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同人之黛玉最新章節列表 > 31、孝期過媒人上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1、孝期過媒人上門

“王爺不是還有很多侄女兒嗎?”這個三王爺,自己知道的,那另外幾個王爺都有好幾個女兒,再加上皇上的幾位公主,起碼也有十幾個。

三王爺說:“她們那幾個,自己都有封號,平時什麼吃的穿的都有一定的定製,這針線上的事也是內務府再管,哪會做什麼荷包啊。不想這平常的普通兒女,學針線以後為了縫嫁衣,她們的嫁衣也是有定例的,還是內務府管,所以做針線活幹什麼。就是有幾個要做的,也是做著玩,那手藝是拿不出手的,我看林大人現在戴的荷包和那一年多前戴的真是不可同日而語。想來黛玉侄女兒的針線功夫突飛猛進了。林大人就不要那麼小氣嘛,我這次給黛玉侄女帶了好多小玩意兒,而且她也答應了給我荷包的。”

林如海搖搖頭,笑道:“既然這樣,下官就去問問?不過我猜是我們忙得沒有時間見她,等你要離開的時候,那荷包她一定做好給你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人回到離開了好幾天的林府,林黛玉早已經準備好飯菜在等他們了,下人們服侍好這兩人梳洗,大家吃了豐盛的晚飯,因為三王爺第二天就要回京,所以林黛玉把已經做好的荷包拿了出來說道:“李世伯,這幾天您一直在忙就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給您,做的不好,請您不要見怪。”

三王爺笑著接過荷包,這幾個荷包做工都很精細,針線很密實,特別是那荷包上的圖案,一個是松樹,那松樹的每根松針都清晰可見;一個是竹子,竹葉翠綠,竹竿挺拔,在小小的荷包上呈現出來。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那我就不客氣了,多謝侄女兒了。”三王爺笑嘻嘻的結果了荷包。

“世伯若說謝,我就不敢把荷包給您了。”林黛玉也說道。

“那可不行,送給我就是我的了。”

第二天,送走了李先生,林黛玉見自己的爹爹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事了,就專心的在內院打點家務了。

那三王爺經過半個多月的趕路,終於回到了上京,先是進宮見了皇上,說了一些機密事,然後找到自己的侄兒,把自己得到的林黛玉荷包的事炫耀了一番,只把他那侄兒恨的牙癢癢,心想這三叔也是的,明明是自己送的禮物,完了卻自己得到荷包。那丫頭也是,不會多做一個?三王爺看到自己的侄兒臉垮下來了,趕緊又拿出了另外一個荷包,正是那竹子的,“我就想著多要了一個荷包,不過,你可別和別人說是誰的,就說是三叔我在揚州買回來的,萬一讓有心人知道了,那林姑娘的閨譽可就要毀了。本來你三叔我做的就不地道。”

“知道了,你不說我也想到了。”說完,把那荷包放進貼身的衣兜裡。

“我說軒兒啊,你不是說人家是個小丫頭片子嗎,怎麼把人家的荷包貼的那麼緊?”

“三叔,我可不知道這是小丫頭的荷包,我只知道這是我三叔大老遠從揚州帶回來的,自然要十分珍惜,三叔可是說錯了。”

“你這個小狐狸,我就說了一句,你就把我繞進去了,好了好了,既然你這麼有分寸,我就別的話什麼也不說了。我走了,從揚州回來還沒有回過府呢。”

三王爺走後,那叫軒兒的,又把荷包拿出來仔細看了好幾遍,自言自語道:“小丫頭長了一歲,進步不小啊。”

因已經到了七月份,黛玉想到今年八月初三乃是外祖母史老太君七十五週歲的生日,因是逢五,也算是個大壽了,今年的賀禮肯定要比去年的豐盛一些。林黛玉和爹爹商量了,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尊玉壽星,不能弄一個金的,免得又引起了賈府人等的眼饞,又不能過於薄,免得說你小氣刻薄。

這還真是剪不斷理還亂,什麼時候能不被賈府惦記啊。自從那兩位姨母走了之後,賈母時不時的就要派人來接林黛玉入府,都被林黛玉以各種藉口給推掉了。自己好端端的家不呆著,跑去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地方呆著,除非自己是嫌日子過的太平淡了,想要尋找刺激。而且這邊有自己唯一的父親,要是比起來,也是父親親過外祖母,舅舅舅媽們。是腦袋壞掉了才會舍林府去賈府。

今年揚州城除了這件官鹽案,另外一件大事就是那姜府的姜瑜中了舉人吧,十六歲的年紀,真是少年英雄,想那蒲松齡一輩子也才考了個舉人,還有許多都是鬍子花白了才中舉。這下姜府的人是人人高興,那上門說媒的人更是快要踏破了門檻,姜太夫人倒是急著給自己的小兒子說親,結果引得那姜瑜天天流連青樓。不過在古代,這種行為只會被人說成是才子風流,倒是把姜太夫人氣的夠嗆,也不敢逼得太緊,就怕自己的小兒子又做出什麼不好的事來。不過,那去姜府探望姜太夫人的夫人小姐就多了起來。

