接,都是直接找大客棧歇息,用的也是假身份,有些人若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肯定會大張旗鼓的出迎,勞命傷財,這樣偽裝才能避免一切麻煩。

這一天一行人到了定州,定州離齊州還有一半的路程,遠遠的就看到了那灰色的城牆,前面的管事拿了路引給守城門的士兵,幾個士兵看了一下就讓人放行了。

如今沒有戰事,城門的管理就很鬆,除非是遇上通緝的罪犯,才會拿著畫像一一比對。

順利的進了定州,找了一家客棧包下了一個大院子住了下來。

馬車上的東西用不著卸下,在院子裡停著,晚上派人守著,林黛玉和水軒梳洗了一番,吃了點東西,就歇下了,因為很累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

客棧裡的掌櫃看見有包下一個院子的主兒,自然是喜笑顏開,每年都有這麼一兩個財大氣粗的讓自己狠賺一筆,讓店裡的夥計們殷勤一些,說不定還有賞錢呢。

不過去伺候的活計卻垂頭喪氣的回來了,說道:“掌櫃的,我去那裡,人家都不需要,說是要東西的時候自然會叫我們。我看那,今天來的這夥人都是大戶人家的,看看那些下人都比咱們這專門伺候人的強,哪裡需要我們那。”

“唉,唉,唉,看我這腦袋,竟然忘了這一茬了,人家自然是有丫鬟小廝的,好了好了,你們去看看別的客人那裡有沒有需要熱水的,放勤快一點兒。”

一夜無夢,林黛玉總算睡了一個好覺。醒來時發現水軒已經不在床上了,珊瑚和雙喜忙服侍林黛玉起床。林黛玉問道:“知道老爺去哪裡了嗎?”

珊瑚回道:“老爺一大早出去,讓奴婢們不要叫醒夫人,奴婢們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梳洗完畢,水軒就進了來,說道:“玉兒,我早上出去打聽了這裡有什麼好吃的,就和小廝們去買了,看你這幾天胃口不好,嘗一嘗定州這裡的芙蓉龍抄手,我嘗了一下,很好吃。”說完就讓人把東西端上來。

林黛玉一看,青瓷碗裡一碗熱騰騰的龍抄手,上面飄著翠綠的香菜,看著和平時沒有什麼兩樣,不過林黛玉拿調羹吃了一個,果然鮮美無比,裡面的餡也不知道用什麼做成的,吃了滿口留香。

“好吃嗎?”水軒小心翼翼的問道。

林黛玉點點頭,沒想到這平平常常的一碗餛飩都能做出如此美味。

“那就好,那就好。多吃點,這一路上你都瘦了,跟著我你吃苦了。今天咱們在這裡多留一天,好好逛一逛。”

林黛玉心裡感動,說道:“會不會耽誤行程?”

“不會,咱們現在已經比預期的提前了好幾天,不用擔心。”水軒說道,“一會兒咱們去看看有什麼好玩的,買了帶去齊州。”

林黛玉說道:“咱們去齊州還沒有給迎春和探春她們準備禮物,這次都一起買了吧,我看這定州也是個大城,好東西應該很多。”

出京出的匆忙,又傷心過度,只帶了自己的東西,都忘了還有親戚在齊州了。趁這次機會買了去,也不至於太失禮。

“好,娘子說什麼就是什麼。”水軒說道。

兩人相視一笑,彼此之間沒有了隔膜。

等吃完了早餐,交代了護衛看好東西,林黛玉就和水軒坐馬車出去了。先到了絲綢店買了一些上等的綢緞,又去首飾鋪子買了一些送人的首飾,接著買了謝謝定州的特產。看看天色還早,兩人就去了茶樓找了個包間坐下。

茶樓的一樓是供普通老百姓坐的,中間還有專門說書的,一群人正喝著茶,吃著花生米聽那說書先生談古論今,兩人到了包廂以後,那說書聲音就聽不見了,看來這茶樓的隔音效果不錯。兩人喝了一會兒茶,又叫了幾個小菜,吃完後準備出發,不過剛要走出去,就有人來敲門。

林黛玉和水軒暗暗吃驚,只聽水軒的一個侍衛方武說道:“老爺,有人要求見。屬下說老爺不見人,結果他讓屬下通報一聲,說是親戚。老爺,您看見還是不見?”

