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同人之黛玉最新章節列表 > 82、戰事起聖上用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2、戰事起聖上用兵

城裡的氣氛陡然緊張了起來,清晨就有兵士快馬傳報,在整個主幹街上顯得特別的顯著。兩旁的老百姓還不知道怎麼回事,那傳令兵已經風一樣的過去了。

馬蹄聲還在人們耳邊響起。

“唉,不知道又有什麼事了。”一旁在書攤裡選書的書生說道。

那邊上的人就問道:“秀才,你如何會這樣說?”

秀才道:“沒看見那是十萬火急時候才用的驛站兵嗎?如果不是事情緊急,怎麼會這樣?”

“也許是好事呢。”有人說道。

“你看那兵士滿臉的焦急之色,怎麼可能是好事?”另一個人說道。

“唉,管他什麼戰事不戰事的,希望不要禍及京師就好,這好不容易能有安穩的日子。”

百姓們議論紛紛,朝堂上也亂哄哄。原來兵部剛得到軍報,北邊的邊關萬山關已經被外番韃子給攻破了,沿路燒殺搶奪,附近的村莊無一倖免。這真是赤裸裸的挑釁。

兵部尚書說完軍報,皇上就問道:“諸位愛卿對此事可有什麼看法?”

左相大人上前一步說道:“聖上,微臣以為這是韃子對我泱泱大國的藐視,其行為當誅,還請聖上下旨派兵抗敵!”

右相啟上前一步奏道:“左相這話臣不敢苟同,那韃子每年都要到快入冬的季節來邊關騷擾一番,卻是因為那沙漠草原到了冬季嚴重缺食過冬,不得已而為之。若是我邊關開放邊境,和韃子以物換物,使得他們糧食豐足,自然不會再來搶劫。”

“右相大人說的,可是要一切為韃子去想?

憑什麼他們沒有了糧食就要過來搶咱們的,沒有這個道理!那些韃子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你給的越多他越貪婪,所以臣認為左相大人說的有理,必須給韃子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咱們不是好惹的!”兵部侍郎說道。

“兵部侍郎說的簡單,若是要打仗,不僅要費糧草,附近的百姓也會遭受戰亂的侵饒。為什麼不以和為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

說話的竟然是賈赦,今天可是連這些公卿們都過來了,畢竟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每個人心裡都會不安。

“那賈將軍說要怎麼辦?”兵部侍郎問道。

“以臣之見,可以選送公主過去獻給韃子首領,這樣自然可以平息戰火。”賈赦說道。

兵部尚書怒道:“此等一有戰事就要送女人去解決的行徑實在可恥!

聖上,我兵部一致認為這次一定要狠狠的教訓那韃子,若是有可能,把那韃子全部消滅掉,永絕後患!”

“說的倒容易,這馬匹糧草怎麼辦?”賈赦問道。

“我戶部自會安排妥當!”戶部尚書也出來說話。

“不管怎麼說,臣還是以為不戰好!”

“臣等以為戰好!”

“不戰為妙!”

“戰可一勞永逸!”

朝臣們吵得亂哄哄,龍椅上的皇上看著不像話,說道:“都給我住嘴!成何樣子!

朕自登基以來,都是一些臣子勸朕要以和為貴,朕也聽了,不過是換來那韃子每年一次的進貢,和韃子每次的搶劫,我邊境百姓深受其苦,朕這個做皇帝的每次想到這裡就心痛不已,各位愛卿是沒有親人在邊關,覺得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些在邊關的將士每次回京都於朕稟報這些事,朕也覺得忍忍吧,忍忍就過去了。

可如今,這就是朕忍來的結果!不僅要搶我國的物資,竟然連這土地都瞧上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今邊關已破,還有人想著息事寧人,若朕這次再息事寧人,就不配當這個皇帝!朕已經決定對韃子用兵!誓把韃子消滅乾淨!若再有議和之聲,一律罷官去職!”

“聖上英明!”主戰派的自然是高興,主和派的戰戰兢兢,自己站錯了隊伍,惹怒了皇上,這可怎麼辦?

“兵部儘快把可用軍官列處理,送到朕這裡,戶部也抓緊時間準備好糧草。各武官留下,去御書房和朕商討對韃子用兵之事!”

