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我還來不及說我愛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八章連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八章連依

放下手機以後,莫曉笙愣愣的坐在桌上,腦袋裡在放空,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

宿舍多了一個人,是來找周璇的。剛進門時,其實莫曉笙就注意到那個姑娘哭過,眼睛周圍有些紅,還有些紅血絲,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薄的粉色睡衣,上面還印著白色的hellokitty的花紋,腳上隨意穿了一雙人字拖。

那個女孩進門後,就直接撲到周璇的身上。如果莫曉笙沒記錯的話,她應該是叫連依。周璇把宿舍用的那種單獨的窗簾放下以後,遮住了她的床。莫曉笙隔得不遠,斷斷續續聽到一些,隱隱約約的抽泣聲。

連依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哭道:“我喜歡了一個男生五年,初三他轉校到和我一個班,慢慢的熟悉了便喜歡他了,不過那個時候不敢表白怕表白了之後就做不了朋友了。

但是喜歡一個人藏不住,所以初三下學期就向他表白了,遺憾的是他似乎不喜歡我。

也正如我所料,表白了他就沒再和我說過話了。那段時間真的是很難過啊,然後雪上加霜的是那段時間我最親的一個家人離開我了。瞬間我的世界崩塌,雖然每天正常上課,但我的朋友都說我不愛笑了。

快要中考了的時候,他開始和我說話了,老師也經常找我談心,讓我好好準備中考,哥哥也讓我不要分心好好考試。

因為他們,我似乎振作了不少,然後順利的考上了縣一中,他也考上了縣一中,但是我和他不在一班。我和他在同一棟樓,他在三樓我在一樓,上了高中的我們也還有聯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學校不能使用手機,所以我們是寫信,我有什麼事就寫信交給我的朋友,給他送到三樓去。而他回的信就讓他的朋友給我送到一樓來,這樣過了一年,我班的同學都知道我喜歡的人是他,他們班的人都知道我喜歡他。

高一的時候我迫於學習壓力和家庭情況一再想退學,他知道後就罵了我一頓,說我是個廢物說著想為家裡好,連個高中都熬不過去。說我只要退學他就當重來沒認識過我,他把我罵哭也把我罵醒了我便決定一定要好好讀下去,他還說他會一直支援我,他說我在他的心裡沒人可以替代。

他說過好多感動過我的話,他對我其實很好好到我以為他也是喜歡我的,所以高二的時候我又向他表白了,這次他乾脆的拒絕了我,說他家人肯定不允許他和同姓的人結婚。

然而我卻無力反駁,過後他就提了絕交,說這樣斷了我的念想,一個星期過後就和好了,說不忍心。那次他拒絕我之後,我們的聯絡就變少了,只是偶爾的寫信聯絡,我頹廢了他寫信鼓勵我。雖然他拒絕了我,但是還是會忍不住每天從三樓的走廊上路過,看看他在幹嘛。

每天早上早早的起床買早餐,偷偷的放到他的桌裡,還會在他運動會的時候給他送水,甚至是努力學習考好的年級排名,只為和他在同一個考場考試,因為學校月考按照上一次考試成績安排考場的。

畢業典禮給他送花,我以為我和他總有一天會在一起的,可是我似乎想多了,其實上高一的時候他和我說高中不要談戀愛要好好學習,我聽了。別人追我,我也沒答應,但是高中期間他談了兩次戀愛。期間我都很識趣的沒再找他,我在想他和我說過的話都忘了嗎,我開始懷疑了,懷疑自己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

可是感情它不受控制啊,就這樣我的高中生活就結束了,高考他失誤了選擇復讀,而我到了醫科大。大一的時候我怕影響到他,所以很少聯絡他,只是偶爾給他發發消息,也就這樣平淡了過了一年。他上大學了,也有了女朋友了,我才意識到我和他真的沒有機會了。

可是放棄一個喜歡了那麼久的人,哪那麼容易啊?那放棄了不止一個人,還有自己的青春啊,我在想他給過我希望嗎?

我似乎才意識到自己好像一直都是一廂情願,可那又怎樣,自己造的什麼樣的結果,自己承擔。放不下的,就先這樣吧,不該打擾的,就不要打擾了,我也該有自己的生活了。

可是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居然在一起了。你能明白嗎,我跟他居然真的在一起了。

我們的認識完全就是誤會,或者說,是隨意種下的果,到現在已一年有餘了,看到跨年的風風火火,看到手機音樂給我開的天大的玩笑,我忽然覺得,我們,好像是,真的,已經,徹底的,沒有機會了。

我不知道我在等什麼,等你死心,還是等我自己死心,還是在等,等什麼呢?我也說不清道不明,只是一直掛心一直想,掛著你在重慶怎麼樣了,掛著你現在過的好嗎,掛著你現在工作如何了,掛著你現在還和家裡人鬧嗎,掛著.....

想你,很想你,一遍又一遍又一遍的回憶,那次回家之途徹收不眠陪我,哪怕第二天早點你八點的高鐵,你仍然陪我到七點多,然後匆匆忙忙去高鐵站。

那天磅礴大雨,我和你說,我忘記帶傘被困在圖書館了,你立刻從床上起來來接我,穿著一雙小拖拖噠噠的跑過來說回去吧,還有,我在他鄉拉著行李箱在大街上走的時候是你的電話陪著直至找到住的地方…………”