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唐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八章 預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八章 預熱

皇帝陛下今天高興極了,因為他得到一件寶貝,一件泛著淡淡的綠色,近乎透明的頗黎杯。不對,現在他要叫玻璃杯,因為魚恩告訴他,這東西比頗黎高階的多,也貴的多,只有玻璃這種美妙的名字才能配得上它。

不管它是頗黎還是玻璃,唐武宗只知道它美極了,自己的皇家高品位藏品中,從此以後又會多一件天下第一的珍品。

有些人得到寶貝生怕別人惦記,藏的死死地,恨不得這輩子都不讓寶貝見光。對於這種小家子氣的行為,皇帝陛下當然會嗤之以鼻。在他看來,寶貝之所以叫寶貝,就是因為要有人來鑑賞。他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看看自己的寶貝,見識下自己的高階大氣上檔次。

出於炫耀也好,出於顯擺也好,皇帝陛下在得到玻璃杯的第一時間就宣佈大宴群臣,讓大家都見識見識自己的尊貴氣質與新寶貝。

用魚恩的話說,聖上得用這種方式讓自己威名遠播,當然最好捎帶上玻璃杯,因為只有這種天選之物才能襯托出您尊貴的氣質。

他感覺魚恩說的很對,所以宴請的就不只是三省六部的頭頭腦腦,甚至連那些聲名遠播的名士,國子監的博士都請來了。

唐武宗也是個很善於展現自己的人,他把宴席特意安排在晚上,再把自己周圍弄的燈火通明,別人那裡稍微昏暗一些,這趟他的一舉一動就都能被所有人看的清清楚楚,並且把玻璃的完美品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用玻璃杯裝上一杯上好的葡萄釀,杯子輕輕地搖一搖,讓粘稠的葡萄釀掛在杯子的每個角落,本來還有些綠的杯子,瞬間就變成紅的。再隨著時間的推移,葡萄釀一點點的向下滑落,紅色的玻璃杯又變成綠色,在燭光的映襯下宛如霓虹燈一般美輪美奐。

在眾人驚歎這份美麗的同時,皇帝陛下再輕輕抿一口葡萄釀,滿足的閉上眼睛,滿臉幸福的回味嘴裡的清香,一切都顯得那麼優雅,映襯出他的天生麗質,唯我獨尊的氣質。

眾人看完他喝酒的姿態,再品嚐自己杯中的酒,一切都顯得索然無味。此刻,在他們心中,似乎只有那玻璃杯中的葡萄釀,似乎只有用這種姿態喝酒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文人騷客多了就喜歡寫詩讚美,尤其這種時候還可以順道拍一拍皇帝馬屁。也不知道是誰提議作詩的,好好的晚宴瞬間就變成了詩詞大會。也就是在這種時候,那些名人雅士的作用瞬間就被彰顯出來,什麼聲威耀千秋,浮華亂人眼之類的華章錦句,一瞬間就填滿了整個殿宇。

皇帝似乎很受用這種馬屁,一邊滿足的聽著大家的讚美,一邊小口小口的抿著玻璃杯裡的葡萄釀。

看見聖上如此受用,文人雅士的吹噓也就更賣力,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當晚宴落幕,第二天的旭日出生以後,長安城裡的大街小巷瞬間就被各種讚美之詞所充斥。

或者有心,或者無意,散落出來的詩篇,無一例外的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讚美玻璃杯的華麗,優美,裝上葡萄釀的美輪美奐。

有些聰明的胡商看到這種風潮以後,瞬間就決定把葡萄釀的價格提升一倍不止。因為長期經商的直覺告訴他們,這種風潮肯定會推高葡萄釀的價格。就算是如此賣酒的胡商還是不滿足,因為他們知道,最大的受益者將是那些販賣頗黎的人。

第二天,是長安城裡司閽們最忙碌的時候,主家官人的一聲吩咐,讓他們險些跑斷腿。可惜的是,就算是跑斷腿,他們也沒能買到讓家中官人滿意的玻璃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遍尋長安城,遍訪胡商,他們看到的都是帶著雜色的頗黎杯,如老爺形容的那樣純色玻璃杯,他們還真是沒有發現。

就算偶爾有兩個實在沒辦法,想湊合著買個頗黎杯,也無一例外的被主家退回,因為這個品質和唐武宗的相差太多了。

人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就算是真有比皇帝那個還好的玻璃杯他們也未必敢買,但是相差十萬八千裡他們又怎麼會接受?

