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紅樓之庶子有為最新章節列表 > 113、炮灰老師再起朝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3、炮灰老師再起朝爭

沒等把這些麻煩事想明白,榮府就到了,所有賈家人包括寧府,也包括外面的賈代儒賈芸等人全都集結,規模之大與除夕祭祖時有得一比,個個平息摒氣,無比恭敬的迎出大門,平輩年輕者和晚輩甚至跪伏於地相迎,其隆重程度僅次於元妃省親。

賈政完全擺不起老子架子,親自在大門口相迎,連皇帝都命宰相率百官出迎了,他怎敢託大,看著爭氣有出息的小兒子,每根鬍子都透著自豪。

賈環看著全家合族的人如此殷勤奉承,忽然想起當初不得意時,所有人都攀高踩低,生母隨意斥罵,嫡母不理不睬,父親也是張口閉口“孳畜”。丫環中只有彩雲待他真心,主子裡只有寶釵待他一視同仁,其它人麼,包括親姐探春也是一味奉承嫡系主子,回想往事,真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可同日而語。

想蘇秦求富貴不成落魄回家時,父母不和他說話,嫂子不給他做飯,妻子不下織機,等他身佩六國相印回家時,父母清掃房舍二十裡外迎接,妻子跪伏不敢抬頭,嫂子前據而後恭。眼前此情此景與兩千多年前的蘇秦多麼相似,不由得讓人感嘆一聲:“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也。”

賈環先進榮慶堂見過賈母,再由賈珍引著去寧府宗祠祭過祖宗,然後回來參加家宴。

賈母又蒼老了許多,元春之死對她打擊很大,可是一想到家族的興亡系在她肩上,老太婆又鼓起全部精神撐下去,這個時候她不能倒下,如果她不在了,賈環就得去職丁憂,在正在上升的關鍵時刻賦閒,對他的仕途是個不小的打擊。

宮裡已經沒了奧援,朝中再失了勢可不得了。

賈環的風光沖淡了元妃之死帶來的頹喪,家宴上一片其樂融融,賈政那邊是一眾男客,女子都在賈母這邊,寶玉是向來在女人堆裡的,賈環也和他一樣在女客中,只少了王熙鳳,想必她惡行敗露羞於出面,賈環也不在意,只看其它人,探春仍如往常一樣美麗出塵,賈母白髮如霜,精神尚可。再看賈蘭比以前更沉穩了些,書讀得也不錯來年可以下場應試。寶玉黛玉琴瑟和諧。再看惜春已經長成大姑娘,美麗得如同一朵紫藤花,氣質愈發清冷。

賈環想起馮紫英說的想要見她,卻又不好意思提及。

席間寶釵打迭精神,語笑嫣然侍奉長輩,黛玉心細,覺察到不對,宴會過後,悄悄把她帶到自己屋裡說私房話。寶釵見她問起婚後生活,也不想瞞她,抹著眼睛說:“別人看我嫁得乘龍快婿風光顯赫,其實我心裡的苦有誰得知。他表面看上去對女子很尊重,也不貪女色,其實他心裡已經有人了。”

寶釵心裡悲苦,當初拒嫁寶玉,就是自尊心不允許她嫁給心裡愛著別的女人的男子,可是沒想到現在這夫君看上去不錯,其實心裡也是有人的,只是埋得較深,居然還是個男人,她還得給情敵養孩子,真是鬱悶得吐血,有苦說不出。

黛玉表示理解,對於女人來說,如果得不到丈夫的心,縱然享盡榮華富貴,身居萬人之上,也終是意難平,算不得幸福。可是得到丈夫的心,也有其它遺憾。

寶釵也是心思縝密,瞧出黛玉眉宇間帶著微愁,問道:“妹妹與寶玉有情人終成眷屬,還有什麼不足?”

黛玉嘆氣,婚後生活並不如她預期的那麼完美,寶玉待她一片真心視如珍寶,只是王夫人要求她擔起主母的責任,把家務拿起來,可是她素來嬌弱禁不得半點委屈,況且她只喜歡詩詞風月,那些繁雜家務人情往來實在累人,至於侍奉公婆更不必說,她連針線活都不做,大半年做個香袋老太太還怕她累著,又如何盡兒媳婦的義務。

