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唐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三位才女兩道難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三位才女兩道難題

文人雅士多喜歡流連花叢,在中唐以後更是形成一種風氣。就連大詩人白居易都寫過,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詩句。說的就是家中兩個家妓,樊素與小蠻。

文人墨客開雅集,多喜歡請些妓女增添氣氛。古代的宣傳方式大多靠口口相傳,妓女接觸的人多,可以把詩篇傳給更多人。妓女也可以靠詩人的詩篇揚名,兩者可算是互惠互利。

當雅集進行過半,氣氛開始轉暖為冷的時候,伴隨著琴瑟和絃,出現的三位名妓,再次把氣氛推向高潮。

能出現在雅集上的妓女,要麼是豪門大戶調教好,善於吟詩做對的家妓,要麼是教坊司罰沒的才女官奴,或者是從哪家聞名青樓請來的頭牌。今天出現的三位妓女,恰巧每樣一個,也算是滿足不同人的口味。

三人剛一出現,魚恩的目光就被正中間那人吸引,凝玉的肌膚,泛著光澤,笑面鵝蛋兒臉讓人百看不厭,正是白天在大慈悲寺遇到那個女子。

難怪她白天表現的那般憂傷,淪落風塵誰又能高興起來?

一雙秀指輕輕撥弄琴絃,也在撥弄魚恩的心。他實在不知道該用什麼來形容此刻的心情,或許只有第一次的衝動能與現在相比。

一曲作罷,老文豪開始給大家介紹:“杞王殿下害怕諸位才子舟車勞頓,特意準備才女為大家解悶。只是才女難尋,今天只請得這三位,哪位才子詩做得好,能得佳人青睞,方可與佳人獨處良宵……”

“敢問長者,此等規則視乎對我等不公。”

話還沒有說完,下面已經沸騰,有魚恩那首詩在,誰還能比?

似乎已經考慮到這種情況,白居易笑著解釋:“列為放心,既然是才女當然有自己選才子的方式,三位佳人會自行出題,諸位也可以賦詩三首,誰能的哪位佳人親睞猶未可知。若是哪位詩做的好,盡數報得美人歸,也是自己本事。”

這邊說這話,那邊已經有人送上筆墨紙硯,以備寫詩之用。

等筆墨紙硯備好,白居易再次說道:“時候已經不早,老夫看咱們還是定個時間,不然太晚了三個老頭子可禁不住折騰。”

話音剛落,後堂走出一位手捧香爐的下人,顯然是準備燃香計時。

見眾人已經準備好,白居易示意三人可以出題。

第一位站出來的女子約莫二十七八歲的年紀,古時妓女的黃金年齡是十六歲到二十歲,像她在這般年紀還能拋頭露面,登大雅之堂,顯然容貌非尋常女子可比。一身宮裝,端莊典雅,搭配短裙,更讓人浮想聯翩。

女子也不客氣,躬身行禮後,開口便道:“小女子若蘭,乃是府上家妓,承蒙千歲看得起,給小女子自選夫家的機會。今日點中之人若是不能納若蘭過門,還請高抬貴手,放若蘭一次,感激不盡!”

寥寥幾句讓眾人震驚不已,這哪是寫詩,分明是送禮。寫的好的,得一份大禮,白得一小妾。

杞王與馬植在招攬人才上還真下得去血本,居然捨得送如此美貌的家妓。家妓可不是奴僕,培養一個家妓需要很多東西,單是禮樂詩歌這幾樣就讓許多豪門大戶望塵莫及。在唐朝,培養家妓甚至成為許多名門炫富的資本,成為許多文豪自豪的本錢。沒有點文化底蘊,沒有萬貫家財還真培養不出家妓。

只是女子剛說完,不少提筆待書的手忽然又放下。看著不少人居然謝絕杞王美意,女子黯然神傷,不是她魅力不夠,只是家妓的身份在不少人家確實連妾都當不上。

都說古人三妻四妾,其實不然,古人也是一夫一妻制,至於妾,就算你富甲一方,若不花錢捐個功名,也與百姓一樣沒有納妾的權利。而且納妾的個數還有嚴格的限制,封王才十二個,一品大員十個,以此類推,到進士出身的七品縣官能剩下兩個就不錯了,有幾人願意因為一個人盡可夫的家妓,就浪費一個名額?而且還得是考中進士後才有兩個名額,現在只是舉人出身的他們,只有一個名額,有誰願意浪費?