玻璃杯的事情非但沒有因為時間而變淡,反而因為某人的推波助瀾在持續發酵,甚至在上柱國公請客吃飯後,又來到一個小高潮。

作為朝堂上的常青樹,大唐舉足輕重的實權派人物,上柱國公請客,很少有人會拒絕。除了少數罵他是閹黨,羞與他為伍的雅客外,皇帝晚宴的賓客基本都來了。

在宴席上,上柱國公也和皇帝一樣,有一個晶瑩剔透的玻璃杯。用著和皇帝一樣的優雅的姿態,喝著酒杯裡的葡萄釀。

雖然很多人都在暗地裡笑話他東施效顰,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有東施效顰的資格,因為除了當朝皇帝以外,他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擁有玻璃酒杯的人。就算有人瞧不起他,就算有人從心底鄙視他,但也不能否認玻璃杯的魅力,否認賓客們對它那個垂涎欲滴的眼神與慾望。

也正是在這次宴會過後,大家才知道,原來玻璃酒杯可以買到,只是自己沒有找對地方而已。上柱國公明確的告訴大家,他的玻璃酒杯是從一個叫薩米爾漢的胡商手裡買來的,只可惜這東西就算是在大食也是天價之物,這位胡商傾盡積蓄也只能買一個。

正當大家因為上柱國公的晚宴而感到可惜的時候,又有一封晚宴的請柬送到自己的家門口。

也不知道啥時候開始,皇帝很忌諱朝臣們私下結交,朝中重臣為了避嫌,往往也不會大肆宴請朝臣。可是這次因為玻璃酒杯,這個潛規則似乎就變的沒那麼讓人忌諱,就連一向潔身自好的中書令都排隊過來炫耀。

首相李德裕素來賢明遠播,他要設宴請大家吃飯,哪有幾個人會拒絕?這場晚宴的規模甚至比皇帝的還要大,因為許多門閥俊秀都在受邀之列。

當他也拿著玻璃酒杯,以別樣的優雅將一杯葡萄釀一飲而盡後,老相爺笑呵呵的大喊一聲:“果然別有一番韻味!”

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可是正是因為簡單,更讓人對玻璃酒杯心生嚮往,想去體會那簡單背後的複雜。

李德裕不愧是門閥出身,晚宴準備的很豐盛,來的賓客無不對酒菜讚不絕口,如果不是他絕口不提玻璃酒杯的獲得途徑,恐怕大家會玩兒的更盡興。

相爺這次宴席,把長安城仰慕琉璃之風推向最高潮。因為他在宴席上有一篇大作:君子配美玉,丈夫賞玻璃。人正自有路,小人徒慼慼。

簡單的四句詩,卻把玻璃和君子,丈夫劃傷等號,甚至放了個群嘲,說是沒有玻璃的人就應該是小人。這誰還能忍得了?長安城搜刮玻璃的風潮,瞬間就從勢單力薄的司閽擴充套件到絕大多數家奴。

在這種風氣的帶動下,大家打招呼的方式都變了,往日裡見面會問一句安好,現在會說一句,小郎有福,必得玻璃。

就在大家都批判李德裕敝帚自珍,罵他嘲諷自己的時候,又一封晚宴的請柬靜悄悄的傳遍整個長安城。之所以靜悄悄,倒不是發請柬的人分量沒有仇士良和李德裕重,只是柳公權一向潔身自好,不想落人的口舌,所以他沒有宴請任何一個朝臣,只是宴請一些長安城的風流雅士還有國子監的少年俊傑,美其名曰雅集。

當國子祭酒,神態盎然的用玻璃酒杯喝下葡萄釀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沸騰了,很多人再也安奈不住心中的好奇,開始詢問他酒杯的來歷。

柳公權顯然要比李德裕坦蕩許多,對於自己這個不義之物的來歷他也直言不諱。

原來他的酒杯是被削官剝爵的魚恩送的,目的就是希望柳公權能幫自己在皇帝面前美言,給自己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他還說,魚恩當時拿出不少酒杯,請了不少重臣,無論是誰只要肯幫自己美言,都可以拿走一個玻璃酒杯。

聯絡之前李德裕的推脫,眾人對柳公權的話深信不疑。想來李德裕是小人得志,害怕別人嘲笑自己,就反過來把大家都汙衊成小人。

甚至有些心思快的人已經開始舉一反三,大膽猜測魚弘志的杯子也是魚恩的,只是出於和相爺一樣的難以啟齒,隨便編造了個薩米爾漢的藉口。

不少人開始暗自慶幸,還好柳祭酒坦蕩,不然有些事情大家都會被矇在鼓裡。

更多的人是惋惜,明知道魚恩手裡有玻璃酒杯,卻因為人微言輕只能徒呼奈何。不然弄一個這東西,肯定會成為自己仕途的敲門磚。

當然也不乏幾個心思快的人,聽到這個驚天訊息後就藉著各種藉口離場。這些人是想去弄個酒杯,又或者想把訊息賣個好價錢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當柳祭酒的晚宴散過之後,整個長安城的熱門詞語又多了兩個字,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