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唐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巧偷妙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四章 巧偷妙奪

轉眼間又過去三天,三天來魚恩每天只是吃吃補品,睡睡覺,悶了有家老和武家兄弟陪他消遣解悶,什麼也不用去想,日子過的別提多瀟灑。

可有些人不同,三天來心裡就像過山車,時而興奮無比,時而心驚膽顫。總之在聽取義昌公主的建議後,李玉就沒過過一天心安理得的日子。

這是為何呢?原來那天回來之後,李玉便找到李德裕,喜笑顏開的掩護下,提心吊膽的說:“叔父昨晚把鐵鍋誇的那麼神,慎之還當是什麼好東西,今天特意去義昌公主府上看了一眼。哪知道那鐵鍋不過是慎之送出去的一件禮物,若是叔父喜歡慎之再給叔父做幾個。”

說實話,李德裕自始至終對這個便宜侄兒的印象都不太好,怎奈二哥三番五次託他照顧,面子重要給點。聽李玉這麼說,心裡多少也有些高興,若是鐵鍋真是出自侄兒手筆,那他李家的皇恩就更重了。只是有些話不是說說就作數,牽扯太大總要有些證據不是?

“慎之說鐵鍋是你送出去的禮物,可有證據?”

聲音中正平和看不出喜怒哀樂,可對於李玉來說卻是一種鼓勵,現在只要他能拿出證據,這份大功勞便是他的囊中之物。

當即毫不猶豫說出商量好那些說詞:“去年義昌公主做壽,遍尋長安才子,小侄不才也在邀請之列。公主殿下做壽,咱也不好空手去,總得備些禮物,只是小侄不屑於那些尋常俗物。一來是太過俗氣,二來也託不出小侄的才子氣。左思右想之下,小侄找來鐵匠,按照砂鍋式樣,打造兩口鐵鍋,用來裝些冰塊。再在冰塊裡藏上葡萄美酒,順便以美酒為題作首詩。”

李德裕越聽越不對勁,眉毛也跟越皺越嚴重,李玉急忙補充:“那首詩小侄到現在還記得,葡萄美酒贈美人,神仙眷侶眷紅塵。飲來一杯嫌太少,再來一杯情最真。”

也許是詩不錯,也許是他內心身處還是希望侄子沒說謊,那個鍛造鐵匠手藝不佳,把砂鍋做成那模樣,李相爺眉頭漸漸舒展。

見到叔叔多雲轉晴,李玉長出一口氣,再搬出兩個有力證據:“叔父若是不信,可遣人去問,公主殿下可為小侄證明。”

見對方還是將信將疑的模樣,急忙再補一刀:“還有司徒令,他也可以為小侄證明。當初打造禮物的時候,還是他陪小侄一起去的。叔叔可還記得司徒令?就是上次來相府,叔叔還誇他年少俊傑,將來大有可為那個。”

就這樣叔叔相信了他的話,並且讓他再找那個鐵匠,再打造一口鐵鍋回來。只可惜三天過去,李玉遍尋長安城也找不到一個能打鐵鍋的鐵匠。要麼是根本打不出來,要麼是打出來的鐵鍋不成樣子,裝水都漏,又怎能做菜?

眼看著都三天過去,叔叔一天比一天愁眉不展,做賊心虛的他心裡哪會好受?想來想去,他只能採用最後一個辦法,再把主意打到魚恩身上,畢竟也只有他拿出來個鐵鍋。急忙往義昌公主府趕去,心想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叔叔面前交差,奪下這份大功。

有些事情拖不得,想到就要去做,越快越好。

當李玉出現在義昌公主面前,把事情和義昌公主一說,狗男女瞬間一拍即合,直接去要便是,何必在這裡冥思苦想?

要歸要,但也得講究方法,總不能直接和魚恩說,告訴我鐵鍋的鍛造方法,以後鐵鍋歸我發明。要真這麼說,估計魚恩就是不把他當傻子,也會直接被掃地出門。

思來想去,兩人還真找到個不錯的藉口。

要問誰對鐵鍋的事情最上心,未必是李玉,也不是公主,而是小丫鬟綠柳。兩人剛商量好,綠柳便接過差事,找魚恩去也。

本來心情不錯,生活終於有點富二代的安逸模樣,可是看見綠柳那張臉,好心情瞬間消失,剩下的除了噁心之外,就是噁心。

熟話說得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一向刁蠻的小丫鬟,忽然和你喜笑顏開,誰心裡都會犯合計。

“說吧,什麼事。”

語氣中正平和,看不出喜怒哀樂。

本正只要沒被掃地出門,就有戲的不要臉精神,小丫鬟笑呵呵的說:“還真有事勞煩駙馬爺。聽說駙馬爺用鐵鍋做菜香氣四溢,綠柳就想求一口鐵鍋做些菜,給公主嚐嚐鮮。只是綠柳遍尋長安城,硬是沒找到哪個鐵匠能打造鐵鍋,這才厚顏無恥來求駙馬爺。”

也是魚恩把世界看得簡單了,也是魚恩沒想到十多歲的小丫頭能有這麼重的心機,也沒考慮太多,就把他鍛造鐵鍋的鐵匠鋪告訴綠柳,讓她自己去鍛造。

一聽地址,小丫鬟馬上千恩萬謝,迫不及待的離開,就連魚恩後面那句:“要錘子砸的!”都沒聽清。

也是天道公允,正是後面這段話,才最終讓魚恩沉冤昭雪。

……

咱們話說兩頭,卻說這幾天李德裕也是因為鐵鍋忙的一團糟。要是沒有李玉橫插一槓子還好,他直接去問魚恩便好。可是侄兒和他一說,也是出於私心,他反倒不好去問魚恩。若是去問了,豈不是承認鐵鍋是魚恩發明,侄兒想貪功?

自己找人鍛造吧,皇家那些工匠做出來的東西有不合他心意。聽說魚恩把鐵鍋給了仇士良,他還厚顏無恥的帶著工匠登門拜訪過一次,無論怎麼模仿,都造不出同樣工藝的東西。

正在家裡冥思苦想的功夫,李玉回來了,帶回綠柳給他做的那口鐵鍋。

那個老鐵匠,經過魚恩指點,手藝比閉門造車的皇家工匠強不少。鐵鍋初一拿出來,雖然比不上魚恩那口,但也讓李德裕眼前一亮,至少比他們做的強。

而且綠柳心也細,把老鐵匠如何鍛造鐵鍋和李玉說了一遍,翻砂倒模的手藝就這麼變成李玉的創造。

宰相大人瞬間大喜,就差直接找皇上說:“萬歲,那鐵鍋有些誤會,是我家侄兒發明的,險些錯過良才。”

僅有的理智讓李德裕沒有輕舉妄動,因為這口鐵鍋和魚恩那口,在工藝上還是差不少。饒是這樣,他也給李玉不少誇讚,讓李玉以為事情已成,這個大功肯定是自己的了。

人的名,樹的影,古往今來無論是高低還是貴賤,都注重名聲兩個字。像李玉這種以才子自居的人,自然把名聲看得更重。

李德裕這邊剛誇獎他幾句,這位少爺已經迫不及待的大宴賓客,為宣傳造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是相府的名頭夠大,也是李玉交友夠廣,一夜之間李玉鍛造鐵鍋,為百姓謀福祉的美名傳遍長安城。

他這是準備把勢造足,把事情坐實。可憐的魚恩,事情發生四五天後還一無所知,在家做瀟灑享受的美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