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紅樓之庶子有為最新章節列表 > 42、縣試預考初露頭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2、縣試預考初露頭角

大觀園依然是風光無限好,正值寶玉生辰,雖然賈母王夫人不在家,也是非常熱鬧,王子騰薛姨媽都送了禮物過來,姐妹們聚集紅香圃開宴,為壽星賀壽。這些熱鬧賈環是不參加的,只在房裡寫字調整考前狀態,又拿了幾兩銀子命薇兒弄個臨時小廚房,用小風爐做些清淡的菜餚。

趙姨娘怕賈環分心,只窩在屋裡做活照顧他,不跟人吵架生事,上回探春的做法也傷了她的心,自此也很少見探春,母女兩個不見面,也沒有爭執絆嘴的機會,倒是給了賈環一個安靜的備考環境。

對有考生的人家,考試是件大事,親戚朋友都要送禮,規模不遜於紅白喜事,還要燃放鞭炮,擺設宴席,大家齊舉杯祝賀考生取得好成績,送上衷心的祝福。賈環雖是考生,可是大家都只顧著給寶玉過生日去了,也沒人顧上他,他也顧不上想七想八,只是安靜在房裡看書寫字。

掌燈時分,探春帶著丫頭拿著食盒過來。

賈環忙起身讓坐,探春命丫頭擺好酒菜,說:“明日你要考試了,本來我也想著設宴為你壯行,只是家裡老太太、太太不在,下人都做起反來,事務繁雜,一時沒顧上你,今日我自己設酒為你祝福。”

賈環淡淡地說:“明兒要考試,這酒還是罷了。”

探春只得放下酒杯,默默看著他,有千言萬語也不知從何說起,上回兩人生了氣後再也沒有見面,現在見了面,卻是比先前生分了。

“你還在怪我?”探春說著眼圈又紅了。

“姐姐事事遵禮守法,又沒有做錯事,沒有人會怪你。”賈環嘆口氣,不願跟女孩子生氣,不想再提不開心的事。

這時,翠墨忙忙走來,說:“裡開夜宴呢,林姑娘寶姑娘史姑娘還有香菱都去了,只差姑娘了,我們快去吧,大奶奶還在秋爽齋等著呢。”

探春起身,抱歉地看了賈環一眼。賈環命薇兒送出去,說:“姐姐快去吧,我也要早睡了。”

剛送走探春,鶯兒又過來,送了兩個荷包,裡面裝著一些金銀錁子,有筆錠如意式,有狀元及第式,還有金魁星,都是寄寓祝福的東西。說:“這是寶姑娘送給爺的,祝三爺金榜題名,連中三元。”

賈環含笑收下,道:“多謝寶姐姐吉言,改日我親自道謝。”

到了次日出發時,趙姨娘抹著眼淚送行,錢槐昭平幾個小廝提著東西,大家一路上都說著吉祥話,先到衛家集合,只見藍田,金榮都到了,藍,金,衛三家的三親六眷都披星戴月來送行,男親們親自送到考場。不只如此,只要有考生的人家都是這樣,再加上瞧熱鬧,把不太寬敞的大街擠得水洩不通。

在親友的一片叮嚀祝福聲中,考生們背負著沉重的期望走向考場。

到了縣學門口,守衛的差役兵丁在街口將親友攔下,只放考生進去。考生拿著考牌,也就是准考證,提著考箱,按次序進入警戒線。

考生在官差的安排下,分隊站好,這時天還沒亮。主持考試的縣令穿著全套官服站在臺階上開始訓話。無非是宣佈考試場次,以及考場紀律什麼的,和現代不同的是,要先講一下孔孟之道,讚頌一下皇恩浩蕩,其它的與現代考試差別也不大。