聖上說完,就讓旁邊的執事太監宣佈退朝,和武將們去商議去了,剩下的人都出了朝堂門,三五群的議論起今天的事情來。

下朝後,“妹夫,妹夫。”賈赦叫住了林如海,“今天這個事,你能不能和皇上說一說,我是無心的啊。”

自從自己說了那些話,和皇上的心意完全相反後,賈赦就一直處於驚嚇狀態,雖然有個侄女在宮裡當娘娘,可是萬一惹怒了皇上,自己是吃不了兜著走的,這才忙找到林如海,他在皇上面前是吃的開的,希望他能幫自己說幾句好話。

林如海看著自己的大舅兄,雖然心裡有些不以為然,可還是說道:“大內兄放心,這在朝堂之上本來就是讓大家說出自己的見解的,有時候會和聖上的心意,有時候也會和聖上的心意相反。若是聖上都去怪罪的話,還怎麼得了?

而且聖上也不是那樣的人,只是今天大家亂哄哄的,才會生氣。大內兄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啊,這樣啊,妹夫說的有理,那我就放心了!那我先走了,妹夫你慢點啊。”賈赦說完就急匆匆的走開了。這算不算利用完人就一腳踢開?

林如海無奈的搖搖頭,又想起今天的朝會,看來,永親王確實是逃到外番找幫手去了,這大半年的時間就說服了韃子來戰,不知道用的是什麼辦法。

自己也是早知道永親王密謀造反的人之一,原以為這次永親王會自己也跳出來帶兵,可是目前看來好像只有韃子在衝鋒陷陣,那五王爺確是藏在背後。這其中的奧妙可就值得人深思了。

不過皇上這邊也沒有把五王爺的事昭告天下,難道是因為這樣五王爺才要背後行事?或許是擔憂在京裡自己王府裡的親人?若早知道是這樣,又何必謀反呢?

林如海想了一路回到了自己府上。

皇上那邊自然是熱火朝天,每個人都憋著一股氣,想要這次把韃子狠狠的教訓一頓,揚我國威。

林黛玉午飯的時候,看自己的爹爹一臉的官司,不禁問道:“爹爹,是不是有什麼事?”

林如海還在想著今天的朝會,聽女兒問到,也不隱瞞,就說道:“邊關要起戰事了。”

“啊?嚴不嚴重?”林黛玉問道。

林如海就把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說了一遍,林黛玉說道:“看來皇上是下定決心要一戰了。這樣也好,一勞永逸。免得那韃子欺負我中華無人。”

林如海看著自己的女兒說道:“你倒是和聖上想法一樣啊,說說看,為什麼會這樣說?”

林黛玉搖頭說道:“女兒也沒有什麼想法,只是讀古書上看到的,但凡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示弱,那就會讓對方更得寸進尺,反而失去了主動權。

這一般是弱國對強國的對策。而我們的國家明明比韃子要強許多,為什麼還要一味的示弱,任他們在邊關燒殺搶掠?

他們就以為每年來進進貢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那樣做了?而且這次,明顯的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就搶點東西了,從來沒有攻破的萬山關都被他們佔了,若是我們還要忍,豈不是讓老百姓失望?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次韃子怎麼能那麼輕易的就攻破了萬山關?

而且明顯的要和我朝撕破臉,難道他們已經兵強馬壯到如此地步了?”林黛玉有點困惑。

林如海嘆道:“這是因為出了內奸了!”然後就把五王爺如何謀反的事說了一遍。

原來是這樣!林黛玉沒想到這五王爺還真是鍥而不捨,都二三十年了,還沒有忘了奪位。這辛苦佈置了二三十年還沒有成功,不是點背,就是沒有那個實力了。

這種人,為了那個皇位,就要引狼入室嗎?若是這種人當上了皇帝,那天下的百姓還有活頭嗎?連自己的國家都出賣的人,是不配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的。

想這歷史上多少和外賊勾結想要謀取江山的,有那個成事了?林黛玉覺得這個五王爺肯定要悲劇了。

“爹爹是說,當年的那官鹽案子也是這五王爺策劃的?”林黛玉問道。

“是啊,皇上不讓我繼續插下去,就是怕他狗急跳牆。沒想到他還真是最後想到了毒招,和宮裡的太妃聯手要毒害皇上!”林如海說道。

“爹爹說的太妃莫非是靜賢太妃?”林黛玉吃驚的問道。

“正是。”

“那她的死?”不會是皇上下旨的吧,林黛玉想說。

林如海看懂了自己女兒的意思,說道:“那靜賢太妃是事情敗露,想著也活不成了,留著還要給自己的兒子增加負擔,所以自己上吊自殺的,沒有皇上什麼事。”

