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殺破狼最新章節列表 > 94、互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4、互咬

正在李豐話不成話的時候, 旁邊那位鷹甲終於將鐵面罩推了上去, 不慌不忙地露了個石破天驚的面:“皇上,亂臣賊子都已經束手就擒,還請您多保重龍體, 天子為社稷嘔心瀝血,何需為幾個反賊傷身?”

那聲音太耳熟了, 李豐扭頭一看,呆住了, 扶著他的那鷹甲竟是本該在南邊的顧昀。

顧昀突然出現嚇壞了一幫人。

呂常腦子裡“嗡”一聲, 楊榮桂跟他保證過,說那邊行動萬般小心,安定侯完全被他們瞞過去了!

在他原計劃裡, 所有的佈置都要在雁王離京的這段時間內完成——劉崇山那他說東不往西的蠢貨是顆棋子, 給個棒棰就當針,只要誘得他殺了李豐, 楊榮桂不必出頭, 叫劉崇山將雁王接手推出來,到時候雁王是自願的也好,是被楊榮桂脅迫的也好,只要他一露面,謀反重罪立刻落實, 京郊北大營一旦反應過來,馬上會進京平叛,將雁王與劉崇山一鍋端了, 讓他們死在亂軍中,就成了死無對證。

宮裡沒有太后,皇后是個見不得風的病秧子,鳳印都提不動,太子還在吃奶,而呂妃的皇長子已經十一歲,江山是誰家的不言而喻。

顧昀遠在江北,等他知道的時候皇帝和反賊都死了,京城中早已經塵埃落定,除非他無視四境之危,冒天下之大不韙為兩個死人起兵——就算是呂常這個小人也不相信顧昀能幹得出來,顧昀要叛國早在北大營譁變的時候……甚至更早以前,他知道當年玄鐵營之變真相的時候就叛了,王裹那老不死還能苟延殘喘地活到今天?

此事只有兩處關鍵,第一要看楊榮桂能不能在自己的地盤上切斷京城和江北的聯絡,瞞住顧昀,第二要看劉崇山能不能順利殺李豐。

前者有楊榮桂以身家性命作保,後者更是本來萬無一失,誰知不知是誰走漏消息,老百姓裡居然埋伏了好多高手侍衛,北大營提前趕到,顧昀也從天而降!

至此,呂常就算再怎麼樣也反應過來了,他最信任的人裡,有人背叛了,不是楊榮桂就是方欽……楊榮桂這番自己也落不了好,那會不會是方欽?

如果真是姓方的,那他可太歹毒了,借力打力,將他們的形跡洩露給北大營,又拖來顧昀,渾水摸魚。不但能爭個保皇的頭功,此時除掉呂家,往後滿京城各大世家中再無能與方家抗衡者!

呂常想著想著腦子就開豁了,一驚一乍地想道:“那方欽會不會從一開始就是雁王黨?”

而莫名變成“雁王黨”的方大人見了顧昀,臉色也是一變,頓時就笑不下去了。

他本以為憑楊榮桂重大疫情也能一手遮天的本領,至少能趁顧昀趕往前線的時候把事情辦利索,從頭到尾,他的計劃裡並沒有這尊殺神,雖然憑著北大營救駕之功,顧昀來與不來都不影響他的佈置……可是莫名其妙的,方欽突然有種萬事失控的預感。

