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紅樓之庶子有為最新章節列表 > 4、受庭訓兄弟上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受庭訓兄弟上學

第4章

賈環一早收拾了書包,所謂書包就是一個藍布縫著一個釦子,可以把書和文具包在裡面,並不華麗,也是尊從孔夫子“寧儉勿奢”之意。

丫環們也不管事,任由他自己收拾了文具到寶玉屋前等他。

只見屋裡一幫丫環拿手巾的,拿書包的,系披風的,個個花枝招展的圍著寶玉,眼看要上學,寶玉不去檢查自己的文具書本,只是不停地嘮叨:

“好姐姐,你怎麼不自在了?難道怕我去上學,讓你們冷清了……”

賢襲人也囑咐他:“你也別累著,唸書時想著書,不念時想著家,別跟那些人胡鬧,寧可功課少些,身子要保重……”

然後,衣服記得添,腳爐手爐想著換什麼的零碎一堆,寶玉答應著,一邊囑咐其它丫頭:

“你們也別悶壞了,要出去玩耍才好……

如果李嬤嬤再叨叨,你們切忍耐不要再頂撞……

麝月,你的咳嗽好了沒有?記得喝枇杷膏,我不在時只管向廚房要就是……”

賈環聽著裡頭如此絮叨,腦門子直掉黑線,捂著嘴直想笑,賈寶玉這般細緻的憐香惜玉,若是把這心思用在讀書上,還愁不能頂家立業。忍不住有點同情賈政先生,貪上這麼個兒子,又被祖母護著管教不得,只能肚裡生悶氣,難怪對寶玉沒個好臉色了。

寶玉本性討厭讀書上學,視其為追求功名利祿的庸俗之舉,為何這回如此急著上學?

無他,只為和秦鍾相見而已。

賈府是公侯府第,門禁森嚴,內宅無三尺之童,秦鍾怎麼說也是外男,經常出入內宅和寶玉相會很是不便,上學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堂而皇之的在一起。

只是知子莫若父,寶玉這彎腸子裡打的是什麼算盤如何瞞得過當爹的賈政,聽得寶玉來請安時說要上學去,賈政不由得冷笑:“你再提‘上學’兩字,連我都要羞死了,乾脆玩你的是正經,仔細弄髒了我的地……”(曹公原話,政先生還是很瞭解寶玉同學的花花腸子滴。)

對於賈環他倒是相信這小兒子是真心要讀書的,還問了幾句,譬如上學的東西,文具,跟著上學的小廝什麼的,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都沒怎麼準備。趙姨娘這沒見識的婦人只備了筆墨紙,其它的也不知道該怎麼準備,王夫人又不管,好在賈環年紀尚小,也用不著專門的課本,倒是跟上學的小子需要好好挑個人。

賈政也沒個主意,又不想讓人看出自己是個沒主意的,打算晚上再考慮,便揮手讓兄弟兩個退下。

寶玉見過父親,又去辭黛玉,在房裡磨磨嘰嘰千叮萬囑,中心思想是:我不在時你去找姐姐妹妹玩,我放學回來再找你,等我下了學再吃晚飯,那胭脂膏子也等我回來再製……

賈環受不了他這麼婆婆媽媽嘮叨不止,示意跟寶玉上學的李貴去催,總算,寶玉依依不捨別了林妹妹和丫環們上學去了。

賈府的學堂離家不遠,屬於義學,所謂義學就是免費學校,是當初始祖建立的,供賈氏一族中想上學卻上不起學的子弟讀書,費用靠族中當官的幫助,由年高有德的老儒任塾師,中午管一頓飯,有些與賈家沾親帶故的親戚也來蹭學。

主持賈家義學的就是賈代儒,和賈母一輩的老頭,輩份不低,擺在學堂很有震懾作用,至於教書育人方面的水平嘛……

可以想象,這賈代儒若是學問好,肯定中舉考進士,就算點不了翰林入不了內閣,最不濟也能外放做地方官,任上不出大錯把資格熬夠,至少也該做到布政使一級了,哪裡還能屈就在一私立學堂當教師呢?

