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越紅樓之庶子有為最新章節列表 > 60、蕭景賑災主動出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0、蕭景賑災主動出擊

賈環數落晴雯又悲及自身,傷感不已,雖然喜歡她的率真性子,卻不得不為了保護她不再受傷害壓制她的個性把她惹禍的根苗掐了。於是沉著臉立規矩:“即然是丫環就該有做丫環的自覺,少擺小姐的款。再不守本份,不用太太發話,我就把你打發了。你不用學金釧跳井,我不吃這套。”

晴雯嘴巴利害,可是被賈環挑了一通錯處,事實俱在,竟無可辯駁,登時氣焰矮了下來,知道他和寶玉不同,不是無原則地討好女孩,經過這次死裡逃生,她也明白了人心險惡,低調些才能保護自己。眼前這新主子,對她雖嚴厲,卻是為她好的。從此只得安份待在下房做活,閒時找其它丫頭湊一桌麻將玩玩,並不到院外去。

寶玉得知她未死,驚喜交加,又來看她,溫言款款,柔情綿綿,傾訴繾綣舊情。

晴雯也明白良藥苦口利於病的道理,對你嚴厲的並不一定對你壞,對你溫柔的也不一定是對你好。看賈環對丫頭並不溫柔親密,卻為保護彩雲不惜和太太叫板,為了救她請醫買藥費盡心機又想法還她清白,叫她進府卻又與她保持距離,那才是真正待人好。她更該自重,免得打了賈環的臉。

所以晴雯不肯和寶玉親近,更不肯和他動手動腳的。

寶玉覺得委屈說她變了心,賈環忍了兩次,看他依舊糾纏,說的話就不好聽了:“你也不小了,不能只顧自己,好歹為別人想想。你再這樣糾纏不清,太太可就容不得她了,到時連我也保不住她,再趕出去她連容身地兒都沒有,到那時你可有法子安置她?有能力護她你就帶她走,沒能力護她,就不要把她推到火爐上。”

寶玉臉色灰敗,垂頭喪氣。

賈環看他這樣來氣,又想點撥他,說:“按理我沒資格說你,可是你太受寵了,全家上下沒人說你,所以我不得不僭越說兩句。

你喜歡和女孩兒們親近是你的自由,可是你想過怎麼保護她們嗎?

你不敢在長輩跟前為她們出頭,又沒能力救助她們,你有頭腦也行。把屋裡的奴才管好,把老媽子,大丫頭、小丫頭這些人的矛盾平衡好,把自己管好,幹點正事,和她們保持距離,就不致於給身邊的人招禍。你自己想想去。”

寶玉聽了沉思良久,最後只得灑淚而去。

王夫人年紀大了,精神不濟,把家務推給王熙鳳,所有心思都放在寶玉身上,把寶玉叫到上房,指著一堆書說:“你每天到這裡來把這些書都給我背熟了。”

看寶玉嘟著嘴很不樂意,王夫人又流著淚說:“我的兒,你也不小了,也該為我爭口氣啊。你不為我,也該為自己的未來打算打算,你兄弟都中了舉,你做哥哥的好意思成天在裡頭玩嗎?爹孃不可能照顧你一輩子啊。”

又嚴厲警告丫頭:“誰再敢和寶玉玩鬧,直接攆出去。”

丫頭們嚇得敬謹聽命。

王夫人又命人去傳賈環屋裡的人問話,上回分到賈環這裡的丫頭叫秀珠的主動過來。

“環哥兒最近身體可好,讀書可累著了?”

秀珠回道:“哥兒身體還好。只是學業似乎比以前更重了,經常愁的飯吃不香覺也睡不好呢。”

王夫人不解:“他不是收晴雯為屋裡人麼,怎麼沒有和那騷蹄子胡鬧,還只顧著讀書?”

秀珠回說:“他把晴雯接來,當天就吵了一架,也沒讓她陪,把她放在二等丫頭裡,只讓她管針線上的事,教丫頭們做活,很少讓她進上房。晴雯也老老實實在下房,並不招惹他。”

“這個死丫頭還是這麼張狂,罵小丫頭也罷了,連對主子她都敢瞪著眼吵。”王夫人恨恨地撇嘴,又問:“那如意呢?”