這些王夫人看在兒子的面上還能忍,唯獨對她未孕不能忍。

幾次暗示她為丈夫張羅納妾,黛玉再大度,把愛人往別的女人懷裡送,還是不大樂意的。所以婆媳關系一直緊張。

寶釵也替她發愁,可是這事勉強不來。

家宴過後,賈環攜寶釵離了榮府回自己的小家,馬車裡,寶釵說了黛玉的難處,在她眼裡,夫君是有本事的人,什麼事都能辦,說不定會有辦法。

但是女人懷孕的事,賈環還真的沒辦法,道:“林姐姐太瘦,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當女人脂肪不夠正常數量時,就會出現內分泌紊亂,很難受孕,何況她氣血不足,就算受了孕,也很難保得住孩子,就算保得住孩子,也很難生下來,而且她自會吃飯便吃藥,體內藥毒積累,就算孩子生下來,也不一定健康。孩子沒有健康的身體,活著也受罪,還不如不生。你想法勸勸太太,讓她看開些,她是你姨媽,你說的也許她會聽。”

寶釵無比鬱悶,王夫人年過半百不能享兒孫福,兒媳不能侍奉長輩,不能操心家事也罷了,連生育也不能,哪裡是勸勸就可以完事的?她又不是聖母。

寶釵想到一個法子,臉上泛起紅暈,低了頭說:“太太想讓寶玉有後這是人之常情,若是他們真的沒有孩子,也可以過繼近支子弟為嗣,最近的當然是你的孩子……”

“啊……”賈環愣住,他根本沒考慮生孩子的問題,總覺得自己是根嫩草,生娃是很遙遠的事。

“你即娶了我,就不該心裡還有別人,我不跟你計較,可是你不能剝奪我做母親的權利……”

“哦……以後再說吧。”賈環岔開話題,指著窗外,“你瞧,有暗衛跟著我們暗中保護,錦衣衛還會派侍衛來,你約束好丫頭們不要到前面亂跑。”

寶釵暗自嘆氣。

還有幾天,各衙門就要封印過年,賈環抓緊時間辦了一件事,上書請求皇帝下旨請西藏高僧來京做法會,為這次戰爭的死難者祈福超度,並建造藏傳佛寺,供活佛駐蹕。皇帝心裡明白,蒙古人信的是藏傳佛教,現在以宗教手段優撫戰後的蒙古人,是個好主意。

所以很爽快地下旨在城東建造普佑寺,請高僧喇嘛為死難者超度。

很快命令傳了下去,各部遵旨照行。緊接著就是除夕,寧國府祭宗祠時,賈母領頭,賈政賈赦都建議讓賈環參加祭祀,因趙姨娘得到誥封,也得到與祭的資格,既然賈母同意,賈珍自然沒有異議。雖然有人妒恨不服,然而也沒法子。

次日仍然是元旦新禧,京城人家不論貧富貴賤都喜氣洋洋互相拜年,借拜年時機,賈環還辦了第二件事。

駱大學士府上也如一般人家那樣貼著新油桃符春聯福字,當然駱養性這樣的級別和年紀,一般不用上門給人拜年,只在家等著人給他拜年就是。

駱府後花園一幢小樓,是主人養靜之所,侍衛遠遠警戒,沒有人膽敢靠近。這裡,賈環和座師駱養性進行一番密談。

說兩句客套話進入正題,駱養性道:“你要我單獨見你,不是拜年這麼簡單吧?”

“沒錯。”賈環不繞彎子,“學生此來是想說一件事,眼下是倒胡最好時機,我們可以出手了。”

駱養性摸摸花白鬍子一笑:“年輕人,做事不要只憑血性,先看看實力。在沒有實力的時候,去做力不能及的事情,這是愚蠢。你認為我們的力量夠和姓胡的鬥嗎?”

“學生仔細掂量,只怕還不夠。”

“那你……”駱老頭搞不懂他了,又勸道:“力量不夠時就要積蓄力量,且不可逞匹夫之勇,二十年來多少人跟老胡鬥,無不落個悲慘收場,包括你的師父陳九成,憑著一腔熱血行事,終是白白犧牲,這次姓胡的暗殺手段是卑鄙了些,可是你也不能因此衝動,力量不足時要學會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啊。”

賈環悠然拈起盤中一塊芝麻小燒餅,輕輕碾碎,才開口道:“西洋人有句話,叫做量變引起質變,老師可聽說過?”

