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一蓑煙雨任平生最新章節列表 > 79.輸定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9.輸定了

不想去,也得去!

封疆大吏,宗室近枝,國不負你,攸關國運的一戰,喊你去砍人,是不能說“不”的。哪怕心裡想謀反,姿態也要擺出來,否則就失了立場。何況,現在金國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打不扁蒙古,打扁一個才立足數年的藩鎮,並不十分困難。

完顏康心塞欲死。

晚輩後進之人,這樣大的戰役,完顏康的年齡和資歷註定了不可能讓他主持大局。帶兵過去,聽自己完全信不過的人指揮?想想就頭皮發麻,想立時造反!不是他小瞧獨吉思忠和完顏承裕,如果這兩位是能夠力挽狂瀾的主兒,金國何至於速亡?

按圖索驥不好,縱然不拿“金國亡了”作參考,單以自己的經驗來看,這一仗也是凶多吉少哇!戰半力就不要講了,說多了都是淚!看看皇帝吧,前頭準備打仗,後頭遣使議和,還要跑路遷都!

完顏康被噎得一抽一抽的,卻不能對金主的使者發火,還要忍氣答應,火速擊鼓召將,商議如何分兵。使者見他面色凝重,半是稱讚半是開解地道:“不愧是世子,公忠體國。好教您知道,此戰我軍堅若磐石……”

他再說什麼,完顏康已經沒有心情去理會了。沉著臉哼了一句:“小心總沒有壞處。”多了一個字也不想講,就怕再一開口,會揪著使者的領子咆哮。

這裡頭還有一件為難的事,上回守家的是宋降兵為主,大戰過後,對蒙作戰過的部隊減員不少,需要補充休整。如果輪替,則今番完顏康要帶著主要是沒有正面剛過蒙古的部隊去與面對鐵木真的大軍?不輪替,就要帶著才休整沒多久的部隊再次踏上征途?

怎麼安排,能打的兵都不夠用,士氣提升上來的士卒也是不夠用。

捉襟見肘。狗大戶慣了的完顏康,頭一次產生出這麼強烈的念頭來。人數明明佔優的,國力也佔優的,對上鐵木真,卻還是覺得不夠用!

最終,完顏康選擇了輪番更替,新舊對半。陝西這裡是自己經營的根據地,並且小有成就,怎麼也不可能放棄,必得守好。此地還與西夏連成一片,是必要時的退路。其次是去中都,帶的兵不可以太差了。未謀勝,先謀敗,還要籌劃好逃亡的路線?

自己手上的訊息還是太少了,“相機行事”是多麼無奈的一個詞。仔細想了一下,自己還是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全身而退的。往前線會經過中都,見一見太子,商量個主意,情報和辦法就會多起來。

完顏康如此安慰自己。

在動向之前,潼關卻先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馬鈺。

馬鈺比較客氣,是以全真掌教的名義投了名刺求見來的。完顏康執掌陝西,對地面上的各種勢力也比較客氣,全沒了幼時那股熊勁兒,也是客客氣氣抽了點時間見了他。

有些日子沒見,馬鈺依舊是沖淡平和的樣子,面相也不見更老,很有些悠然自得之氣。待完顏康一出現,他的眼中才閃過一絲憂慮之色。完顏康有許多出征的準備要做,還是沉住了氣,請他坐下說話。開門見山地問道:“道長此來,所為何事?”

馬鈺嘆道:“你非要為金國守都城嗎?安心經營陝西,不好嗎?”

勇義軍經略陝西,全真道根本在終南山,明裡暗裡有意無意,總是會十分關注的。全真弟子身負武藝,探聽一些非機密的事情的本事還是有的。調兵北上,瞞不過有心人。

完顏康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馬鈺沉吟了一下,不再拿身世說事,反向完顏康分析利弊。“我曾往蒙古去過,他們的兵馬,並非尋常金兵可敵。你的人馬並不多,固守陝西尚可,一出陝西,要受人轄制,前途未卜。若留在陝西,我全真道必全力襄助。”

完顏康眉頭一動,萬沒想到馬鈺會說出類似支援的話來。指尖敲了敲扶手,完顏康一字一頓地道:“道長,等我回來。”

馬鈺道:“你還是要走?”

完顏康反問道:“難道道長以為,我現在有力量反抗朝廷了嗎?到時候,朝廷徵集大軍,就不是打蒙古人,而是打我了。”

馬鈺一噎,問道:“再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無論什麼辦法,我都得去一趟中都。”

馬鈺無語,半晌方道:“一路小心,”想了一想,又說,“楊義士……”

完顏康擺了擺手,道:“道長,別做無用功了。”

馬鈺還是堅持將話講完了,道:“他往蒙古走了一遭,回來後便消沉了許多。兩家商議,要回南方去,將兒女婚事辦了,也是了卻一樁心願。若是南行,此生怕再難有見面的機會了,你真的放得下麼?”