“也沒叫她上來,哥兒對她很尊重,卻沒有親近過。上房伺候的仍然是紫晶和蓮兒兩個,她們輪流上夜。”秀珠細細把賈環平日裡的事都說了,“爺隔幾天就招要好的同學同年來院裡討論學習,聽他們議論什麼提編法,青苗法,工商稅什麼的,我們丫頭聽不懂,他們論起來有時還爭吵呢。”

“難道他沒有和丫頭親近?”王夫人對這個法那個稅的完全沒興趣,只對賈環的行為有興趣。

“爺的性子不喜歡和丫頭玩笑的,累了時就和丫環打牌玩,或是聊聊家常,沒見他對哪個特別好,對紫晶和彩雲姐姐很尊重,卻不親近,對晴雯稍為嚴些,也不親近。”

王夫人嘆氣:“就是因為他不愛與丫頭玩笑,所以讀書才好,若是寶玉能這樣就好了。”

秀珠忙說:“寶二爺天資聰明將來肯定會更有出息的。”

梨香院裡,蓮兒把事情回了賈環:“秀珠是向著太太的,爺怎麼處置?”

賈環想想說:“太太往這裡塞丫頭,就是想看我做了些什麼,打發她出去還會有別人進來。反正我也沒做不可說的事,也不怕她知道。留著她我還有用處。”

蓮兒也不再說什麼,賈環歪在炕上想事情,一臉疲憊之色,又把幾個丫頭叫來聊天。先問蓮兒:“你家是哪裡的?怎麼到這裡來?”

蓮兒說:“我家原本也是有房有地的,可是上頭派了修城牆的徭役,我父親去辦差,衣食還得自備,經年不回,荒了土地,從此家就敗了地也賣了。只有我還值點銀子,為了不讓老子娘餓死,只好賣到府上當丫環。”

“看來這徭役能讓一家子家亡人散。”

“差不多是這樣,所以爺中舉之後,就有人送地送房還投身為僕圖蔭庇,就是為了這個,爺是有功名在身的,可以免錢稅免徭役,投身為僕也可沾官老爺的光,免的妻離子散。”

賈環聽了,揉著眉頭很苦惱的樣子,如意有眼色地上前給他按摩太陽。

幾個丫環都聊了起來,她們家裡大多是土地被兼併,小生意又承受不住重稅,沒了謀生只得賣身為奴。

賈環支著頭沉思了好一會兒,說:“你們覺得怎樣才能保住土地呢?”

蘋兒立馬說:“把那些大戶殺幾個,那些幫著大戶的官們也要好好收拾,該免的免該罷的罷。”

如意卻說:“不妥。比如我家,是自願獻地給官紳的,也是自願為奴,只是為了免糧賦免徭役。除非是官紳一樣納稅一樣負徭役,否則根本不能解決兼併土地。”

賈環讚許地點點頭:“這是正理。可惜朝中那些大官只顧自己富貴,不肯幹得罪人的事。”

紫晶笑道:“咱們別說這讓人難受的話,如今我們到了這麼個好地方,舒服的象小姐一樣,還提以前的苦做什麼,不如商議如何賞雪的好。”

“是啊是啊,邊賞雪邊吃火鍋最好。”丫環們歡呼起來。又說:“寶玉和林姑娘三姑娘幾個又起詩社詠雪呢,咱們不會做詩,就划拳講笑話好了。”

賈環看著窗外飄揚的大雪,絲毫沒有喜意,嘆道:“這雪下了三天不停,氣候如此反常,只怕會有災禍,我們在這裡抱著火爐賞雪吃酒,外面那些窮老百姓還不知怎麼活,說不定又有凍死在路邊的。”

丫環們面面相覷,也沒心情提賞雪玩耍的事,只覺得這主子好沒趣。

果然,災禍在不遠處發生,直隸地方發生地震,房屋倒塌無數,人員死亡無數,朝廷急命賑災,只是戶部銀錢緊張,向皇帝報上賬來,五十萬兩要撥給九邊軍隊,是不能少的,二十萬兩要用來修城牆,否則韃子打過來可就完了。十萬兩要用來支付皇宮過年使費,二十萬要付給宗藩,三十萬兩要補發去年的欠俸,還有修皇陵要撥三十萬……

“行了,別說了。”皇帝苦惱萬分,可是百姓受災也不能不管,只得想辦法,官員的欠俸只好再緩緩,打折發給,又鼓勵富戶勸捐,捐監生捐官銜,簡化手續,一手交錢一手交執照。可是這救命的錢經過層層過手,到災民手裡也是剩不了多少。

天寒地凍,受災人民沒有活路,只能一路討飯到京城,希望能尋著活命的機會。這十萬災民湧入京城,壓力可不得了,所以有司上奏,把災民安頓在城外,每日施粥舍飯,免得他們湧入城內造成亂子。

賈環一邊讀書一邊關心國事,看著朝廷救災不力,悄悄到玉香齋透過衛老二把蕭景約出來商議此事。

蕭景勸他:“那些災民自有朝廷處置,你現在還沒有補缺任官,何苦操這心,還是讀你的書準備來年的會試要緊。”

賈環說:“我是為你打算,如今朝廷財用匱乏,連救災的銀子都拿不出,皇上正煩惱著,你若為他排憂解難,也是好事,勝過那個主兒只知道擴張權勢,有苦活脖子一縮,有巧宗就伸手去搶,皇上還沒糊塗,哪裡看不出誰好誰壞。”