親戚?定州還有親戚?而且顯然是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意找來的。這可是奇怪了。兩人都有興趣看到底是什麼把戲,林黛玉走到後面的屏風躲了起來,水軒說道:“那就把他請過來。”

水軒正襟危坐,不一會兒就來了一位穿著深藍色長衫的男子進了來,見了水軒立刻就要下跪,水軒說道:“不知道我和你是什麼親戚?”

那男子磕了一個頭訕笑著說道:“秦王爺不知道下官那是應該的,下官是京城裡謝府的一個旁支,和太子妃是同宗,所以才會那麼一說。”

水軒似笑非笑道:“看來我還真和你是親戚了?”

“不敢當,不敢當,下官哪能和皇家攀親戚,只不過想見王爺一面,所以才大膽那樣一說。”

看來,這人是透過太子妃的孃家知道林黛玉和水軒要去齊州的,也是,畢竟這次水軒是去查太子妃的父親的事的,能不關心?

那他會認出水軒,而且還專門找到了這裡,肯定是老早就叫人盯上了,費得心思還不小。

難道是讓水軒在謝大人的事情上網開一面?不過人都還沒有去齊州,事情到底是什麼樣還不清楚,如果現在就暗示,那豈不是是和人說,謝大人就是個有罪的?而且皇上也沒有說要治謝大人的罪,只是讓水軒去接替,現在謝家的人要是真的打著這個主意,豈不是太蠢?

其實今天來的這個人,只不是是太子妃的一個快出了五服的叔叔,名字叫做謝思成,十幾年才考上了進士,藉著謝府的威名,到定州當了一個縣令,混了幾年升為了同知。

本來日子還算過的可以,可是人吶,都是不滿足的動物。這謝思成看著本家出了個太子妃,心裡是羨慕的不得了,想著要是自己家的女兒也能有這麼好的運氣就好了。他府上有個十五歲的女兒,是正室所出,長得也很美,到了適婚的年齡,本來那定州知府想要給自己的兒子提親,兩家都同意了,謝思成想著這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個什麼貴人來這定州,而且知府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攀上這門親,那對自己以後也有好處,正要答應下來。

不成想這個時候京城裡忽然來了一封信,說是秦王要去齊州查謝大人的事,讓他在定州留意一些,到時候好好招待,說說情,多給些好處,也為謝大人辯護辯護,讓秦王有個先入為主的印象,等到了齊州謝大人那邊再叫叫屈,事情就好了一半,還送上了秦王的畫像。

這謝思成收到這封信,那可是喜從天降,這不是要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嗎?女兒的婚事本來就有一些不甘心,現在這不是神助嗎?

要是女兒跟了秦王,那自己不是一下子發達了?他才不管什麼給謝大人辯護辯護呢。這嫡系的人越來越沒有腦子,以為是自己這一個小小的同知說說話,秦王就能免了自己那個大哥的罪嗎?也太小看秦王了。

還是自己的這個方法好,若是女兒能過去服侍秦王,那秦王看在女兒的面子上也會放了大哥的,而且自己還能成為皇親國戚呢。

聽說秦王到目前為止只有一位正妃,那憑藉著謝府的地位,怎麼著也能當個側妃吧,要是女兒得寵,說不定還能擠掉正妃呢。

謝思成越想越樂,就從得到訊息後天天派人到城門那裡去守著,看見有氣派的馬車就讓人跟著,看出來馬車的人是不是秦王,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等到了,所以今天一大早,為了防止秦王離開,他特意來到了那客棧,打聽了還要住一晚上,更是覺得老天爺在幫他,只要能把秦王請到自己的府上,設法讓秦王見到自己的女兒,就不信秦王不心動。

謝思成對自己的女兒的相貌是有信心的,女兒還被評為是定州第一美人呢。要不那知府家的小子會死活要娶自己的女兒?