縣令嘮叨完,書吏開始點名,點上名的驗名正身,簡單搜身之後,給一份答題紙,就可以進場了,考生很多,點名需要很長時間,不少考生還未入場就已經露出疲態。

等考生全進到考棚坐好,天已大亮,縣令命人鎖了門,開始公佈題目。

賈環頭一回參加這樣的考試,說不緊張是假的,不過前世裡他也是久經考場的老油子,很快調整好心態,開始靜下心來看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了題目,不由得由衷地感嘆一句:“真他媽的坑爹。”

往年舊例,預考中出的是截搭題,往往偏難偏怪,刷下一批只會讀死書,不會應變的書呆子,到了正考時題目則是堂堂正正從四書中抽題。而這次的題目卻反其道而行之,即不偏也不難更不怪,多數考生都面帶喜色,胸有成竹地輔開草稿紙動起筆來。

賈環卻沒有輕易動手,他是第一次參加考試,卻是當做最後一次考試一樣,拿出十二萬分的力氣來對待,先動手研磨,一邊研磨一邊構思,不輕易動筆。

他知道以自己的水平肯定能中,但是他的目標卻不是能中,而是要考出好名次,把自己的名氣打出去,在同學中形成以他為首的霸氣。他雖然一直低調,但是到了該出風頭的時候是絕不敢謙讓,只有拿出真本事的高調才是真正的高調,半瓶水亂晃才是最討嫌的。

賈環自覺自己這瓶水該晃個大聲響出來了,可是這次的考題讓人有些為難了,偏題怪題他不怕,自信能七拉八扯把十三不靠的截搭題扯出一篇文來,但是這樣堂堂正正的題目,他能做,別人也能做,如何能獨佔鰲頭壓過其他人呢?

雖然懷疑這次考試會有暗箱操作,案首之位已經內定,可是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爭一爭,不管別人怎樣,反正盡力就好。

以他前世的寫文經驗,知道越是大眾題目越是不好寫,寫的人多了,就再難出新,用濫的情節設定很難寫出花來。能讓讀者在無數同型別文中留下深刻印象,只能求新求變求突破。

賈環磨了一大缸墨,心裡已經有了譜。偏怪的題目作起來要求穩求平正,平正的題目則要劍走偏鋒,求奇求險。

賈環構思意已定,開始動筆。

做為主考的縣令已經注意到他,心裡無比哀怨,前幾年縣試題目偏冷僻,被考生問候祖宗八代,這一次出題平正些,不算難為人了吧?怎麼這傢伙磨嘰個沒完,連這樣的題也做不出來,還考個毛,趁早滾蛋回家再練。

賈環不知道縣令大人已經在心裡把他擺了十八般模樣,更不在意有才子之稱的何國維已經率先交了卷。仍然心無旁鶩,開始落筆草稿。

按八股文的格式,緊扣題目,一篇文章落於紙上。然後檢查幾遍,修改錯字,調整結構,在用詞上反覆斟酌,務必做到簡潔精當。

幾個潛在對手,史應嘉,孫龍已經信心滿滿交了卷,還有許多考生也陸續交卷退場了。

賈環並不受外物影響,仍是凝神靜心,再次反覆琢磨,從內容到用詞,音韻,氣勢細細推敲,一個字一個字的摳,一句話一句話的磨,爭取做到每個細節都盡善盡美。到後來,已經忘了他要考第一名的目的,全身心都在那張紙上。

全部寫完,再檢查一遍,確保沒什麼問題了,交卷。

主考的縣令一邊監考一邊閱卷,取中的卷子做了記號放在一邊,見他交卷先瞪他一眼,再接卷子一看,登時吃了一驚,又看了看封面上寫著姓名年齡籍貫三代履歷的號戳,有些不敢置信,然後滿懷笑意地對他點點頭,也沒說什麼。

賈環有些不安,出了考場後反倒放下了,不管結果如何,他已經努力過,也算沒有遺憾了。

回到家裡才覺得全身力量被抽走了一樣,倒在床上起不來。

因為隔一天後是複試,沒有考中的考生還有機會,所以考試成績最遲在要第二天出來。錢槐負責探聽訊息,結果是賈環,徐義,衛守信,藍田都中了,金榮沒有中,要參加復考,中了的人不用參加復考,但是要幾天後才能評出名次。