蕭景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讓我主動請命賑災?可是將近臘月,天寒地凍的,這差使可是辛苦啊。”

“就因為這差使辛苦,別人都不願意做,所以你才去做,一來皇上必喜歡,二來在士林中風評也好,你這麼年輕,怕什麼辛苦。這是你挽回聖心的好機會。”

蕭景覺得有道理,本來在奪位之戰中因為子嗣問題落了下風,如果再不做點事討父皇的喜歡就麻煩了。又和賈環商量了一些賑災細節,然後進宮求見皇帝,要求辦理賑災事宜。

皇帝十分感動,看朝廷那些官們爭起利來能打破頭,遇上煩難事就互相推諉,想不到艱難時挺身而出的卻是這麼個不受重視的兒子,皇帝又愧疚又心喜,說:“難得你有為君父分憂之心,只是你沒經驗,這事不好辦。”

蕭景說:“兒臣只是安頓城外那些災民,不懂的地方請教父皇和朝中老臣也方便。”

皇帝點頭,又問:“這事怎麼辦,你心裡可有數?”

蕭景已經事先和賈環,李琰等智囊商量過應對之策,今見皇帝垂問,便回說:“第一是賑災錢糧沒有著落,兒臣已經有了章程,不如按漢制,實行議罪銀制度。”

“什麼?”皇帝有些納悶,這議罪銀之制前幾年也有人提過,只是清流以為用錢免罪踐踏國法,使天下有錢人犯罪無忌。

蕭景說:“事急從權,不如將三年內除謀反大逆之罪的有罪官紳許他們出錢贖罪,將眼前難關過了再說,只是下不為例就是。待熬過寒冬,開春發下農具種子,打發他們回鄉耕種。百官俸祿從幾年前就減發,如今年關將近,再減發只怕有失朝廷體面,所以只能暫時用這法子增加財用。”

皇帝聽了滿意,只要不從宮裡節省,不少了他的花用就行,其它撈錢方法他不管。再看這兒子,覺得他雖然不如那一個聰明能幹,卻是個肯任勞任怨實心辦事的。

蕭景接了旨意,立即和賈環到城外災民處檢視,只見城外亂七八糟都是災民搭的茅屋草棚,根本不能抵擋寒風肆虐,災民裹著枯草破氈,或坐或臥,只比屍體多一口氣,臉上毫無表情,麻木呆滯,只有聽到施粥的鑼聲,他們才有了一點反應,掙扎著爬向施粥棚,撲向那維持他們生命的那碗薄粥。

其情其狀慘不忍睹,賈環看不下去,流下淚來,說:“這哪裡是救濟災民,分明是把他們聚集在這裡慢慢等死罷了,再這樣下去死的人會越來越多。”

管理災民的官員回道:“每天都有凍餓而死的災民被抬出去,好在現在天冷,疫病不易流行,否則死的更多。”

蕭景看了也不忍,又看向賈環,問他有什麼辦法。

賈環在心裡迅速算了一筆賬,這麼多災民每天吃糧,消耗量實在驚人,京裡的糧倉也撐不了多久。心思一轉有了個主意:“這麼多災民救起來困難,還是分散開比較好。”

具體辦法是,先按年齡男女分開,將災民中青壯男子召集起來,讓他們以工代賑,打發他們修城牆,管飽飯吃。女人們分一部分到兵部被服庫上縫製大軍被服混口飯吃。剩下老人病人和婦孺分流到京畿各縣。

蕭景聽了覺得可行,非常欣喜,道:“這化整為零的法子好,京畿幾十個州縣每縣分兩三千人壓力也不是太大。”

蕭景又立即進宮回明皇帝,皇帝高興地把他誇獎一通,蕭景並不搶功,直說這些主意是賈環所出,請皇帝派個差讓他幫辦賑災之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皇帝答應了,傳旨給賈環一個賑災局幫辦的職位。

賈環接到旨意笑問:“不知下官這位子是幾品,隸屬哪個衙門,歸誰指派啊?”

蕭景笑道:“我給你算個八品銜吧,屬於臨時差事,至於隸屬,自然是隸屬我了,所以你要聽我的吩咐。”

“呸,難道你要我和你一起‘看書’我也要聽吩咐不成?”

“你看你,才有了任命就不聽上司吩咐,這種屬員要來做什麼,看我不罰你。”蕭景板起臉作嚴肅狀伸出手,趁機吃吃豆腐。

賈環拍開他的手,兩人一起商量具體細節問題,昏黃的燭光下,兩人一條條地列出注意事項,好不容易可以光明正大在一起,居然不覺得累,等商量完分頭行動時,竟有依依不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