謝思成和水軒說了許多奉承話,又說要給秦王殿下接風洗塵。

水軒說道:“本王這次出行,本來就是不要張揚,可是你如此大張旗鼓的要款待本王,是不是覺得本王很有空閒啊。”

“下官不敢當,可是您都來這裡了,我們當作沒有看見,也說不過去。您看,要不要下官讓夫人去給王妃請個安,也不算是失禮。”

水軒朝屏風那裡看了一眼,林黛玉點點頭,水軒說道:“那就按你說的辦,現在我們要回去了。”

謝思成說道:“那下官就不打擾了。”說完就要退出去。

水軒說道:“謝大人,若是還有別人知道本王在這定州城,這後果嘛,你自己去想。”

“下官一定不會洩露一星半點!”王爺啊,您不用說,我也不會和別人透露的,要是其他人都知道了,那還不是跟著來分一杯羹?

水軒和林黛玉回到了客棧,林黛玉說道:“這謝家人可是對我們瞭如指掌呢。”

水軒說道:“玉兒放心,不過是些蝦兵蟹將,不足為慮。懶得為他們費心思。”

又說道:“其實你今天完全可以不必見那謝家的女眷。”

林黛玉說道:“若是一樣都沒答應,他極有可能因為惱羞成怒,把咱們的行蹤暴露出去,咱們明天才走,若是他說出去了,這半天就不得安生了,見一見女眷堵住他的嘴也是好的。咱們也不怕他有什麼想法,等咱們明天走了,他愛說不說。”

謝思成一回去就讓自己的夫人和女兒好好打扮一番,說是要見貴客,不能失禮。他女兒和夫人等自家老爺出去後就一臉愁色,原來兩個人一直知道老爺想給女兒找個有權勢的人家,想要有榮華富貴,可是謝家的這個女兒卻是極有骨氣的,小時候又見過知府家的公子,心裡是滿意的,本來都已經議親了,可是父親卻在接了一封信後沒有了下文。

今天聽見父親說讓自己打扮的好看一些,去見貴人,就知道父親又在打那個主意了。

謝夫人看女兒一臉愁容,安慰著說道:“蘭兒,你不要擔心,咱們是去見的是女貴人,想來也不會願意讓你過去和她搶丈夫,咱們就和她說已經定親了,就沒有事了。”

那叫蘭兒的說道:“可是若是這樣,爹爹肯定會怪母親壞了他的事的。”父親的意思是讓自己在那女貴人面前討好,讓女貴人可以看上自己,他再和男貴人一說,自然就成了。可是父親哪裡知道女兒家的心思?

“為了蘭兒的幸福,我也不在乎了,那豪門是那麼好進的,我可不想自己的女兒有去無回。”

兩人收拾了一番,就去了謝老爺說的客棧。一路有丫鬟帶路,兩人小心翼翼的跟著,也不知道貴人的脾氣怎麼樣。到時候自己說定親了,會不會出事?

到了地方,謝夫人和謝蘭兒就看見一位極美的少婦正含笑坐在那裡,兩人連忙福了一福,問了安,又說了自己的身份。

林黛玉讓這兩人坐下,和她們閒聊了幾句,問了這小姑娘的歲數,有什麼喜好,只把謝蘭兒嚇了一大跳,難道這位夫人真的如此賢惠,想著要給自己的夫君找個小?那可怎麼辦?她和自己的母親對視一眼,她母親就說道:“夫人,我這丫頭,今年十五了,已經和這定州知府的公子在議親,等過幾天就正式訂下來了。”

林黛玉點點頭,說道:“那可是件好事,可惜我們趕不上了。我這裡有從京裡帶來的玉簪子一枚,就當是我的一片心意吧。”

母女二人這才松了一口氣,謝夫人說道:“哪能讓夫人破費?”