四場過後,縣試成績終於出來,貼到申明亭上,第一名出人意料,不是大家看好的孫龍、史應嘉、何國維三人,而是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無名之輩,榮府的庶子,賈環。

這樣的結果難免讓人猜測,懷疑裡面有暗箱操作什麼的,因為這第一名出身也是公侯府第,所以在有心人眼裡,這就是潛規則,至於他本人是否真才實料反而不注意了。

比如翰林院學士何潤就很不服氣地找到了主考縣令,他的侄子何國維,自小就被家裡大人捧出了名氣,想著區區縣試,又無多少高手,案首之位還不是手到擒來,如今成了第二名,真是很沒面子,難免懷疑這第一名用了什麼手段。

縣令知道他的來意,也不多分辯,直接調出前三名的考卷。何潤仔細看了賈環的卷子,先是為那一絲不苟的字型叫了聲好,再看文章,文理純密,音調和諧,更難得是很大眾的題目寫出了新意,不由得連連點頭讚歎:“沒想到啊,賈府盡出不肖子弟,居然還有這樣的人才,僅這一手端莊整麗的字就可以中個秀才了。”

但是何潤仍然提出質疑:“我承認這個賈環確是才氣橫溢,可是這幾個的文章也不比他差,為何取他為案首?”

那大興縣令也是舉人出身,看人看文眼光別有不同,見何潤質疑賈環的案首位子,說出一番道理:“按說這前幾名的文寫的都不錯,硬要分高下,只能看文章以外的東西,看態度、看性格,看為人。

因為此次時文題目比起往年容易許多,十分平正,許多考生一見題目都是面帶喜色,立即下筆,而這個賈環,並沒有因為題目簡單而放鬆大意,反而認真審題,反復推敲詞句,可見此人不驕不躁,嚴於自律,絕無一般年輕人的浮躁心態。再反觀令侄,看到題目略一思索就開始落筆,還第一個交卷,第二道題也是隨筆寫來,從那洋洋灑灑的行書中也可以看得見得意之態。

文思敏捷、下筆千言只是才氣的一種,但以此確定名次高下,有失偏頗,謙虛謹慎,穩重細緻,同樣是才氣的體現。北宋時哄抬草率成篇者,形成浮誇文風,太宗深知其弊,極力糾正之,如此幾百年後,還有人搞這浮誇風,這樣的人需要的不是案首位子,而是一盆讓他清醒的冷水。”

何潤也是兩榜進士,是有腦子的,見他不滿何國維的年輕氣盛不夠老成,說的在情在理,也不再多說。回到家吩咐何國維修身養性磨鍊心智,好好招待同學,尤其是那位賈同學,更不可怠慢。

說:“字如其人,從他的字中就可以看出此人有耐心,能吃苦,耐得住枯燥,這樣的素質,得功名是早晚的事,你現在與他交好,將來官場上也是一大助力。”

賈環見何國維學問一流,是個有潛力的人物,也存著交好的心思,兩人在一起比別的同學更要好。

成績出來,賈府人得知,有高興祝賀的,如寶釵黛玉探春等人,有無所謂的,如寶玉迎春惜春等人,有不以為然的,如王熙鳳,周瑞家的,覺得賈環一個小孩子怎麼能中個案首,無非是看賈家勢大,考官趨炎附勢罷了。

賈環隱約聽到一些怪話,也不放在心上,只是和一些同考的同學往來應酬,互相討論學問。出人意料的是,東府裡有小廝來找,說:“大老爺有請。”

賈環萬分納悶,賈敬向來沉迷煉丹修道,除了除夕祭祖,基本上都在道觀裡度過,怎麼這時突然派人叫他去。賈環也不敢多問,忙換了衣服到了城外的玄真觀。

這還是他頭一回近距離觀察賈敬,看他形容清瘦,頗有幾分書卷氣,和其他腦滿腸肥的傢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