這群人各懷鬼胎,唯有沈易是真的大大松了一口氣,見顧昀如見救星,小涼風從他被劃開的朝服裡鑽進去,直接掃到他汗噠噠的肉皮上,讓他結結實實地打了個哆嗦。

然而他這口氣松得太早了,腥風血雨還沒完。

只見顧昀將李豐交到趕來的內侍手上,後退一步跪在石階上,不等李豐發問,便率先有條有理地回稟道:“臣與雁王和徐大人在揚州城分開後,便將親衛留在雁王身邊,同葛靈樞去了往江北大營檢視軍務,不料在江北大營的時候突然接到親衛密信求救,說楊榮桂竟敢私屯兵馬,挾持雁王意圖不軌,臣情急之下,只好跟鍾老將軍呼叫了幾臺江北駐軍的鷹甲,趕到揚州城時,發現那楊榮桂以平暴民之亂為名,將揚州府圍了個水洩不通,臣帶人在周圍探查良久,乃至於趁夜潛進總督府,這才發現此人故意製造迷霧,楊本人已經不知所蹤,而雁王下落不明,臣想到親兵所言‘謀反’一事,唯恐京城有失,只好先往回趕,未能護雁王周全,有負使命,請皇上責罰。”

顧昀話一出口,其中驚心動魄處將周遭震得一片寂靜。

方欽悄悄衝王裹遞了個眼色,王裹會意,開口插話道:“皇上,臣有一事不明想請教顧帥……顧帥的鷹甲一路從江北追到京城,怎麼竟也未能截住那楊榮桂嗎?”

這句話可謂是王國舅超常發揮了,看似無意一提,實則勾起李豐好多疑慮——究竟是那楊榮桂神通廣大,還是顧昀故意將楊榮桂等人放進京城?安定侯到底是一路風馳電掣地救駕而來,還是本來就另有圖謀,到了京城見北大營早有準備才臨陣倒戈?

更不用提那“下落不明”的雁王,倘若他真的和城外叛黨在一起,究竟是被劫持的還是別有內情可就說不清了。

眾人的目光意味不明地落在顧昀身上,顧昀卻彷彿無知無覺,坦然回道:“慚愧,臣接到訊息的時候已經丟了楊榮桂的行蹤,揚州城內尋找雁王、沿途搜尋叛黨又耽擱了許久,險些誤了大事。”

這句話在場文官基本沒聽明白,被兩個人扶著的張奉函卻適時地插話道:“皇上、諸位大人有所不知,鷹甲在天上的時候速度極快,只能陣前或是在小範圍內搜捕目標,從江北到京城這麼遠的一段,倘若不是事先知道搜尋的目標走了哪條路,目標也不是什麼大隊人馬,三兩只鷹甲找人根本就是大海撈針。”

然而事已至此,方欽一黨絕不肯輕易放過顧昀,情急之下,王國舅緊逼道:“那既然知道事態緊急,顧帥為何不從江北大營多借調一些人手?”

顧昀側過頭看了他們一眼,從方欽的角度看過去,安定侯那雙桃花眼的弧度格外明顯,眼角幾乎帶鉤,配上那一顆小痣,無端有點似笑非笑的意思,方欽心裡頓時一突——王裹說錯話了,自己抽了自己一巴掌!

果然頭一句是超常發揮,這一句才是王國舅的水平。

可是顧昀平時不爭歸不爭,人又不傻,此時斷然不會給他再找補的機會。

“國舅爺的意思我有點不明白,”顧昀不溫不火道,“那江北大營是我顧昀的私兵嗎?我說調就調,吃緊的前線供給,虎視眈眈的洋人都不管了?敢問國舅爺,我朝除了皇上,誰能一句話興師動眾地將江北大營拉到京城來,勞煩指給我看一看,我親手斬了那亂臣賊子!”

他隱含煞氣的一句話把李豐說得回過了神來,頓時察覺到自己方才險些被王裹那芝麻綠豆大的心胸帶進溝裡——顧昀手握玄鐵虎符,就算要造反,犯得上跟在楊榮桂這種貨色後面撿漏嗎?

