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今朝與君別最新章節列表 > 110 賑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0 賑災

姜殊知道他說的是對的,從小她母親就教導她,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百姓才是最重要的,那些百姓都是她的子民,若是連子民都餓死了。守護一個國家又有什麼意義呢?

她當即便拍板道:“我這就去回稟母君,借調附近糧倉的官糧,用來賑災。”

“不可啊殿下,三思啊!”

姜殊聽這些話都聽煩了,這也不可那也不可,她有些不耐煩的抬起頭說道:“張大人若是有什麼高見,不妨直接去稟明母君,我想她一定會很樂意接受的。”

那位張大人幾次張了張口,終究是不說話了。

“還有誰有什麼意見的,盡可以去向母君提起,若有任何良策,我想她一定會採納的。”

幾位大臣面面相覷,最終都不說話了。

“那就這麼定了,回頭我定不忘向母君稟明幾位大人的良策,大人們為江山社稷所做的貢獻,我和母君都銘記在心。時辰不早了,幾位大人便先回去休息吧!”

衛衡沒想到她竟會手段這樣強硬,一時之間也詫異的瞧了她一眼。

不過姜殊並沒有同他說什麼,送走幾位大臣之後便直接去了姜連的勤政殿。

……

“你說要借調附近糧倉的官糧來賑災?”

“兒臣的確是這個意思。”

“這樣倒是可以安撫民心,只是軍心,又該如何安撫?”

“軍心民心本就是分不開的,若是失了民心,難不成到時候還用軍隊去鎮壓嗎?”

姜連一時之間便不說話了,姜殊說的辦法她不是沒有想過,只是這辦法實在是太過冒險了。

一旦開倉賑糧,附近的災民便都匯聚到一處。流民一多便易生亂,到時候又該如何?

更何況這些災民領的可是軍糧,到時候若是發不出軍糧來又該如何?

她拿這些問題一一去問姜殊。姜殊回答的卻始終只有一句話:“母君難道忘了嗎?您從小就教導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是啊,民為貴,現在那麼多的子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她們瞻前顧後,那些人又會怎麼樣。

姜連沉默了半晌才道:“依我看,不如你先去各地視察一番,瞧瞧各地的災情到底如何。若是真的嚴重到非要用軍糧來賑災。便傳我旨意從附近的糧倉借調一些軍糧。”

姜殊也覺得此法可行。各地災情到底什麼樣子,也不能光看奏摺,還是要派個人過去看看。派別人去她也不放心,正好有心想去自己去瞧一瞧。

正好也看看沅江附近的溝渠到底是何原因堵塞了。天災倒是好說,君民一心總能過去的,只是沅江若有溝渠灌溉,災情也不該嚴重到這個地步。

母女兩人對視一眼,都明白了各自心中的想法。

“兒臣領命。”

……

姜殊出來的時候,一眼便看見衛衡正在殿外等著她。她三兩步迎上去說道:“你退燒不久,才剛見了好,怎的不回去好好休息?”

“我實在放心不下你,不知道陛下如打算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姜殊嘆息一聲,實在有些不明白他到底在擔心什麼,不過卻還是對他實話實說的:“我打算這幾日就去沅江附近看一看災情到底有多嚴重,若真得從附近糧倉借調軍糧,恐怕也得我親自去才能壓得住那些人。”

衛衡一時有些心疼:“怎的還要親自去……沅江離此處甚遠,這一路顛簸你受得了嗎?”

“我若不親自去,可不能保證那賑災糧能好好的發到災民的手中。”

每次一發大災便有人藉著災情發人命財。好多人都會冒充災民,還有的災民總想著自己,便會冒領糧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