就算是你願意,也不能直接納一個家妓為妾,因為家妓的地位等同婢女,需要產子後才有成為妾的資格。注意只是資格,當家主婦不點頭,還是不能兌現今日承諾。今天答應這個家妓,萬一她不生養呢?始終不能納她為妾,又因為在今天的承諾浪費一個納妾的名額,是不是過於得不償失?就算她生養,除非已經結婚,不然誰知道將來妻子是什麼性格?會不會點頭同意?

到最後仍然堅持拿筆的雖然只有四五人,卻還是讓女子欣喜無比,或許在她看來有選擇總比沒選擇強。

雖然很同情女子,但魚恩卻不能提筆,因為他是駙馬,名義上雖然可以納妾,但是大唐公主都是一個德性,義昌公主無論把不把他當人看,都不會允許他納妾,那關係到一個公主的尊嚴。

等眾人思量完畢,若蘭當即說道:“今天是中秋之夜,若蘭便以中秋為題,請諸位才子做詩一首,能得三位大家讚賞者,無論貧富貴賤都是若蘭今生歸宿,至死不渝。”

話音落地,若蘭退後,換上第二個妙齡少女。

少女一剛走到臺前,就看一眼魚恩,眼神中的哀怨溢於言表,弄的他心裡有些慌,莫非這位已經看上我了?

和剛才若蘭一樣,少女先是躬身行禮,緊接著便是驚人之語:“奴家賤奴,父親因太和九年事獲罪,奴家被罰入教坊司為奴。”

話說到這裡,魚恩終於明白少女眼神中的哀怨從何而來。甘露寺之變是大唐禁忌,在晚唐時期,任何人都不能直呼。可是有些事情必然涉及到甘露寺之變,那怎麼辦呢?就以太和九年事代之,因為大唐甘露是之變發生在唐文宗太和九年。

聽完這段話魚恩才恍然,難怪少女看向自己的眼神那麼哀怨,原來她也是個被父親牽連的苦命人。

甘露寺之變牽連甚廣,有名有姓的官吏就成百上千,牽連的家屬更是不計其數,女眷被充入教坊司,自然不足為奇。

“杞王殿下看奴家可憐,便賜給奴家一線希望,若是今日因奴家有名篇傳世,便助奴家脫離苦海。若是哪位才子能助奴家脫離苦海,奴家不求為妻為妾,就是為奴為婢奴家也心甘情願。”

說完話一揖到底,虔誠的祈求讓不少人為之動容。

看得出杞王和馬植在招攬人才這方面還真是捨得下血本,不想浪費一個納妾的機會?好,那就不送你妾,送你個奴婢如何?不過話說回來,人是美人,你要有本事來拿,傳世名篇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寫出來的。

最讓魚恩佩服的是杞王心機滿滿的算計,一旦因為她有傳世名篇問世,才子佳人的佳話會立即名揚天下。能寫出傳世名篇的人自然不會落榜,到時候即送美人,又送美名,這可是個非常大的人情。有人情在,怎麼算杞王都不虧。

看著一眾才子躍躍欲試的模樣,魚恩總有種感覺,這些人不是為救人脫苦海,而是為後面的美名。搖頭嘆息一聲,自家的孽債自家還,若是有符合的詩句,能幫還是幫一把,全當為自己的便宜父親贖罪。

正思量之際,臺前少女已經開始出題。

“今日是中秋月圓之夜,正是菊花浪漫時,賤奴就請諸位才子一菊花為題作詩一首。”

說完話轉身對著白居易三人作福行禮,然後道:“還要勞煩三位大家品鑑。”

終於輪到第三個少女上前說話,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她身上,三女姿色雖各有千秋,但誰都能看出來,三人中她才是真正的絕色。前面兩個可都是託付終身,第三個又怎能不讓人期待?

不自覺的握緊毛筆,魚恩已經做好準備,只等少女出題完畢,就算挖空記憶也要找出個傳世名篇,好抱得美人歸。一眾才子躍躍欲試的模樣,看來抱著和他一樣想法的人絕對不少,只可惜少女一開口就讓滿場譁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位姐姐能有選擇終身託付的機會,紫焉羨慕,也祝兩位姐姐今天能得償所願,找個如意郎君。紫焉也想有二位姐姐的運氣,有一次超脫苦海的機會,只可惜紫焉沒這個福分。”

聲音不大,但是滿場都聽的清清楚楚,無數人哀嘆願望落空,魚恩甚至連筆不自覺的掉到桌上也不自知,等少女再說話才意識到自己失態,匆忙將筆撿起,又不自覺的緊緊握住。

“紫焉非家妓,也沒在教坊司掛名。紫焉出身洛陽顏色坊的清倌。今日應杞王之邀,來給諸位才子助興。不求傳世名篇,只有佳作一首,撫琴弄月,獨處良宵。”