顧昀:“皇上,臣這次反應不及,罪該萬死,找到楊榮桂等人蹤跡時已近京城,得知雁王很可能已被此亂臣劫持,投鼠忌器,未敢打草驚蛇,本想向北大營求援,誰知正遇見北大營在九門外嚴陣以待,才知道京中可能出事,好在北大營事先得了方大人的提醒,臣倉促之下只好命九門暫下禁空網,同時放北大營入城,幸而皇上洪福齊天,有驚無險——也多虧方大人準備周全。”

方欽臉皮一抽,感覺呂家黨的眼神已經快把自己燒穿了,他從頭到尾又是裝病、又是匿名,甚至讓王裹衝到前頭,就是為了低調行事,藏在別人後面才是最安全的,最好讓呂常根本想不出這裡頭有自己的事。

誰知顧昀一把軟刀子捅過來,直接把他穿在了火上烤,呂常方才只是胡亂懷疑,被這一句話坐實了,震驚之餘,恨得想把方欽剝皮抽筋。

李豐這才知道北大營不是跑得快,而是早就在九門外等著了,一時更懵:“北大營又是怎麼回事?”

方欽只好暫時將顧昀這個巨大的意外擱置在一邊,連同一位北大營偏將,斟詞酌句地從其妹方氏的家書講起,旁邊有個瞠目欲裂的呂常,李豐又多疑心重,方欽雖然自信此事計劃深遠,自己絕沒有留下一點不利證據,但一個弄不好還是可能引火燒身,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

李豐越聽越頭大,越聽越驚心,此事牽涉之廣、內情之複雜隆安年間絕無僅有,文武百官大氣也不敢出地跪了一片,北大營已經臨時將街邊戒嚴,以免不該有的話流傳到市井之中。

而方欽的赤膽忠心還沒有表達完,北大營便收拾了楊榮桂一干人等。

楊榮桂在約定的地方沒等到呂常的捷報,卻等來了北大營的包圍圈,當時就知道大勢已去,剛開始本想以雁王為質,誰知新任北大營統領鐵面無私,只道雁王自己的嫌疑還沒洗乾淨呢,不管不顧地一箭放倒了挾持雁王的反賊,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起帶進了城中。

除“雁王”這位皇親國戚有特別優待之外,其餘人等一律五花大綁,押上祈明壇。

楊榮桂一路都在琢磨怎麼辦,此時膝蓋還沒著地,他已經開始先聲奪人地喊起冤來。

江充上前一步喝道:“你勾結反賊起兵叛亂,有什麼臉面喊冤?”

楊榮桂以頭觸地,嚎哭道:“冤枉,皇上!罪臣世受隆恩,豈敢有負聖上?此事從最開始就是朝中雁王黨汙衊臣等,罪臣家中金銀相加沒有百兩,國家危難時全已經換成了烽火票,所謂貪墨禍國殃民根本無稽之談,不信您下令抄罪臣的家!臣待皇上一片忠心天地可表,請皇上明鑑!”

李豐的聲音低得彷彿從喉嚨裡擠出來的:“哦?照你這麼說,你私自上京,難不成是來救駕的?”

楊榮桂當場顛倒黑白道:“朝中雁王一黨,一手遮天,欺君結黨,無所不為,罪臣清白無辜,被小人搬弄是非,連內弟呂侍郎都不肯相信罪臣,幾次來信逼問,為小人所趁,竟被奸王一黨攛掇著犯下大錯,臣遠在江北,知道此事時已晚,情急之下只好扣下雁王,一路押解上京……”

李豐截口打斷他:“小人是誰?”

楊榮桂大聲道:“就是那戶部尚書方欽為內弟獻上‘黃袍加身’之計!”

方欽怒道:“皇上,叛黨懷恨在心,無憑無據,分明是含血噴人!

王裹忙跟著幫腔:“楊大人倘若真的上京勤王,身邊就帶這麼幾個人嗎?方才安定侯分明說揚州城內官兵聚集!”

呂常痛哭流涕:“臣冤枉!”

沈易:“……”

他頭層冷汗方才被涼風吹飛,目睹隆安年間最規模龐大的一場狗咬狗,整個人已經驚呆了,第二層冷汗忙不迭地排隊而出,簡直不知道暈頭巴腦的自己到底是怎麼全須全尾地穿過這些層層疊疊的陰謀詭計的。

李豐:“都給我閉嘴!帶雁王!”