完顏康微笑一笑,舉起了茶盅:“從未拿起,何談放下?家母倒是心繫郭家母子,聽到這訊息必會歡喜的,只可惜未必肯收賀禮,若郭家有事,還請道長代為照拂。”

馬鈺一頷首:“應該的。”見完顏康不欲多談,自己此行也算是隱約摸著了一點完顏康的想法,痛快告辭。只要完顏康並不是全心為維護金國朝廷就好,只要他能夠保陝西一地平安,不針對全真道就行。

完顏康目送馬鈺離開,皺了一下眉頭,眼下這些教派和門派……至少全真教這樣的龐物大物,是不能圍剿的。還是要合作拉攏啊。

心裡定下了個調子,完顏康又尋包惜弱,這一次,再沒有什麼“事情不妙你就走”之類的說法了,只說了自己去中都那邊。扛住了蒙古人就回來,扛不住也會跑回來之類。包惜弱屢次為他擔心,這次也不例外,然而上一次與夏聯手,安然歸來,這一次的擔憂倒是不嚴重。還能笑著送他出門。

**************

完顏康安頓好後方,率軍自陝西出發,先到中都面聖。金主比去年又顯得衰老憔悴了許多,眼袋明顯地墜了出來,望向完顏康的眼睛裡充滿了嫉妒。年輕富有朝氣的頎長身軀,堅毅的臉龐,蓬勃的生機透出軀體,撲了他一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咳嗽一聲,金主說了幾句場面話,有些懨懨地道:“胡沙(完顏承裕)久歷戰事,深得吾心,你要好好聽他的。諸將資歷比你年長者多矣,不要以勢驕人。”

完顏康一低頭:“是。”

“去見見你大哥吧,唉,你爹去南邊,如何還不歸?”

完顏康道:“我早便說過,父王何必南下?他總不聽,您也不攔著。現在好了,找不著人了。”

金主見他似也不知,心中是不信的,又不好逼問,只得擺手道:“要是有《武穆遺書》在,這一戰把握必然更大些。不過,現在這樣也沒什麼,我軍數倍於敵,難道還打不贏嗎?此戰必擒殺鐵木真!”

完顏康心裡翻了個白眼,問金主:“那還要遷都嗎?”

金主的臉再也繃不住了,一臉陰霾地道:“這不是你該過問的,去見你大哥吧!勸勸他,別太費心了。”

完顏康識趣地走了,知道皇帝父子之間,或許為此事已經鬧過不愉快了。從一事不如少一事,除非軟禁金主,否則改變不了他的主意——軟弱之人最惜命,他們會把所有的堅持都用在在逃命這件事情上。

及見太子,見他的情況也沒比先前好,所幸也沒比先前更差。難兄難弟四目相對,還是完顏康先說的話:“現在怎麼辦?”

太子也無語了,計劃裡是讓完顏康不要回來的,形勢比人強,他卻不得不回來。好半晌,太子才堅澀地道:“我會請命堅守中都,他要走,讓他走吧,我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若是他現在就走了,或許還好些。”沒錯,如果現在是太子主持中都的話,比皇帝可要靠譜多了,可皇帝偏不現在走!

完顏康道:“也只能如此了,我去前線……”

太子道:“多聽、多看,這樣大的戰事,能經歷的不多了,你缺的是經驗。唉,若非現在我這裡離不開人,真想把阿衡再給你。”完顏康情知他要預備接手皇帝出逃之後的中都,正是需要心腹人手的時候,也不強求,答應一聲。與太子約定了信使等等,不在中都多作停留,領兵往桓州去見完顏承裕。

主事者雖是獨吉思忠,完顏康與完顏承裕更熟一點。並且,從履歷上看,完顏承裕的戰場經驗比獨吉思忠更豐富,先跟老將商量一下,總不會有錯的。到了這個時候,完顏康並不怕得罪主帥。尤其,這個主帥的特長還是砌牆。

獨吉思忠這些日子並沒有閒著,他也在努力做事,做的事情就是砌牆。蒙古騎兵不是機動能力強嗎?那我就限制你的發揮,砌道長牆把你攔住,歷來防備遊牧民族,都是這麼搞的!真長牆,三百裡呢,他擺起一字長蛇陣……

練過陣的都知道,一字長蛇陣最怕被人掐斷,軍陣可以變陣,因為組成的人是活的。長牆它不長腳,不會動啊!這不就擺那兒讓人剁的嗎?

更驚呆的事情還在後面,完顏康率部先與完顏承裕接頭,寒暄完了,詢問有什麼要點,要準備什麼的時候。才知道,除了長牆,別的啥準備也沒有!山川地理,除了手裡那點地圖,並不找嚮導。當地武裝?並沒有發動。撫民?不往死裡壓榨勞力砌牆就算不錯了。敵方情報?額,這個也是沒有的。然而完顏承裕還挺有信心的,上頭不是有獨吉思忠頂著呢嗎?以及,咱有四十萬大軍,有三百裡長牆,頂得住。

完顏康目瞪口呆.jpg.

這一仗還他媽怎麼打?你告訴我,怎麼打?!四十萬人分散在三百裡?我替鐵木真謝謝你!

完顏康腦子裡閃過了三個大字:輸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