至於育人方面,看他把唯一的孫子賈瑞教成那副德性就知道了。

賈環還沒見賈代儒就在心裡給他定了位,想著就算這老頭水平不咋地,給他啟蒙也足夠了。當即小廝取紅氈,賈環行過跪拜大禮,算是完成拜師儀式。

賈代儒先立了規矩,學堂有學堂的規矩,學堂的規矩就是,要聽師父的話。

這學堂裡除了賈氏族中子弟,還有親戚中的子侄附學的,年齡有大有小,屬於混合班。

只是這年齡不等,基礎不一,學生的資質和進度也各不相同,如何教學?

賈環頭次入學在一邊旁聽,一邊暗自觀察,一天下來,也明白了怎麼回事。

首先,學生挨個把前一天的作業交給先生檢查,這作業就是背書寫字,先生檢查學生寫的字,寫夠數了便罷,寫不夠,那就不客氣,戒尺啪啪打下來,打得學生五官移位直掉淚珠。至於寫什麼字寫多少,視學生年齡進度,先生有不同要求,並不是一刀切。

然後是背書,視學生基礎不同,分別讓背《三字經》,《千字文》,以至四書五經,背幾十字到上千字不等。

到了午牌時分,賈環已經餓得前心貼後背,聞到西廂房的小食堂傳來飯菜香味更是感到飢腸轆轆,可是先生沒說下課,誰也不敢走。

最後輪到他了,賈代儒簡單問了他認幾個字會背什麼書,賈環答了,如命背了幾句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靠著前世記憶,他只記得這些,賈代儒聽他背得雖少,卻是背得流利不磕絆,滿意地點點頭,給他一張貼,上面有十個字,佈置下作業。

“今天回去把這些字每個寫四遍,三字經背下二十句。”

賈環接到作業覺得很悲摧,真把老子當小學生啊,現在非常理解高中生柯南變小後不得不在小班背誦乘法口訣表,還被迫和那幫小屁孩玩捉迷藏的心情,真是人生如大茶几,上面擺滿杯具。

好在可以散學吃飯了,賈環顧不上哀悼自己的杯具,急忙跑到小食堂吃飯,學裡的飯菜自然比不上府裡的,但是飢餓之下覺得味道很不錯。

一邊吃一邊觀察著周圍的一切,賈寶玉和秦鍾兩個竊竊私語:“這學堂裡的飯食好難吃,我回了老太太,明個兒自己帶點心來。”

賈環心裡冷笑:“好個一點苦都吃不得的公子哥兒,只怕再過兩天連學也不想上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很快,學生們都吃了飯,賈環注意到角落裡一個少年吃得很慢,然後把桌上剩下的饅頭和自己吃剩的半個油餅用布包裹了藏在懷裡,一邊藏還一邊偷眼看著有沒有人注意到他。

賈環無意中瞥見,心裡陣陣發酸,想必是個貧寒家的子弟,來這裡讀書混一頓吃,還要惦著家裡的親人沒有吃的,所以裹了饅頭帶出去,可是他這年紀正是敏感的時候,心裡不知是如何煎熬的。

和賈寶玉一心為女孩兒著想不同,賈環對這種貧寒的學子很有同情心,再看他舉止沉穩,身上是洗得發白的舊衣,小小年紀卻有點與眾不同的氣度,很想結交他,幫他一把又怕傷了他自尊,只得湊上去沒話找話東問西問。

一問得知,這孩子名叫陸霄鳳,今年十歲。

“哦呀……”賈環吃了一驚差點被這名字咬了舌頭,再聽他詳細介紹才知道他的大名是鳳飛九霄的意思,很有氣魄的名字,可知其志不小。

這孩子跟那個什麼璜大奶奶的侄兒金榮差不多,也是賈氏族中不知哪一房的親戚,沒錢上學,所以來賈氏家塾附學,父親早亡,家裡只有一老母,母子相依為命,日子很艱難,全靠族人幫襯。

這種仰人鼻息的辛酸就算他不願意說,賈環也可以想象得到,也不再細問,只向他請教學問上的事,兩人一來二去居然熟得象秦寶兩個。

午後有短暫的休息時間又開始上課,上午是檢查作業個別授課,下午是大講時間,是全班一起聽講,內容是封建社會標準教科書,也就是四書五經,對於剛入蒙的學生,這是正式學習前的薰陶,對於學過的學生來說,這算是複習一遍加深理解。