駱養性表示沒聽說。

“學生在市井聽得一個故事,倒是很有趣,和西洋人那句話表達同樣的意思。”賈環慢慢道來,“從前有個頭腦簡單的傻子,某天肚子餓,便上飯館吃燒餅,吃了一個不飽,他又吃第二個,吃了第二個仍不飽,他又吃第三個,第四個,直到吃了第六個燒餅時他覺得飽了,拍著肚皮說,早知道吃第六個燒餅能飽,我就不用吃前五個了,真是浪費啊。”

駱養性有點領悟到他的意思,摸著鬍子不吭聲。

“這傻子的錯誤在於,他不知道若是沒有前面五個燒餅,那第六個燒餅是不可能吃飽的。”說著,賈環神情變得嚴肅,鄭重道:“老師認為那些和胡相爺相鬥而落個悲慘收場,甚至身首異處的人,是不自量力,是白犧牲。學生並不這麼認為。正是因為有他們前赴後繼化身利劍刺向奸臣,才讓世人分清善惡,喚醒良知,看清胡黨的真面目,皇上雖然護著姓胡的,可是彈劾他的人多了,皇上心裡也不可能沒有看法,怨氣積蓄到某種地步,皇上想保他也得掂掂利害。這就叫量變引起質變。”

“你是說那些前赴後繼和胡黨鬥爭的仁人志士,包括你的陳老師,就是那前五個燒餅?”

“沒錯,只差一把火了。”賈環無比懇切說,“現在,就差老師做那第五個燒餅了。只要老師出手,不管結果如何,胡黨也會元氣大傷。”

“我懂了,我做那第五個燒餅,你做最後收功的第六個燒餅。雖然目前我的實力鬥不過姓胡的,但是一旦相鬥結果定是兩敗俱傷,那個時候你再出手收功,是不是?”

“是。”賈環答得乾脆。

“你果然……”駱養性又心寒又欣慰,“你果然冷血冷情,連你的老師你也能犧牲。”

賈環離座跪在他面前,懇切說:“老師,我不是不能做那前五個犧牲品,只是分量不夠,不足以讓胡黨傷元氣。還請老師念在天下蒼生受苦已久成全。”

“好,好,好……真是我的好學生……”駱養性門生遍天下,卻頭一次見過這樣的學生,直接要求老師做那前線炮灰,用犧牲老師的代價換來對手的大傷元氣。很好,這樣的人才會在險惡的官場上生存下去並越走越高,才可以把他的衣缽繼承下去,除了說一句“你真是我的好學生”之外,還能說什麼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經過一番深談,師生兩個確定了初步計劃。

過了初五,賈環就趕回邊關,和留守的將士們一起過年,跟著去的除了包大剛帶領的王府衛隊和隨身保護的錦衣衛,還有幾個女人,陸霄鳳的母親和金釧,賈環又給玉釧和老白媳婦脫了籍,母女三個一起跟著來到荊門。

到了荊門,請當地有頭臉的年高有德之人為陸霄鳳和金釧主持了婚禮,陸霄鳳感激金釧照顧他母親多年,也沒什麼話說,努力盡到丈夫責任。。又在自己要好的袍澤中挑了個最好的將領配了玉釧。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玉釧自然被丈夫當公主般侍奉不提。

老白媳婦見兩個女兒都有了好歸宿,自己終身有靠,自然對賈環千恩萬謝,供了長生牌位天天氣燒香,從此母女三人安定下來,荊門雖不如京城繁華,卻是民風淳樸人情厚道,只要沒有戰爭,是個不錯的地方。

賈環和陸霄鳳繼續監督著重建貿易區,一邊密切關注著京城的局勢。

這一年不但是皇帝的六十萬壽,而且還是會試大比之年,新科進士是非常雄厚的政治資源,誰當主考官,意味著擁有這些資源。自然是要爭的,朝廷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主考官必需是兩榜進士出身,並且只能當一任主考。每屆主考官,胡有恆和駱養性都達成默契,這一屆是我的人,那麼下一屆就是你的人,房考官平分。上一次會試主考是駱養性,按理說這一屆的主考該輪到胡黨的人了。但是這次,駱養性這次沒有按原先達成的默契,而是力舉李琰任本屆會試主考。

經過一番爭奪,再加上淳王的強勢介入,主考官還是有驚無險地落在李琰頭上。

老胡氣得心臟病差點發作。

這還不算,賈環又上書說九邊之地良田侵佔嚴重。因為前些年朝廷以防止百姓勾結蒙古人為名,計劃將九邊之民內撤三十裡,形成一個空白區,遭到一些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對,後來因種種原因,這策沒有完全施行,但是在百姓中造成了恐慌,有人趁機以極低的價格強買百姓土地,邊關之地,至少一半被豪強侵奪,現在局勢緩和,受盡苦難的百姓應該享受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卻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於是賈環上書推薦有包青天之稱的僉都御史程朝東任九邊巡撫,視察九邊土地被侵佔的情況。

朝堂上再次展開沒有銷煙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