話音落地,又讓眾人狠狠地失望一次。清倌是賣藝不賣身,別說獨擁佳人一世,就是一夜都做不到又有誰能不失望?只是失望歸失望,能有和佳人獨處的機會,還是沒人會放棄,撫琴弄月也是不可多得的美事。

總有人喜歡特立獨行,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紫焉身上時,有個人的目光卻一刻也沒離開魚恩,把他的小動作盡數收在眼中。

只見王誠附耳在李玉和司徒令耳邊輕聲耳語,兩人也馬上把目光轉移到魚恩身上。看他雙眼無神的痴呆模樣,三人不約而同的哈哈大笑,弄得紫焉臉色微紅,還以為自己哪裡口誤,也將眾人的目光全都吸引過去。

見笑聲起到效果,王誠滿意的點點頭,然後起身行禮,給眾人賠罪。

“諸位莫怪,我等只是想到些事情,感覺太好笑,實在忍不住,忍不住……”

有人說話,就得有人幫腔,不然他們這出戲還怎麼唱下去?

只見李玉身旁一人滿臉好奇的問:“不知三位兄臺所想何事?”

“看駙馬入神的模樣,讓我等想起昔年駙馬裴巽之事而已。”

前面的駙馬指的是魚恩,後面的駙馬則是在大唐歷史上給公主與駙馬的故事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人。

歷史記載:唐宜城公主駙馬裴巽,有外寵一人,公主遣閹人執之,截其耳鼻,剝其陰皮漫駙馬面上,並截其發,令上判事,集僚吏共觀之。駙馬、公主一時皆被奏降,公主為郡主,駙馬左遷也。

意思是說,裴巽在外面寵幸個女人比宜城公主發現,性格扭曲的公主殿下先把那個女人女人切耳削鼻,再剝她陰皮敷在駙馬剃光的頭上,侮辱裴巽。

在這時候提出這件事,不只是羞辱魚恩,也是在給紫焉提醒,那個人是駙馬,想活命最好離他遠一點。

紫焉是風塵女子,見多了男人爭風吃醋,互相挖苦的局面,搶在劉禹錫之前開口,成功化解尷尬的局面。

“這位公子真是博學多聞,紫焉自嘆不如。紫焉只是風塵女子,詩書禮樂勉強拿得出手,前人舊史就要差許多,還望公子海涵。”

很簡單的一句話,你在說啥?我聽不懂。讓王誠無處發難,讓其他人暗贊此女敏銳。

和紫焉的談笑風生相比,魚恩的反應就要淡然很多。一句話也沒說,一個動作也沒做,雙目仍舊直視紫焉,彷彿什麼也沒聽到,什麼也沒發生。

只是風輕雲淡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座噴薄欲出的火山,他不懂自己到底哪裡得罪這位王誠,為何他要三番五次刁難自己。或許自己得罪的人根本不是他,他只是別人的槍。能讓王誠甘願為槍的人,除去李玉還有誰?

李玉啊李玉,你與公主那點破事老子都不管,還千方百計刁難我,你是當我魚恩軟弱可欺麼?既然想騎在我頭上拉屎,就別怪我捅你屁股,咱們來日方長走著瞧!

其實李玉是幹過不少缺德事,但今天的事情魚恩還真是錯怪人家。

王誠不只看魚恩不順眼,看大部分人都不順眼,自認出身七宗五姓,天生就該比別人高階。只可惜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空有一身自傲,卻沒自傲的本事,看見不如自己的人有所成就哪能不生氣?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說鐵鍋是魚恩鑄造,王誠還是會說那是李玉鑄造,因為心裡七宗五姓的驕傲只會讓他對事實視而不見。就這麼一個人,因為魚恩被訓斥,被懲罰,你說他會不報復麼?

“今日是中秋月圓,賞花弄月的好時候。兩位姐姐一人分別以中秋與菊花為題很是應景,紫焉也不能隔景,就以月為題,請諸位才子揮毫。”

一道很尋常的題目,古人作詩經常以月為題,誰還沒寫過帶月的詩?題目一出,不少人都露出大喜之色,顯然胸中自有佳作。

看著大家自信滿滿的模樣,魚恩暗道一聲,對不起了諸位,寫月的名篇無數,但是論到那首最好,還要說這首宋朝的千古名篇,你們註定與她無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