“哦,原來是這樣。皇上定然是不想讓人知道這皇室醜聞,所以才瞞了下來。”

“也不盡然,當時還有許多五王爺佈置的棋子沒有消除乾淨,所以就來了個按兵不動,其實已經派人都給剷除了。那五王爺沒有追上,就朝北邊跑去了。現在肯定是和韃子達成了協議,加上他自己又對我朝的情況知之甚明,所以那萬山關就這樣給破了。”林如海惆悵的說道。

“難道皇上就沒有去通知那守關的人要主意這種情況?我覺得這一點就不合理。”林黛玉想道:

“爹爹,要麼是皇上故意沒有告訴這邊關的守將,或者是告訴了,讓他故意兵敗,好激起大家的主戰之心。這樣一來什麼都水到渠成了。若是這樣,皇上應該是早就想對韃子用兵了,這正好是個契機。”

沒想到皇上是什麼機會都利用啊,包括這五王爺的逃串,都對他有利。五王爺自然不能打什麼勤王的棋子,沒有立場,你要是在皇上才登基的時候來這麼一手,說不定還有人信,現在都又快要改朝換代了,你又不是皇上的兒子,所以只能在背後指揮,而這世人看著就是韃子在侵擾我們的國土,若是有血性的人,定然會起來保家衛國。

林如海讚許的看著自己的女兒,“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所以這次要求議和的大臣們,都觸了虎鬚。”就把賈赦說的以公主和親換取戰和的事說了出來。

林黛玉目瞪口呆,這大舅舅說話是不怕腰疼,不是自己的女兒不心疼,不對,應該是說不是他自己他不心疼,要是他有女兒,有這個機會封為公主,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幸虧迎春早早的嫁出去了。不然說不定他還真來這麼一出。

林黛玉想著,要是那邊是女兒國,把大舅舅送過去和親會怎麼樣?唉,這樣還不把他美死?不過要他和別的男人一樣伺候女王呢,他還美不美?

“大舅舅不是一等將軍嗎?這次沒留下他一起討論軍情?”林黛玉問道。

“乖女兒啊,你這話說的,明知道你大舅舅哪是做將軍的料啊,就不要為難他了。”林如海笑著說道。

也是啊,這次的戰事雖然涉及不到京城,可也是要必勝的一場,否則以後就只能被韃子牽著鼻子走,嚴重的會每年賠錢陪物,割地賠償,最嚴重的是五王爺引狼入室,最後把整個國家給了韃子。那這漢人以後就會像奴隸一樣的生活了。

“爹爹,五王爺的家眷是不是都還在京裡?”看來沒有抄家的訊息啊。

“是啊,不過都讓皇上給看起來了,說實話,那五王爺的幾個兒子倒是好的,就是這五王爺……”

“哦?難道五王爺的這些事都沒有跟自己的兒子說?”那他造反後幹什麼啊。不會是偉大的父愛,不想要孩子涉及危險?

林如海說道:“五王爺的嫡子才十三歲,平時也很得太后的喜歡,可是這事一出,就不得不被圈禁在永親王府;還有幾個庶子,都是才十來歲,這下是全完了。”

唉,這就是野心的下場,你自己一個人的慾望拖累了全家人,皇上還算是好的,沒有把五王爺的全家都誅殺了。目前只是軟禁,可是這以後的日子也肯定不好過。

若是那五王爺安安分分的,那以後自己的嫡子繼承王位,他自己也可以頤養天年,多好的事,就為了那把龍椅,全給毀了。而且現在還做垂死掙扎,難道就沒有想到在京裡的親人嗎?

還是覺得皇上不會在這當頭展開殺戒?也許五王爺覺得成大事者必須要有所捨棄,可是你連自己的親孃都失去了,還想要怎麼樣?即使你最後登上了皇位,那麼多親人的鮮血都因為你而失去,

是不是心裡會難受?