到了九月份,林黛玉的孝期就滿了,古時候,父母喪,按規矩是要守二十七個月,以九個月為一年。過了除服禮,天氣漸漸的變冷起來,院子裡的菊花開起來,使整個小院顯得金黃一片,自從上次林黛玉因為山茶花中毒後,這花房的管理就嚴格起來了,為此,凡是要放進林黛玉小院的花都必須是盆裝的,那盆還要經過幾遍檢查,林黛玉有幾次都覺得沒有必要,一個陰謀失敗後的方法,是沒有人再用的,何況現在的林府又沒有誰和自己有深仇大恨的,弄來弄去,多麻煩?李媽媽卻認為有必要,說是誰知道那些黑心爛肝的東西背地裡會做什麼呢。

沒辦法,這樣進入林黛玉小院的花草都是在重新裝土的,而且都是紅螺她們自己動手,林黛玉又一次還取笑了她們,照她們這樣下去,自己都要成為花匠了。

在林黛玉孝期過後,同知大人拜見過林如海,表達了自己家想和林大人家結親的願望。林如海是見過同知家的公子的,人長的不錯,性格也很好,以前去同知家也考過那孩子,雖然同知家的門第不算高,可是自己不正是希望女兒能平平淡淡的嫁個人嗎?若女兒下嫁給他家的孩子,那同知家比不能虧待自己的女兒,而且聽聞同知夫人是姜家的嫡出小姐,知書達理,人也和順,就不怕遇到一個刁蠻的婆婆,另外,同知家的小姑娘和黛玉的關係又好,這樣樣看起來都好,只是,林如海說道:“夏兄的提議林某也覺得很好,只是我曾在普濟寺遇到了了悟大師,他說我家黛玉不能那麼早定親,要在及笄之年後才可以,否則會有大問題,所以不能和貴公子定親了。貴公子按揚州城的習俗,在十五歲後就可成親,拖個一兩年成親也不為過,可是小女與貴公子想必錯了有四歲之多,等小女及笄,貴公子也已經十九歲,肯定等不到那個時候去。所以還請夏兄好好想想。”

“這,竟有此事?我先回去問問夫人,其實以我的意思,這男兒二十歲弱冠,才是成親的好時光,可這當地風俗如此,不得不入鄉隨俗。”同知大人想了一想:“這件事我還得和夫人說說,那夏某先告辭了,林大人請留步。”

同知大人回到了夏府,遣退了一幹下人,和自己的夫人說了剛剛和林大人說的內容:“我看那林大人倒是挺樂意,只是了悟大師的話也不得不信,該咱們和他家沒緣,這事肯定是黃了,等那林家姑娘及笄,誰知道林大人在哪上任,或許回京城,聖上又重用他,沒準又弄個一品官當當,那是咱們家就更配不起他家了。原本想著能在這揚州城裡早早定下,以後就是有什麼事也不怕,現在這還有七八年的光景,什麼都說不準啊。”

夏夫人道:“老爺的話很有理,這什麼事都講究個緣分,咱們現在也只好和林大人說不成了,好在在林姑娘及笄前,別家也不能說下來,到時候要是有緣,咱們的旭兒也許能得償所願呢,現在就得好好和旭兒說說了,你不知道那孩子等今天這一年多是狠下了苦功,現在肯定要大失所望了。”

“哎,夫人這話就說的過了,男子漢大丈夫,豈能為了一女子而大失所望,再說,大丈夫何患無妻,只要旭兒能在仕途上有所斬獲,那比林家姑娘好的多的人多的是。”

“老爺說的是!”

那夏敏旭正等著聽好消息呢,結果自己的孃親給自己帶來了這個結果,自然是滿心的不高興,但想著自己身為夏府唯一的少爺,有不能不顧及父母的面子,自己的孃親也說了,那林姑娘以後肯定是要呆在京城的林宅裡,只要自己肯上進,到時候也能在京城住下,而且遠離揚州,自己也不用十五歲就結婚,那時候還可以和林姑娘結成連理。於是把灰了的心又拾起來,更加刻苦用功了。

這在夏大人過啦提親後,又有幾家或親自來,或託了官媒來,無一例外的是要和林家結親,就連那遠在京城的賈府,也要給自己內兄的兒子賈寶玉提親,結果都被林如海以了悟禪師的算命說給推辭回去了。這寶玉侄兒不是聽說那王夫人很中意自己的妹妹的女兒薛家寶釵嗎?怎麼又突然來自己這裡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