林黛玉笑道:“這不算什麼,貴千金蕙心蘭質,我看著喜歡,就當是我送她定親的禮物吧。”

謝蘭兒這才收下,林黛玉暗暗點頭。

從那謝思成要求讓女眷過來拜見自己的時候,林黛玉就有種預感,果然下午的時候謝夫人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上了自己的女兒。林黛玉就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自己的夫君還真是一個香餑餑,到哪裡都有人惦記著啊。

於是林黛玉就故意試探,問了這謝家女兒的愛好,若是她是個攀龍附鳳的,自然把自己往好處說,還會討好自己,沒想到這母女二人完全不是這樣,還主動說出了在議親的事,好像生怕會被自己看上似地。林黛玉見過了許多為了富貴一心向上爬的人,如今見到這母女二人,自然是由心裡佩服,就把自己平時很喜歡的玉簪子給了她們。

沒想到有一個那樣的爹爹,還能生出如此高潔的女兒,不過,看來她和知府家的公子的婚事還有點麻煩呢。

林黛玉和她們又說了一會兒話,看看天色不早了,就說道:“回去和謝大人說,就說我們早知道林千金和知府公子議親的事,如今我和夫君有事在身,來不及喝上令千金和知府公子的喜酒。等以後再來定州的時候,一定補上賀禮。我和夫君希望看到令千金和知府公子能白頭偕老呢。”

兩人聽了大喜,這是間接的要幫自己忙了。怕兩人回去不好交代,又是送東西又是帶話的,老爺就不會怪罪自己了。兩人忙謝過林黛玉,自回府去了。

晚上林黛玉把今天見到那母女二人的情形和水軒一說,感慨道:“真是歹竹出好筍,沒想到謝大人那樣的人,會有一個重情重義的女兒。還以為又會碰上攀龍附鳳的人呢。”

水軒笑道:“這不挺好的,少了許多麻煩,咱們明天一早就動身,免得再出狀況。以後就只在城裡歇息一個晚上,然後白天趕路。”

林黛玉說道:“我是感慨啊,怎麼有那麼多人打你的主意,難道真是肉肥好吃?”

這幸虧是瞞著身份過去的,還有這麼上趕著的,要是公開身份,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給水軒塞人送人呢。

水軒笑著說:“我好不好吃,你不是最知道?再說,光你一個我都要被吃幹抹淨了,別人連湯也喝不到的。”

林黛玉臉色微紅,嗔道:“又不正經了。洗洗睡吧。”

水軒上前摟著林黛玉說道:“呵呵,娘子猜對了,我就是想不正經了。”這一路上自己一直在忍著,好不容易等到玉兒心情好了,怎麼能夠放過?而且剛才玉兒嗔怪自己的時候,那個眼神,怎麼那麼嫵媚呢,看得自己心跳加速。身體立刻有了反應,所以說,今天晚上豈能放過?

林黛玉忙阻止道:“別,明天還要趕路呢。”

水軒親著林黛玉的臉,含含糊糊說道:“怕什麼,我溫柔一點就行了。”

說著要溫柔的水軒到底有沒有溫柔呢?

林黛玉第二天是在行動的馬車上醒過來的,一睜開眼,就看見水軒笑眯眯的問自己餓了沒有,林黛玉自然對他沒有好氣,這個說話不算話的傢伙,害得自己又出醜了。

水軒看林黛玉把頭扭到了一邊,討好道:“娘子,我錯了,我下次一定會溫柔的,真的,我保證!”

還下次呢,讓你這一路上都吃不了肉,林黛玉恨恨的想。

“有沒有吃的,我餓了。”林黛玉打定主意,然後問道。

水軒連忙把準備好的吃食拿出來,親自喂林黛玉吃了起來。

又是一段漫長的行程,等到了九月初二,他們終於到達了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