這也不是自己應該想的,林黛玉停止了自我思考。問爹爹:“那這次,爹爹應該不會去涉險吧。”這戰場上雖說是武官的事,可保不齊皇上會派些監軍之類的文官,要是爹爹被選上了,自己的心也要著急了。

林如海說道:“這次,皇上應該不會派我,不過我倒是覺得皇上會派以為皇子去督軍,這樣也能給士兵們增加氣勢。”

“那樣會不會讓領兵的人覺得自己被挾制住了,反而不好帶兵?”林黛玉問道,一般好多都是這不會打仗的偏偏要裝作懂,而且還要指東指西的,偏偏權利又大,容易壞事的很。

“乖女兒說的也有道理,咱們還是不要想太多了,看皇上這次怎麼安排吧。爹爹好久沒吃到乖女兒做的菜了,不知道今天能有這個榮幸,晚上吃一頓嗎?”林如海笑著說。

“呵呵,那女兒就獻醜了,不知道爹爹想吃什麼呢?”林黛玉也笑眯眯的和林如海說道。

“你爹爹我不挑食,女兒做什麼,我就吃什麼。”

“那好,我先去準備食材了,爹爹先去休息休息。”林黛玉說完就下去了,吩咐明月等人去廚房把晚上要做的菜所需要的食材準備好,就忙碌了起來。

而皇上這邊已經商議好了帶兵的人,三王爺過來了,問道:“皇兄這次是想把軒兒也帶過去?”

皇上答道:“嗯,這次,讓他在馮老將軍手下歷練歷練,也看看他的本事。”

“那這次皇上要不要派人督軍?”果然還是要軒兒去啊。

皇上答道:“等戰事一起,這邊就要負責運送糧草,這是個重中之重,所以必須要朕信任的人過去才放心,順便去看看戰況如何。所以這個艱鉅的任務,朕想來想去,就只有三皇弟你了。”

三王爺笑著說道:“皇兄又把苦差事給我了,我還想著讓軒兒一起挑起來呢。”

“這個事不是出了錯就能挽回的,軒兒沒有經驗,到戰場上還可以允許他犯一次兩次的錯誤,但是糧草必須一點兒錯也沒有,而且朕敢肯定,我們那五弟肯定會來打這糧草的主意,而只有三弟你瞭解他,到時候好好會會他。可千萬別讓朕失望。”皇上也笑著看著三王爺。

“那要是我不小心被五弟說服了呢?”三王爺開玩笑道。

“你?呵呵,三弟你是知道朕的脾氣的,沒有把握不會放你去,你會和五弟聯手?朕記得三弟的母妃是被五弟的母妃給害死的吧,雖然你沒有說,但是朕可是一清二楚,這些都不知道,朕也不會在皇位上做這麼久了。

你會和仇人之子聯手?在退一萬步說,即使你心動了,可是朕手裡還有你肅親王的一家老小呢。三弟向來是重情義的人,不會逼著朕不得已的。你看,朕都把自己的底牌都說給三弟了,三弟也該知道朕是信任你的了吧。就不要再開這種玩笑了。”

三王爺從說出那句話就後悔了,這畢竟是皇帝,怎麼還能和哥們似的開玩笑?不過皇上把什麼都和自己說了,也就是對自己放下心防了,於是就說道:“臣弟一定不辜負皇上所託。”

“好,等大軍過去十天後,你就啟程,齊州那邊的糧草也還有充裕,皇弟只要把這糧草運過去就算大功一件。軒兒就和馮老將軍一起去,也感受感受我大軍的威武!”皇上豪氣萬丈的說道。

三王爺有些事不吐不快,就問道:“皇上真的要軒兒去軍隊裡?要是以後軒兒掌握了軍權,那太子那邊會不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是太子連這點容人之度都沒有,還怎麼當太子?軒兒可是太子的同胞兄弟!讓他幫這給他守住江山有何不可?要是太子有這個本事,朕倒是願意把軍權都給他,可是他有嗎?整天被自己的女人左右,再不改,朕覺得他這個太子也做到頭了!”

提到自己的大兒子,皇上就一頓火,雖然也算是溫文爾雅,可自從大婚,就被太子妃給挑撥的處處忌憚自己的親兄弟,這樣耳根子軟的人,難道以後被女人把持朝政?

實在不行,到時候就把那太子妃給廢了,又生不出皇孫,這樣的女人留不得。只會挑撥離間。

三王爺只能在心裡說:“這軒兒要是手握兵權才是最危險的,你也是從皇子過來的,難道不知道為了那皇位,誰還在乎是不是一母同胞?

自己早就看透了,所以也不稀罕那位子,可是太子是覺得那位子是自己的啊,誰要是對自己有威脅,那可是什麼都不管了。再加上太子妃謝氏老是在太子面前說軒兒的壞話,這太子對自己的兄弟就沒有以前那樣親密了。”

還是要告訴軒兒,不要沾上兵權,沒有了兵權那太子就不會對軒兒有顧忌了。三王爺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