被人遺忘已久的“雁王”與“徐令”被人推到御前,李豐目光陰沉的注視著面前的人,冷冷地道:“阿f,朕要聽你說,怎麼回事。”

那“雁王”弓著肩縮著脖,整個人哆嗦成了一團,往日俊秀深沉的五官氣質一變,竟憑空帶了幾分猥瑣氣,嚇成了一隻人形鵪鶉。

別人沒什麼,張奉函先急了,上前猛一推“雁王”肩頭,急道:“您倒是說句話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時,離奇的事發生了,當年踩在玄鷹背上一箭射死東瀛奸細了痴的雁王居然被奉函公這麼個糟老頭子推了個大跟頭,踉蹌著匍匐在地,一側的肩膀摔變形了!

眾人都驚呆了,不知是奉函公喝了紫流金還是雁王變成了泥捏的。

好半晌,北大營統領壯著膽子上前一步,試探著伸手在“雁王”變形的肩膀上碰了碰,回道:“皇上,此物好像……”

李豐:“什麼?”

北大營統領道:“……是個墊肩!”

說話間,“雁王”抬起了頭來,只見那張臉上涕淚齊下,鼻子和下巴分兵兩路,各自往左右歪曲,一張俊臉南轅北轍地分裂開來——哪裡是“雁王”,分明是個不知哪裡來的妖魔鬼怪!

北大營統領震驚之餘,上手三下五除二地將此人外袍扒開,只見他兩側肩膀,胸口後背都塞了可以以假亂真的軟墊,腳下靴子中至少藏了五六寸的內墊,假鼻樑、假下巴與人皮面具往下一扯,分明是個五短身材、獐頭鼠目的陌生男子。

李豐這輩子沒見過這種大變活人,倒抽了一口涼氣:“你是何……何人?”

沈易覺得皇上中間有一瞬間大概是想喊“你是何方妖孽”的。

那男的張開嘴,卻說不出話來,只見他口中舌頭已經被割去了。

再看旁邊那“徐令”,扒開頭髮,頭皮上也能找到一層人皮面具的接縫。

呂常:“……”

楊榮桂:“……”

那兩人是楊榮桂派去看守雁王和徐令的,什麼時候被人割了舌頭弄成了這樣?真的雁王呢?莫非這麼長時間以來,真正的雁王和徐令一直混在他手下隊伍裡假裝侍從!

楊榮桂惶急地回頭去找尋,後面一堆被北大營押來的隨從裡果然少了兩個人!

什麼時候沒的他一點也不知道!

一時間,連方欽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滿心陰謀的方大人不由自主地懷疑起來,楊榮桂別是真的早跟呂常拆夥了吧?

李豐實在看不下去了,抬腳要走,腳什麼時候麻的都不知道,一邁步就晃了一下,要不是旁邊還有個顧昀,當今天子就要斯文掃地地摔個狗啃泥了。

“皇上,”顧昀在旁邊耳語道:“臣揹著您下去吧。”

李豐心頭狠狠地一震,當他看向顧昀的時候,一時幾乎有些恍惚,身邊這個人好像這麼多年都沒怎麼變過——並不是說顧昀還保持著十來歲的半大孩子面貌,而是他那眼神。

經年以往,所有人都攙了不知幾多算計與深沉,只有那雙熟悉的桃花眼裡,依稀存著當年身在一片鱗甲中偷偷衝他笑的促狹與風流。

李豐搖搖頭,不肯讓在眾目睽睽之下示弱讓人揹著走,只是扶著顧昀一隻手臂,緩緩走下一片狼藉的祈明壇。

內侍掐著尖細的嗓子叫道:“起駕,回宮——”

蒼茫夕照,悠悠地垂到皇城邊緣,將萬萬千鱗次櫛比的琉璃瓦映得一片血紅。

終於還是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