講完散學,至於學生聽懂了沒有懂了多少,老師也不管不問。

坐在後面的金榮見賈環很疲憊的樣子,好心的提醒:“累吧?不想來可以不來,反正先生不點名。”

金榮給他講了學堂規矩,這個學想上就上,不想來就不來,先生不管,只是曠課太多,會敲打幾下,如果父母抓得緊上學堂來問,先生也會如實相告。

這還真是放羊式管理,難怪賈寶玉上學沒幾天這裡就上演了全武行的學堂鬥毆事件。

賈環臉蛋抽了一下,沒有說話,這金榮不是啥好鳥,還是不要理他為妙。

下了學回到家裡不能直接休息,按規矩還要抱著書包進內院給家長請安,直到他們說“下去吧”,才可以回到自己屋歇口氣。賈環跟著賈寶玉行事,只見寶玉一進二門,立馬有伶俐丫環一疊聲叫著:“寶二爺下學啦。”

然後三門的丫環跟著遞向傳呼:“寶二爺下學啦。”

一群鶯鶯燕燕簇擁著如獻寶般把寶玉送進賈母上房,也有伶俐的丫頭故意加重語氣,以顯示寶玉與眾不同的嬌貴,待進了賈母上房,一屋了珠圍翠繞,太太奶奶小姐們都含笑等候“鳳凰”回來。賈母一連聲叫著:“心肝乖乖肉”,又問:“累了吧?渴了沒有,餓著沒有,吃了什麼?學裡冷不冷?快調玫瑰露來……”

就是沒問“今天學的啥,老師講的怎麼樣,都聽懂了嗎?”

原先賈環對寶玉的受寵還有點羨慕嫉妒恨,現在覺得好笑,養於深閨婦人之手受盡千般寵愛萬般嬌縱也不是什麼好事,只可惜寶玉這麼一個絕頂聰明的好苗子就這麼讓這幫女人毀了。

賈環跟著進去請了安,除了探春問了一兩句學裡的事,也沒人關心他,他也不想在旁邊幹看著,自己回到屋裡用功,先生留的功課不算什麼,不到半時辰全部搞定。想多學一些,可惜對古文斷句還很生疏。

趙姨娘看他學習起來很自覺主動,完全不用人在屁股後頭督促,忍不住把寶貝兒子和那全家的命根子寶玉放在一起比較。

“看我們環兒這麼小就知道用功,哪像寶玉提起讀書就渾身是病,偏老太太……”

“住口。”賈環喝止她,用眼神朝屋門方向指了指,示意她隔牆有耳,又說:“寶哥哥聰明博記,自然不用象普通人那樣費力用功,我資質平庸,所以才要付出更多力氣用功。”

趙姨娘撇撇嘴想說什麼,賈環又壓低聲音悄悄對她說:“寶玉是老太太心尖上的,你說他壞話不損他分毫,自己卻是絕對沒有好果子吃,聽我的沒錯。不要說我不比他強,如果將來到了我比他強的時候,只怕日子不好過了。所以,你的嘴夾緊些。”

趙姨娘是個沒主意的,聽他說的有理,就點頭答應了。

賈環又說:“老爺說我該有個跟上學的小廝,姨娘心裡可有什麼人?”

趙姨娘見他徵求自己的意見,覺得有種被重視的感覺,還真的用心尋思了一番。說:“衛嬤嬤的兒子與你同歲,做你的伴讀最好,只是衛家不是咱家家生子,只好罷了。”

在她眼裡,只有家生奴才才是最可靠的,因為他們的命運和主子緊密連在一起,再想想,也只有自己哥哥家的孩子。

“你舅舅家的二小子趙陽比你大三歲,也差不多可以。”

賈環自己也沒有合適人選,自然是全聽她的,爽快答應了:“行,就他吧,晚上別忘了給老爺說說。”

賈政是個沒主意的,聽小老婆一說也同意了,王夫人更是懶得操心庶子入學的事,自然是不想多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